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他接著說:「皇宮也得燒。」
「皇太孫和崔平呢?」
他沉默了會,「裡面的人,都是出不來的。」
我終於還是忍不住哭了。
應安府淪為火海的那天晚上我不在,所以我什麼都看不見。可為什麼我一閉上眼睛,卻會浮現出清晰的景象,火苗一點點攀上靛藍色的衣尾,映著火光的眼眸,有芒星閃耀,瘋狂,赤誠。
歡欣鼓舞的人們路過,以為我是喜極而泣。
我本該喜的,可我清楚地念過那四百人的代號,我還認識皇太孫,他讓崔平教我本領,督促我保護好自己,於亂世中立足,我知道他有個癖好,冷酷殘忍,可我一點都不怕他,我還要學他,反正被我指使剖出心臟的那些人,本就是王八蛋,該死,全都該死。
我不僅恨侵略的人,我還憎惡禹川的那位新帝。
留得青山在無錯,從長計議也無錯,可我這等目光短淺的小民,會埋怨他走得太乾脆。
我的手微微抖動著。
直至有人從身後將我環住。
「二姐姐。」
第25章
朱青雲醒了。
我依舊與他共乘,只是這回換成他馭馬,我靠著。
我得歇會。
而穆玉昌,我給他買了匹新馬。
他也是要去禹川的。
路上,穆玉昌說,燒城是下策,可不知援兵何時才來,更不知是否會來,唯有廢掉應安府,保住周邊諸城。
他又問:「你到蒼林郡時,那兒怎樣?」
「都正常。」
不僅是蒼林郡,越往南走,就越祥和安寧。
幾乎是一路通暢。
禹川也進得順利。
城守都是從前應天府的舊人,輕易就能驗出穆玉昌的身份。
之後,他同我道別,說要先去見穆家的人。
可我和朱青雲,似乎在禹川也有故人。
我們在街上,與朱家舊仆擦肩而過。
他提著籃子,籃子裡放了幾盅酒。
我們跟上去,最後停在一間宅子前。
我看向朱青雲,他神色平平,好像對進不進去都不甚在意。
我不如他瀟灑。
我在想,如果真是他們,我進去之後要說些什麼,或是先做什麼。
我要與他們相擁而泣?
還是先說應天府里發生的事?
也有可能是他們七嘴八舌地問我。
還沒想好,朱青雲突然輕推了我一把:「進去吧。」
「可萬一不是呢。」
「是他們,我剛才遠遠就看見高懸在院子裡的燈,連樣式都和從前一樣。」
第26章
宅門開,垂燈緩緩現。
映得小院亮堂堂。
院中置有一桌席,有魚有糕有面有酒。
桌沿,圍坐著爹、娘、大哥、三妹和祖母。
不見祖父,他身體不好,不好吹風,應是送到房裡吃。
但總歸人是齊的。
是一頓團圓飯。
我進來的動靜瞬間驚動了他們。
所有人,不約而同地朝我看過來。
小妹瞪著眼睛,圓圓的,驚訝的。
娘手中的筷子哐當落地,撞出好重一聲響。
大哥猛然站起來,似乎見鬼一般。
爹本就是站著的,他在給祖母倒酒,卻僵在半道,任由酒水淅瀝溢出。
他忽然扔掉酒壺,跌跌撞撞地走向我:「小寧,你回來了小寧,今日是你祖母壽宴,快過來。」
我看著他,說:「還差兩張凳子。」
「快!拿凳子。」
我拽著朱青雲,讓他同我一道坐下。
碗筷也都送上來了。
我有許多想問的,但事已至此,吃完這頓飯再說,今日是祖母壽宴。
可朱青雲沒動筷。
他目光灼灼地盯著爹:「為什麼把她落下了?」
席間靜了下來。
或許會有個完美的解釋。
可我心裡對它的渴求並不強烈。
哪怕不那麼稱心,我也能好好把飯吃完。
爹愣住時,我輕聲添了句:「還有青雲。」
「不好了!老爺子又不見了!」僕人匆匆跑過來。
頓時亂作一團。
第27章
最後是在城門邊上找著的。
身上好幾處擦傷,衣裳也灰撲撲的,人也糊塗了,說要出去找孫女。
「祖父。」我喊他。
祖父循聲看過來,渾濁無神的眼睛眯起來,仔細辨認。
忽然,他咧嘴笑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可他的目光掃到爹時,笑容頓時消失,瞪了人一眼,也不要他扶,佝僂著背往宅子去了。
回到之後,他氣沖沖地去取藤條。
還對我說:「小寧,我這就教訓你爹,看他以後還敢不敢忘性這麼大。」
祖父骨頭脆,誰也不敢動真格去攔,便都眼睜睜地看著藤條往爹肩上撻。
爹伸出手,攔住了即將落下的藤條。
他沒發火,神色有些複雜:「老爺子,夠了。這麼多年,該還的也還夠了。」
祖父更加惱怒;「你胡說八道!」
「爹的話,我不明白,我想聽,可不可以說清楚些。」
爹看著我,欲言又止,祖父一直想把他嘴巴給捂住,可越是這樣,爹就越不耐。
破罐子破摔一般,他把話都倒了出來。
他告訴我,祖父當年從軍,是守邊境的,突然有一日抱著七八個月的我回來,說是戰友的孩子,得幫著養。
養便養了,多一個孩子多管口飯而已。
祖父還說,這戰友還救過他性命,所以不僅僅要給口飯,得好好疼。
可後來,與祖父同個軍營的人告訴爹,哪有什麼戰友在邊境生了孩子,都是祖父編的。
事實上,救祖父的,是個北狄人。
祖父為了報恩,弄了假的身份幌子出來。
話趕話到了這裡,爹便狠下心接著說:「沒錯,離開應安府那晚我是起了邪念,我不願意再替北狄人養孩子,索性就這樣吧。」
朱青雲忽然開口:「你說什麼呢?」
爹還想繼續發作,卻被祖父喝了一道;「混帳!」
他對爹破口大罵:「你寧願輕信閒言碎語也不肯來親自來問我一句是嗎!那我就跟你說個明白!人夫婦一雙,蟄伏敵都多年,刺探消息,臨了知道自己快要暴露,才把獨女託付給我,你怎麼……唉。」
祖父聲音哽咽,眼眶也紅透,揉乾眼睛之後,拽著爹往房裡走,在充滿樟木氣息的柜子里翻出舊竹筒,啪嗒倒出信紙,張給爹看:「我還替他給朝廷帶了消息,這還是褒獎狀,加蓋了官印的,又給我了賞銀,否則你以為咱們是怎麼發家的?」
爹顫抖著接過褒獎狀,可沒看兩眼又嗚咽地推開。
至於我,浸在曲折的故事裡,直到察覺所有人都在悄悄打量我,才猛然驚覺,這竟說的是我自己的事啊?
我嗎?
原來幾個孩子裡,我和朱家,才是最不相干的。
從前覺得朱青雲和自己雖然同一個爹,但不是從一個肚子裡出來,始終是隔了一層,於是並不親近。
沒想到,我連半個朱家人都不算。
難怪,即使明晃晃地偏疼我,三妹也從不會多說什麼。
可隔壁家不是這樣,他們有對雙生女,別說是偏疼,但凡是給誰盛的湯盛少了,都能立即幹起來。
不計較,是因為爹不是我的,娘不是我的,祖父祖母亦不是。
但養恩是真的。
我跪下來磕頭。
朱青雲離我最近,他把我拉起來,要把我帶走。
爹突然衝過來,緊緊地抓著我手臂,他啞了聲,說不出什麼話來,眼神滿是懇求。
我看著他,想起許多事。
想起被呵護的點滴,想起受困孤城。
想起從前去踏青時與家人走散,等了許久都不見他們來找到我。滯留的地方其實有著絕佳的風景,有垂柳,有溪流,有戴著帷帽垂釣的公子,可我無心觀賞,百無聊賴地撥起水,一遍遍地浣手,直至夕陽西沉,方等來慌張尋來的家僕。
我忽然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朱青雲中箭瀕死時的心境。
彼時的他,和此刻的我,是一樣的。
那種情緒叫做就此作罷,也就是,算了。
與寬宥無關,更不是出於體諒,這些都太過稜角分明了。
而我和朱青雲的,就僅僅只是「算了,隨它去」而已。
可我那時無法體會,還因為朱青雲要「算了」而難受了一夜。
怎麼能算了呢。
得好好計較才對得住自己啊。
可真輪到自己,忽然尖銳不起來了。
所求為何?
唯有自渡。
「對不起,小寧,」爹顫著聲,「對、對不起,青雲。」
朱青雲冷漠的神情出現一絲波動,轉瞬又平靜下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皇太孫和崔平呢?」
他沉默了會,「裡面的人,都是出不來的。」
我終於還是忍不住哭了。
應安府淪為火海的那天晚上我不在,所以我什麼都看不見。可為什麼我一閉上眼睛,卻會浮現出清晰的景象,火苗一點點攀上靛藍色的衣尾,映著火光的眼眸,有芒星閃耀,瘋狂,赤誠。
歡欣鼓舞的人們路過,以為我是喜極而泣。
我本該喜的,可我清楚地念過那四百人的代號,我還認識皇太孫,他讓崔平教我本領,督促我保護好自己,於亂世中立足,我知道他有個癖好,冷酷殘忍,可我一點都不怕他,我還要學他,反正被我指使剖出心臟的那些人,本就是王八蛋,該死,全都該死。
我不僅恨侵略的人,我還憎惡禹川的那位新帝。
留得青山在無錯,從長計議也無錯,可我這等目光短淺的小民,會埋怨他走得太乾脆。
我的手微微抖動著。
直至有人從身後將我環住。
「二姐姐。」
第25章
朱青雲醒了。
我依舊與他共乘,只是這回換成他馭馬,我靠著。
我得歇會。
而穆玉昌,我給他買了匹新馬。
他也是要去禹川的。
路上,穆玉昌說,燒城是下策,可不知援兵何時才來,更不知是否會來,唯有廢掉應安府,保住周邊諸城。
他又問:「你到蒼林郡時,那兒怎樣?」
「都正常。」
不僅是蒼林郡,越往南走,就越祥和安寧。
幾乎是一路通暢。
禹川也進得順利。
城守都是從前應天府的舊人,輕易就能驗出穆玉昌的身份。
之後,他同我道別,說要先去見穆家的人。
可我和朱青雲,似乎在禹川也有故人。
我們在街上,與朱家舊仆擦肩而過。
他提著籃子,籃子裡放了幾盅酒。
我們跟上去,最後停在一間宅子前。
我看向朱青雲,他神色平平,好像對進不進去都不甚在意。
我不如他瀟灑。
我在想,如果真是他們,我進去之後要說些什麼,或是先做什麼。
我要與他們相擁而泣?
還是先說應天府里發生的事?
也有可能是他們七嘴八舌地問我。
還沒想好,朱青雲突然輕推了我一把:「進去吧。」
「可萬一不是呢。」
「是他們,我剛才遠遠就看見高懸在院子裡的燈,連樣式都和從前一樣。」
第26章
宅門開,垂燈緩緩現。
映得小院亮堂堂。
院中置有一桌席,有魚有糕有面有酒。
桌沿,圍坐著爹、娘、大哥、三妹和祖母。
不見祖父,他身體不好,不好吹風,應是送到房裡吃。
但總歸人是齊的。
是一頓團圓飯。
我進來的動靜瞬間驚動了他們。
所有人,不約而同地朝我看過來。
小妹瞪著眼睛,圓圓的,驚訝的。
娘手中的筷子哐當落地,撞出好重一聲響。
大哥猛然站起來,似乎見鬼一般。
爹本就是站著的,他在給祖母倒酒,卻僵在半道,任由酒水淅瀝溢出。
他忽然扔掉酒壺,跌跌撞撞地走向我:「小寧,你回來了小寧,今日是你祖母壽宴,快過來。」
我看著他,說:「還差兩張凳子。」
「快!拿凳子。」
我拽著朱青雲,讓他同我一道坐下。
碗筷也都送上來了。
我有許多想問的,但事已至此,吃完這頓飯再說,今日是祖母壽宴。
可朱青雲沒動筷。
他目光灼灼地盯著爹:「為什麼把她落下了?」
席間靜了下來。
或許會有個完美的解釋。
可我心裡對它的渴求並不強烈。
哪怕不那麼稱心,我也能好好把飯吃完。
爹愣住時,我輕聲添了句:「還有青雲。」
「不好了!老爺子又不見了!」僕人匆匆跑過來。
頓時亂作一團。
第27章
最後是在城門邊上找著的。
身上好幾處擦傷,衣裳也灰撲撲的,人也糊塗了,說要出去找孫女。
「祖父。」我喊他。
祖父循聲看過來,渾濁無神的眼睛眯起來,仔細辨認。
忽然,他咧嘴笑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可他的目光掃到爹時,笑容頓時消失,瞪了人一眼,也不要他扶,佝僂著背往宅子去了。
回到之後,他氣沖沖地去取藤條。
還對我說:「小寧,我這就教訓你爹,看他以後還敢不敢忘性這麼大。」
祖父骨頭脆,誰也不敢動真格去攔,便都眼睜睜地看著藤條往爹肩上撻。
爹伸出手,攔住了即將落下的藤條。
他沒發火,神色有些複雜:「老爺子,夠了。這麼多年,該還的也還夠了。」
祖父更加惱怒;「你胡說八道!」
「爹的話,我不明白,我想聽,可不可以說清楚些。」
爹看著我,欲言又止,祖父一直想把他嘴巴給捂住,可越是這樣,爹就越不耐。
破罐子破摔一般,他把話都倒了出來。
他告訴我,祖父當年從軍,是守邊境的,突然有一日抱著七八個月的我回來,說是戰友的孩子,得幫著養。
養便養了,多一個孩子多管口飯而已。
祖父還說,這戰友還救過他性命,所以不僅僅要給口飯,得好好疼。
可後來,與祖父同個軍營的人告訴爹,哪有什麼戰友在邊境生了孩子,都是祖父編的。
事實上,救祖父的,是個北狄人。
祖父為了報恩,弄了假的身份幌子出來。
話趕話到了這裡,爹便狠下心接著說:「沒錯,離開應安府那晚我是起了邪念,我不願意再替北狄人養孩子,索性就這樣吧。」
朱青雲忽然開口:「你說什麼呢?」
爹還想繼續發作,卻被祖父喝了一道;「混帳!」
他對爹破口大罵:「你寧願輕信閒言碎語也不肯來親自來問我一句是嗎!那我就跟你說個明白!人夫婦一雙,蟄伏敵都多年,刺探消息,臨了知道自己快要暴露,才把獨女託付給我,你怎麼……唉。」
祖父聲音哽咽,眼眶也紅透,揉乾眼睛之後,拽著爹往房裡走,在充滿樟木氣息的柜子里翻出舊竹筒,啪嗒倒出信紙,張給爹看:「我還替他給朝廷帶了消息,這還是褒獎狀,加蓋了官印的,又給我了賞銀,否則你以為咱們是怎麼發家的?」
爹顫抖著接過褒獎狀,可沒看兩眼又嗚咽地推開。
至於我,浸在曲折的故事裡,直到察覺所有人都在悄悄打量我,才猛然驚覺,這竟說的是我自己的事啊?
我嗎?
原來幾個孩子裡,我和朱家,才是最不相干的。
從前覺得朱青雲和自己雖然同一個爹,但不是從一個肚子裡出來,始終是隔了一層,於是並不親近。
沒想到,我連半個朱家人都不算。
難怪,即使明晃晃地偏疼我,三妹也從不會多說什麼。
可隔壁家不是這樣,他們有對雙生女,別說是偏疼,但凡是給誰盛的湯盛少了,都能立即幹起來。
不計較,是因為爹不是我的,娘不是我的,祖父祖母亦不是。
但養恩是真的。
我跪下來磕頭。
朱青雲離我最近,他把我拉起來,要把我帶走。
爹突然衝過來,緊緊地抓著我手臂,他啞了聲,說不出什麼話來,眼神滿是懇求。
我看著他,想起許多事。
想起被呵護的點滴,想起受困孤城。
想起從前去踏青時與家人走散,等了許久都不見他們來找到我。滯留的地方其實有著絕佳的風景,有垂柳,有溪流,有戴著帷帽垂釣的公子,可我無心觀賞,百無聊賴地撥起水,一遍遍地浣手,直至夕陽西沉,方等來慌張尋來的家僕。
我忽然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朱青雲中箭瀕死時的心境。
彼時的他,和此刻的我,是一樣的。
那種情緒叫做就此作罷,也就是,算了。
與寬宥無關,更不是出於體諒,這些都太過稜角分明了。
而我和朱青雲的,就僅僅只是「算了,隨它去」而已。
可我那時無法體會,還因為朱青雲要「算了」而難受了一夜。
怎麼能算了呢。
得好好計較才對得住自己啊。
可真輪到自己,忽然尖銳不起來了。
所求為何?
唯有自渡。
「對不起,小寧,」爹顫著聲,「對、對不起,青雲。」
朱青雲冷漠的神情出現一絲波動,轉瞬又平靜下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