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董將軍願意大義滅親,那就是將功贖罪,太后娘娘能留你一命。否則,下一次再有什麼刺客,咱家就不一定能攔住了。」

  董維總算明白了。

  寧珩這是故意把他坑進大牢,隨後再傳出消息,說他把他爹招了。

  這刺客,就是他爹派來的人。

  只有他死了,那他招供什麼,都是死無對證。

  寧太后現在就是威脅他檢舉他爹。否則,他會死在刺客手中……

  在自己活命和犧牲性命保全親爹之間做一個選擇,但凡多猶豫一秒,都是對刺客的不尊重!

  「我招!我都招!一切都是我爹乾的,和我沒關係啊,我什麼都沒做!」董維當機立斷,慌忙道:

  「你們可別走,我不想死……太后娘娘不會出爾反爾吧?我能功過相抵嗎?」

  ……

  慈寧宮。

  小夏子呈上董維親手寫的認罪書,「太后娘娘,您料事如神。東川侯果然派了人來滅口,董維招了。」

  上次假傳軍令的事,寧婉音就懷疑東川侯。

  但是沒有證據。

  寧婉音不可能讓這種人留在西南,他身居高位,一點小動作,就能讓無辜的將領士兵,為他的野心付出性命。

  所以,寧婉音特意設了一局,試探東川侯。

  若東川侯問心無愧,那即便抓了董維,他也不用擔心堂前對峙。反之,若他真的做了不能讓朝廷知道的事,他是必定要殺董維滅口的。

  至於嚴刑逼問董維?

  未有實證,如此對待一位大勝過來的西南將領,落人口實。

  董維在認罪書里,詳細寫了他爹假傳軍令、貪污受賄、排除異己之事,深怕他爹的罪名不夠殺,活下來會報復他。

  因為他過於不爭氣,他爹沒有讓他直接參與這些事情,他也不怕株連自己,把他知道的都寫的清清楚楚。

  寧婉音看完認罪書,道,「讓刑部去抓人,麒麟衛配合行動。」

  「是。」小夏子領命退下。

  董家別院裡。

  東川侯正等著好消息傳來,卻等到了刑部侍郎和麒麟衛兵圍董家。

  宋澄意舉著一枚令牌,道:「東川侯,你兒子已經招供了你的罪行,和本官去刑部走一趟。」

  東川侯臉色瞬變。他派去行刺的人,莫非沒趕上?董維已經全部招了?

  「你們這是屈打成招!」東川侯心底一沉,繃著一張大義凜然的臉,「我是被冤枉的!」

  宋澄意立即澄清,「東川侯,你這是誣陷造謠!咱們刑部不僅沒碰你兒子一根手指頭,還救了他的性命。」

  聽見這話……

  東川侯呆滯在原地。

  他懂了,之前刑部傳出來的消息是假的!

  對方就等他出手。

  景和元年八月初,慶典前兩日,董維檢舉東川侯貪污受賄、假傳軍令、排除異己陷害將領等多項罪名。

  直接將他爹送進了刑部大牢。

  朝堂震動,京城百姓也皆目瞪口呆。

  你這也太「孝順」了吧?

  薛征對這猝不及防的變故也是驚呆了,對於董維的證詞提出質疑,懷疑刑部用了手段逼供,構陷東川侯。

  他特意派人在京城製造輿論,暗示寧婉音故意抓了董維,嚴刑逼供,冤枉功臣。

  宋澄意立即將完好無損的董維送去遊街一圈。

  董維遊街的路上,字正腔圓鏗鏘有力的向圍觀百姓澄清,他爹是真有罪,他沒挨打!

  薛征都快氣死了。行行行,有這樣的兒子,該你先走。

  景和元年八月,東川侯數罪併罰,刑部判處斬立決。

  同日,董維與寧珩都被放了出來。

  東川侯的爵位世襲罔替,非叛國謀反不廢,所以董維順利承襲了東川侯的爵位。

  他襲爵第一件事,就是上書太后,他想留在京城!

  董維放棄了接手董家軍。

  因為董家軍對他爹忠心耿耿,雖然一些將領牽涉東川侯的案子被問罪,但還有一些沒有牽扯其中的……

  他可不敢回去。

  他怕這些人替他爹報仇。

  而且經過這一次的變故,他算是明白,他爹為什麼對太后那麼忌憚!

  他也怕了!

  他抱著鐵帽子爵位享福不好嗎?只要他不叛國不謀反,他能安安穩穩富貴到死。

  寧婉音準了他的請示。另在西南諸將之中提了兩位,替換董家父子原本的位置。

  第279章

  賜婚寧珩

  景和二年,春闈落下帷幕。

  寧珩高中探花。

  一時間,前去寧家賀喜的人,快將壽安伯府的門踏破。

  壽安伯在數日前帶著一個庶子回京。

  他戍守西南,每三年能回來一次,但在寧婉音得勢之前,他很少回京。

  他在邊疆的城池裡,置有大宅,納妾數人,有庶子庶女,日子過的逍遙自在。留在京城的妻室替他侍奉雙親,主持中饋,主要是替他管家,他並沒多少惦記的。

  不過如今不一樣。

  他一雙兒女都出息了,也該他享福了!

  寧珩高中,南陽侯施家立即想將女兒嫁給他,與寧家聯姻。

  施家找到程氏,被她婉拒。

  遂又找到壽安伯。

  壽安伯一口答應。

  程氏無奈,只得入宮,求見太后。

  如今,寧婉音也敢接母親入宮了。

  「婉婉,我與你爹說不清楚,他非要讓珩兒娶施家女。」程氏難過地垂淚。

  自從去年秋闈,寧珩中了舉人以後,便有不少世家看好寧珩,提前押注。

  但程氏問過寧珩的意見,他說不娶勛貴之女,不娶高門權臣之女。

  所以,此次施家上門商量聯姻,程氏拒絕了。

  但偏偏,壽安伯同意。

  自古以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夫為妻綱,程氏也得聽壽安伯的。

  所以雖然程氏和寧珩都不同意,但壽安伯自己就能把寧珩的婚事定下來……

  「兄長舉業有成,確實到了該成家的時候。不知母親和兄長,可有相看合適的人選?」寧婉音問道。

  程氏點點頭道,「太常寺少卿之女顏舒芸,身出名門,溫柔嫻靜,你兄長也是願意的。兩家私下相看了,就等著定下來,你爹突然橫插一竿子……」

  太常寺少卿正四品,掌祭祀禮樂之事,是一個閒職。

  但顏家也是書香門第,只是在朝中沒有什麼權勢。

  與沒有太后的寧家,算得上是門當戶對。

  如今有了寧婉音,那就是低娶了。

  程氏私心覺得,寧珩配得上公侯之女,但他不願意,那也隨他。

  與顏家的婚事,就快要談成。雖然沒有下定,但如今突然反悔,程氏也覺得不好和對方交代。

  寧婉音若有所思,「母親放心,女兒去安排。」

  當日,太后懿旨,賜婚壽安伯嫡長子寧珩與太常寺少卿之女。

  消息傳開。

  兩家都是歡喜至極。

  顏家正覺得憋屈呢。施家橫插,他們自然不敢爭搶,還為了女兒的名聲,把曾經與寧珩相看的事藏的死死的。

  沒想到太后懿旨,這一樁婚事成了!

  寧家上下也很歡喜,恭賀寧珩。

  唯有壽安伯很不高興,向著程氏抱怨:「你怎麼不為你兒子想想,娶這樣的女兒,對他的前程能有什麼助力?」

  「南陽侯千金,這麼好的兒媳你不要,非要入宮去求什麼賜婚聖旨,你攪黃你兒子這麼好的婚事,他可是你親生的!」

  程氏以前總是盼著他回來,但如今他常回來,倒又覺得他還不如不回來。

  聽見夫君的指責,她只能默默垂淚。

  寧珩冷冷道,「爹是對太后的懿旨不滿嗎?」

  壽安伯噎了一下,道,「你不知輕重,以後肯定會後悔。算了,這麼好的婚事,我再和人家商量商量,給你弟弟留著。」

  寧珩眉峰微皺。

  他不和勛貴權臣聯姻,就是以防「外戚勢大」。

  他妹妹不止是寧家女,更是太后。

  她會願意寧家和勛貴聯姻,成為第二個薛家嗎?

  不過壽安伯的打算根本沒成行……

  昌平侯突然急招他回西南,說是他之前管的軍隊出了點事。總之你要是不回來處理,那事兒就大了。

  壽安伯只能急匆匆返回邊疆。

  打算下一回再來安排。

  但……

  終其一生,他沒再能回京。

  寧婉音對於他沒什麼感情,只看母親怎麼想。程氏想他回來,就召他回來。

  不想,那他就不用回來了。

  賜婚懿旨後,寧顏兩家很快辦了婚事。

  婚假結束,寧珩入宮謝恩。

  「我有一事,想託付給兄長。」寧婉音看向寧珩,沉聲道。

  她在觀政的時候,便有一些新政的構思。

  直到戰事平定,收攏兵權,在朝中樹立了威望,才決定動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