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程胖子感覺被耍了,氣得跳了起來。
「您儘管去。」葉銘臻道,「若是被振武將軍和程學政知道您借他們的名聲耀武揚威,您猜他們會如何?」
「你、你欺人太甚!」
程胖子氣得手直抖,一邊卻又給旁人使眼色,退了出去。
我的及笄禮,終於又有了清淨。
等到各項儀式都差不多了,及至最後一項。
大哥忽然道::「小瑾,你莫怕。」
他囁嚅了許久,才道:「我如今已改了。」
第40章
我點點頭:「大哥,我知道的。」
如今外人多,不好說話。
可他的意思,我一聽便懂了。
秋闈前,大哥回到徽州府城,準備鄉試。
可他文章雖兼備了,人卻整日整日地做噩夢。
書院的旬考里,他抖如篩糠,汗如雨下,連字都寫不出。
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於是我找到他,同他談了一場話。
月橋邊,他朝我號啕大哭。
無法向人傾訴的心酸,此時悉數倒出。
「同捨生皆披錦繡,我身處其中,又怎麼能忘記!年少時不懂事,如今悔了,卻又遲了!妹妹啊,我如今,竟只剩兩個妹妹尚在人世!
「我該怎麼贖罪,我該怎麼對得住爹娘!」
行舟泛漣漪,我低頭看雨水滴落。
我沒有回答他的問題。
也許,就連我也不知道該怎麼答。
但好在,自從那日哭過以後,大哥便好了很多。
他發奮讀書,回了書院,比誰還拼命。
後來,我去了蘇州,便很少知道他的事情。
算算如此,今朝剛好是春闈放榜之時。
他積攢了數年的失意悔恨,終於在今朝有了彌補之時。
可惜,為時晚矣。
第41章
弦歌溢里巷,轉轂遍四方。
我二十歲那年,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商人。
汪學正說,將來的史書上也會有我的名字。
而我只是笑了笑,不說話。
我在這一年,知道了一件事。
我在族譜上,仍然是阿爹阿娘的孩子。
這是怎麼回事呢?
方家族譜重修後,這才添了性別。
阿爹阿娘名字後跟著的方瑾,是女。
而阿青嫂和德盛叔身後的方瑾。
是男。
迎著四叔愧疚的目光。
我才知道當年的真相。
阿青嫂養我之時,她的親兒子也喪於野狼之口。
命運何其倒置哉!
因而,她收養了我,亦取名為方瑾。
這麼多年,阿嫂,你撫養我。
叫我的名字時,是在叫哪個小瑾呢?
我很迷茫。
一方面,她確確實實地撫養了我。
可我亦無法容忍命運對我的戲耍。
阿青嫂前年起便病得很糊塗。
病中,她總是「小瑾小瑾」地叫。
我起初以為她是在叫我。
後來卻發現她在叫另外一個人。
有一日。
她哭著坐起來,追出了去。
「小瑾, 外頭兵亂, 你不要去經商——」
這一聲, 終於是叫我了。
我靜靜地看著她。
「阿嫂。
「當初為什麼收養我呢?
「是因為我和你的那個孩子長得很像麼?
「我記得, 方瑾這個名字,最初不是我的。」
她的目光有一瞬的清明。
須臾, 卻又有空洞。
只是說:「小瑾,寡婦是個未亡人, 沒有心, 沒有肝, 阿嫂對不住你。這麼多年相依為命下來,也沒讓你過上好日子。
「可是我就要死了, 你願不願意叫我一聲……」
我想起從前種種,心頭微動,悲從心中來。
記得幼年時, 是她一口口米湯餵養出來的。
於我, 她應當也是付出真心了的吧。
這樣想著, 那個稱呼居然很順暢地喊了出來
「娘——」
阿青嫂終於合上了眼睛。
薄薄的霧氣浮動著,新生的日光刺破古老的徽州馬頭牆,照耀到人們冰冷的身軀上。
辛苦了一整夜的人們,終於在此刻迎來日出。
阿爹阿娘拿打棍子把和尚打了出去。
「—【」新安郡的人在這裡開闢自己的家鄉,沿著新安嶺往四面,所看見的就是九重山水的徽州。
四合院裡, 高高的馬頭牆迎風而立。
街巷祠堂口的牌坊聳立, 目送著來往的人們。
第42章
戲台上, 說書先生放下驚案, 唱道:
「一生痴絕處, 無夢到徽州!」
第43章
「徽州這地方好啊, 人人都夢著要來。
「可我卻不稀罕, 這地方商賈氣重, 人們恩情涼薄,我願意去四方看看,也不要來徽州看看。」
「這話說得, 那您為什麼又來了這裡?」
「那自然是因為, 江南好啊。
「江南好啊, 這裡有我思念的人,有我牽掛的東西。
「倘若我不是徽州人, 我是不會來的——可我偏偏生長在這裡, 人的一輩子, 由生到死, 由死到生,落葉歸根,我回江南來,也有自己不得已的理由!」
第44章
【歙山多田少, 況其地瘠,其土騂剛,其產薄,其種不宜稷梁, 是以其粟不支,而轉輸他郡,則是無常業而多商賈。】
——《歙問》
(全文完)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您儘管去。」葉銘臻道,「若是被振武將軍和程學政知道您借他們的名聲耀武揚威,您猜他們會如何?」
「你、你欺人太甚!」
程胖子氣得手直抖,一邊卻又給旁人使眼色,退了出去。
我的及笄禮,終於又有了清淨。
等到各項儀式都差不多了,及至最後一項。
大哥忽然道::「小瑾,你莫怕。」
他囁嚅了許久,才道:「我如今已改了。」
第40章
我點點頭:「大哥,我知道的。」
如今外人多,不好說話。
可他的意思,我一聽便懂了。
秋闈前,大哥回到徽州府城,準備鄉試。
可他文章雖兼備了,人卻整日整日地做噩夢。
書院的旬考里,他抖如篩糠,汗如雨下,連字都寫不出。
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於是我找到他,同他談了一場話。
月橋邊,他朝我號啕大哭。
無法向人傾訴的心酸,此時悉數倒出。
「同捨生皆披錦繡,我身處其中,又怎麼能忘記!年少時不懂事,如今悔了,卻又遲了!妹妹啊,我如今,竟只剩兩個妹妹尚在人世!
「我該怎麼贖罪,我該怎麼對得住爹娘!」
行舟泛漣漪,我低頭看雨水滴落。
我沒有回答他的問題。
也許,就連我也不知道該怎麼答。
但好在,自從那日哭過以後,大哥便好了很多。
他發奮讀書,回了書院,比誰還拼命。
後來,我去了蘇州,便很少知道他的事情。
算算如此,今朝剛好是春闈放榜之時。
他積攢了數年的失意悔恨,終於在今朝有了彌補之時。
可惜,為時晚矣。
第41章
弦歌溢里巷,轉轂遍四方。
我二十歲那年,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商人。
汪學正說,將來的史書上也會有我的名字。
而我只是笑了笑,不說話。
我在這一年,知道了一件事。
我在族譜上,仍然是阿爹阿娘的孩子。
這是怎麼回事呢?
方家族譜重修後,這才添了性別。
阿爹阿娘名字後跟著的方瑾,是女。
而阿青嫂和德盛叔身後的方瑾。
是男。
迎著四叔愧疚的目光。
我才知道當年的真相。
阿青嫂養我之時,她的親兒子也喪於野狼之口。
命運何其倒置哉!
因而,她收養了我,亦取名為方瑾。
這麼多年,阿嫂,你撫養我。
叫我的名字時,是在叫哪個小瑾呢?
我很迷茫。
一方面,她確確實實地撫養了我。
可我亦無法容忍命運對我的戲耍。
阿青嫂前年起便病得很糊塗。
病中,她總是「小瑾小瑾」地叫。
我起初以為她是在叫我。
後來卻發現她在叫另外一個人。
有一日。
她哭著坐起來,追出了去。
「小瑾, 外頭兵亂, 你不要去經商——」
這一聲, 終於是叫我了。
我靜靜地看著她。
「阿嫂。
「當初為什麼收養我呢?
「是因為我和你的那個孩子長得很像麼?
「我記得, 方瑾這個名字,最初不是我的。」
她的目光有一瞬的清明。
須臾, 卻又有空洞。
只是說:「小瑾,寡婦是個未亡人, 沒有心, 沒有肝, 阿嫂對不住你。這麼多年相依為命下來,也沒讓你過上好日子。
「可是我就要死了, 你願不願意叫我一聲……」
我想起從前種種,心頭微動,悲從心中來。
記得幼年時, 是她一口口米湯餵養出來的。
於我, 她應當也是付出真心了的吧。
這樣想著, 那個稱呼居然很順暢地喊了出來
「娘——」
阿青嫂終於合上了眼睛。
薄薄的霧氣浮動著,新生的日光刺破古老的徽州馬頭牆,照耀到人們冰冷的身軀上。
辛苦了一整夜的人們,終於在此刻迎來日出。
阿爹阿娘拿打棍子把和尚打了出去。
「—【」新安郡的人在這裡開闢自己的家鄉,沿著新安嶺往四面,所看見的就是九重山水的徽州。
四合院裡, 高高的馬頭牆迎風而立。
街巷祠堂口的牌坊聳立, 目送著來往的人們。
第42章
戲台上, 說書先生放下驚案, 唱道:
「一生痴絕處, 無夢到徽州!」
第43章
「徽州這地方好啊, 人人都夢著要來。
「可我卻不稀罕, 這地方商賈氣重, 人們恩情涼薄,我願意去四方看看,也不要來徽州看看。」
「這話說得, 那您為什麼又來了這裡?」
「那自然是因為, 江南好啊。
「江南好啊, 這裡有我思念的人,有我牽掛的東西。
「倘若我不是徽州人, 我是不會來的——可我偏偏生長在這裡, 人的一輩子, 由生到死, 由死到生,落葉歸根,我回江南來,也有自己不得已的理由!」
第44章
【歙山多田少, 況其地瘠,其土騂剛,其產薄,其種不宜稷梁, 是以其粟不支,而轉輸他郡,則是無常業而多商賈。】
——《歙問》
(全文完)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