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茸茸閃著大眼睛,茫然地跟上隊伍。
沒走幾步,侍女們就從齋宮寢殿這邊離開,徹底看不見了。
而這時寢殿的門外,百鳳和蓁蓁各自在崗位站了有半個時辰。
蓁蓁打了個哈欠。值守補助很高,但是自古至今,錢都是很難賺的。
百鳳則在她閉上眼睛的那會兒,假裝扶她,實則立掌重擊蓁蓁的頸側。
天旋地轉一陣眩暈,蓁蓁倒下來。
百鳳把蓁蓁拖進寢殿牆角,將人藏起,然後腳步緩慢地,潛行至皇后寢房。
第200章
在百鳳的袖子裡, 隱藏了一支薰香,還有把兩三寸長的匕首。
平日裡, 這些東西不會暴露在外,她一直在等這個機會,能夠單獨接近蕭燼安的皇后。
百鳳正是三皇子經幽蘭教主蠱惑,安排進皇宮各地的眼線。
幽蘭教大部分教眾,死於那場爆炸,於是這支潛伏在皇宮的那支幽蘭教隊伍, 沒有條件順藤摸瓜拔除。
百鳳正是其中對朝廷恨意最大的那個。
她父親因敬賢帝打壓隋王,身為隋王部將慘遭連坐。
而在幽蘭教教眾里,像百鳳這種情況不在少數。
她蟄伏在坤寧宮,賣乖討好, 最終得以留下。
她不敢太顯山露水,也不能庸庸碌碌,小心地把控著這個範圍,最終能勉強贏得了這裡所有人的信任。
皇后的龍床就在前面。
百鳳用帕子蒙住臉,甩了甩, 點燃了薰香。香霧沿著香頭扶搖直上。這支迷香足夠讓白照影睡得很沉。
她指端掀起一點點帘子。
白照影弓著身體, 總是副很安然很無害的模樣, 有股迥異於皇室的親切感。平心而論, 沒人會討厭這樣的皇后。
煙霧吸入肺腑,白照影睡覺睡得更沉。
更為綿延的呼吸, 讓他看上去像玩累了的小動物。百鳳從床上將人背起。
第一步, 她要把沉睡的皇后藏在床底。
第二步, 她早就聯繫了其他混進天壇的教徒,她會換上白照影的衣服,代替白照影發號施令, 製造防守的缺口。
第三步,有了這個缺口,教眾才會把皇后帶出齋宮。
至於皇帝……
齋戒的最後一日,登基大典的前夕,經禮部欽天監等合議出來的時間很早,在寅時末到卯時初。
以蕭燼安的行為習慣,他有可能擔心打擾皇后休息,選擇直接在無梁殿小憩至典禮。
如果此時能製造出什麼事件將其牽絆住,蕭燼安必定宿在無梁殿。
比如,在天壇另外幾處宮殿,放不大不小一場火。
百鳳把一切都完成之後,送走白照影,將寢殿殿門緊緊關住。
……
戌時,蕭燼安處理完摺子,亥時在無梁殿看書。
能入齋宮的書,無非都是些聖人之學,蕭燼安不感興趣,看得無聊,但懷著興許能找到幾處漏洞的惡劣心思,他也能津津有味地審讀。
當皇帝以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蕭燼安不喜歡。
他願意活動活動,但是哪怕他站起來看書,讓那幫太監瞧見,就得攆在後頭給他搬椅子坐。
歷代大虞皇帝都是這樣養廢的,蕭燼安想。
蕭燼安垂眸又看了眼手裡的書,什麼聖人之道,讓他忍耐,讓他寬容,他暗中斥道混帳話。
他當不了聖人,當聖人能憋死他。
如今讓他回憶起陽和衛那場血戰,台州海域指揮艦隊抗倭,他歷歷在目,喜歡那種喉嚨發緊的暢快感,與現在截然不同。
「陛下。」大太監來稟事了。
蕭燼安:「皇后睡了嗎?」
「寢殿那邊沒動靜,皇后可能睡得沉。」大太監道。
蕭燼安微微點頭。
他知道今天下午做了很壞的事,皇后肯定是起不來的。
可是以典禮的安排,皇后將會在最睏倦時被他吵醒。蕭燼安不想這麼做。
「那不回去了,還有其他事?」
老太監趕緊稟告:「有處空房起了火,那間庫房是給祭祀用的牲畜放飼料的,大火一起,牲畜不安躁動。」
「可叫人去滅了?」
「回皇上,滅倒滅了,只是這事應向皇上稟報,是否立刻徹查,請皇上定奪。」
蕭燼安手指在書頁捻了片刻。
他指端有繭子,摩挲出輕微的沙沙聲,在安靜的無梁殿顯得格外清楚。
蕭燼安平靜地搖頭:「無需大動干戈,火滅了即可。」
大太監面露難色。
在直言稟報和斟酌詞句之間,大太監顯得徘徊不定。
蕭燼安:「還有事?」
大太監跪稟:「陛下。天壇這場火,在宗室們眼裡,有不一樣的解讀。老奴並不想告誰的狀,老奴只是聽見留言成了些規模,不得不說。」
蕭燼安不想聽他鋪墊:「說。」
「有人說這是蕭家列祖列宗,對陛下的報應。」
大太監又道:「天壇起火,證明陛下並非天命所向,幾個時辰以後就是登基典禮,老奴認為您應該知道。」
蕭燼安:「知道了。」
老太監等待著皇帝的進一步打算,但沒有下文了。
老太監躬身,繼而自說自話打圓場,挽回這場沉默:「陛下大權在握,重兵在手,又對朝廷立過大功。這些流言蜚語,無非是表達他們的牢騷。」
「沒有哪個小丑,敢直面陛下。」
「陛下是英勇無敵的。」
蕭燼安:「……」
馬屁太肉麻了,尤其從一個老太監口中道出,蕭燼安嘆了口氣,壓下渾身雞皮疙瘩。
「朕去休息,到吉時安排人叫朕。」他又召來站在門口的成安,對成安說,「你也去休息,不要杵在門口。」
成安無辜地張了張嘴,又閉上了:「是。」
***
無梁殿熄燈以來,齋宮徹底進入了一段時間的沉默。
而就在距離齋宮不遠,東北的祈年殿方向,極具盛名的天壇御道底下,正有一支隊伍駛入,驅趕著牛羊。
「站住!」
「怎麼來了這麼多人?」
把守這條小道的是天壇的禁衛。
這條地底小路不僅不怎麼為人所知,就算知道這條路的,也對它避之不及,因為這裡只能走牲畜,而牲畜沿著地下通路走到盡頭,面對的就是屠宰。
所以這條路有兩個令人膽寒的別稱,鬼門關,畜生道。
尋常人避之不及的鬼門關,怎會來了這麼多人押送牲畜?
衛兵覺得奇怪,自然要將人攔截下來查驗。
在幽暗陰沉沉的巷道里,瀰漫著牛羊的腥膻氣。
其中一名衛兵靠近,跟押送隊伍派出來的代表接頭。
對方只做普通內官打扮,但不低,身形魁梧:「存放牲畜飼料的那間庫房著火了,牛羊當時就在旁受到驚嚇。」
押運者說:「小的們害怕耽誤大事,就都在旁邊守著,否則這些畜牲生拉硬拽鞭子抽,怎麼都不動……」
衛兵倒是聽說附近有建築著火的事,想了想,不疑有他。
衛兵放牛羊通過。
牛羊群隊伍往通道深處去。
衛兵的警惕逐漸放鬆,半閉著眼睛打了個哈欠。
然後——只覺眼前一黑,他們被捂住口鼻,剎那間失去了知覺,身體軟倒。
而那做太監打扮的幽蘭教徒繼續向前,若無其事穿過畜生道。
牛羊被驅趕進庖廚亭待宰,而這些教徒就蟄伏於漫長的窄道,等待象徵吉時到來的鐘聲敲響,然後他們再集體行動。
一刻鐘。
兩刻鐘。
巷道里唯有摻雜著血腥氣的呼吸聲。
能挨到這一步的幽蘭教徒,早已沒有了退路。也是幽蘭教里最頑固,最危險的一撥。
之前曾出於各種不同的原因,這裡每一個人加入幽蘭教,如今理由早就忘卻,身份也已經忘了,他們湊在一起,已然被洗腦。
腦子裡到現在只留下一道執念:
——反抗朝廷,反抗朝廷,反抗朝廷!
咚嗡——咚嗡——
悠長的黃鐘聲,漫長地席捲整個天壇,雖然莊嚴,並不刺耳,音聲裊裊。
這道聲音響罷,無梁殿像瞬間被喚醒了。
在大太監的率領下,幾名太監手捧新皇帝最隆重的一套禮服,宮女魚貫而入,依次將洗漱的用具擺在蕭燼安的跟前。
蕭燼安自己撩水洗臉。
他拿起巾帕擦臉,臉上沾著水珠,臉龐周圍一圈鬢髮被打濕了,中和了他臉上的冷漠感,顯得明亮。
幾名宮女低頭,有偷瞄的意思,但絲毫不敢跟皇帝視線對上。
而正在被人以審美角度打量,蕭燼安並不知道。
帝王吉服繁瑣,實在穿不明白的環節,蕭燼安只能勉強讓老太監服務。
他穿完以後,有轎輦來接他。
天壇總體很大,他現在要向東北方向登上御道,文武百官就在御道兩邊等,蕭燼安將率領他們去往圜丘,在天心石上祭告。
沒走幾步,侍女們就從齋宮寢殿這邊離開,徹底看不見了。
而這時寢殿的門外,百鳳和蓁蓁各自在崗位站了有半個時辰。
蓁蓁打了個哈欠。值守補助很高,但是自古至今,錢都是很難賺的。
百鳳則在她閉上眼睛的那會兒,假裝扶她,實則立掌重擊蓁蓁的頸側。
天旋地轉一陣眩暈,蓁蓁倒下來。
百鳳把蓁蓁拖進寢殿牆角,將人藏起,然後腳步緩慢地,潛行至皇后寢房。
第200章
在百鳳的袖子裡, 隱藏了一支薰香,還有把兩三寸長的匕首。
平日裡, 這些東西不會暴露在外,她一直在等這個機會,能夠單獨接近蕭燼安的皇后。
百鳳正是三皇子經幽蘭教主蠱惑,安排進皇宮各地的眼線。
幽蘭教大部分教眾,死於那場爆炸,於是這支潛伏在皇宮的那支幽蘭教隊伍, 沒有條件順藤摸瓜拔除。
百鳳正是其中對朝廷恨意最大的那個。
她父親因敬賢帝打壓隋王,身為隋王部將慘遭連坐。
而在幽蘭教教眾里,像百鳳這種情況不在少數。
她蟄伏在坤寧宮,賣乖討好, 最終得以留下。
她不敢太顯山露水,也不能庸庸碌碌,小心地把控著這個範圍,最終能勉強贏得了這裡所有人的信任。
皇后的龍床就在前面。
百鳳用帕子蒙住臉,甩了甩, 點燃了薰香。香霧沿著香頭扶搖直上。這支迷香足夠讓白照影睡得很沉。
她指端掀起一點點帘子。
白照影弓著身體, 總是副很安然很無害的模樣, 有股迥異於皇室的親切感。平心而論, 沒人會討厭這樣的皇后。
煙霧吸入肺腑,白照影睡覺睡得更沉。
更為綿延的呼吸, 讓他看上去像玩累了的小動物。百鳳從床上將人背起。
第一步, 她要把沉睡的皇后藏在床底。
第二步, 她早就聯繫了其他混進天壇的教徒,她會換上白照影的衣服,代替白照影發號施令, 製造防守的缺口。
第三步,有了這個缺口,教眾才會把皇后帶出齋宮。
至於皇帝……
齋戒的最後一日,登基大典的前夕,經禮部欽天監等合議出來的時間很早,在寅時末到卯時初。
以蕭燼安的行為習慣,他有可能擔心打擾皇后休息,選擇直接在無梁殿小憩至典禮。
如果此時能製造出什麼事件將其牽絆住,蕭燼安必定宿在無梁殿。
比如,在天壇另外幾處宮殿,放不大不小一場火。
百鳳把一切都完成之後,送走白照影,將寢殿殿門緊緊關住。
……
戌時,蕭燼安處理完摺子,亥時在無梁殿看書。
能入齋宮的書,無非都是些聖人之學,蕭燼安不感興趣,看得無聊,但懷著興許能找到幾處漏洞的惡劣心思,他也能津津有味地審讀。
當皇帝以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蕭燼安不喜歡。
他願意活動活動,但是哪怕他站起來看書,讓那幫太監瞧見,就得攆在後頭給他搬椅子坐。
歷代大虞皇帝都是這樣養廢的,蕭燼安想。
蕭燼安垂眸又看了眼手裡的書,什麼聖人之道,讓他忍耐,讓他寬容,他暗中斥道混帳話。
他當不了聖人,當聖人能憋死他。
如今讓他回憶起陽和衛那場血戰,台州海域指揮艦隊抗倭,他歷歷在目,喜歡那種喉嚨發緊的暢快感,與現在截然不同。
「陛下。」大太監來稟事了。
蕭燼安:「皇后睡了嗎?」
「寢殿那邊沒動靜,皇后可能睡得沉。」大太監道。
蕭燼安微微點頭。
他知道今天下午做了很壞的事,皇后肯定是起不來的。
可是以典禮的安排,皇后將會在最睏倦時被他吵醒。蕭燼安不想這麼做。
「那不回去了,還有其他事?」
老太監趕緊稟告:「有處空房起了火,那間庫房是給祭祀用的牲畜放飼料的,大火一起,牲畜不安躁動。」
「可叫人去滅了?」
「回皇上,滅倒滅了,只是這事應向皇上稟報,是否立刻徹查,請皇上定奪。」
蕭燼安手指在書頁捻了片刻。
他指端有繭子,摩挲出輕微的沙沙聲,在安靜的無梁殿顯得格外清楚。
蕭燼安平靜地搖頭:「無需大動干戈,火滅了即可。」
大太監面露難色。
在直言稟報和斟酌詞句之間,大太監顯得徘徊不定。
蕭燼安:「還有事?」
大太監跪稟:「陛下。天壇這場火,在宗室們眼裡,有不一樣的解讀。老奴並不想告誰的狀,老奴只是聽見留言成了些規模,不得不說。」
蕭燼安不想聽他鋪墊:「說。」
「有人說這是蕭家列祖列宗,對陛下的報應。」
大太監又道:「天壇起火,證明陛下並非天命所向,幾個時辰以後就是登基典禮,老奴認為您應該知道。」
蕭燼安:「知道了。」
老太監等待著皇帝的進一步打算,但沒有下文了。
老太監躬身,繼而自說自話打圓場,挽回這場沉默:「陛下大權在握,重兵在手,又對朝廷立過大功。這些流言蜚語,無非是表達他們的牢騷。」
「沒有哪個小丑,敢直面陛下。」
「陛下是英勇無敵的。」
蕭燼安:「……」
馬屁太肉麻了,尤其從一個老太監口中道出,蕭燼安嘆了口氣,壓下渾身雞皮疙瘩。
「朕去休息,到吉時安排人叫朕。」他又召來站在門口的成安,對成安說,「你也去休息,不要杵在門口。」
成安無辜地張了張嘴,又閉上了:「是。」
***
無梁殿熄燈以來,齋宮徹底進入了一段時間的沉默。
而就在距離齋宮不遠,東北的祈年殿方向,極具盛名的天壇御道底下,正有一支隊伍駛入,驅趕著牛羊。
「站住!」
「怎麼來了這麼多人?」
把守這條小道的是天壇的禁衛。
這條地底小路不僅不怎麼為人所知,就算知道這條路的,也對它避之不及,因為這裡只能走牲畜,而牲畜沿著地下通路走到盡頭,面對的就是屠宰。
所以這條路有兩個令人膽寒的別稱,鬼門關,畜生道。
尋常人避之不及的鬼門關,怎會來了這麼多人押送牲畜?
衛兵覺得奇怪,自然要將人攔截下來查驗。
在幽暗陰沉沉的巷道里,瀰漫著牛羊的腥膻氣。
其中一名衛兵靠近,跟押送隊伍派出來的代表接頭。
對方只做普通內官打扮,但不低,身形魁梧:「存放牲畜飼料的那間庫房著火了,牛羊當時就在旁受到驚嚇。」
押運者說:「小的們害怕耽誤大事,就都在旁邊守著,否則這些畜牲生拉硬拽鞭子抽,怎麼都不動……」
衛兵倒是聽說附近有建築著火的事,想了想,不疑有他。
衛兵放牛羊通過。
牛羊群隊伍往通道深處去。
衛兵的警惕逐漸放鬆,半閉著眼睛打了個哈欠。
然後——只覺眼前一黑,他們被捂住口鼻,剎那間失去了知覺,身體軟倒。
而那做太監打扮的幽蘭教徒繼續向前,若無其事穿過畜生道。
牛羊被驅趕進庖廚亭待宰,而這些教徒就蟄伏於漫長的窄道,等待象徵吉時到來的鐘聲敲響,然後他們再集體行動。
一刻鐘。
兩刻鐘。
巷道里唯有摻雜著血腥氣的呼吸聲。
能挨到這一步的幽蘭教徒,早已沒有了退路。也是幽蘭教里最頑固,最危險的一撥。
之前曾出於各種不同的原因,這裡每一個人加入幽蘭教,如今理由早就忘卻,身份也已經忘了,他們湊在一起,已然被洗腦。
腦子裡到現在只留下一道執念:
——反抗朝廷,反抗朝廷,反抗朝廷!
咚嗡——咚嗡——
悠長的黃鐘聲,漫長地席捲整個天壇,雖然莊嚴,並不刺耳,音聲裊裊。
這道聲音響罷,無梁殿像瞬間被喚醒了。
在大太監的率領下,幾名太監手捧新皇帝最隆重的一套禮服,宮女魚貫而入,依次將洗漱的用具擺在蕭燼安的跟前。
蕭燼安自己撩水洗臉。
他拿起巾帕擦臉,臉上沾著水珠,臉龐周圍一圈鬢髮被打濕了,中和了他臉上的冷漠感,顯得明亮。
幾名宮女低頭,有偷瞄的意思,但絲毫不敢跟皇帝視線對上。
而正在被人以審美角度打量,蕭燼安並不知道。
帝王吉服繁瑣,實在穿不明白的環節,蕭燼安只能勉強讓老太監服務。
他穿完以後,有轎輦來接他。
天壇總體很大,他現在要向東北方向登上御道,文武百官就在御道兩邊等,蕭燼安將率領他們去往圜丘,在天心石上祭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