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情真的發生了:關入冷宮三年的珍妃,被崔玉桂奉命推入井中!

  崔玉桂是僅次於李蓮英的宮內第二號太監,身體強壯,喜歡習武,做事乾淨利索。宮人們都說,他從來不做什麼陰損害人的事。宮裡的太監們都有些怕他,叫他為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羅成。

  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1900年8月15日),慈禧太后突然下令,讓崔玉桂將珍妃推入紫禁城外東路頤和軒後邊的小井里!

  崔玉桂對於太后讓他做這件事,一直心裡也不痛快,更不明白。

  崔玉桂事後對小榮兒憤憤地說:老太后虧心!那時候,累得我腳不沾地。外頭鬧二毛子,第一件事是把護衛內宮的事交給我了。我黑夜白天得不到覺睡,萬一有了疏忽,我是掉腦袋的罪。第二件事,我是內廷回事的頭兒,外頭又亂糟糟的,一天叫起不知有多少遍。外頭軍機處的事我要湊上去,裡頭的話我要傳出去,我又是老太后的耳朵,又是老太后的嘴。里里外外地跑,一件事砸了鍋,腦袋就得搬家。越忙越得沉住氣,一個人能有多大的精氣神?

  崔玉桂不明白,慈禧太后為什麼在那一天要吩咐自己去召珍妃,他回憶說:七月二十日那天中午,我想乘老太后傳膳的機會請膳牌子,傳完膳,老太后有片刻嗽口吸菸的時間,就在這時候請膳牌子最合適。膳牌子是在太后、皇帝吃飯時,軍機處在牌子上寫好請求進見的人名,由內廷總管用盤子盛好呈上,聽憑太后、皇帝安排見誰不見誰。

  膳牌子是薄薄的竹片,大約五寸多長,三分之一用綠漆漆了頂部,三分之二用粉塗白了,寫上請求進見的官職。膳牌子,俗稱綠頭牌子。

  崔玉桂回憶說:這是我細心的地方,當著老太后的面,把膳牌請走,心明眼亮,免得有麻煩。這是我分內的差事,我特別小心。就在這個時候,老太后突然吩咐我,說要在未正時刻召見珍妃,讓她在頤和軒候駕,派我去傳旨。我就犯嘀咕了:召見妃子,例來是兩個人的差事,單獨一個人,不能領妃子出宮,這是宮裡的規矩。我想,應該找一個人陪著,免得出錯。

  崔玉桂接著說:樂善堂這片地方,派差事的事歸陳全福管,我雖然奉了懿旨,但水大也不能漫過船去,我應該找陳全福商量一下。陳全福畢竟是個老當差的,有經驗,他對我說,這差事既然吩咐您一個人辦,您就不要敲鑼打鼓,但又不能沒有規矩。現在在頤和軒管事的是王德環,您可以約他一塊去,名正言順,因為老太后點了頤和軒的名了,將來也有話說。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夏天的小熱風像帶著火焰一樣,在宮院裡四處亂竄,將每個宮廷院落搞得悶熱難當,連一直歡叫的夏蟬也熱得忍受不了似的,一聲不吭地趴在樹上,像是知道在這靜寂的宮廷深院裡,將要發生一件不同尋常的大事。

  這幾天,宮裡的狀況就不同尋常,身強力壯的太監,都調到神武門內御花園北門的順貞門內外了,御花園兩邊,也增加了持槍的侍衛,加強戒嚴。

  慈禧太后好幾天了,總是板著臉,蒼白的瘦削臉上沒有一絲笑容,特別是那張略大的嘴巴,只要是心裡不痛快,嘴巴就向左邊歪斜,這幾天明顯歪斜更加厲害了。

  掌事兒的小娟子和小榮兒提醒侍女們,千萬小心侍候,別出一點差錯。侍女本來就害怕,這一提醒,一個個更加提心弔膽,顫顫兢兢。

  這是一個平常的下午,一直睡覺很安穩的慈禧太后,在這個平常的下午卻睡不著覺,沒到點就自己撩開帳子坐了起來,自己下床——這一下讓小榮兒吃驚不小。

  平常的時候,無論遇到多麼煩惱的事情,慈禧太后總是安然入睡,準時醒來。輕聲哼一下,侍女立即上前撩開帳子,侍候太后起床。這一次倒好,太后沒有準時睡覺和醒來,自己撩帳,自己起床!

  侍女小榮兒嚇得渾身發軟,不知道自己將會面臨怎樣的災難!

  慈禧太后匆忙洗完了臉,脂也沒擦,煙也沒抽,侍女捧上的她平常在夏季最愛吃的水鎮菠蘿也沒有吃,一聲沒吭,就徑直走出居住的樂壽堂,一個人朝北去了!

  小榮兒緊張地跟著,得到暗號的掌事兒的小娟也趕來了,也緊張地跟著。

  走到頤和軒西廊子中間,慈禧太后回過頭,嚴肅地說:你們不用侍候!

  這是慈禧太后醒來以後,說出的第一句話。這句話,就像定形咒,兩個侍女定在了那裡。

  慈禧太后一直往北走,下台階時,隨侍太監恭候著,走到頤和軒。

  珍妃被關在景祺閣北邊的冷宮,這裡很幽靜,也很偏僻。這一帶,有一個單獨的小院,宮人稱為東北三所,這裡的正門一直關著,上邊有內務府的封條,人進出的時候,則走西邊的腰子門。

  崔玉桂回憶說:我們去的時候,門也關著,一切都是靜悄悄的。我們敲開了門,告訴守門的一個老太監,請珍小主接旨。這裡就是所謂的冷宮。我是第一次到這裡來,也是這一輩子最後一回。後來,我跟多年的老太監打聽,東北三所和南三所,這都是明朝奶母養老的地方。奶母有了功,老了,不忍打發出去,就在這些地方住,並不荒涼。

  珍妃住北房三間之中最西邊的屋子,屋門是從外倒鎖著,窗戶有一扇是活的,吃飯、洗臉都是由下人從這窗戶遞進去,珍主同下人,不許有任何接觸。沒人交談,這是最苦悶的事。珍主吃的是普通下人的飯,一天有兩次倒馬桶。珍主由兩個老太監輪流監視,這兩個老太監,無疑都是老太后的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