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頁
第1137章 真心
海礁這時候終於想通了整件事。
是了!張迎鳳定是聽說了康王府有意做西北葡萄酒、玻璃器等「土產」的生意,知道這是一份穩賺不賠又利潤豐厚的產業,便不想錯過。她拿出自己的嫁妝銀子,做出傾家蕩產為小姑備嫁妝的架勢,自然就能讓丈夫吳珂感動不已,從此對她更敬愛三分。等到吳珂得康王分潤那西北「土產」的生意時,她就有機會從中分一杯羹了!
就算那一杯羹占比不大,也是穩當豐厚的收入。用不了多久,她為小姑的嫁妝花出去的錢就能全數還回來了,之後便是純賺。
即使吳珂最終沒把這門生意的利潤分給她,也不會白白花了她的錢不還,怎麼也會把債給清了的。
而為小姑的嫁妝花嫁妝銀子,小姑吳瓊也會念及她這個嫂嫂的恩情,日後做了康王妃,定會與她親近交好,多加關照,有什麼好處都不會忘了她。
如此說來,張迎鳳這筆嫁妝錢,花得再值得不過了!她怎麼都不可能吃虧的!
海礁想明白之後,不由得嘆道:「我雖然猜到張氏定然有所圖謀,但真沒想到她會算計得如此深。吳珂比我還不如,至今還覺得張氏是位世間難得的賢妻,恨不得傾盡所有地回報她呢!」說著他又忍不住發愁,「我該如何提醒他呢?雖說我只是個外人,疏不間親,但看到他被妻子如此玩弄於鼓掌之上,我心裡實在有些不落忍。」
海棠便笑道:「哥哥何必為此發愁?張迎鳳這般算計,又能如何?她對吳珂吳瓊兄妹倆造成傷害了嗎?」
海礁想想,又覺得吳家兄妹目前確實沒受到什麼傷害,吳珂自以為婚姻幸福,娶得賢妻,吳瓊的嫁妝更加豐厚了,都沒吃虧。只是照吳珂如今的想法,一旦康王拉他入股新產業,他多半是要算上妻子那份的,那可不是小錢……
海棠卻安撫兄長道:「張迎鳳拿了這筆錢,也不過是收作私房體己罷了。她本身是承恩伯府的當家主母,主持家中中饋,想要花什麼錢,都可從帳上支取,還能有什麼事必須要花私房錢去辦?她只是張家旁支女,與張家嫡支不算和睦,連嫁妝都被剋扣了,平日裡相處更是經常受氣。她不可能把吳家的家產搬回去,便宜了張家的。
「這麼一來,她這私房錢,頂多就是自己用用,再拿來養活寡母罷了。可她母親如今已被接到承恩伯府了,只要她能找到理由將母親長長久久地留下來,還怕無法給母親提供富足的生活嗎?所以啊,她那體己銀子,估計也就是壓箱底,以防萬一罷了,將來興許會花在她自己、她母親還有她將來的兒女身上。可吳珂現在就願意供養岳母了,也會用家產養活妻子和孩子。張迎鳳的錢是她自己收著,還是歸入承恩伯府公中帳上,又有什麼區別?」
海棠覺得,張迎鳳自打喪父之後,就與寡母在家艱難度日,處處受張家嫡支的氣,連婚事都要被他們利用。她想要給自己多攢私房錢,估計就是沒有安全感。如今吳珂對她甚好,又十分信任,直接交出財政大權,還願意供養她的寡母。相處的時間長了,只要吳珂不曾中途移情別戀,張迎鳳漸漸的就會有安全感了,自然也不會再惦記著要攢私房錢。
海棠跟兄長細細分析著張迎鳳的想法,海礁雖然能理解,但心裡還是有些難以接受:「吳珂對她那般信任,真將她當成了賢妻,她卻有這許多私心算計,又不信任吳珂,實在是對不住吳珂的真心!」
不過,海礁還是把小妹的話聽進去了,答應不會在吳珂面前說三道四。但他會仔細留意張迎鳳之後的行動的。若她只是想攢點私房錢孝順寡母,將來養孩子方便什麼的,他便不會多嘴說什麼;可她若是為了張家的利益損及吳家,又或是做了什麼會讓吳珂難過的事,他絕對不會幫她隱瞞下去!就算到時候吳珂會傷心難過,他也要把事情跟吳珂說明白了。一時之痛不算什麼,總好過連家業都被枕邊人算計了去!
吳家經歷了這麼多磨難,才有了今日的光景,可不能再毀在某代媳婦手裡!
海棠好說歹說,總算勸說海礁消了氣,心裡少了些顧慮,見他面上還有幾分忿忿,不由得笑道:「哥哥如今待吳珂倒是越發真心了,不象從前,有多一半是面上情,其實心裡不怎麼看重他。」從前海礁自個兒還會算計吳珂呢,如今倒是為了吳珂的妻子有私心,而替他打抱不平起來。
海礁有些訕訕地:「話不能這麼說,從前我與他沒那麼親近,只是有個同門師兄弟的身份罷了。如今我與他常來常往的,他有了好處也不忘算我一份,康王想拉他與小金一同做那西北土產的生意,他也要提議分我一份。他如此真心待我,我又不是冷心冷肺之人,怎能不念他的好呢?」
海棠抿嘴笑著,也不多言,只問:「康王府的新產業,真的會算哥哥你一份嗎?說真的,這買賣做得過。葡萄酒的釀法,咱們都知道,從西北運過來,也不費什麼事。玻璃器麻煩些,可如今玻璃產得多子,那些商隊也漸漸掌握了能減少途中損耗的運輸方式,康王府若有心跟著學,得利也頗豐的。康王不愁貨源,不愁運貨的人手,不愁精明能幹的掌柜與夥計,也不用擔心京中會有人給他的產業使絆子。
「這門生意只要他做了,怎麼都能賺錢的。這是穩賺不賠的好買賣。他願意分潤給吳家,是因為吳家與他是至親兼姻親;他願意分潤給金大哥,是念著金大哥曾經救助過他的情份,還有宮中許太后的面子;哥哥與他交情不深,他還願意算上你一份,實屬難得。哥哥難道真要放棄這樣的好機會?」
海礁本身就對西北的葡萄酒與玻璃器生意有過想法,又怎麼可能願意放棄這樣的好機會?只是他心中也有顧慮:「我不是白占一分股的,需得出本錢才行。康王本錢有限,吳家還有外債,小金的家底你心裡有數。就算羅家與吉園有錢,我也不可能占他們的便宜。這本錢,我是一定要出的。可我手頭沒那麼多銀子。若是求爺爺出面,只怕爺爺不樂意與宗室皇親扯上關係,他畢竟是外官……」
海棠豎起一根食指:「這有何難?家裡有多少錢,哥哥心裡有數。你只需要問爺爺或阿奶借一筆錢就行了。你借了錢,只要將來如數歸還給爺爺阿奶,連利息都一分不少,便無人可置喙。可你拿著借來的錢去做什麼,卻與爺爺不相干。只要你不擔心自己的官途會受到影響,借錢就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了!」
第1138章 份量
海礁並不擔心,自己身為錦衣衛武官,總與宗室親王、皇親國戚打交道,會影響自己的仕途。
他也是正經武舉出身,有功勞有靠山,因先帝賜婚給他妹妹,才與太后的外甥成了姻親。他與吳珂是同門師兄弟,與康王結識於救駕之功。這樁樁件件,都是過了明路的,太皇太后、太后與新君都清楚,內閣也不曾說過什麼,誰能拿這種事挑剔他?
更何況,康王府要做西北土產的生意,又不是他主導,他只是跟著分一杯羹罷了。師兄弟與妹夫要拉他一把,誰能說他的不是?他不象金嘉樹,有心要走科舉正途,需得有個清正孤直的名聲。他在錦衣衛,反倒是與宮中關係越緊密越好,越得皇家信任,便越有前途。只要康王與新君始終友愛互信,只要許太后對外甥始終親近關懷,他便沒有後顧之憂。
既如此,只要他手頭有足夠的銀子,穩賺不賠的買賣,又憑什麼錯過呢?
海礁接受了小妹海棠的提議:「不錯,我可以向爺爺借錢,不需要借太多,有個三五千銀子就足夠了。雖說我拿出來的本錢越多,將來能占的股份就越多,能分得的紅利也越豐厚,可我與康王殿下的關係沒那麼親密,只是沾了吳珂與小金的光,憑什麼占大頭呢?拿個三五千銀子出來做本錢,將來只需要有五分利,每年的收入也足夠可觀了。即使比不上王府、伯府的富貴,養家餬口是沒問題的。得利少些,也省得別人眼紅,把我視作眼中釘。」
更何況,康王是為了未來的妻兒能在自己身後不受委屈,吳珂是為了重振家族,這才起念頭做起了西北土產的買賣。他們是為了錢才這麼做的。若是日後這門生意帶來的利潤平平,也就罷了,一旦收入豐厚,遠超想像,這表兄弟倆也不知會不會後悔起來,覺得分給他海礁這個外人的股太多了。
海礁有自信能穩住吳珂,卻不敢確定康王不會心生不滿。這位親王殿下雖然體弱安靜,不愛生事,可他既然為了未來的妻兒,願意折騰著去賺銀子,誰也不知道他會為錢做出什麼事情來。海礁有心與他交好,不打算為了點銀子去冒得罪他的風險。小小地分得一股紅利,既能得實惠,又不惹人眼紅,這對他來說就足夠了。
海礁拿定了主意,心頭頓時輕鬆了許多。搬家的時候,他是看過祖父祖母私藏了多少黃金財寶的,知道三五千銀子對二老來說,並不會傷筋動骨。就如同小妹海棠所言,祖父他老人家甚至有可能不會過問這筆錢的用途。他拿去做了本錢,三兩年內還清了本息,這事兒就過去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海礁這時候終於想通了整件事。
是了!張迎鳳定是聽說了康王府有意做西北葡萄酒、玻璃器等「土產」的生意,知道這是一份穩賺不賠又利潤豐厚的產業,便不想錯過。她拿出自己的嫁妝銀子,做出傾家蕩產為小姑備嫁妝的架勢,自然就能讓丈夫吳珂感動不已,從此對她更敬愛三分。等到吳珂得康王分潤那西北「土產」的生意時,她就有機會從中分一杯羹了!
就算那一杯羹占比不大,也是穩當豐厚的收入。用不了多久,她為小姑的嫁妝花出去的錢就能全數還回來了,之後便是純賺。
即使吳珂最終沒把這門生意的利潤分給她,也不會白白花了她的錢不還,怎麼也會把債給清了的。
而為小姑的嫁妝花嫁妝銀子,小姑吳瓊也會念及她這個嫂嫂的恩情,日後做了康王妃,定會與她親近交好,多加關照,有什麼好處都不會忘了她。
如此說來,張迎鳳這筆嫁妝錢,花得再值得不過了!她怎麼都不可能吃虧的!
海礁想明白之後,不由得嘆道:「我雖然猜到張氏定然有所圖謀,但真沒想到她會算計得如此深。吳珂比我還不如,至今還覺得張氏是位世間難得的賢妻,恨不得傾盡所有地回報她呢!」說著他又忍不住發愁,「我該如何提醒他呢?雖說我只是個外人,疏不間親,但看到他被妻子如此玩弄於鼓掌之上,我心裡實在有些不落忍。」
海棠便笑道:「哥哥何必為此發愁?張迎鳳這般算計,又能如何?她對吳珂吳瓊兄妹倆造成傷害了嗎?」
海礁想想,又覺得吳家兄妹目前確實沒受到什麼傷害,吳珂自以為婚姻幸福,娶得賢妻,吳瓊的嫁妝更加豐厚了,都沒吃虧。只是照吳珂如今的想法,一旦康王拉他入股新產業,他多半是要算上妻子那份的,那可不是小錢……
海棠卻安撫兄長道:「張迎鳳拿了這筆錢,也不過是收作私房體己罷了。她本身是承恩伯府的當家主母,主持家中中饋,想要花什麼錢,都可從帳上支取,還能有什麼事必須要花私房錢去辦?她只是張家旁支女,與張家嫡支不算和睦,連嫁妝都被剋扣了,平日裡相處更是經常受氣。她不可能把吳家的家產搬回去,便宜了張家的。
「這麼一來,她這私房錢,頂多就是自己用用,再拿來養活寡母罷了。可她母親如今已被接到承恩伯府了,只要她能找到理由將母親長長久久地留下來,還怕無法給母親提供富足的生活嗎?所以啊,她那體己銀子,估計也就是壓箱底,以防萬一罷了,將來興許會花在她自己、她母親還有她將來的兒女身上。可吳珂現在就願意供養岳母了,也會用家產養活妻子和孩子。張迎鳳的錢是她自己收著,還是歸入承恩伯府公中帳上,又有什麼區別?」
海棠覺得,張迎鳳自打喪父之後,就與寡母在家艱難度日,處處受張家嫡支的氣,連婚事都要被他們利用。她想要給自己多攢私房錢,估計就是沒有安全感。如今吳珂對她甚好,又十分信任,直接交出財政大權,還願意供養她的寡母。相處的時間長了,只要吳珂不曾中途移情別戀,張迎鳳漸漸的就會有安全感了,自然也不會再惦記著要攢私房錢。
海棠跟兄長細細分析著張迎鳳的想法,海礁雖然能理解,但心裡還是有些難以接受:「吳珂對她那般信任,真將她當成了賢妻,她卻有這許多私心算計,又不信任吳珂,實在是對不住吳珂的真心!」
不過,海礁還是把小妹的話聽進去了,答應不會在吳珂面前說三道四。但他會仔細留意張迎鳳之後的行動的。若她只是想攢點私房錢孝順寡母,將來養孩子方便什麼的,他便不會多嘴說什麼;可她若是為了張家的利益損及吳家,又或是做了什麼會讓吳珂難過的事,他絕對不會幫她隱瞞下去!就算到時候吳珂會傷心難過,他也要把事情跟吳珂說明白了。一時之痛不算什麼,總好過連家業都被枕邊人算計了去!
吳家經歷了這麼多磨難,才有了今日的光景,可不能再毀在某代媳婦手裡!
海棠好說歹說,總算勸說海礁消了氣,心裡少了些顧慮,見他面上還有幾分忿忿,不由得笑道:「哥哥如今待吳珂倒是越發真心了,不象從前,有多一半是面上情,其實心裡不怎麼看重他。」從前海礁自個兒還會算計吳珂呢,如今倒是為了吳珂的妻子有私心,而替他打抱不平起來。
海礁有些訕訕地:「話不能這麼說,從前我與他沒那麼親近,只是有個同門師兄弟的身份罷了。如今我與他常來常往的,他有了好處也不忘算我一份,康王想拉他與小金一同做那西北土產的生意,他也要提議分我一份。他如此真心待我,我又不是冷心冷肺之人,怎能不念他的好呢?」
海棠抿嘴笑著,也不多言,只問:「康王府的新產業,真的會算哥哥你一份嗎?說真的,這買賣做得過。葡萄酒的釀法,咱們都知道,從西北運過來,也不費什麼事。玻璃器麻煩些,可如今玻璃產得多子,那些商隊也漸漸掌握了能減少途中損耗的運輸方式,康王府若有心跟著學,得利也頗豐的。康王不愁貨源,不愁運貨的人手,不愁精明能幹的掌柜與夥計,也不用擔心京中會有人給他的產業使絆子。
「這門生意只要他做了,怎麼都能賺錢的。這是穩賺不賠的好買賣。他願意分潤給吳家,是因為吳家與他是至親兼姻親;他願意分潤給金大哥,是念著金大哥曾經救助過他的情份,還有宮中許太后的面子;哥哥與他交情不深,他還願意算上你一份,實屬難得。哥哥難道真要放棄這樣的好機會?」
海礁本身就對西北的葡萄酒與玻璃器生意有過想法,又怎麼可能願意放棄這樣的好機會?只是他心中也有顧慮:「我不是白占一分股的,需得出本錢才行。康王本錢有限,吳家還有外債,小金的家底你心裡有數。就算羅家與吉園有錢,我也不可能占他們的便宜。這本錢,我是一定要出的。可我手頭沒那麼多銀子。若是求爺爺出面,只怕爺爺不樂意與宗室皇親扯上關係,他畢竟是外官……」
海棠豎起一根食指:「這有何難?家裡有多少錢,哥哥心裡有數。你只需要問爺爺或阿奶借一筆錢就行了。你借了錢,只要將來如數歸還給爺爺阿奶,連利息都一分不少,便無人可置喙。可你拿著借來的錢去做什麼,卻與爺爺不相干。只要你不擔心自己的官途會受到影響,借錢就是最簡單直接的辦法了!」
第1138章 份量
海礁並不擔心,自己身為錦衣衛武官,總與宗室親王、皇親國戚打交道,會影響自己的仕途。
他也是正經武舉出身,有功勞有靠山,因先帝賜婚給他妹妹,才與太后的外甥成了姻親。他與吳珂是同門師兄弟,與康王結識於救駕之功。這樁樁件件,都是過了明路的,太皇太后、太后與新君都清楚,內閣也不曾說過什麼,誰能拿這種事挑剔他?
更何況,康王府要做西北土產的生意,又不是他主導,他只是跟著分一杯羹罷了。師兄弟與妹夫要拉他一把,誰能說他的不是?他不象金嘉樹,有心要走科舉正途,需得有個清正孤直的名聲。他在錦衣衛,反倒是與宮中關係越緊密越好,越得皇家信任,便越有前途。只要康王與新君始終友愛互信,只要許太后對外甥始終親近關懷,他便沒有後顧之憂。
既如此,只要他手頭有足夠的銀子,穩賺不賠的買賣,又憑什麼錯過呢?
海礁接受了小妹海棠的提議:「不錯,我可以向爺爺借錢,不需要借太多,有個三五千銀子就足夠了。雖說我拿出來的本錢越多,將來能占的股份就越多,能分得的紅利也越豐厚,可我與康王殿下的關係沒那麼親密,只是沾了吳珂與小金的光,憑什麼占大頭呢?拿個三五千銀子出來做本錢,將來只需要有五分利,每年的收入也足夠可觀了。即使比不上王府、伯府的富貴,養家餬口是沒問題的。得利少些,也省得別人眼紅,把我視作眼中釘。」
更何況,康王是為了未來的妻兒能在自己身後不受委屈,吳珂是為了重振家族,這才起念頭做起了西北土產的買賣。他們是為了錢才這麼做的。若是日後這門生意帶來的利潤平平,也就罷了,一旦收入豐厚,遠超想像,這表兄弟倆也不知會不會後悔起來,覺得分給他海礁這個外人的股太多了。
海礁有自信能穩住吳珂,卻不敢確定康王不會心生不滿。這位親王殿下雖然體弱安靜,不愛生事,可他既然為了未來的妻兒,願意折騰著去賺銀子,誰也不知道他會為錢做出什麼事情來。海礁有心與他交好,不打算為了點銀子去冒得罪他的風險。小小地分得一股紅利,既能得實惠,又不惹人眼紅,這對他來說就足夠了。
海礁拿定了主意,心頭頓時輕鬆了許多。搬家的時候,他是看過祖父祖母私藏了多少黃金財寶的,知道三五千銀子對二老來說,並不會傷筋動骨。就如同小妹海棠所言,祖父他老人家甚至有可能不會過問這筆錢的用途。他拿去做了本錢,三兩年內還清了本息,這事兒就過去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