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我:「有一會。」
可穆琬琰似乎還想聽到什麼,在等我說下一句。
「真就一會。」
「怎麼不威脅我,要把剛剛看見的事,告訴那邊聽?」
我頓時反應過來,意識到他在提我初進宮時的事。
那會我因無辜受牽連,滿腔怒火,逼著穆琬琰送我出城,否則就出賣他。
「我現在冷靜下來,覺得還是穩重正直些好。」
「那是盛世時的好做派,可如今不是。」
我聽進去了。
可穆琬琰明明只是提醒我,行事機敏靈活些,我卻用到了別處。
比如給烏祿之女做法時,我心裡頭,想的儘是那五人被開膛破肚時,神色該有多猙獰不甘。
哪怕到最後,最面目全非的人是我自己,也沒關係。
我必須,必須把自己敲碎了再拼一遍,才有力氣越過應安府,回家去。
第21章
宮裡的事,朱青雲就這樣安安靜靜地聽完。
太長,他都困了,半邊腦袋搭在我肩上睡。
可忽然間被驚醒。
是我變了速度。
有人在追我們。
與穆玉昌所遇的困境一樣。
我不知要送去的是什麼東西,只猜到是通風報信一類的。
已夜深天黑,原本盤算過程中歇息一兩個時辰,再趕路也來得及,可有人在伸手緊咬著,一刻也停不下。
夜風凌厲,呼嘯地掠過,灌得耳朵生疼。
聽不清,什麼都聽不清,也判斷不出後面的馬蹄聲還有多遠,緊夾馬腹,玩命地跑。
朱青雲喉里溢出一聲悶哼,雙手把我環得更緊,嚴絲密縫的。
我知道他冷。
不過剛剛在轉彎時,餘光已經瞥不到追兵了。
我慢下來,風便沒那麼割人。
耳朵也能清靜些。
然後聽見朱青雲在我耳邊喃語:「對不起。」
「為什麼?」
「北狄破城那日,我發現你也被留下來的時候,是真的在幸災樂禍。我當時想,我本來就遭人厭,被放棄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你討人喜歡,竟也被落下,證明我不是最慘的,有人比我更慘,所以我要笑你。
「我覺得這樣不好,明明我從未討厭過你,可我還是沒忍住,因為那樣做,我心裡就舒坦了。」
他話說得太實誠,有時越實誠的話,越讓人難過。
卻已經不是因為他提及的、最初的那句嘲諷。
至於是什麼,我還得想想。
而他剛剛說過對不起,所以我慎重地回應他:「我原諒你。」
朱青雲沉沉地笑了,然後說:「我死之後,你可以把我吃掉。」
他的腦袋又搭在了我肩上。
我霎那驚覺,我的後背是熱的。
熱熱的一灘,似是烙上去一樣,滲進皮肉。
什麼東西會這樣溫熱。
是血。
兩支箭,深淺不一地插在他的背上。
湧出的血將前胸也染透了。
第22章
我把東西交給蒼林郡城守。
他們看了看我牽著的馬,又看了看伏在馬上的血人,立刻將我放進城。
這裡真好啊,醫館還開著,郎中還活著,藥材也都充裕。
只是朱青雲失去血太多,傷得很重,能不能救活還是未知。
我跪下來求郎中,又給他編故事:「求你務必救活他,他父母年紀大了,還在苦苦等他回家,二位長輩若知道獨子喪命,會活生生嘔血而死的。」
郎中聽了,面露憐憫:「曉得了曉得了,我盡力治,我自己治不了,托旁的大夫過來治。」
謝天謝地,是個敦厚人。
他醫治時,我就坐在外面守著馬。
後來郎中問我,是從哪裡來的。
我說應安府。
他臉色頓時僵住,啞口無言。
我委婉地告訴他,蒼林郡可能是下一個應安府。
示意他,如果沒有這裡沒有後援,那就儘早遷。
可郎中擺了擺手,說這都是命。
朱青雲的呼吸已經平緩了許多,但依舊沒有醒過來。
可郎中說,能不能醒,何時醒,他丁點把握也沒有。
隔壁大夫也沒有。
所以我只能帶著暈乎乎的朱青雲上馬趕路。
之所以這麼著急,是因為我怕極了會親眼看見北狄再破一次城。
如今的打算是,繼續趕到下一個地方,如果還是沒醒,就再找郎中看。
我有些錢,穆琬琰留下的。離開蒼林郡前,買了一包袱的藥,路過茶攤,就給幾個銅板,讓攤主幫我熬開了,再灌給朱青雲。
攤主也問:「他怎麼傷得這麼重,你們這是要去哪啊?」
「是被山匪傷的,我們要去禹川。」
「禹川?新皇帝也在那咧。」
新皇帝,我知道,原來的太子,穆琬琰的父親。
這新都,也總成是建起來了。
「小姑娘,你帶著他啊,是很難走遠的。」
「我明白,但他家中父母就在禹川等著,所以我必須要把他帶過去。」
同樣的謊話,說了一遍又一遍。
仿佛說多了便會成真一樣。
不知道這謊是不是被朱青雲聽去,被我捕見他的眼皮微微張起過,可只是短短一瞬。
那一瞬里,他望了望自己的手臂。
似乎在確認它還在不在。
我都說了,我真不吃人。
信不信的你自己睜眼看。
沒再睜。
又到了茶攤,依舊是停下熬藥。
周邊也有流民。
他們在議論應安府起瘟疫的事。
聽說是水出了問題。
北狄軍怕牽連到他們,把得了病的人都扔出去了。
應安府如今便變得更空。
還聽說,禍不單行。蒼林郡好像也出了同樣的事。
真難,今年真是難過,流民們嘆了一聲又一聲。
用完藥,又繼續啟程。
看了看地圖,得在不遠處的汝南郡停留幾日。
那兩個鬧瘟疫的地方,我和朱青雲都待過,也不知有沒有染上瘟疫。
我倒沒什麼症狀。
落腳汝南郡時,熟練地打聽到醫館。
然後依舊是守在門前守馬。
天氣平平,不陰也不晴,街上也並不熱鬧。
就是這麼平平無奇的一日,忽然有人縱馬衝過來,揮旗高喊:「北狄軍全軍覆沒!應安府內全部駐軍,全軍覆沒!」
聲嘶,仍不減激昂。
我抬頭望天,雲層淡了些,澄藍澄藍的。
人聲鼎沸中,小毛賊小心翼翼地把手伸向包子鋪蒸籠的邊角。
結果一把被老闆抓住。
可他看著蓬頭垢面的小毛賊,嘖了一聲:「拿走拿走,別再讓我看見你第二回。」
小毛賊轉過身來,狼吞虎咽。
我一個箭步上前去,按住他,驚呼道:「穆十二。」
他抬起頭,眼眶淚珠打轉。
真是穆玉昌。
我覺得,有哪裡不太對。
應安府既得到解救,穆玉昌該與援兵匯合,怎麼流落到這兒來。
「穆十二,你是沒碰著援兵,還是應安府現在待不得人?」
仔細想想,應該就是待不得的,裡頭現在不知是何種血流成河的景象。
可穆玉昌猛地搖頭,帶著哭腔說:「朱道寧,應安府沒了。」
第23章
朱道寧,我說真的,應安府沒了。
根本就沒有什麼瘟疫。
水源是動過手腳,但疫病症狀是作假的,只是普遍的病症。
是為了誘迫北狄人將餘下的百姓扔出去。
也包括長公主,因為她也病了。
讓你送去蒼林郡的東西,也不是什麼調兵令,是想讓他們也鬧一鬧瘟疫風波。
駐軍一邊把人往外扔,一邊又要防住從蒼林郡流浪過去的「病民」,便再次封鎖。
應安府內百姓,此前殺的殺,逃的逃,而後又遭驅趕,最後只剩下四百餘人。
夜深人靜,攜火油及火藥,分散各處。
四百餘人,便有四百個點,以點連線,以線匯面,引燃整座應天府。
是真的朱道寧,你不要這樣看著我。
我躲在城郊山上,親眼看見火燃燒了一整夜,天上也好亮好亮,跟白晝一樣。
朱道寧,駐軍沒了。
可應天府也沒了。
第24章
穆玉昌說完,還在哭。
而我低著頭,拿樹杈在地上畫圈圈。
重複的、僵硬的。
忙完之後,眼淚也憋了回去。而穆玉昌揉揉眼睛,也平靜了些。
我心裡有個猜測:「穆十二,是不是四百三十七人?」
「四百三十七?」
「我看過潛伏的親衛名冊,共計四百三十七人。」
「如果你問的是縱火的死士是否有這麼多人,那好像是不止的,」穆玉昌低下頭,濃密的眼睫籠出一層深深的陰影,「應、應該有四百三十九。」<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可穆琬琰似乎還想聽到什麼,在等我說下一句。
「真就一會。」
「怎麼不威脅我,要把剛剛看見的事,告訴那邊聽?」
我頓時反應過來,意識到他在提我初進宮時的事。
那會我因無辜受牽連,滿腔怒火,逼著穆琬琰送我出城,否則就出賣他。
「我現在冷靜下來,覺得還是穩重正直些好。」
「那是盛世時的好做派,可如今不是。」
我聽進去了。
可穆琬琰明明只是提醒我,行事機敏靈活些,我卻用到了別處。
比如給烏祿之女做法時,我心裡頭,想的儘是那五人被開膛破肚時,神色該有多猙獰不甘。
哪怕到最後,最面目全非的人是我自己,也沒關係。
我必須,必須把自己敲碎了再拼一遍,才有力氣越過應安府,回家去。
第21章
宮裡的事,朱青雲就這樣安安靜靜地聽完。
太長,他都困了,半邊腦袋搭在我肩上睡。
可忽然間被驚醒。
是我變了速度。
有人在追我們。
與穆玉昌所遇的困境一樣。
我不知要送去的是什麼東西,只猜到是通風報信一類的。
已夜深天黑,原本盤算過程中歇息一兩個時辰,再趕路也來得及,可有人在伸手緊咬著,一刻也停不下。
夜風凌厲,呼嘯地掠過,灌得耳朵生疼。
聽不清,什麼都聽不清,也判斷不出後面的馬蹄聲還有多遠,緊夾馬腹,玩命地跑。
朱青雲喉里溢出一聲悶哼,雙手把我環得更緊,嚴絲密縫的。
我知道他冷。
不過剛剛在轉彎時,餘光已經瞥不到追兵了。
我慢下來,風便沒那麼割人。
耳朵也能清靜些。
然後聽見朱青雲在我耳邊喃語:「對不起。」
「為什麼?」
「北狄破城那日,我發現你也被留下來的時候,是真的在幸災樂禍。我當時想,我本來就遭人厭,被放棄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你討人喜歡,竟也被落下,證明我不是最慘的,有人比我更慘,所以我要笑你。
「我覺得這樣不好,明明我從未討厭過你,可我還是沒忍住,因為那樣做,我心裡就舒坦了。」
他話說得太實誠,有時越實誠的話,越讓人難過。
卻已經不是因為他提及的、最初的那句嘲諷。
至於是什麼,我還得想想。
而他剛剛說過對不起,所以我慎重地回應他:「我原諒你。」
朱青雲沉沉地笑了,然後說:「我死之後,你可以把我吃掉。」
他的腦袋又搭在了我肩上。
我霎那驚覺,我的後背是熱的。
熱熱的一灘,似是烙上去一樣,滲進皮肉。
什麼東西會這樣溫熱。
是血。
兩支箭,深淺不一地插在他的背上。
湧出的血將前胸也染透了。
第22章
我把東西交給蒼林郡城守。
他們看了看我牽著的馬,又看了看伏在馬上的血人,立刻將我放進城。
這裡真好啊,醫館還開著,郎中還活著,藥材也都充裕。
只是朱青雲失去血太多,傷得很重,能不能救活還是未知。
我跪下來求郎中,又給他編故事:「求你務必救活他,他父母年紀大了,還在苦苦等他回家,二位長輩若知道獨子喪命,會活生生嘔血而死的。」
郎中聽了,面露憐憫:「曉得了曉得了,我盡力治,我自己治不了,托旁的大夫過來治。」
謝天謝地,是個敦厚人。
他醫治時,我就坐在外面守著馬。
後來郎中問我,是從哪裡來的。
我說應安府。
他臉色頓時僵住,啞口無言。
我委婉地告訴他,蒼林郡可能是下一個應安府。
示意他,如果沒有這裡沒有後援,那就儘早遷。
可郎中擺了擺手,說這都是命。
朱青雲的呼吸已經平緩了許多,但依舊沒有醒過來。
可郎中說,能不能醒,何時醒,他丁點把握也沒有。
隔壁大夫也沒有。
所以我只能帶著暈乎乎的朱青雲上馬趕路。
之所以這麼著急,是因為我怕極了會親眼看見北狄再破一次城。
如今的打算是,繼續趕到下一個地方,如果還是沒醒,就再找郎中看。
我有些錢,穆琬琰留下的。離開蒼林郡前,買了一包袱的藥,路過茶攤,就給幾個銅板,讓攤主幫我熬開了,再灌給朱青雲。
攤主也問:「他怎麼傷得這麼重,你們這是要去哪啊?」
「是被山匪傷的,我們要去禹川。」
「禹川?新皇帝也在那咧。」
新皇帝,我知道,原來的太子,穆琬琰的父親。
這新都,也總成是建起來了。
「小姑娘,你帶著他啊,是很難走遠的。」
「我明白,但他家中父母就在禹川等著,所以我必須要把他帶過去。」
同樣的謊話,說了一遍又一遍。
仿佛說多了便會成真一樣。
不知道這謊是不是被朱青雲聽去,被我捕見他的眼皮微微張起過,可只是短短一瞬。
那一瞬里,他望了望自己的手臂。
似乎在確認它還在不在。
我都說了,我真不吃人。
信不信的你自己睜眼看。
沒再睜。
又到了茶攤,依舊是停下熬藥。
周邊也有流民。
他們在議論應安府起瘟疫的事。
聽說是水出了問題。
北狄軍怕牽連到他們,把得了病的人都扔出去了。
應安府如今便變得更空。
還聽說,禍不單行。蒼林郡好像也出了同樣的事。
真難,今年真是難過,流民們嘆了一聲又一聲。
用完藥,又繼續啟程。
看了看地圖,得在不遠處的汝南郡停留幾日。
那兩個鬧瘟疫的地方,我和朱青雲都待過,也不知有沒有染上瘟疫。
我倒沒什麼症狀。
落腳汝南郡時,熟練地打聽到醫館。
然後依舊是守在門前守馬。
天氣平平,不陰也不晴,街上也並不熱鬧。
就是這麼平平無奇的一日,忽然有人縱馬衝過來,揮旗高喊:「北狄軍全軍覆沒!應安府內全部駐軍,全軍覆沒!」
聲嘶,仍不減激昂。
我抬頭望天,雲層淡了些,澄藍澄藍的。
人聲鼎沸中,小毛賊小心翼翼地把手伸向包子鋪蒸籠的邊角。
結果一把被老闆抓住。
可他看著蓬頭垢面的小毛賊,嘖了一聲:「拿走拿走,別再讓我看見你第二回。」
小毛賊轉過身來,狼吞虎咽。
我一個箭步上前去,按住他,驚呼道:「穆十二。」
他抬起頭,眼眶淚珠打轉。
真是穆玉昌。
我覺得,有哪裡不太對。
應安府既得到解救,穆玉昌該與援兵匯合,怎麼流落到這兒來。
「穆十二,你是沒碰著援兵,還是應安府現在待不得人?」
仔細想想,應該就是待不得的,裡頭現在不知是何種血流成河的景象。
可穆玉昌猛地搖頭,帶著哭腔說:「朱道寧,應安府沒了。」
第23章
朱道寧,我說真的,應安府沒了。
根本就沒有什麼瘟疫。
水源是動過手腳,但疫病症狀是作假的,只是普遍的病症。
是為了誘迫北狄人將餘下的百姓扔出去。
也包括長公主,因為她也病了。
讓你送去蒼林郡的東西,也不是什麼調兵令,是想讓他們也鬧一鬧瘟疫風波。
駐軍一邊把人往外扔,一邊又要防住從蒼林郡流浪過去的「病民」,便再次封鎖。
應安府內百姓,此前殺的殺,逃的逃,而後又遭驅趕,最後只剩下四百餘人。
夜深人靜,攜火油及火藥,分散各處。
四百餘人,便有四百個點,以點連線,以線匯面,引燃整座應天府。
是真的朱道寧,你不要這樣看著我。
我躲在城郊山上,親眼看見火燃燒了一整夜,天上也好亮好亮,跟白晝一樣。
朱道寧,駐軍沒了。
可應天府也沒了。
第24章
穆玉昌說完,還在哭。
而我低著頭,拿樹杈在地上畫圈圈。
重複的、僵硬的。
忙完之後,眼淚也憋了回去。而穆玉昌揉揉眼睛,也平靜了些。
我心裡有個猜測:「穆十二,是不是四百三十七人?」
「四百三十七?」
「我看過潛伏的親衛名冊,共計四百三十七人。」
「如果你問的是縱火的死士是否有這麼多人,那好像是不止的,」穆玉昌低下頭,濃密的眼睫籠出一層深深的陰影,「應、應該有四百三十九。」<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