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Louis自信滿滿:「白瑪肯定能贏,我到最後要一起上台領獎盃,當然要穿得正式漂亮。」
梁真禮貌性地勸她話說得別太滿,等白瑪上台了,他聽著那來自高原的極具穿透力的高音和藏語說唱,也有些自閉。
白瑪綜合排名在第四,所以是攻擂方。王墨鏡和Louis的聲音和風格和他都不太搭,或者說,白瑪個人特色太突出,他們強行幫唱並不能加分,就邀來同樣是藏族的一位高音歌唱家為白瑪唱hook。兩人的舞台並沒有花里胡哨的唯美效果,就是對唱,簡潔到極致後極具穿透力,鏡頭捕捉到很多觀眾都下意識地去摸腦袋,好像在確定自己的天靈蓋還在不在。唱完之後評審團代表也給了極高的評價,認為他每一個音符里都深含質樸又天然的民族自豪感。
這意味著肯定有不少人會衝著「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為白瑪投上這一票,林淮作為守擂方,在這一場面臨的壓力和挑戰甚至要超過之後兩場。
所以彩排過程中,他們在這首歌上花費的時間最多,打磨得最精細,力求從音樂本身到現場呈現都無懈可擊。Louis原本自信滿滿,直到燈光一亮,舞台上一字排開八架西北大鼓,Louis心裡還是一咯噔。
同樣還有震撼。那些大鼓全都是紅底黃紋,描繪的龍圖騰栩栩如生,打鼓的人白布馬甲黑布褲,頭包白汗巾,每落一次鼓,林淮的重音就剛好落在鼓點上,聽得人心潮澎湃忍不住想站立。舞台上所有的屏幕都在滾動自然景觀的畫面,白瑪有青海和高原,他們也有蘭州和黃河。
這是現場直播,除了在唱觀眾,林淮也很注重同鏡頭互動。自己的部分唱到最後兩句時,他就開始扶著最靠近自己的可移動攝影機,領著鏡頭往中間走,再一晃,畫面中出現了梁真。
梁真雙手握住放在支架上的麥克風,閉著眼唱《梁州詞》的hook部分,即《涼州詞》這首詩。
全場的歡呼聲一時如浪潮般湧來。Louis抱住裸露的起雞皮疙瘩的肩膀,王墨鏡露出一個別有深意的笑,感慨搖頭,說梁真已經很久沒在現場唱這首歌了。
直播間的評論量也在那幾秒劇增,都在刷「活久見」。那些見證這個少年從19歲走到今天的歌迷更是淚流滿面,他們剛開始聽歌的時候,梁真還會唱「一隻船里幫兄弟擋過刀打過架,彌藍巷內今夜不回家」。而隨著說唱進入主流視野,這樣的歌詞得改成和諧版後才能重新上架,梁真也做了很多妥協,唯獨沒改動《梁州詞》,那畢竟是他的第一首歌,他第一個孩子,他才不管這首歌在別人眼裡和不和諧綠不綠色,只知道別說改一句,動一個字都是在自己心裡剖一刀,刀刀見血。
但他現在想明白了。他當初願意來參演這檔節目,確實是為了改變些什麼,而當他陪著選手們走到決賽,見證他們的拼搏和情誼,他看到的不止是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和靈魂,還有曾經的自己。
他在宋舟的年紀眼裡揉不進沙子,也會在林淮的年紀只要有演出就接,在宴若愚的年紀意氣風發,在姜諾的年紀迷茫找不到方向……
然後他現在站到了這個位置,唱完hook,心無旁騖地唱稍作修改後的詞,用西北方言的唱腔延續孤城萬仞山和楊柳玉門關的畫面感。林淮在他身側走動,調動觀眾,附和每一句的最後兩個字,像他們曾經走南闖北跑演出那樣,遊刃有餘地唱backup。
最後一遍hook時,梁真事先叮囑音效組關閉伴奏,他唱「黃河遠上白雲間——」,現場觀眾全都能大合唱,將那首詞順著旋律清唱下來。梁真一手整理耳反,一手將麥克風對著觀眾,繞著舞台走動,去傾聽每個人的聲音。
他露出錄製節目以來最燦爛的笑,被鏡頭捕捉到眼尾的細紋,但只要還有人聽他的歌唱他的曲,他就永遠年輕。
幫唱結束後,梁真回到導師席,顧不上用紙巾擦汗,聚精會神聽林哲一個接一個詢問代表團要把票投給誰。林淮和白瑪的票數剛開始很焦灼,不相上下,但到了最後,林淮還是比白瑪多兩票,另外兩組導師就算都把票投給白瑪,林淮加上樑真這一票也能險勝。
梁真終於舒坦了,抽出紙巾擦汗,嘴角翹到耳朵根,Louis還是覺得可惜,有些不服氣地對梁真說:「你大招放早了!」
「是啊,剛上來就王炸,他後面幾場怎麼辦?」王墨鏡也好奇。梁真姿態放鬆地坐在沙發上,有種「爸爸只能幫你到這兒了,剩下都看你自己的造化」的淡然,讓他們繼續看季亞軍爭奪戰。
而在新一輪對決之前,節目組請來其他參賽選手返場表演,防止觀眾審美疲勞,也給選手休息緩衝的時間。
先上場的是孫琦星,唱來唱去還是那首《海綿寶寶》。在知名度的拓寬上,孫琦星無意是這一屆《makeitreal》的最大贏家,節目播出後,別說抖音快手,連大媽跳廣場舞都用這首歌。多少人聽第一遍覺得這什麼鬼東西,聽到第三遍第四遍,就都像現場觀眾那樣搖頭晃腦,沉浸在純粹的歡樂里。
除了孫琦星,在這一環節返場的還有全國十五強的其他選手,孫琦星唱《海綿寶寶》的時候伊斯特蹦得最起勁。他可能是被模擬考毒打了,所以急需發泄,導致自己唱的時候差點喘不上氣,還忘詞,用「五年模擬」押「白駒過隙」,用「三年高考」押「窮困潦倒」。
這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快活延續到坐回觀眾席,伊斯特原本想為攻擂的林淮歡呼,仔細一想守擂的是姜諾,大家本是同根生,就默默坐下,默默為他們兩個人加油。
但他強裝的冷靜沒能維持多久,就被周邊觀眾帶動著站起身。
與第一場表演的大動干戈不同,林淮這次只有一個人,沒有伴舞也沒有樂隊,完全靠自己的感染力把這個舞台撐起來,副歌部分更絕,叫囂著要把「最後一根項鍊留在LZC」,把「冠軍獎盃帶回LZC」。唱到最後觀眾幾乎自發高舉雙手,像當初為梁真歡呼那樣擺出「LZC」的手勢,但今天征服他們的不是第二個梁真,而是從梁真那兒接過旗幟的第一個林淮。
這場演出Louis看了落淚,王墨鏡看了沉默,萬萬沒想到,林淮不僅有王炸,4個2也在手裡。競技真人秀比的就是作品的張力,如果林淮一開始就用這個舞台撞白瑪,白瑪未必有勝算,何況四人中現場表現力最平平的姜諾。
所以姜諾獨闢蹊徑,沒有跟林淮硬碰硬,而是玩了一首技術,將歌曲同舞台效果疊加到了一起。
一直以來,說唱都是門檻最低的音樂類型,一個伴奏,一個錄音器,你就能做一首rap,稱自己為rapper。製作上的簡單容易是說唱的魅力之一,也讓圈子魚龍混雜,從業者素質普遍堪憂,外人看不清裡面的門道,就把這個音樂類型歸類到最低的那一檔。
姜諾從一開始就沒勝負心,論心態好,所有選手中他排第二,那就沒有人能排第一。到了決賽場,他也不想跟別人爭,就是想借這個機會讓更多人看到,如果純玩技術,中文說唱能走到哪一步。
這種技術不是說嘴有多快,flow有多精湛,而是擴寬音樂這個概念,展現工業感。姜諾穿了套嚴嚴實實的瑩白的鐳射服,頭髮編成很多鬆散的小辮,再匯成一束扎在腦後,舞台上的燈光什麼顏色,他的衣服就反射出什麼顏色,整個人與舞台有一種融為一體的未來感。
然後他開嗓,歌曲的節奏很緩,每個字的強調、每個句子的停頓都和燈光有聯動效果。四面八方的燈一束接一束的亮起又熄滅,兩側的屏幕也沒歇著,當姜諾唱到副歌,屏幕上開始播放一些簡筆畫,連線條都隨著節奏律動。
唱到最後姜諾換了autotone,用酥麻的電音加重迷幻感。直播間有人評論@宋舟,說autotone這項年代久遠的技術或成這檔節目的最大彩蛋。電音這個元素在各種音樂里都很普遍,但這幾個月,姜諾和宋舟在賽博朋克上的挖掘嘗試賦予這個元素新的可能。
姜諾即將唱完,現場觀眾更像是聽了首適合留在耳機里的歌,並沒有表現出狂熱。統籌攝影的工作人員就把鏡頭掃到側台的宴若愚,宴若愚雙手叉腰,腰板挺得倍兒直,望著舞台上那個人,眼中流露出的情感熾烈,現場觀眾一看姜諾頭頂的屏幕上出現宴若愚的臉,兩個人用這種方式同台,全都發出「磕到了」的滿足聲。
姜諾唱完後,林淮重新登台,林哲站在中間,沒問評審團的意願,而是給梁真一個發言的機會,讓他評價一下同戰隊兩位成員的音樂。
湯燕關在旁邊憋著笑,說林哲太狠了,突然來這一手。梁真拿起麥後也停頓了片刻,這兩首歌風格迥異,手心手背都是肉,他怕說什麼都會失偏頗,最後還是評審團中一位專業樂評人來解圍,從音樂性角度來點評。
林淮那首就不用說了,拿出來比賽,從情懷到現場效果都無敵,但他對姜諾這首更感興趣。
「我在這首歌里看到industry。」他沒用中文詞彙中的「工程」,而是英文,是因為中文說唱雖然已經不是處女地,卻依舊缺乏開墾。四年前第一季《makeitreal》播出時他曾預言中文說唱會給已經萎靡不振的華語樂壇注入新鮮血液,可惜說唱商業化起步晚,至今沒有一套成熟的運作流程,也缺乏專業的幕後製作人,所以一直沒什麼突破性的進展。
梁真禮貌性地勸她話說得別太滿,等白瑪上台了,他聽著那來自高原的極具穿透力的高音和藏語說唱,也有些自閉。
白瑪綜合排名在第四,所以是攻擂方。王墨鏡和Louis的聲音和風格和他都不太搭,或者說,白瑪個人特色太突出,他們強行幫唱並不能加分,就邀來同樣是藏族的一位高音歌唱家為白瑪唱hook。兩人的舞台並沒有花里胡哨的唯美效果,就是對唱,簡潔到極致後極具穿透力,鏡頭捕捉到很多觀眾都下意識地去摸腦袋,好像在確定自己的天靈蓋還在不在。唱完之後評審團代表也給了極高的評價,認為他每一個音符里都深含質樸又天然的民族自豪感。
這意味著肯定有不少人會衝著「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為白瑪投上這一票,林淮作為守擂方,在這一場面臨的壓力和挑戰甚至要超過之後兩場。
所以彩排過程中,他們在這首歌上花費的時間最多,打磨得最精細,力求從音樂本身到現場呈現都無懈可擊。Louis原本自信滿滿,直到燈光一亮,舞台上一字排開八架西北大鼓,Louis心裡還是一咯噔。
同樣還有震撼。那些大鼓全都是紅底黃紋,描繪的龍圖騰栩栩如生,打鼓的人白布馬甲黑布褲,頭包白汗巾,每落一次鼓,林淮的重音就剛好落在鼓點上,聽得人心潮澎湃忍不住想站立。舞台上所有的屏幕都在滾動自然景觀的畫面,白瑪有青海和高原,他們也有蘭州和黃河。
這是現場直播,除了在唱觀眾,林淮也很注重同鏡頭互動。自己的部分唱到最後兩句時,他就開始扶著最靠近自己的可移動攝影機,領著鏡頭往中間走,再一晃,畫面中出現了梁真。
梁真雙手握住放在支架上的麥克風,閉著眼唱《梁州詞》的hook部分,即《涼州詞》這首詩。
全場的歡呼聲一時如浪潮般湧來。Louis抱住裸露的起雞皮疙瘩的肩膀,王墨鏡露出一個別有深意的笑,感慨搖頭,說梁真已經很久沒在現場唱這首歌了。
直播間的評論量也在那幾秒劇增,都在刷「活久見」。那些見證這個少年從19歲走到今天的歌迷更是淚流滿面,他們剛開始聽歌的時候,梁真還會唱「一隻船里幫兄弟擋過刀打過架,彌藍巷內今夜不回家」。而隨著說唱進入主流視野,這樣的歌詞得改成和諧版後才能重新上架,梁真也做了很多妥協,唯獨沒改動《梁州詞》,那畢竟是他的第一首歌,他第一個孩子,他才不管這首歌在別人眼裡和不和諧綠不綠色,只知道別說改一句,動一個字都是在自己心裡剖一刀,刀刀見血。
但他現在想明白了。他當初願意來參演這檔節目,確實是為了改變些什麼,而當他陪著選手們走到決賽,見證他們的拼搏和情誼,他看到的不止是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和靈魂,還有曾經的自己。
他在宋舟的年紀眼裡揉不進沙子,也會在林淮的年紀只要有演出就接,在宴若愚的年紀意氣風發,在姜諾的年紀迷茫找不到方向……
然後他現在站到了這個位置,唱完hook,心無旁騖地唱稍作修改後的詞,用西北方言的唱腔延續孤城萬仞山和楊柳玉門關的畫面感。林淮在他身側走動,調動觀眾,附和每一句的最後兩個字,像他們曾經走南闖北跑演出那樣,遊刃有餘地唱backup。
最後一遍hook時,梁真事先叮囑音效組關閉伴奏,他唱「黃河遠上白雲間——」,現場觀眾全都能大合唱,將那首詞順著旋律清唱下來。梁真一手整理耳反,一手將麥克風對著觀眾,繞著舞台走動,去傾聽每個人的聲音。
他露出錄製節目以來最燦爛的笑,被鏡頭捕捉到眼尾的細紋,但只要還有人聽他的歌唱他的曲,他就永遠年輕。
幫唱結束後,梁真回到導師席,顧不上用紙巾擦汗,聚精會神聽林哲一個接一個詢問代表團要把票投給誰。林淮和白瑪的票數剛開始很焦灼,不相上下,但到了最後,林淮還是比白瑪多兩票,另外兩組導師就算都把票投給白瑪,林淮加上樑真這一票也能險勝。
梁真終於舒坦了,抽出紙巾擦汗,嘴角翹到耳朵根,Louis還是覺得可惜,有些不服氣地對梁真說:「你大招放早了!」
「是啊,剛上來就王炸,他後面幾場怎麼辦?」王墨鏡也好奇。梁真姿態放鬆地坐在沙發上,有種「爸爸只能幫你到這兒了,剩下都看你自己的造化」的淡然,讓他們繼續看季亞軍爭奪戰。
而在新一輪對決之前,節目組請來其他參賽選手返場表演,防止觀眾審美疲勞,也給選手休息緩衝的時間。
先上場的是孫琦星,唱來唱去還是那首《海綿寶寶》。在知名度的拓寬上,孫琦星無意是這一屆《makeitreal》的最大贏家,節目播出後,別說抖音快手,連大媽跳廣場舞都用這首歌。多少人聽第一遍覺得這什麼鬼東西,聽到第三遍第四遍,就都像現場觀眾那樣搖頭晃腦,沉浸在純粹的歡樂里。
除了孫琦星,在這一環節返場的還有全國十五強的其他選手,孫琦星唱《海綿寶寶》的時候伊斯特蹦得最起勁。他可能是被模擬考毒打了,所以急需發泄,導致自己唱的時候差點喘不上氣,還忘詞,用「五年模擬」押「白駒過隙」,用「三年高考」押「窮困潦倒」。
這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快活延續到坐回觀眾席,伊斯特原本想為攻擂的林淮歡呼,仔細一想守擂的是姜諾,大家本是同根生,就默默坐下,默默為他們兩個人加油。
但他強裝的冷靜沒能維持多久,就被周邊觀眾帶動著站起身。
與第一場表演的大動干戈不同,林淮這次只有一個人,沒有伴舞也沒有樂隊,完全靠自己的感染力把這個舞台撐起來,副歌部分更絕,叫囂著要把「最後一根項鍊留在LZC」,把「冠軍獎盃帶回LZC」。唱到最後觀眾幾乎自發高舉雙手,像當初為梁真歡呼那樣擺出「LZC」的手勢,但今天征服他們的不是第二個梁真,而是從梁真那兒接過旗幟的第一個林淮。
這場演出Louis看了落淚,王墨鏡看了沉默,萬萬沒想到,林淮不僅有王炸,4個2也在手裡。競技真人秀比的就是作品的張力,如果林淮一開始就用這個舞台撞白瑪,白瑪未必有勝算,何況四人中現場表現力最平平的姜諾。
所以姜諾獨闢蹊徑,沒有跟林淮硬碰硬,而是玩了一首技術,將歌曲同舞台效果疊加到了一起。
一直以來,說唱都是門檻最低的音樂類型,一個伴奏,一個錄音器,你就能做一首rap,稱自己為rapper。製作上的簡單容易是說唱的魅力之一,也讓圈子魚龍混雜,從業者素質普遍堪憂,外人看不清裡面的門道,就把這個音樂類型歸類到最低的那一檔。
姜諾從一開始就沒勝負心,論心態好,所有選手中他排第二,那就沒有人能排第一。到了決賽場,他也不想跟別人爭,就是想借這個機會讓更多人看到,如果純玩技術,中文說唱能走到哪一步。
這種技術不是說嘴有多快,flow有多精湛,而是擴寬音樂這個概念,展現工業感。姜諾穿了套嚴嚴實實的瑩白的鐳射服,頭髮編成很多鬆散的小辮,再匯成一束扎在腦後,舞台上的燈光什麼顏色,他的衣服就反射出什麼顏色,整個人與舞台有一種融為一體的未來感。
然後他開嗓,歌曲的節奏很緩,每個字的強調、每個句子的停頓都和燈光有聯動效果。四面八方的燈一束接一束的亮起又熄滅,兩側的屏幕也沒歇著,當姜諾唱到副歌,屏幕上開始播放一些簡筆畫,連線條都隨著節奏律動。
唱到最後姜諾換了autotone,用酥麻的電音加重迷幻感。直播間有人評論@宋舟,說autotone這項年代久遠的技術或成這檔節目的最大彩蛋。電音這個元素在各種音樂里都很普遍,但這幾個月,姜諾和宋舟在賽博朋克上的挖掘嘗試賦予這個元素新的可能。
姜諾即將唱完,現場觀眾更像是聽了首適合留在耳機里的歌,並沒有表現出狂熱。統籌攝影的工作人員就把鏡頭掃到側台的宴若愚,宴若愚雙手叉腰,腰板挺得倍兒直,望著舞台上那個人,眼中流露出的情感熾烈,現場觀眾一看姜諾頭頂的屏幕上出現宴若愚的臉,兩個人用這種方式同台,全都發出「磕到了」的滿足聲。
姜諾唱完後,林淮重新登台,林哲站在中間,沒問評審團的意願,而是給梁真一個發言的機會,讓他評價一下同戰隊兩位成員的音樂。
湯燕關在旁邊憋著笑,說林哲太狠了,突然來這一手。梁真拿起麥後也停頓了片刻,這兩首歌風格迥異,手心手背都是肉,他怕說什麼都會失偏頗,最後還是評審團中一位專業樂評人來解圍,從音樂性角度來點評。
林淮那首就不用說了,拿出來比賽,從情懷到現場效果都無敵,但他對姜諾這首更感興趣。
「我在這首歌里看到industry。」他沒用中文詞彙中的「工程」,而是英文,是因為中文說唱雖然已經不是處女地,卻依舊缺乏開墾。四年前第一季《makeitreal》播出時他曾預言中文說唱會給已經萎靡不振的華語樂壇注入新鮮血液,可惜說唱商業化起步晚,至今沒有一套成熟的運作流程,也缺乏專業的幕後製作人,所以一直沒什麼突破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