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一行人就這麼見了佛像就燒香,一直到了毗盧閣。出了毗盧閣,圓真請大家去客堂喝茶。客堂在方丈室的隔壁,可容百來人。看來早已做好了準備,進門處已擺好一些凳和茶几,備了些水果。大家一一入坐,就有幾位年輕尼姑過來倒茶削水果。
朱懷鏡總不明白這些尼姑年紀輕輕,為什麼硬要出家?他抿了一口茶,發現今天的茶比昨晚的還好喝些。心想這不是因為今天的茶是尼姑泡的。昨晚圓真說沒有別的好茶,就只有那種茶。看來這和尚昨晚並沒有把最好的茶拿出來。如今和尚也學會勢利和市儈了。
大家喝著茶,都望著皮市長。可他並不說什麼,只是慢慢地品茶。好一會兒,才說:“好茶,好茶。照說,我家裡別的沒有,好茶還是有的,怎麼就喝不出這種味道?”朱懷鏡應道:“喝茶是一種心境。”大家不便馬上附和朱懷鏡,只望著皮市長怎麼表態。皮市長再喝了一口,說:“懷鏡說的有道理。我不懂日本的什麼茶道,總覺得那是一種繁文縟節。看來他們也是在製造一種氛圍,就如懷鏡說的一種心境?”圓真這就馬上應和道:“有道理,有道理。依我心得,佛就是一種心境。所謂明心見性,重在於心。佛說心中光明,一切光明。心境好了,做什麼事就無牽無礙,感覺自然好了。”皮市長聽得似懂非懂,微微點頭。又很關切的樣子,對圓真說:“對宗教工作,我關心不夠,你要多提意見。黨的宗教政策,我們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我每次來,都有意無意聽你講講佛教方面的知識,受益不淺。今天也想聽聽你的高見,你隨意講吧,明遠和懷鏡也可同圓真大師探討一下。年輕人,腦子活些。”方明遠和朱懷鏡都說自己不通佛理,洗耳恭聽吧。圓真說:“佛教說深奧也深奧,佛經浩如煙海,佛法有三藏十二部,修行法門有八萬四千個。但說淺近也淺近,有名的禪宗六祖慧能是個目不識丁的粗人,卻能成為禪宗衣缽傳人。其實我想佛教並不是叫人求神求仙,只是叫人在俗世尋求人生的真諦。所以佛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過去人們對佛教有個大誤解,認為佛教是悲觀的,厭世的。其實不然。佛教所提倡的東西,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很有意義。即使在現在,也是很有意義的。比如說,佛教主張棄惡從善,這對改善社會治安就有好處。佛教主張無緣大慈,就是說對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人也要關心愛護,這也正如儒家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僅對人,對天下萬物,佛教都主張要有慈愛之心,反對殺生,反對破壞自然。這同現代環境保護意識有共通之處。現在全世界不是都重視可持續發展嗎?如果人類早就按照佛教教義做事,人類的生存環境不會糟到這個地步。還有,佛教是最民主的,最自由的。釋迦牟尼誕生時開口第一句話就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這不是說釋迦牟尼一個人妄自尊大,他是提出了一個人生哲學問題。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平等的,不能屈從於別人,而是惟我獨尊。人人都做到了惟我獨尊,天下不就平等了?所以,這個……我的話不一定對,我想佛教的思想,對於民主政治建設,也是有幫助的。”圓真越說越玄乎了。不過大家見皮市長不說什麼,也不好說什麼。可聽他說到民主政治建設,朱懷鏡就有了疑問,道:“比較西方宗教,我就不太明白了。基督教徒們一輩子都在上帝面前俯首帖耳,口口聲聲上帝啊,我是你的僕人。可偏偏是在那樣的宗教國家裡醞釀了成熟的民主政治理論,產生了比較有效的民主政體。而我們兩千多年來信佛,如你所說是提倡平等和自由,可我們國家到了今天,封建意識仍然積重難返!”圓真嘿嘿一笑,說:“原諒我把話題扯遠了。不過朱處長提到這個問題,我倒願意同你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不是一句話可以講清的。但要從宗教的影響方面分析,我想,這同中國和西方在宗教邏輯和宗教世俗化程度等方面的差異有關。按基督教的邏輯,天下萬民同為上帝的兒女,這樣大家都是兄弟姐妹,當然是平等的了。所以西方人只在上帝面前下跪,而不在凡人———這些自己兄弟姐妹面前下跪。同時,西方基督教覆蓋了全部世俗生活。這個我昨晚還受到朱處長的啟發。但按本土中國文化,只有皇帝一個人是天子,相當於基督教所說的上帝的兒子。而天下眾生則是天子治下的子民。說句玩笑話,天下萬民只能算是上帝的孫子。老子和兒子之間能有平等可言?加上佛教傳入中國後,並沒有像西方基督教那樣進入人們一切世俗生活。所以中國社會,千百年來,總是由皇帝這個上天的兒子一個人主宰著,由他那裡一級一級往下壓,當然也就沒有平等和民主了。文化也有基因,能夠遺傳的。”皮市長朗聲笑了,看不出他是贊同誰的觀點,只是知道他的心情倒不錯。大家就不再說這話題。朱懷鏡怕自己剛才提出的問題犯了忌,就注意皮市長的表情。皮市長正細細品茶,神態怡然。各位也只好喝茶,整個客堂就只有噝噝的喝茶聲。幾個小尼姑一直侍立在側,隨時續水。朱懷鏡發現有個小尼姑突然抿嘴笑了,想必她是注意到了某種幽默。他便想起自己有次在天元大酒店吃飯,見服務小姐背著手很規矩地侍立一邊,突然覺得很好玩。因為他發現一桌客人個個都吃得嘴臉油光,且各有各的吃相,場面很滑稽。服務小姐們望著這一群人,卻不噴嘴而笑,真有本事。朱懷鏡就想這小尼姑的修煉還不及酒店的服務小姐。
皮市長放下茶杯,說:“可以考慮重置一套鐘鼓。”他突然這麼說,圓真沒反應過來,半天才知道說感謝皮市長關心。朱懷鏡心想,這麼沒頭沒腦說話,是典型的高級領導語言習慣。他們不用在乎身邊的人在想些什麼,只顧按他自己的思維走向說話。有時甚至只說個一言半語,語意含糊。下面的人就得時刻豎長了耳朵,隨時準備聆聽指示。
皮市長喝了幾口茶,又說:“今年是我市的首屆旅遊觀光年,荊山公園是重點景區。讓荊山寺重新響起晨鐘暮鼓,可以增添些氣氛。我有個觀點,旅遊要注重文化含量。”“對對,一個城市,如果不講究文化建設,從長遠講是沒有發展前途的。世界上哪個著名的都市,不同時又是文化都市?”朱懷鏡說。
皮市長點點頭,對圓真說:“我也同宗教局講講,你自己也去匯報一下,通過宗教局,向市政府打個報告。”“好好,我今天就去宗教局。”圓真說。皮市長哈哈大笑,說:“圓真大師很會辦事嘛!懷鏡、明遠,我們政府工作人員只要有圓真大師這種辦事作風,我們的工作就好辦了。”再坐了一會兒,皮市長說下山吧。大家就起身下山。依舊是皮市長走前,圓真陪同著,那兩位漂亮尼姑也隨在後面。出了山門,皮市長說:“圓真大師,你當政協常委的事,我再同政協說說。你在我市宗教界享有的威望是別人沒法比的,你不當選政協常委誰當選?”圓真說著感謝,忍不住回頭望了望朱方二位。朱方二位都微笑著點了點頭,意思是祝賀了。
朱懷鏡總不明白這些尼姑年紀輕輕,為什麼硬要出家?他抿了一口茶,發現今天的茶比昨晚的還好喝些。心想這不是因為今天的茶是尼姑泡的。昨晚圓真說沒有別的好茶,就只有那種茶。看來這和尚昨晚並沒有把最好的茶拿出來。如今和尚也學會勢利和市儈了。
大家喝著茶,都望著皮市長。可他並不說什麼,只是慢慢地品茶。好一會兒,才說:“好茶,好茶。照說,我家裡別的沒有,好茶還是有的,怎麼就喝不出這種味道?”朱懷鏡應道:“喝茶是一種心境。”大家不便馬上附和朱懷鏡,只望著皮市長怎麼表態。皮市長再喝了一口,說:“懷鏡說的有道理。我不懂日本的什麼茶道,總覺得那是一種繁文縟節。看來他們也是在製造一種氛圍,就如懷鏡說的一種心境?”圓真這就馬上應和道:“有道理,有道理。依我心得,佛就是一種心境。所謂明心見性,重在於心。佛說心中光明,一切光明。心境好了,做什麼事就無牽無礙,感覺自然好了。”皮市長聽得似懂非懂,微微點頭。又很關切的樣子,對圓真說:“對宗教工作,我關心不夠,你要多提意見。黨的宗教政策,我們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我每次來,都有意無意聽你講講佛教方面的知識,受益不淺。今天也想聽聽你的高見,你隨意講吧,明遠和懷鏡也可同圓真大師探討一下。年輕人,腦子活些。”方明遠和朱懷鏡都說自己不通佛理,洗耳恭聽吧。圓真說:“佛教說深奧也深奧,佛經浩如煙海,佛法有三藏十二部,修行法門有八萬四千個。但說淺近也淺近,有名的禪宗六祖慧能是個目不識丁的粗人,卻能成為禪宗衣缽傳人。其實我想佛教並不是叫人求神求仙,只是叫人在俗世尋求人生的真諦。所以佛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過去人們對佛教有個大誤解,認為佛教是悲觀的,厭世的。其實不然。佛教所提倡的東西,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很有意義。即使在現在,也是很有意義的。比如說,佛教主張棄惡從善,這對改善社會治安就有好處。佛教主張無緣大慈,就是說對與自己毫無關係的人也要關心愛護,這也正如儒家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僅對人,對天下萬物,佛教都主張要有慈愛之心,反對殺生,反對破壞自然。這同現代環境保護意識有共通之處。現在全世界不是都重視可持續發展嗎?如果人類早就按照佛教教義做事,人類的生存環境不會糟到這個地步。還有,佛教是最民主的,最自由的。釋迦牟尼誕生時開口第一句話就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這不是說釋迦牟尼一個人妄自尊大,他是提出了一個人生哲學問題。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平等的,不能屈從於別人,而是惟我獨尊。人人都做到了惟我獨尊,天下不就平等了?所以,這個……我的話不一定對,我想佛教的思想,對於民主政治建設,也是有幫助的。”圓真越說越玄乎了。不過大家見皮市長不說什麼,也不好說什麼。可聽他說到民主政治建設,朱懷鏡就有了疑問,道:“比較西方宗教,我就不太明白了。基督教徒們一輩子都在上帝面前俯首帖耳,口口聲聲上帝啊,我是你的僕人。可偏偏是在那樣的宗教國家裡醞釀了成熟的民主政治理論,產生了比較有效的民主政體。而我們兩千多年來信佛,如你所說是提倡平等和自由,可我們國家到了今天,封建意識仍然積重難返!”圓真嘿嘿一笑,說:“原諒我把話題扯遠了。不過朱處長提到這個問題,我倒願意同你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不是一句話可以講清的。但要從宗教的影響方面分析,我想,這同中國和西方在宗教邏輯和宗教世俗化程度等方面的差異有關。按基督教的邏輯,天下萬民同為上帝的兒女,這樣大家都是兄弟姐妹,當然是平等的了。所以西方人只在上帝面前下跪,而不在凡人———這些自己兄弟姐妹面前下跪。同時,西方基督教覆蓋了全部世俗生活。這個我昨晚還受到朱處長的啟發。但按本土中國文化,只有皇帝一個人是天子,相當於基督教所說的上帝的兒子。而天下眾生則是天子治下的子民。說句玩笑話,天下萬民只能算是上帝的孫子。老子和兒子之間能有平等可言?加上佛教傳入中國後,並沒有像西方基督教那樣進入人們一切世俗生活。所以中國社會,千百年來,總是由皇帝這個上天的兒子一個人主宰著,由他那裡一級一級往下壓,當然也就沒有平等和民主了。文化也有基因,能夠遺傳的。”皮市長朗聲笑了,看不出他是贊同誰的觀點,只是知道他的心情倒不錯。大家就不再說這話題。朱懷鏡怕自己剛才提出的問題犯了忌,就注意皮市長的表情。皮市長正細細品茶,神態怡然。各位也只好喝茶,整個客堂就只有噝噝的喝茶聲。幾個小尼姑一直侍立在側,隨時續水。朱懷鏡發現有個小尼姑突然抿嘴笑了,想必她是注意到了某種幽默。他便想起自己有次在天元大酒店吃飯,見服務小姐背著手很規矩地侍立一邊,突然覺得很好玩。因為他發現一桌客人個個都吃得嘴臉油光,且各有各的吃相,場面很滑稽。服務小姐們望著這一群人,卻不噴嘴而笑,真有本事。朱懷鏡就想這小尼姑的修煉還不及酒店的服務小姐。
皮市長放下茶杯,說:“可以考慮重置一套鐘鼓。”他突然這麼說,圓真沒反應過來,半天才知道說感謝皮市長關心。朱懷鏡心想,這麼沒頭沒腦說話,是典型的高級領導語言習慣。他們不用在乎身邊的人在想些什麼,只顧按他自己的思維走向說話。有時甚至只說個一言半語,語意含糊。下面的人就得時刻豎長了耳朵,隨時準備聆聽指示。
皮市長喝了幾口茶,又說:“今年是我市的首屆旅遊觀光年,荊山公園是重點景區。讓荊山寺重新響起晨鐘暮鼓,可以增添些氣氛。我有個觀點,旅遊要注重文化含量。”“對對,一個城市,如果不講究文化建設,從長遠講是沒有發展前途的。世界上哪個著名的都市,不同時又是文化都市?”朱懷鏡說。
皮市長點點頭,對圓真說:“我也同宗教局講講,你自己也去匯報一下,通過宗教局,向市政府打個報告。”“好好,我今天就去宗教局。”圓真說。皮市長哈哈大笑,說:“圓真大師很會辦事嘛!懷鏡、明遠,我們政府工作人員只要有圓真大師這種辦事作風,我們的工作就好辦了。”再坐了一會兒,皮市長說下山吧。大家就起身下山。依舊是皮市長走前,圓真陪同著,那兩位漂亮尼姑也隨在後面。出了山門,皮市長說:“圓真大師,你當政協常委的事,我再同政協說說。你在我市宗教界享有的威望是別人沒法比的,你不當選政協常委誰當選?”圓真說著感謝,忍不住回頭望了望朱方二位。朱方二位都微笑著點了點頭,意思是祝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