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徹當初就好奇這麼個小物件怎會有如此大威能,剛拿過來還未仔細瞧上一眼,忽覺有一股強大的外力在拉扯他。只來得及看見衛青一把緊緊握住他的手嘴唇開合說著什麼,隨後就是霍去病死死攥住衛青高喊道:「陛下、舅舅小心!」那股外力太強,瞬間將三人都硬生生扯了出去,在漆黑的虛空中如墜漩渦般盤旋,然後就頭腦昏沉,人事不知了。

  第50章

  新皇登基不到一月,突厥與新皇新任命的涇州道行軍總管尉遲敬德交戰,突厥大敗,被斬首一千多級,俟斤阿史德烏沒啜被唐軍所俘。

  突厥頡利可汗的大軍已經逼近渭水便橋北岸,這些世代遊牧的人對中原土地不感興趣,能吸引他們的只有城市中數不盡的財寶。為了試探唐廷內部的情況,頡利派遣親信執失思力拜見新皇。

  大殿之上,執失思力面對大唐新君和眾臣大肆宣揚突厥兵力強大,李世民端坐於寶座,朝服長袖下的拳頭捏得死緊。他笑了笑,微揚起下頜,態度強硬輕蔑,似是並不在意執失思力言語中透出的挑釁威脅。

  李世民斥道:「朕曾與你們的可汗結兄弟之誼,當面締結盟約,前後饋贈給你們金銀布帛不計其數。你們不思恩惠,竟然公然背棄盟約,引兵深入。你們雖是蠻夷,但也有人心,居然還有臉在朕面前自誇強盛,今日朕便要先殺了你!」話落,呼喝進殿外侍衛架住執失思力兩腋,要將之拖下殿去斬首。

  執失思力扭頭一觀左右怒目圓睜的侍衛,看明白這位年輕的新皇帝可沒老皇帝脾氣好,這架勢是要來真的。因而兩腿發軟,高聲乞求李世民饒他一命。

  李世民不耐煩揮手示意侍衛將之趕緊拖下,蕭瑀和封德彝趁機上前勸阻皇帝下令,直言將這蠻夷打發回去就好。

  李世民看了手中執笏滿腦門是汗的兩位擁立有功的臣子,看來他們是真怕自己一怒把執失思力殺了。既然朝臣們都當真,那他的目的也達到了。大唐和突厥之間必有一戰,但如今天下初定,民生凋敝,並不是再動兵戈的最好時機。即使現在胸中怒氣如烈火般灼燒,也只能暫時忍耐。

  李世民不悅看了他們一眼,不贊同道:「倘若朕現在放這賊子回去,那群蠻夷會認為朕怕了他們。到時候就會更加盛氣凌人,把我國領土當做他們的草原來去自如了。」說著話音又一轉,裝作忍痛道:「但兩位愛卿的話也不得不考慮。也罷,先將那賊子囚禁在門下省,等朕與他們可汗會晤有了結果,再行定奪。」

  李世民在高士廉、房玄齡等六人陪同下親自騎馬來到渭水邊上。望著熟悉的渭水,可惜那片桃林在幾百年的時境變遷中已經消失不見了,河對岸的只剩那群餵不飽的豺狼虎豹。

  李世民凝了心神,不等九譯官轉達,直接用突厥語同頡利可汗對話,責備他不受承諾背棄盟約。當然,說這些都是為了拖延時間,言語上的勝利並不能真正討得半點便宜,真正的實力還要靠各自的軍隊強大。

  頡利推說是聽聞兄弟國發生內亂,他特意來看看突利的好兄弟小、秦王是否安好,要用大軍來為小、秦王撐場面。

  李世民嗤笑,身下戰馬跟著噴了一個響鼻,好似在跟著主人一起嘲笑這群蠻夷大漢。李世民卷了馬鞭一指在頡利身旁不敢直視他的突利,放緩聲音道:「哦-這樣說來你是來我大唐作客的啊。」

  這話是對突利說的,但突利側過頭去不答。頡利很爽快應和,他沒想過小、秦王會這麼容易相信。不過他高興太早了,就在他剛剛說完,李世民立即變了臉色,俊眉緊擰,那不笑時臉上天生的矜貴疏離成了利刃削成的凌厲。尤其那雙眼,明明跳躍火焰,卻又深又黑,莫名叫人毛骨悚然。

  「哼,既然是來做客,那你知不知道,沒得到主人邀請就自己上門——便是賊。」那個「賊」字音咬得極重,挺拔的身軀微微前傾帶來無形壓迫。「而且,朕現在是大唐的天子,不是你口中的小、秦王,冒犯天子就是與我整個大唐為敵,爾等真敢試試?」隨著他的話音,一排排遮蔽曠野的旌旗和一望無際的玄甲出現,唐朝皇帝身後是數萬唐軍精銳。

  昔日大唐秦王的玄甲軍舉世聞名,而今這批精銳整齊列陣在已為皇帝的主帥身後,各個身背長弓,手持馬槊,腰挎戰刀,戰馬彪悍,氣勢雄渾,威盛直逼天際。

  李世民以馬鞭拍掌,笑著問頡利:「需不需要再走近看看?」

  頡利見唐軍氣盛,派出去先行試探的執失思力又沒有回來,再見李世民面上輕鬆無畏,顯是有備而來,不禁臉上閃過一絲懷疑。這瞬間的情緒波動被李世民捕捉到,他勾唇,抬手示意身後大軍準備,陪在他身邊的九譯官和其他人聽他命令後退,留他獨自一人面對頡利。

  蕭瑀擔心他輕敵,勒住李世民的坐騎遲遲不肯離開,李世民安撫他,在他耳邊低語幾句。蕭瑀心中仍舊擔憂,但不想因自己壞了陛下大計,只得同樣退回軍陣中。果不其然,過了一會兒,頡利主動派使者前來求和,李世民假意思忖,最後點頭允許,與頡利約定在當月三十日與頡利在渭水便橋上斬白馬重新訂立盟約,突厥終於率兵馬退回草原。

  登基以來的最大危機得以暫時解決,代價是要給突厥大量的金銀財物。朝中文臣鬆了口氣,有些武將私底下氣不過,明明大唐軍隊兵強馬壯,怎麼做了皇帝的天策上將反而當起了縮頭烏龜。

  面對他們的不滿,李世民聽聞並沒有生氣,只是通過蕭瑀的口中和召集這群將領再討論這次事,期間挑明自己的真實想法。

  「朕剛即位,國內尚未安定,百姓常年遭受戰火已經不堪重負,我們可以與突厥打這一仗。但代價是本就不穩的根基可能因此重傷。朕不忍百姓再受苦難,也不想突厥明面與我們結下仇怨,整飭軍隊對我們存有極大防備。朕要讓他們驕矜自大,放鬆警備,等我們恢復元氣再一舉擊破之。如今給他們財物不過是權宜之計,將先取之,必先予之,諸位可明白了?」

  憋了一肚子氣的武將們頓時恍然大悟,紛紛離席向李世民敬酒,無不拜服。

  此時是武德九年,離李靖率軍大破突厥活捉頡利獻於天子駕前還有將近四年的時間。

  ……

  這陣眩暈霍去病已經無比熟悉,就算現在睜眼發現自己又占了李世民的身體他也不會露出半點驚訝。

  耳邊聽見一陣咳嗽,是衛青的聲音。他睜眼一看,自己身處一片樹林之中。衛青半坐起身以袖掩口輕咳不止,在他身邊還有悠悠轉醒的漢家天子。幾個人身上還沾著濕潤的枯枝,春日的低溫透過不厚的衣衫浸得人身體有些發冷。

  衛青不顧自己身體不適先把劉徹扶起來,將自己的外氅脫下給天子披上,肩上隨後搭上一件還帶著人體溫度的外氅,側頭一看是霍去病的。

  「舅舅與陛下快些起來,我們得趕快去找人。」霍去病警惕打量周圍。

  這句話沒頭沒腦,衛青臉色青白,這兩年他的身體已經不大好,劉徹醒的比他慢,狀態卻比他好很多。心疼攬住衛青削瘦的身軀,又把外氅脫下來搭到衛青肩頭。

  「你別逞強,老老實實穿著。」聲音低低的一如既往霸道,抬頭一觀周圍,明明是在行宮室內,轉眼就到了樹林,而且看霍去病反應,他似乎知道這是哪。

  「去病,這是何處?」

  「長安城郊。」霍去病回答,頓了下繼續道:「但不是我們熟知的那個長安,是幾百年後的長安,唐朝的都城。」

  聞言,劉徹與衛青雙雙睜大眼。

  霍去病拿出崑崙玉指環,碧青剔透不含一絲瑕疵的指環安安靜靜躺在掌心中,剛才大作的光華仿佛是三人的幻覺。

  「我不知道這次它竟然將我們一同帶了過來,這邊不太平,我們得趕緊去找李世民。」已經幾年不與李世民見面,霍去病上次離開這邊時到處還在打仗,許多人為了生計落草為寇,就連長安周圍的治安也不見得好。

  他一看日頭發現時間不早,入夜有宵禁。要是亂跑遇到匪徒或是被巡夜的士兵發現可就糟糕了。這可是幾百年後,大漢的皇帝和將軍身份可不頂用,沒準還會被當做得了失心瘋關進大牢。

  雖然沒去過,但霍去病隱約記得弘義宮所在方位,走到官道上向路邊歇腳的茶攤攤主詢問弘義宮怎麼去。

  攤主先是奇怪看了一眼,旦見來的三位具是相貌出挑,氣質不凡,不像是壞人。又見他三人衣著單薄,在這濕潤的春風中有些瑟瑟。特別是被那位玄衫高大的先生所攙扶的一身青衫,外表溫潤俊秀的先生,面如金紙,咳嗽不停。攤主不忍,為他三人倒了三碗熱乎的茶湯。霍去病一摸身上,他長於富貴,出門有親兵跟隨,自己從來不帶銀錢。劉徹身為天子更不會。衛青少時窮困,身上會備些銀錢,不過這次伴駕驂乘,吃住用具都是宮裡出,用不到錢,他恰好也沒帶。

  攤主見面前黑衣的俊美青年抬頭目露尷尬,不在意笑笑:「三位喝吧,不用給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