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男孩。是個小猴子。」看著俞荷的小肚子,芋圓認真的說。
小譚顧嬤嬤李香停下手裡的活,一起逗他。
「芋圓,你猜猜今天中午吃什麼?」
「芋圓,你姑父什麼時候回來。」
「芋圓……」
芋圓被大家叫煩了,溜溜的跑去魚池看魚。
二月中旬,參加完新皇的登基大典,瘦了圈的趙槿帶著人回來,俞荷才跟著睡了一個安穩覺。
趙槿這一覺睡了三天三夜才起,進內室洗了澡,回來又躺著,看旁邊睡著的妻子,小心的摸摸她圓圓的小腹,突然感覺到胎動。
孩子在踢他!
趙槿沉寂的眼睛划過一抹喜悅,這是他和俞荷的孩子,他們的孩子。
「小俞荷,你早就準備要給本王生孩子。」趙槿摸摸她帶汗的頭髮,輕笑著說。
「你又算計我。」
哪有,俞荷趕緊裝睡。
「皇爺爺知道我有了孩子,他很高興,聽馮公公說他還給小孩子準備了百日宴的禮物。可惜,不能給這個小傢伙辦滿月酒。」
趙槿把手放在俞荷的肚子上,「小猴子乖乖,不要折騰你阿娘。」
他也聽說了芋圓的話?寶寶今年出生分明屬馬,怎麼就是小猴子了!
她哪有算計他,他這麼想,她那麼想,他做他的,她照著自己的意思辦事,誰贏算誰。
「不是小猴子,是小馬駒。」俞荷笑著說,「醒了就起來吃飯。」
「好。」
吃過飯趙槿去上衙處理公事,俞荷在院子裡散步。
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同年八月先皇入葬皇陵,趙槿守孝一月後回到象州,向聖上上書建議提高各級官員待遇,開商路鼓勵民間自由買賣。又寫了密折,建議控制土地流轉,抑制地方豪紳兼併土地。
……
時間一晃而過。
昌平五年三月初,俞荷趙槿帶著三
歲九個月大的趙裕回俞家村參加成城的婚宴。
「阿娘,快看大湖,大湖!」趙裕被小譚抱著進來,他不願意還想外面玩,一手指著後方。
「不是大湖,是大江,水源豐沛,可以行大船。」俞荷挺著肚子來抱兒子,趙裕推著不要。
「阿娘,我會壓到弟弟,我自己走。」趙裕讓小譚放他下來。
俞荷又懷孕了,現在五個月,懷趙裕的時候她沒什麼不舒服,這個孩子前兩個月天天吐,這個月才稍微好一點。
丈夫放下手裡的公務陪她回來。
成城明年要考會試,娶的是楊巡撫的八姑娘楊婉,是鄧三嬸做的媒。
楊婉自小生活在荊州,十歲後隨父母在達州生活,養了一隻駝隊走河西走廊到西域,前年和小哥在盛京相識,具體她就不知道了。
三月初十,迎親隊坐船到達州碼頭,三月十八在俞家村舉行婚宴。
「娘子,要不要睡一會兒?」趙槿從外面進來,看見兒子偎依在俞荷身邊,笑問道。
「不了。我這樣坐著舒服。明天就到了,我一切都好。」俞荷說完話趙槿又從衝出去吐。
趙裕看看阿娘,要小譚姑姑抱他出去看看阿爹。
小腦瓜里滿都是疑問,怎麼阿娘懷孕,吐的是阿爹呢?芋圓哥哥說這是不對的。
終於到了白水鎮碼頭,一下船腳踏實地看著大變樣的碼頭,俞荷什麼不舒服都消失了。
「天啊,楊知縣居然在這裡蓋了三棟觀景樓,他還造了假山的景,遠遠看像一座繁華的港口。」
俞荷一路走一路感嘆,連俞記小吃店門口都建了畫舫,停大船,背後的商鋪錯落有致一直到王家村的大路。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樣的盛景,在白水鎮也有可能出現了。」
「阿娘!」趙裕被阿爹牽著,只能小跑。
「我們先去你二舅舅的小吃店吃一碗熱米皮,再坐馬車回去。」俞荷回頭看他們。
「好呀好呀。」趙裕跑過來牽住阿娘的手,又回來牽著阿爹,「肚肚餓餓。」
俞荷看著白白胖胖開開心心的兒子,又看著高大成穩的丈夫。
「小魚,要不要在太婆婆這裡住下呢?」
「不要。我要阿娘阿爹。」
夫妻倆聽了相視一笑,這孩子沒白養。
俞荷趙槿到了小吃店,馬三面俞老頭唐大丫俞有糧成武趙德芸俞有花俞有麗都在,專門都等著俞荷一家三口來。
「俞荷,豆花米皮嗎?」
「小魚爹,你吃什麼?」馬三面拉著小魚的手,問趙槿。
「和俞荷一樣。」
第173章
「就是這個味兒。」
聽俞荷這樣說,大家跟著笑,從小到大俞荷吃東西最香。
「阿娘,米皮好吃。」小魚吃的滿嘴是辣椒,馬三面笑著給他擦嘴。
吃過飯,大家一起回家。
俞荷的前院打掃乾淨,他們一家住前院,小譚顧嬤嬤也一起住。
等新娘子一進門,俞荷趙槿一路坐船到達州,再走陸路回延州。
趙裕七八歲要送進盛京去讀書,他們夫妻早早讓孩子出來適應。
俞荷的想法是不管他們有幾個孩子,等七八歲的時候都送去皇家書院讀書,兄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陪伴。
趙慶昌平三年封了世子,趙平和李側妃要求分府居住。
現在周王和鄧王妃住周王府,趙慶住東街的世子府,趙平帶著李側妃住西街。
看得出來周王對李側妃的感情。
趙裕是個開朗的小寶寶,見了周王和王妃恭敬行禮叫爺爺奶奶,逗得兩個老人抱著他直笑,恨不得把身上的好東西都給他。
「俞荷,鯤鵬,你們路上辛苦了,院子給你們留著,早些去休息。我們看著小魚。」鄧王妃笑著說,讓晴靈給去取她給孫子準備的兩箱子玩具。
第二天,俞荷還在睡,周王和鄧王妃就帶趙裕去馬場騎馬了。
趙平趙慶也把自己府上的孩子送來,十幾個小朋友一起玩。
「阿娘,奶奶這裡和我們家不一樣。有草原和馬幫。」晚上趙裕睡覺的時候一邊打哈欠一邊興奮的說。
「小譚姑姑帶我騎馬,哥哥們都會騎馬!」
「明天讓你阿爹教你學騎馬,你阿爹是騎馬高手。」
俞荷看著兒子眼裡的羨慕,笑著說。
「好。」
「快睡吧。明天早上叫阿爹早起。」
等趙裕睡著,俞荷回到裡間,見丈夫在床內測看書。
「被窩暖和,快上來。」趙槿往旁邊挪了挪,夫妻倆說起趙裕學騎馬的事。
「放心睡吧,我明天帶他去定邊,順便看看你蓋的客棧。」
「我也去。」俞荷抱著丈夫的胳膊,「我們慢慢的走,我不會不舒服。這孩子還有四五個月才生呢。」
周王鄧王妃一聽他們一家要去定邊,立刻點了八百親衛跟著。
太勞師動眾,趙槿做主,就在家裡馬場練趙裕學騎馬。
俞荷見了張仁興夫妻,聽他們繪聲繪色的將定邊城外的客棧四周現在距離了上千人,成了名副其實的邊境小鎮。
「小掌柜,小鎮以我們的雲來客棧為名,叫雲來鎮,寓意客如雲來。這兩年,朝廷和溫嵐互市合作,我們客棧的收益漲了數十倍。連帶的延州城外的飯館也很受歡迎。這是這幾年的帳本。」張仁和將總帳給俞荷看。
俞荷大概翻了一下,說了一段鼓勵的話,最後說道:「……你們要以自己的安全為重。」
「是,小掌柜。我們有地窖,可以躲。」
俞荷給他們帶了禮,張仁興很高興帶著妻子回去了。
在延州住了兩個月,他們動身回萬州,取消了今年去盛京的打算。
八月初八,俞荷產下一個五斤重的男孩,用了鄧王妃給起的名字,叫趙銘恩,小名恩恩。
趙裕這個小哥哥一下學就來找恩恩玩,有他幫忙看孩子,俞荷能輕鬆一點,看這兩個可愛的孩子,俞荷責任感爆棚。
出了雙月子,趁著大家準備給趙銘恩過百日宴,俞荷讓顧嬤嬤拿帳本來看。
臘月初,在各地奔波的陸錫安回到象州,俞荷請他帶著夫人來府里吃飯。
兩人都對海上貿易感興趣,計劃明年組織幾條船出海看看。
「郡王妃,海上有很多小島,能種莊稼的我都讓人種了,就是有海盜騷擾,偷我們的莊稼。」
「我出錢,招募些願意去小島生活的民夫,攜帶家眷去的也有補助。」
「王妃娘娘說這話就見外了。我這生意本來就有你一半。」
趙槿王玉瑤互看一眼,趕忙別過頭。
正好,俞荷將陸錫安給她的玉佩物歸原主。
「陸大哥,我從未想過要分你的錢。」
「你這——」陸錫安看看趙槿鐵青的臉,連忙將玉佩接過來。
「陸大哥,以後合作愉快。小魚和恩恩還要仰仗陸大哥幫忙看顧。」<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小譚顧嬤嬤李香停下手裡的活,一起逗他。
「芋圓,你猜猜今天中午吃什麼?」
「芋圓,你姑父什麼時候回來。」
「芋圓……」
芋圓被大家叫煩了,溜溜的跑去魚池看魚。
二月中旬,參加完新皇的登基大典,瘦了圈的趙槿帶著人回來,俞荷才跟著睡了一個安穩覺。
趙槿這一覺睡了三天三夜才起,進內室洗了澡,回來又躺著,看旁邊睡著的妻子,小心的摸摸她圓圓的小腹,突然感覺到胎動。
孩子在踢他!
趙槿沉寂的眼睛划過一抹喜悅,這是他和俞荷的孩子,他們的孩子。
「小俞荷,你早就準備要給本王生孩子。」趙槿摸摸她帶汗的頭髮,輕笑著說。
「你又算計我。」
哪有,俞荷趕緊裝睡。
「皇爺爺知道我有了孩子,他很高興,聽馮公公說他還給小孩子準備了百日宴的禮物。可惜,不能給這個小傢伙辦滿月酒。」
趙槿把手放在俞荷的肚子上,「小猴子乖乖,不要折騰你阿娘。」
他也聽說了芋圓的話?寶寶今年出生分明屬馬,怎麼就是小猴子了!
她哪有算計他,他這麼想,她那麼想,他做他的,她照著自己的意思辦事,誰贏算誰。
「不是小猴子,是小馬駒。」俞荷笑著說,「醒了就起來吃飯。」
「好。」
吃過飯趙槿去上衙處理公事,俞荷在院子裡散步。
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同年八月先皇入葬皇陵,趙槿守孝一月後回到象州,向聖上上書建議提高各級官員待遇,開商路鼓勵民間自由買賣。又寫了密折,建議控制土地流轉,抑制地方豪紳兼併土地。
……
時間一晃而過。
昌平五年三月初,俞荷趙槿帶著三
歲九個月大的趙裕回俞家村參加成城的婚宴。
「阿娘,快看大湖,大湖!」趙裕被小譚抱著進來,他不願意還想外面玩,一手指著後方。
「不是大湖,是大江,水源豐沛,可以行大船。」俞荷挺著肚子來抱兒子,趙裕推著不要。
「阿娘,我會壓到弟弟,我自己走。」趙裕讓小譚放他下來。
俞荷又懷孕了,現在五個月,懷趙裕的時候她沒什麼不舒服,這個孩子前兩個月天天吐,這個月才稍微好一點。
丈夫放下手裡的公務陪她回來。
成城明年要考會試,娶的是楊巡撫的八姑娘楊婉,是鄧三嬸做的媒。
楊婉自小生活在荊州,十歲後隨父母在達州生活,養了一隻駝隊走河西走廊到西域,前年和小哥在盛京相識,具體她就不知道了。
三月初十,迎親隊坐船到達州碼頭,三月十八在俞家村舉行婚宴。
「娘子,要不要睡一會兒?」趙槿從外面進來,看見兒子偎依在俞荷身邊,笑問道。
「不了。我這樣坐著舒服。明天就到了,我一切都好。」俞荷說完話趙槿又從衝出去吐。
趙裕看看阿娘,要小譚姑姑抱他出去看看阿爹。
小腦瓜里滿都是疑問,怎麼阿娘懷孕,吐的是阿爹呢?芋圓哥哥說這是不對的。
終於到了白水鎮碼頭,一下船腳踏實地看著大變樣的碼頭,俞荷什麼不舒服都消失了。
「天啊,楊知縣居然在這裡蓋了三棟觀景樓,他還造了假山的景,遠遠看像一座繁華的港口。」
俞荷一路走一路感嘆,連俞記小吃店門口都建了畫舫,停大船,背後的商鋪錯落有致一直到王家村的大路。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樣的盛景,在白水鎮也有可能出現了。」
「阿娘!」趙裕被阿爹牽著,只能小跑。
「我們先去你二舅舅的小吃店吃一碗熱米皮,再坐馬車回去。」俞荷回頭看他們。
「好呀好呀。」趙裕跑過來牽住阿娘的手,又回來牽著阿爹,「肚肚餓餓。」
俞荷看著白白胖胖開開心心的兒子,又看著高大成穩的丈夫。
「小魚,要不要在太婆婆這裡住下呢?」
「不要。我要阿娘阿爹。」
夫妻倆聽了相視一笑,這孩子沒白養。
俞荷趙槿到了小吃店,馬三面俞老頭唐大丫俞有糧成武趙德芸俞有花俞有麗都在,專門都等著俞荷一家三口來。
「俞荷,豆花米皮嗎?」
「小魚爹,你吃什麼?」馬三面拉著小魚的手,問趙槿。
「和俞荷一樣。」
第173章
「就是這個味兒。」
聽俞荷這樣說,大家跟著笑,從小到大俞荷吃東西最香。
「阿娘,米皮好吃。」小魚吃的滿嘴是辣椒,馬三面笑著給他擦嘴。
吃過飯,大家一起回家。
俞荷的前院打掃乾淨,他們一家住前院,小譚顧嬤嬤也一起住。
等新娘子一進門,俞荷趙槿一路坐船到達州,再走陸路回延州。
趙裕七八歲要送進盛京去讀書,他們夫妻早早讓孩子出來適應。
俞荷的想法是不管他們有幾個孩子,等七八歲的時候都送去皇家書院讀書,兄弟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陪伴。
趙慶昌平三年封了世子,趙平和李側妃要求分府居住。
現在周王和鄧王妃住周王府,趙慶住東街的世子府,趙平帶著李側妃住西街。
看得出來周王對李側妃的感情。
趙裕是個開朗的小寶寶,見了周王和王妃恭敬行禮叫爺爺奶奶,逗得兩個老人抱著他直笑,恨不得把身上的好東西都給他。
「俞荷,鯤鵬,你們路上辛苦了,院子給你們留著,早些去休息。我們看著小魚。」鄧王妃笑著說,讓晴靈給去取她給孫子準備的兩箱子玩具。
第二天,俞荷還在睡,周王和鄧王妃就帶趙裕去馬場騎馬了。
趙平趙慶也把自己府上的孩子送來,十幾個小朋友一起玩。
「阿娘,奶奶這裡和我們家不一樣。有草原和馬幫。」晚上趙裕睡覺的時候一邊打哈欠一邊興奮的說。
「小譚姑姑帶我騎馬,哥哥們都會騎馬!」
「明天讓你阿爹教你學騎馬,你阿爹是騎馬高手。」
俞荷看著兒子眼裡的羨慕,笑著說。
「好。」
「快睡吧。明天早上叫阿爹早起。」
等趙裕睡著,俞荷回到裡間,見丈夫在床內測看書。
「被窩暖和,快上來。」趙槿往旁邊挪了挪,夫妻倆說起趙裕學騎馬的事。
「放心睡吧,我明天帶他去定邊,順便看看你蓋的客棧。」
「我也去。」俞荷抱著丈夫的胳膊,「我們慢慢的走,我不會不舒服。這孩子還有四五個月才生呢。」
周王鄧王妃一聽他們一家要去定邊,立刻點了八百親衛跟著。
太勞師動眾,趙槿做主,就在家裡馬場練趙裕學騎馬。
俞荷見了張仁興夫妻,聽他們繪聲繪色的將定邊城外的客棧四周現在距離了上千人,成了名副其實的邊境小鎮。
「小掌柜,小鎮以我們的雲來客棧為名,叫雲來鎮,寓意客如雲來。這兩年,朝廷和溫嵐互市合作,我們客棧的收益漲了數十倍。連帶的延州城外的飯館也很受歡迎。這是這幾年的帳本。」張仁和將總帳給俞荷看。
俞荷大概翻了一下,說了一段鼓勵的話,最後說道:「……你們要以自己的安全為重。」
「是,小掌柜。我們有地窖,可以躲。」
俞荷給他們帶了禮,張仁興很高興帶著妻子回去了。
在延州住了兩個月,他們動身回萬州,取消了今年去盛京的打算。
八月初八,俞荷產下一個五斤重的男孩,用了鄧王妃給起的名字,叫趙銘恩,小名恩恩。
趙裕這個小哥哥一下學就來找恩恩玩,有他幫忙看孩子,俞荷能輕鬆一點,看這兩個可愛的孩子,俞荷責任感爆棚。
出了雙月子,趁著大家準備給趙銘恩過百日宴,俞荷讓顧嬤嬤拿帳本來看。
臘月初,在各地奔波的陸錫安回到象州,俞荷請他帶著夫人來府里吃飯。
兩人都對海上貿易感興趣,計劃明年組織幾條船出海看看。
「郡王妃,海上有很多小島,能種莊稼的我都讓人種了,就是有海盜騷擾,偷我們的莊稼。」
「我出錢,招募些願意去小島生活的民夫,攜帶家眷去的也有補助。」
「王妃娘娘說這話就見外了。我這生意本來就有你一半。」
趙槿王玉瑤互看一眼,趕忙別過頭。
正好,俞荷將陸錫安給她的玉佩物歸原主。
「陸大哥,我從未想過要分你的錢。」
「你這——」陸錫安看看趙槿鐵青的臉,連忙將玉佩接過來。
「陸大哥,以後合作愉快。小魚和恩恩還要仰仗陸大哥幫忙看顧。」<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