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頁
康王自然不會抱怨什麼。海礁能拿出這五千兩銀子,他已經感到很驚喜了。雖然早就聽說海家家底頗厚,但海家今年以來,花銷頗大,這也是事實。沒想到海礁現如今還能拿出這麼多錢來,看來海家的家底確實不薄。他也不好意思要求更多了。有這五千兩銀子,再加上康王府能拿出來的部分,再有太皇太后私下貼補給他這個孫兒的私房錢,足夠他籌備的新商隊來回一趟長安,採買到一批價值不菲的緊俏貨了。
而海礁同時提供的西域客商名單,以及聯繫用的信物與牽線的書信,就更是給了康王一個大驚喜。有了這些東西,他對自己的新產業越發有了信心。
說不定,在他與吳瓊大婚之前,他還能採買到一些珍貴的物品,為他們的婚禮增添光彩呢!
康王高高興興地收下了海礁獻上的本金與客商名單,友好地問他近來公事是否順利,可有什麼不長眼的人給他添堵?他妹妹的嫁妝已經籌備周全了麼?是否需要添置些什麼內造的好物撐場面?這方面康王府可以提供幫助,只要他張口就行!
吳珂也在旁跟著附和,還說妻子張迎鳳也對海姑娘仰慕已久,早就有心要與她交好了,可惜一直沒遇上好機會。若是婚禮有需要用到他們夫妻二人幫忙的地方,讓海礁只管開口,他們夫妻絕無二話!
海礁笑著與兩位貴人應和著,沒有提出任何要求。他知道,對於自己和小妹而言,康王府與承恩伯府的友誼,比一時的利益更加珍貴。他可不能做急功近利的蠢事。
他如今已經不是上輩子的落魄密探了。好不容易有了今日的成就,他還得繼續用心經營著手中的人脈,爭取日後走到更高的位置上呢!
第1143章 送嫁妝
海棠與金嘉樹婚禮的前兩日,海家將海棠的嫁妝先一步送到了金家大宅。
海棠的嫁妝果然如她之前所料,多達一百二十八抬,包括了田地宅院、金銀財寶、綾羅綢緞、書籍文房、古董字畫、名貴香料、家俱擺設等等,還有四名僕從,除了李媽媽、香草與墩子這一家三口外,還多了個邱百勝。
邱樹根夫婦連帶小女兒翠果都留在了海家,不曾隨海棠出閣。這也是為了牽制邱百勝這個陪房男僕。不過,站在邱家人的立場,他們曾經在羅家為仆,自然清楚金嘉樹這個太后外甥是什麼份量的「貴人」,他們的兒子能跟著自家小姐嫁入金家,將來又會有什麼樣的光明前程。他們對此不但沒有半分不滿,甚至還十分歡喜,就盼著邱百勝日後能跟著主家飛黃騰達,回頭再拉他們一把了。反正金海兩家都生活在京城中,邱家人即使分隔兩宅,也常有相聚的機會,為了更好的未來,他們並沒有任何骨肉分離的傷感,只覺得自家幸運至極,才讓兒子被選中了呢!
邱百勝穿著新做的衣裳,跟著海家的管家和李媽媽一家三口,跟著嫁妝一道出了海家的門。他此行前往金家後,就會留在那兒看守嫁妝,不象李媽媽母子三人,還要再折返海家,等到婚禮當日再陪同小姐出閣。他已提前吃飽喝足,與家人道了別,帶上了隨身行李,滿懷雀躍地準備迎接新生活了。
嫁妝一抬一抬地被穿著同樣服裝的壯漢挑出了海家大宅。這些人都是海礁從吉園那邊雇來的人手,做送嫁妝這種活計,是做熟了的,一應規矩都十分清楚,根本不必海家操半點心。吉園還奉送了敲鑼打鼓的樂隊與兩位懂行的媒婆,負責一路護送嫁妝,提點海家人送嫁妝的一應風俗,絕不會讓海金兩家出半點差錯。
這是馬氏以防萬一,特地讓孫子海礁去安排的。寶貝孫女出嫁,一輩子就只有這一回大事,嫁的又是皇親國戚,聽說宮裡也派了人在金家坐鎮呢。馬氏心裡打定了主意,絕對不會讓人挑剔自家的規矩。他們海家雖然只是西北來的五品小官,但海家的孫女配得上太后的親外甥,還綽綽有餘!
當最後一抬嫁妝被抬出海家大門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小半個時辰。看熱鬧的人紛紛散去,也有人跟著嫁妝跑了。倒是海家大宅,漸漸恢復了平靜。
海棠扶著祖母馬氏回到正院上房中,給她老人家倒了茶來,笑道:「阿奶放心吧,哥哥和嫂子都跟著去了,咱們家也派了那麼多人去看著嫁妝,還能出什麼差錯?」
馬氏卻還是有些緊張:「路上倒罷了,橫豎外人也看不見箱籠里裝的是啥,頂多是瞧見些家具和衣料,不過隨口議論幾句。到了金家後,你的嫁妝是要擺開來曬給人看的,也不知道宮裡的人看到後,會有啥想法。額們準備了那麼多好東西,不會還有人嫌棄你的嫁妝簡薄吧?」
「怎麼可能呢?」海棠笑道,「我的嫁妝比別人缺了什麼?承恩伯夫人的嫁妝被送去承恩伯府那日,阿奶您也去看過熱鬧,自然知道她的嫁妝都有些什麼。就這樣,笑話承恩伯夫人嫁妝簡薄的人也不算多。我比她還多出幾十抬嫁妝呢,誰會笑話我?」
馬氏卻道:「你以為笑話承恩伯夫人嫁妝少的人不多麼?只不過大家笑話的不是她,而是張家嫡支罷了。誰不曉得她少年喪父,多年來只與寡母相依為命,嫁妝中大半是從她寡母的嫁妝里勻過來的。張家嫡支剋扣了她的婚嫁銀子,她也沒處說理去,只能忍了。京城裡的人都知道是咋回事,笑話她也沒意思,要嘲諷也是嘲諷張家,留著金銀財物也不知道圖啥,難不成他們嫡支的女兒要嫁人做妾,還想帶著比承恩伯夫人更豐厚的嫁妝出門子麼?只怕張家嫡支捨得,那平王府也不能容!」
平王妃和平王世子妃可是嫡親姑侄,平王妃不情不願地接受了兒子納妾,斷不可能讓那家世顯赫的妾室再蓋過兒媳兼親侄女的風頭了。註定只能成為平王世子側妃的張家嫡支千金,是不可能帶著龐大的嫁妝嫁進平王府的。那麼張家嫡支剋扣二房張迎鳳的嫁妝,又是圖什麼呢?自然是本性摳門吧?這還不值得外人嘲笑麼?
海棠隨口道:「這嫁妝也不是非得在婚禮前明晃晃地送到平王府去的。送嫁妝時低調收斂些,過後張家家主夫婦再貼補女兒,誰還能挑理呢?」
馬氏哂道:「不在嫁妝單子上的東西,就算不得嫁妝了。東西進了平王府的門,就是平王府的財產。到時候只怕張家那位千金有的是哭的時候呢。用那種不要臉的法子嫁人做妾,她還想過好了?真把人家王妃和世子妃當軟杮子了不成?聽說她如今還盼著人家世子妃早點死,自己好直接嫁過去做世子繼妃咧,真真白日做夢!聖旨都下來了,就算平王世子妃明兒就咽了氣,她也依舊只能做妾,絕不會有翻身上位的那一天!」
馬氏隨口吐槽了張家女幾句,便轉頭對海棠道:「這回你的嫁妝,額已經再三精簡過了,但還是有不少東西沒法帶走。你爺爺總說,叫額別太張揚了,不要到處嚷嚷額們家有錢,捨得給孫女陪送。額聽他一回,減少了幾十抬嫁妝,不然你的陪嫁還要更多些咧。不過那些東西原本就是給你備著的,就算不能在今兒送過去,阿奶也不會虧著了你。回頭阿奶尋幾個藉口,逢年過節地給你送東西,很快就會給你把這幾十抬的東西給補上了。到時候你把東西收好了,該用就用,該花就花,別捨不得。日後要是缺銀子了,或是少了什麼東西,再回來找阿奶要。爺爺和阿奶就你和你哥哥兩個親骨肉。你哥哥有本事,自己就能掙銀子,給他媳婦買花戴。阿奶手裡那點私房,都是留給你的。便是眼下不給,將來也早晚會給了你。」
海棠忙道:「阿奶別這麼說,哥哥也是您的親骨肉,嫂子也對您孝順得很,您有好東西,也該分給他們一半呀。」
馬氏傲嬌地嗔了她一眼:「這個你就別管了。你嫂子那兒,額早就留出好東西了,她也不是個貪心的人,不會計較的。反正,阿奶就是想把東西留給你,你不要,額就都丟了。」
海棠忍笑,抱住了祖母:「行行行,只要您給,我就要。那將來我有什麼好東西要孝敬您,您也要乖乖收下,可別跟孫女客氣呀?」
第1144章 圍觀
海家的一百二十八抬嫁妝從海家大門抬出來,便沿著胡同往東直走,拐入了正陽門大街,一路浩浩蕩蕩地進了正陽門,隨即向東轉,沿著內城牆根底下的大道走,過了三官廟後,走玉河南橋到了河對面的街道,再轉道向北,便往南熏坊的金家大宅去了。
沿路都是京城最繁華的地段,進了內城後,經過的又多是官宦富貴人家居住的街區,海家送嫁妝如此排場,自然吸引了不少人來圍觀議論。
路人們瞧著那先帝賜婚的聖旨,象徵著奩田房產的磚瓦,還有那十來抬五顏六色、質地上乘的織金織錦衣料,都讚嘆不已。至於那被封得嚴嚴實實、用紅綢綁起來的幾十個箱籠里裝的是什麼,眾人好奇之餘,也不由得開起了腦洞。
「聽說是太后娘娘親外甥娶妻,也是先帝御賜的姻緣。」
「這般豐厚的嫁妝,說是個五品官的孫女兒,誰信哪?!五品官跟五品官能一樣麼?說不定是什麼世家大族之後,就算官位不高,身家也不是尋常人家能比的,因此才捨得給孫女陪送這麼多好東西。」<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而海礁同時提供的西域客商名單,以及聯繫用的信物與牽線的書信,就更是給了康王一個大驚喜。有了這些東西,他對自己的新產業越發有了信心。
說不定,在他與吳瓊大婚之前,他還能採買到一些珍貴的物品,為他們的婚禮增添光彩呢!
康王高高興興地收下了海礁獻上的本金與客商名單,友好地問他近來公事是否順利,可有什麼不長眼的人給他添堵?他妹妹的嫁妝已經籌備周全了麼?是否需要添置些什麼內造的好物撐場面?這方面康王府可以提供幫助,只要他張口就行!
吳珂也在旁跟著附和,還說妻子張迎鳳也對海姑娘仰慕已久,早就有心要與她交好了,可惜一直沒遇上好機會。若是婚禮有需要用到他們夫妻二人幫忙的地方,讓海礁只管開口,他們夫妻絕無二話!
海礁笑著與兩位貴人應和著,沒有提出任何要求。他知道,對於自己和小妹而言,康王府與承恩伯府的友誼,比一時的利益更加珍貴。他可不能做急功近利的蠢事。
他如今已經不是上輩子的落魄密探了。好不容易有了今日的成就,他還得繼續用心經營著手中的人脈,爭取日後走到更高的位置上呢!
第1143章 送嫁妝
海棠與金嘉樹婚禮的前兩日,海家將海棠的嫁妝先一步送到了金家大宅。
海棠的嫁妝果然如她之前所料,多達一百二十八抬,包括了田地宅院、金銀財寶、綾羅綢緞、書籍文房、古董字畫、名貴香料、家俱擺設等等,還有四名僕從,除了李媽媽、香草與墩子這一家三口外,還多了個邱百勝。
邱樹根夫婦連帶小女兒翠果都留在了海家,不曾隨海棠出閣。這也是為了牽制邱百勝這個陪房男僕。不過,站在邱家人的立場,他們曾經在羅家為仆,自然清楚金嘉樹這個太后外甥是什麼份量的「貴人」,他們的兒子能跟著自家小姐嫁入金家,將來又會有什麼樣的光明前程。他們對此不但沒有半分不滿,甚至還十分歡喜,就盼著邱百勝日後能跟著主家飛黃騰達,回頭再拉他們一把了。反正金海兩家都生活在京城中,邱家人即使分隔兩宅,也常有相聚的機會,為了更好的未來,他們並沒有任何骨肉分離的傷感,只覺得自家幸運至極,才讓兒子被選中了呢!
邱百勝穿著新做的衣裳,跟著海家的管家和李媽媽一家三口,跟著嫁妝一道出了海家的門。他此行前往金家後,就會留在那兒看守嫁妝,不象李媽媽母子三人,還要再折返海家,等到婚禮當日再陪同小姐出閣。他已提前吃飽喝足,與家人道了別,帶上了隨身行李,滿懷雀躍地準備迎接新生活了。
嫁妝一抬一抬地被穿著同樣服裝的壯漢挑出了海家大宅。這些人都是海礁從吉園那邊雇來的人手,做送嫁妝這種活計,是做熟了的,一應規矩都十分清楚,根本不必海家操半點心。吉園還奉送了敲鑼打鼓的樂隊與兩位懂行的媒婆,負責一路護送嫁妝,提點海家人送嫁妝的一應風俗,絕不會讓海金兩家出半點差錯。
這是馬氏以防萬一,特地讓孫子海礁去安排的。寶貝孫女出嫁,一輩子就只有這一回大事,嫁的又是皇親國戚,聽說宮裡也派了人在金家坐鎮呢。馬氏心裡打定了主意,絕對不會讓人挑剔自家的規矩。他們海家雖然只是西北來的五品小官,但海家的孫女配得上太后的親外甥,還綽綽有餘!
當最後一抬嫁妝被抬出海家大門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小半個時辰。看熱鬧的人紛紛散去,也有人跟著嫁妝跑了。倒是海家大宅,漸漸恢復了平靜。
海棠扶著祖母馬氏回到正院上房中,給她老人家倒了茶來,笑道:「阿奶放心吧,哥哥和嫂子都跟著去了,咱們家也派了那麼多人去看著嫁妝,還能出什麼差錯?」
馬氏卻還是有些緊張:「路上倒罷了,橫豎外人也看不見箱籠里裝的是啥,頂多是瞧見些家具和衣料,不過隨口議論幾句。到了金家後,你的嫁妝是要擺開來曬給人看的,也不知道宮裡的人看到後,會有啥想法。額們準備了那麼多好東西,不會還有人嫌棄你的嫁妝簡薄吧?」
「怎麼可能呢?」海棠笑道,「我的嫁妝比別人缺了什麼?承恩伯夫人的嫁妝被送去承恩伯府那日,阿奶您也去看過熱鬧,自然知道她的嫁妝都有些什麼。就這樣,笑話承恩伯夫人嫁妝簡薄的人也不算多。我比她還多出幾十抬嫁妝呢,誰會笑話我?」
馬氏卻道:「你以為笑話承恩伯夫人嫁妝少的人不多麼?只不過大家笑話的不是她,而是張家嫡支罷了。誰不曉得她少年喪父,多年來只與寡母相依為命,嫁妝中大半是從她寡母的嫁妝里勻過來的。張家嫡支剋扣了她的婚嫁銀子,她也沒處說理去,只能忍了。京城裡的人都知道是咋回事,笑話她也沒意思,要嘲諷也是嘲諷張家,留著金銀財物也不知道圖啥,難不成他們嫡支的女兒要嫁人做妾,還想帶著比承恩伯夫人更豐厚的嫁妝出門子麼?只怕張家嫡支捨得,那平王府也不能容!」
平王妃和平王世子妃可是嫡親姑侄,平王妃不情不願地接受了兒子納妾,斷不可能讓那家世顯赫的妾室再蓋過兒媳兼親侄女的風頭了。註定只能成為平王世子側妃的張家嫡支千金,是不可能帶著龐大的嫁妝嫁進平王府的。那麼張家嫡支剋扣二房張迎鳳的嫁妝,又是圖什麼呢?自然是本性摳門吧?這還不值得外人嘲笑麼?
海棠隨口道:「這嫁妝也不是非得在婚禮前明晃晃地送到平王府去的。送嫁妝時低調收斂些,過後張家家主夫婦再貼補女兒,誰還能挑理呢?」
馬氏哂道:「不在嫁妝單子上的東西,就算不得嫁妝了。東西進了平王府的門,就是平王府的財產。到時候只怕張家那位千金有的是哭的時候呢。用那種不要臉的法子嫁人做妾,她還想過好了?真把人家王妃和世子妃當軟杮子了不成?聽說她如今還盼著人家世子妃早點死,自己好直接嫁過去做世子繼妃咧,真真白日做夢!聖旨都下來了,就算平王世子妃明兒就咽了氣,她也依舊只能做妾,絕不會有翻身上位的那一天!」
馬氏隨口吐槽了張家女幾句,便轉頭對海棠道:「這回你的嫁妝,額已經再三精簡過了,但還是有不少東西沒法帶走。你爺爺總說,叫額別太張揚了,不要到處嚷嚷額們家有錢,捨得給孫女陪送。額聽他一回,減少了幾十抬嫁妝,不然你的陪嫁還要更多些咧。不過那些東西原本就是給你備著的,就算不能在今兒送過去,阿奶也不會虧著了你。回頭阿奶尋幾個藉口,逢年過節地給你送東西,很快就會給你把這幾十抬的東西給補上了。到時候你把東西收好了,該用就用,該花就花,別捨不得。日後要是缺銀子了,或是少了什麼東西,再回來找阿奶要。爺爺和阿奶就你和你哥哥兩個親骨肉。你哥哥有本事,自己就能掙銀子,給他媳婦買花戴。阿奶手裡那點私房,都是留給你的。便是眼下不給,將來也早晚會給了你。」
海棠忙道:「阿奶別這麼說,哥哥也是您的親骨肉,嫂子也對您孝順得很,您有好東西,也該分給他們一半呀。」
馬氏傲嬌地嗔了她一眼:「這個你就別管了。你嫂子那兒,額早就留出好東西了,她也不是個貪心的人,不會計較的。反正,阿奶就是想把東西留給你,你不要,額就都丟了。」
海棠忍笑,抱住了祖母:「行行行,只要您給,我就要。那將來我有什麼好東西要孝敬您,您也要乖乖收下,可別跟孫女客氣呀?」
第1144章 圍觀
海家的一百二十八抬嫁妝從海家大門抬出來,便沿著胡同往東直走,拐入了正陽門大街,一路浩浩蕩蕩地進了正陽門,隨即向東轉,沿著內城牆根底下的大道走,過了三官廟後,走玉河南橋到了河對面的街道,再轉道向北,便往南熏坊的金家大宅去了。
沿路都是京城最繁華的地段,進了內城後,經過的又多是官宦富貴人家居住的街區,海家送嫁妝如此排場,自然吸引了不少人來圍觀議論。
路人們瞧著那先帝賜婚的聖旨,象徵著奩田房產的磚瓦,還有那十來抬五顏六色、質地上乘的織金織錦衣料,都讚嘆不已。至於那被封得嚴嚴實實、用紅綢綁起來的幾十個箱籠里裝的是什麼,眾人好奇之餘,也不由得開起了腦洞。
「聽說是太后娘娘親外甥娶妻,也是先帝御賜的姻緣。」
「這般豐厚的嫁妝,說是個五品官的孫女兒,誰信哪?!五品官跟五品官能一樣麼?說不定是什麼世家大族之後,就算官位不高,身家也不是尋常人家能比的,因此才捨得給孫女陪送這麼多好東西。」<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