第3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陸琢走進書房,季銜山正坐在窗邊作畫。

  他的膚色,呈現出一種常年不見陽光的蒼白,即使只是一個人獨處,眉心也下意識擰著。

  聽到腳步

  聲,季銜山抬起眼眸:「今兒怎麼這麼早就過來了。」

  陸琢不知道她帶來的消息,對季銜山來說,到底算是一個好消息,還是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

  但是,在季銜山的注視下,她還是開口道:「今早剛傳回來的戰報,大軍進駐燕京,燕雲十六州被光復了。」

  季銜山先是一愣,然後,他就笑了,笑得十分暢快。

  「好,好,太好了。」

  只是笑著笑著,他就忍不住抬起手掌,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陸琢上前一步,握住季銜山的手掌:「陛下……」

  「我沒事。」季銜山一邊暢快大笑著,一邊又落下淚來,「我是在為光復燕雲而高興。一百年了,燕雲終於重新回歸中原王朝的懷抱,霍家先祖的遺訓,太祖皇帝的遺願,終於是實現了。

  「我也是為太后而高興。她籌謀了那麼多年,辛苦了那麼多年,終於成功拿下了這不世之功。

  「我更是為自己而高興。這名不副實的皇帝頭銜,終於要從我頭上拿掉了。只是委屈了你,我不是皇帝了,你自然也不是皇后了。」

  陸琢抱住季銜山,沒有應聲。

  過了好一會兒,季銜山的情緒慢慢平復下來,他才問道:「外頭請求太后稱帝的聲音,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自從大燕攻占西京後,就有數百名京師老百姓在皇宮外長跪不起,請太后登基稱帝。

  等到大燕圍困住燕京後,跪在皇宮外的老百姓人數就從幾百人,變成了一千多人,兩千多人。

  如今燕雲十六州成功光復,請太后稱帝的聲勢只會變得越來越大,最後形成山呼海嘯,萬民歸心。

  陸琢勉強笑了一下:「我收到消息就過來了,也不知道宮外的情況如何。」

  季銜山靠在陸琢懷裡,沉默片刻,他重新坐直,用手指順了順陸琢的臉龐,輕聲問:「阿琢,自大燕開啟北伐後,你每次來我這裡時,都會與我說起前線的戰況。這是她的授意,對吧。」

  陸琢瞳孔微縮,下意識解釋道:「母后確實跟我提過,但我是想著,你肯定也會關心前線戰況,才應承了此事。」

  季銜山道:「那你今日過來,是單純要與我說光復燕雲的好消息,還是來為她充當說客。」

  陸琢搖頭:「母后並沒有讓我充當說客的意思。」

  季銜山沉沉閉上眼睛。

  也是,太后哪裡還需要讓陸琢或者其他什麼人來充當說客呢。

  「光復燕雲十六州」這個消息,比一切勸說都要有用。

  他在太和殿裡養了五六年的病,這五六年裡,他們母子再未見過一面,他無法接觸朝臣,但外界的消息,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呈送至他案前。

  無論他想不想看,無論他關不關心,太后確實出來沒有斷過這些消息。

  百官進勸,請太后稱帝,太后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將奏摺摔在地上,說:「此負祖宗事。」

  隨後不久,大燕主動發起北伐,勢如破竹,大敗穆軍,先奪三關,再下西京,最後是圍困燕京。

  戰事的順利,讓稱帝的聲音從朝廷響徹民間。

  而一場酣暢淋漓,掀翻天下百年陰霾的大勝,不僅僅能夠震懾住蠻夷之輩,還能夠壓下朝中最後的、微弱的、反對太后稱帝的聲音。

  到了現在,太后稱帝只差最後一步。

  差的,就是他親手所寫的禪位聖旨,以及他親自跪在她的面前,請求她成全他的孝心和天下人的願景。

  「為我……」

  季銜山聲音極輕:「重新研墨吧。」

  這道禪位聖旨並不長,季銜山卻寫了很久很久,久到每一次落筆,都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就。

  當他終於寫好這道聖旨,季銜山放下筆,咳得撕心裂肺。

  他弓著身,手臂撐在桌案邊,好半晌才重新恢復氣息。

  時隔五年之久,季銜山第一次主動踏出太和殿。

  沒有乘輦,也沒有命人跟隨,季銜山抱著聖旨,獨自一人從太和殿前往壽寧宮。

  霍翎穿著常服,端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季銜山一步步走進大殿。

  季銜山沒有抬眼看她,只是在行至殿中時,漠然停下腳步,將手中的聖旨高舉過頭頂。

  「這幾年裡,我在太和殿安享太平,朝中諸事,皆由太后決斷。光復燕雲的大業,也是由太后一手推動。

  「這天下,是我這個做兒子的,但這些年裡,一直是太后這個做母親的在為我打理。

  「聽聞朝臣百姓都在請求太后登基稱帝,我這個做兒子的,也要請求太后成全我的一片孝心,登基稱帝。」

  上首無人應聲,但眼角餘光,玄色衣擺越來越近。

  在來人的手掌即將觸碰到他的頭頂之前,季銜山向後退開一步,卻又將手中的禪讓詔書遞得更前。

  霍翎看著自己懸在半空的手掌,動作一頓,下一刻,她緩緩握住了那道禪讓詔書。

  「既是皇帝的一片孝心,我便領受了。」

  -第三卷 :母子相負完-

  -正文完-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