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裴行知殺千戶一事傳開來,就有不少人上書彈劾,陛下這才將裴行知和趙宜琤宣進宮中,幸而皇帝也沒忘了他這個太子,叫來一起議事。
雖然千戶有錯,卻罪不至死,本以為為了給眾臣一個交代裴行知怎麼也得落個責罰,沒想到熙和帝只是輕飄飄一句下次別這麼衝動就帶過。
熙和帝的和顏悅色他見過不少,雖然多數都不是對他,現在恐怕連臨安王都得往一邊兒靠,燕行一心下冷笑連連,果然人死了才會換來這樣無私的愛。
「朝堂上,官場中,人情複雜,陷阱很多,大哥才任職,根基尚未穩,還是莫要太張揚,否則可不知道要樹敵多少。」燕行一好心提醒道。
裴行知回以一笑,「多謝二弟提點。」
待他揚長而去,燕行一就吩咐陳恭,「去將彭顯找來。」
裴行知仗著皇帝的縱容,還有上任第一日的狠辣,他在鎮撫司的形象已經立得差不多了,他三天兩頭都在外面辦差,起初還能偶爾抽出空來見一見崔沅,後來熙和帝將查辦貪官一事交給裴行知,他更是忙得腳不沾地,只能讓銀川日日給她送些小東西,聊表相思。
而崔沅閒來無事就養養花,偶爾往晉王府去一趟,看看成效,有人找她玩她也能出門去走走,只是每次燕婧沒臉皮喊她嫂嫂時,她總忍不住翻個白眼。
日子過得很快,眼看就要過年了。
晉王府的修繕也即將完工,崔沅剛剛踩著雪轉了一圈,對自己的布置還是比較滿意,只是那個花園子恐怕只能來年春日才看得出效果。
她在正院門口仰頭看見了漫川的牌子已經換了上去,這兩個字端的是飄逸瀟灑。
銀川跟在她身後,見她終於看見了,忍不住解釋,「本來奴才是找人定做了一塊的,可殿下看見了說字寫得不好,最後自己親自寫了字,又另找工匠重新做的,連木料都是殿下親自選的。」
是裴行知的字,怪不得呢。
「可惜當年我沒用心學,不然我的字也該有半點兒如此神韻。」崔沅惋惜。
這話銀川不好接,他總不能說確實,您當初若沒有在練字時一會兒吃的一會兒玩的一會兒嘮叨的,這手字肯定能寫得更精湛?
「你們家殿下還沒有消息回京嗎?」崔沅問,裴行知半月前就出東都辦事去了,到現在也沒個信兒傳回來。
也不是擔心他出事,而是沒兩天就要過年了,他總不能在外頭過吧,天寒地凍的。
銀川剛搖搖頭,想答說沒有,月洞門處就鑽出一個銀白色的身影。
「現在後悔也不晚,日後我再手把手教你就是。」
裴行知在崔沅感慨的前一刻剛到,立在牆後暫歇了歇腳,就聽見她在想自己。
他一步一個腳印烙在雪面上,手裡還抱著一捧紅梅。走近後,他將含苞待放的紅梅遞給崔沅,「回來時路過看到就折了些,你帶回去養一陣便可開花。」
崔沅接過花來,垂眸看的時候注意到他衣角處沾有不少泥土,還有……血跡。
「你……」崔沅指了指那處,「沒事吧?」
裴行知頭都沒偏一下,「不是我的。」
突然又開始飄雪,裴行知再走近一步,將崔沅斗篷的帽子掀起來給她戴上,還替她捂了捂耳朵。
他剛入城來聽聞崔沅在晉王府就飛馬而來,只為了先見她一面,再將紅梅給她,然後他還得趕進宮去復命。
這段時日裴行知辛苦是辛苦,在查辦貪官一事上也是有成效的,就是手段可能狠了些。他的名聲越傳越廣,原先覺得他不能勝任的那些人,紛紛閉上了嘴巴,生怕下一個就輪到自己。
前世裴行知是先入翰林院,一路升職都是按照未來宰輔來的,積攢功績和名聲可比現在容易得多。
現在的他從侯府庶子一躍成為晉王,不使出點兒手段來,根本立不住。
他認回皇室的時間提前,肩上的壓力同樣也在成倍增加。
回到國公府,傍晚去給崔氏請安時,崔沅才知道,今日定南伯寧海也已回京,皇帝設宴將其留在宮中。
關於定南伯,崔沅的印象不是很深,定南伯並不常在京中,但她知道他與寧姨娘關係極好,那個時候她只是以為他們兄妹情深,裴行知也很信任這位名義上的舅舅。
裴行知成為晉王后,定南伯直接就成了晉王黨,是他第一支明面上的勢力,為此也聚集了大部分的火力。
這個時候,裴行知一定在陪熙和帝和定南伯用膳。
崔沅想的沒錯,熙和帝與定南伯相談甚歡,不免多飲了幾杯。出宮後,裴行知將定南伯扶上馬車,欲將他送回定南伯府。
前一瞬還醉醺醺的定南伯現下已是雙眼清明,半分醉意也無。
「殿下不知,我在湘南驟然聽聞你被封為晉王有多震驚。」寧海雙手撐在大腿上,板起了臉。
因裴行知常年對他的客氣和尊敬,他下意識擺出的就是長輩的架子,況且他認為,現在的裴行知更離不開他的幫助。
「還有你姨娘,更是擔憂得不行,連給我去了幾封信,讓我儘早回來給你撐撐面子。」
定南伯是實打實立了軍功的,熙和帝一高興直接給了個爵位,不排除有培養新勢力的可能。只是從封爵到現在,定南伯都一直駐紮在湘南,東都里許多人都快將他忘了,自然也沒將他放在眼裡。
只有回京後得皇帝召見設宴,賞賜流水般送進定南伯府,才能更好昭示定南伯府的地位。
但還有一點不容忽視,從前的定南伯可以稱是裴行知的舅舅,可現在,他只能是寧臻的父親,而寧臻,即將成為臨安王妃。
寧海很清楚,所以在今日宴上,熙和帝說裴行知總在他面前提起他這個舅舅時,他心裡有些得意,覺得寧姨娘信里提到的那些是杞人憂天了。
「事情來得突然,我也向姨娘解釋過了,不過您能這麼快回京 ,不止是姨娘,我也很高興。「裴行知道。
定南伯已經將湘南的餘孽清理得差不多,本來熙和帝定的是讓他再等等,誰知一道旨意送來,命他將手中事務移交給副將,儘快趕回京都復命。
寧海此人在戰場上很有天賦,因此他也有些自傲自負,算是一個突破點了。
裴行知應和著他的話說,他果然點點頭,還要說教兩句,「我是看著你長大的,你我之間的情分,我也不免托個大,日後你行事前還需得與我們商量商量,不怕萬一,就怕消息互通不及時,萬一出了什麼紕漏,被套出了不該說的話就不好了。」
裴行知應著,定南伯府已經到了。
「您的話我謹記在心,路途奔波,您好生歇息。」
等寧海進去了,裴行知的臉立刻就垮了下來,放下帘子,將自己的臉埋在陰暗之中。
也怪他從前太信任寧姨娘和寧海,以為並肩作戰了這麼多年,早已是比親人還親的感情,他雖不願表露,卻是用行動在表達,這才縱得他們起了心思要拿捏他。
才一次不按他們計劃行事,寧海就藏不住心思,話里竟隱隱有了威脅之意。
他一個逆臣之後,憑什麼?
心裡堵塞,酒意也上了心頭,他不想回滿園去,他想去見崔沅,嗅著她的味道總是格外安心,但想想這個時辰她應該已經準備歇下了。
閉眼小憩了一會兒,裴行知吩咐道,「去滿月樓。」
冬日天寒,崔沅睡得就早些,可今日有親戚上門,大家高高興興在鶴鳴堂陪崔氏聊天,最後又被拉到姚蘊寧的院子去打葉子牌,她將身上的現銀輸完了才算作罷。
與幾位姐妹告辭後,回青梧院的路上,一個丫鬟疾步走來,說是晉王急信,讓轉交給沅姑娘。
崔沅趕緊接過來看,看完臉色一青,將信紙撕了個粉碎。
見崔沅腳步不停,桑枝一臉疑惑,不是說急信,怎麼姑娘看完一點兒也不急?
接下來,一直到崔沅洗完臉躺進暖和的被窩,她都一聲沒吭,情緒明顯低落,幾個丫頭看著想問又不敢問的。
還是思嵐讓桑枝和連枝安心回屋去歇息,她在房裡守著,不怕出事。
思嵐將幔帳放下,吹了燈,抱著枕頭也欲睡下,崔沅猛地坐起了身,將她嚇了好大一跳。
「姑娘怎麼了?」
看完信的內容後,崔沅就讓自己不要去想,那上頭筆跡凌亂,比雞爪子抓的還不如,也許是裴行知寫的,但卻是醉酒的裴行知。
那信紙落款處不是裴行知,而是一類不好辨認的植物,崔沅剛好見過,是斗雪草。
知道斗雪草,能與裴行知來往又需得藏住身份的人,不做他想,只有樊瑞遠。
裴行知在滿月樓,又喝醉了酒,讓她過去做什麼?給他兩個耳巴子醒酒嗎?
她想無視,結果翻來覆去也睡不著,乾脆去看個究竟。
於是二人偷摸溜出了國公府。
可巧,外頭正有馬車等著接她。
長寧侯府事了後,崔沅就沒怎麼見過樊瑞遠了,他依舊經營著勝意館的生意,周旋在商宦之中。<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雖然千戶有錯,卻罪不至死,本以為為了給眾臣一個交代裴行知怎麼也得落個責罰,沒想到熙和帝只是輕飄飄一句下次別這麼衝動就帶過。
熙和帝的和顏悅色他見過不少,雖然多數都不是對他,現在恐怕連臨安王都得往一邊兒靠,燕行一心下冷笑連連,果然人死了才會換來這樣無私的愛。
「朝堂上,官場中,人情複雜,陷阱很多,大哥才任職,根基尚未穩,還是莫要太張揚,否則可不知道要樹敵多少。」燕行一好心提醒道。
裴行知回以一笑,「多謝二弟提點。」
待他揚長而去,燕行一就吩咐陳恭,「去將彭顯找來。」
裴行知仗著皇帝的縱容,還有上任第一日的狠辣,他在鎮撫司的形象已經立得差不多了,他三天兩頭都在外面辦差,起初還能偶爾抽出空來見一見崔沅,後來熙和帝將查辦貪官一事交給裴行知,他更是忙得腳不沾地,只能讓銀川日日給她送些小東西,聊表相思。
而崔沅閒來無事就養養花,偶爾往晉王府去一趟,看看成效,有人找她玩她也能出門去走走,只是每次燕婧沒臉皮喊她嫂嫂時,她總忍不住翻個白眼。
日子過得很快,眼看就要過年了。
晉王府的修繕也即將完工,崔沅剛剛踩著雪轉了一圈,對自己的布置還是比較滿意,只是那個花園子恐怕只能來年春日才看得出效果。
她在正院門口仰頭看見了漫川的牌子已經換了上去,這兩個字端的是飄逸瀟灑。
銀川跟在她身後,見她終於看見了,忍不住解釋,「本來奴才是找人定做了一塊的,可殿下看見了說字寫得不好,最後自己親自寫了字,又另找工匠重新做的,連木料都是殿下親自選的。」
是裴行知的字,怪不得呢。
「可惜當年我沒用心學,不然我的字也該有半點兒如此神韻。」崔沅惋惜。
這話銀川不好接,他總不能說確實,您當初若沒有在練字時一會兒吃的一會兒玩的一會兒嘮叨的,這手字肯定能寫得更精湛?
「你們家殿下還沒有消息回京嗎?」崔沅問,裴行知半月前就出東都辦事去了,到現在也沒個信兒傳回來。
也不是擔心他出事,而是沒兩天就要過年了,他總不能在外頭過吧,天寒地凍的。
銀川剛搖搖頭,想答說沒有,月洞門處就鑽出一個銀白色的身影。
「現在後悔也不晚,日後我再手把手教你就是。」
裴行知在崔沅感慨的前一刻剛到,立在牆後暫歇了歇腳,就聽見她在想自己。
他一步一個腳印烙在雪面上,手裡還抱著一捧紅梅。走近後,他將含苞待放的紅梅遞給崔沅,「回來時路過看到就折了些,你帶回去養一陣便可開花。」
崔沅接過花來,垂眸看的時候注意到他衣角處沾有不少泥土,還有……血跡。
「你……」崔沅指了指那處,「沒事吧?」
裴行知頭都沒偏一下,「不是我的。」
突然又開始飄雪,裴行知再走近一步,將崔沅斗篷的帽子掀起來給她戴上,還替她捂了捂耳朵。
他剛入城來聽聞崔沅在晉王府就飛馬而來,只為了先見她一面,再將紅梅給她,然後他還得趕進宮去復命。
這段時日裴行知辛苦是辛苦,在查辦貪官一事上也是有成效的,就是手段可能狠了些。他的名聲越傳越廣,原先覺得他不能勝任的那些人,紛紛閉上了嘴巴,生怕下一個就輪到自己。
前世裴行知是先入翰林院,一路升職都是按照未來宰輔來的,積攢功績和名聲可比現在容易得多。
現在的他從侯府庶子一躍成為晉王,不使出點兒手段來,根本立不住。
他認回皇室的時間提前,肩上的壓力同樣也在成倍增加。
回到國公府,傍晚去給崔氏請安時,崔沅才知道,今日定南伯寧海也已回京,皇帝設宴將其留在宮中。
關於定南伯,崔沅的印象不是很深,定南伯並不常在京中,但她知道他與寧姨娘關係極好,那個時候她只是以為他們兄妹情深,裴行知也很信任這位名義上的舅舅。
裴行知成為晉王后,定南伯直接就成了晉王黨,是他第一支明面上的勢力,為此也聚集了大部分的火力。
這個時候,裴行知一定在陪熙和帝和定南伯用膳。
崔沅想的沒錯,熙和帝與定南伯相談甚歡,不免多飲了幾杯。出宮後,裴行知將定南伯扶上馬車,欲將他送回定南伯府。
前一瞬還醉醺醺的定南伯現下已是雙眼清明,半分醉意也無。
「殿下不知,我在湘南驟然聽聞你被封為晉王有多震驚。」寧海雙手撐在大腿上,板起了臉。
因裴行知常年對他的客氣和尊敬,他下意識擺出的就是長輩的架子,況且他認為,現在的裴行知更離不開他的幫助。
「還有你姨娘,更是擔憂得不行,連給我去了幾封信,讓我儘早回來給你撐撐面子。」
定南伯是實打實立了軍功的,熙和帝一高興直接給了個爵位,不排除有培養新勢力的可能。只是從封爵到現在,定南伯都一直駐紮在湘南,東都里許多人都快將他忘了,自然也沒將他放在眼裡。
只有回京後得皇帝召見設宴,賞賜流水般送進定南伯府,才能更好昭示定南伯府的地位。
但還有一點不容忽視,從前的定南伯可以稱是裴行知的舅舅,可現在,他只能是寧臻的父親,而寧臻,即將成為臨安王妃。
寧海很清楚,所以在今日宴上,熙和帝說裴行知總在他面前提起他這個舅舅時,他心裡有些得意,覺得寧姨娘信里提到的那些是杞人憂天了。
「事情來得突然,我也向姨娘解釋過了,不過您能這麼快回京 ,不止是姨娘,我也很高興。「裴行知道。
定南伯已經將湘南的餘孽清理得差不多,本來熙和帝定的是讓他再等等,誰知一道旨意送來,命他將手中事務移交給副將,儘快趕回京都復命。
寧海此人在戰場上很有天賦,因此他也有些自傲自負,算是一個突破點了。
裴行知應和著他的話說,他果然點點頭,還要說教兩句,「我是看著你長大的,你我之間的情分,我也不免托個大,日後你行事前還需得與我們商量商量,不怕萬一,就怕消息互通不及時,萬一出了什麼紕漏,被套出了不該說的話就不好了。」
裴行知應著,定南伯府已經到了。
「您的話我謹記在心,路途奔波,您好生歇息。」
等寧海進去了,裴行知的臉立刻就垮了下來,放下帘子,將自己的臉埋在陰暗之中。
也怪他從前太信任寧姨娘和寧海,以為並肩作戰了這麼多年,早已是比親人還親的感情,他雖不願表露,卻是用行動在表達,這才縱得他們起了心思要拿捏他。
才一次不按他們計劃行事,寧海就藏不住心思,話里竟隱隱有了威脅之意。
他一個逆臣之後,憑什麼?
心裡堵塞,酒意也上了心頭,他不想回滿園去,他想去見崔沅,嗅著她的味道總是格外安心,但想想這個時辰她應該已經準備歇下了。
閉眼小憩了一會兒,裴行知吩咐道,「去滿月樓。」
冬日天寒,崔沅睡得就早些,可今日有親戚上門,大家高高興興在鶴鳴堂陪崔氏聊天,最後又被拉到姚蘊寧的院子去打葉子牌,她將身上的現銀輸完了才算作罷。
與幾位姐妹告辭後,回青梧院的路上,一個丫鬟疾步走來,說是晉王急信,讓轉交給沅姑娘。
崔沅趕緊接過來看,看完臉色一青,將信紙撕了個粉碎。
見崔沅腳步不停,桑枝一臉疑惑,不是說急信,怎麼姑娘看完一點兒也不急?
接下來,一直到崔沅洗完臉躺進暖和的被窩,她都一聲沒吭,情緒明顯低落,幾個丫頭看著想問又不敢問的。
還是思嵐讓桑枝和連枝安心回屋去歇息,她在房裡守著,不怕出事。
思嵐將幔帳放下,吹了燈,抱著枕頭也欲睡下,崔沅猛地坐起了身,將她嚇了好大一跳。
「姑娘怎麼了?」
看完信的內容後,崔沅就讓自己不要去想,那上頭筆跡凌亂,比雞爪子抓的還不如,也許是裴行知寫的,但卻是醉酒的裴行知。
那信紙落款處不是裴行知,而是一類不好辨認的植物,崔沅剛好見過,是斗雪草。
知道斗雪草,能與裴行知來往又需得藏住身份的人,不做他想,只有樊瑞遠。
裴行知在滿月樓,又喝醉了酒,讓她過去做什麼?給他兩個耳巴子醒酒嗎?
她想無視,結果翻來覆去也睡不著,乾脆去看個究竟。
於是二人偷摸溜出了國公府。
可巧,外頭正有馬車等著接她。
長寧侯府事了後,崔沅就沒怎麼見過樊瑞遠了,他依舊經營著勝意館的生意,周旋在商宦之中。<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