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醫治結束,丹卿告知虹娘與白衣少年,陳凊只需再休養數日便可無礙。
虹娘又哭又笑,她難以置信地看著丹卿,忘了道謝,立即飛撲上前,去檢查兒子目前的身體情況。
丹卿是悄悄來的,也是悄悄走的。
臨走前,丹卿側頭看了眼還未甦醒的陳錚,他靜靜伏在缺角的木桌上,額頭傷口已經清理乾淨。
哪怕不能親眼目睹,丹卿也能想像出陳錚一家三口團圓的喜悅場景。
空無一人的街道幽長詭譎,青石板被雨水澆透,濕滑難行。
「你還想跟我到什麼時候?」走出荒涼寂靜的城市,丹卿驀地駐足,望向身後空空如也之處。
白衣少年不慌不忙地解開隱身術法,他臉上並沒有被丹卿識破跟蹤的尷尬,反而饒有興趣地上下打量著丹卿,試圖辨別出丹卿的真實身份。
事情還得從幾個時辰前說起,幾欲崩潰的陳錚避開眾人,偷偷離開根據地。
他應該是想找到能救他兒子的人。
眾人皆以為他瘋了,在陳錚重複念叨著兒子或許還有救的時候,就連他的妻子虹娘,亦認為丈夫是受到太重的打擊,以至於精神不正常。
白衣少年也曾這般懷疑,但他又莫名相信。
看著偷偷摸摸溜出門的陳錚,白衣少年遲疑兩息,躍下了屋頂。
一路上,陳錚痛苦又不失警惕。
白衣少年跟隨陳錚來到一座平平無奇的山下,他眼睜睜看著陳錚「噗通」跪下,不斷地磕頭祈禱和懇求。
時間一點點過去,什麼都沒發生。
滂沱大雨中,陳錚愈發顯得狼狽不堪。
正當白衣少年決定強行帶走陳錚的剎那,一位容貌出眾的青衫瘦削男子突然出現。即使在如此惡劣的狂風驟雨下,他的容貌依然如明珠般熠熠生輝。
白衣少年既驚艷,又察覺到危險。此處竟有如此厲害的結界?他根本無法窺探出青衫男子的真實修為。
「前輩可否告知您的身份與名諱?」
這句白衣少年早就想問清楚明白的話,終於在此刻道出。
「晚輩姑兒山羽族李漆白。」白衣少年禮貌地先報出來歷,爾後笑盈盈地望向丹卿,眼底是不加掩飾的好奇。
「你不用知道我是誰。」丹卿下逐客令,「你走吧,不要再跟著我。」
「前輩不說,那晚輩就斗膽猜測一二?」李漆白眨了眨眼睛,神情無辜,言語竟意外的直接有力,「莫非您就是青丘少主宴丹卿?傳說中讓先太子容陵不惜剔去仙骨的那位仙君?」
丹卿面色不變,投向李漆白的星眸卻洇出一片清冷的光。
李漆白仍是單純天真的模樣,毫無攻擊性:「原來您當真是青丘少主啊!晚輩一族深居簡出,前不久才粗略聽了一番廣為流傳的來龍去脈!丹卿少主,敢問您方才是如何治癒陳凊身上的魔霧的呢?」眼見丹卿不耐,李漆白忙問出關鍵。
「你學不會。」丹卿言簡意賅,眸露凶光,「不許再來找我,誰都別來。」
言罷,當即消失於原地。
李漆白甚至沒有感受到結界的任何波動,眼前的青衫男子便已消失無影。
李漆白聳了聳肩,稚氣未脫的臉上閃過一絲失望。
「前輩您的威懾還真是毫無威懾力呢!」李漆白喃喃道,「長得那樣親善溫和漂亮,怎麼凶得起來。況且……」
他靜靜望著丹卿消失的方向,搖了搖頭,轉身離去,語氣中竟帶著幾分老成:「若真不想被人尋到,就該狠心不問世事。如今陳凊痊癒,豈非活生生的招牌,上書『速來求我』四字?」
黎明將至,天邊泛起魚肚白。
李漆白眺望遠方朦朧的地平線,咧嘴一笑,露出兩顆小虎牙,眼中卻閃過一絲深邃:「看來這場天地浩劫,已近尾聲了。」
……
陳錚從未想過違背諾言。
他原以為,自己能守住宴小郎君的秘密,可一切都在那夜狂風驟雨中失控。
從他長跪不起,到宴小郎君出手救治阿凊,命運的軌跡便再不由他掌控。
亂了,全亂了。
短短兩天,陳錚體會到了從地獄到天堂,又從天堂深深墜入地獄的滋味。
阿凊體內的魔霧已除,性命無憂,可旁人卻不肯罷休。
「憑什麼他的阿凊能活,我們的孩子卻要死?」
「憑什麼他知曉救命之法,卻藏著掖著,不肯救他人?」
聲聲質問,如刀劍般刺入陳錚心頭。
他無言以對,唯有沉默。
可沉默換來的,是更多的哭喊、懇求、謾罵與威脅。
虹娘淚眼婆娑,拉著陳錚的衣袖哀求:「夫君,告訴大家那位恩人的名諱與住處吧!李漆白仙長都束手無策的事,宴小郎君卻能辦到,他豈是尋常人物?他定然無礙。可你呢?你如今已是懷璧之罪,自身難保不說,就連我與阿凊……」
她哽咽難言,淚水如斷線珍珠般滾落。
陳錚紅了眼眶,心如刀絞。
虹娘繼續道:「阿凊是恩人拼盡全力救回來的,你忍心讓他躲過魔霧之劫,卻喪命於這群瘋狂之人手中嗎?」
陳錚淚流滿面。
他心知肚明,並非虹娘的話說服了他,而是他早已看清——從違背諾言的那一刻起,他便註定一次次背叛宴小郎君。
窗外,人群聚集,步步緊逼。
陳錚苦笑,喃喃自語:「我當真不想傷他……不知為何,見了他便覺心疼難忍。若有得選,我……」
他長嘆一聲,眼中滿是掙扎與無奈:「可於我而言,阿凊終究才是最重要的。
*
「鐺——鐺鐺——」
鐘聲接連響起,如漣漪般盪開。
身處絕境的人,哪怕希望微末渺茫,也會視其如珍貴的火種,緊緊攥在手心。
既已無路可退,何不放手一搏?
起初,只是陳錚所在根據地的百姓。
他們循著陳錚的指引,來到那座荒山腳下,夜以繼日地跪拜祈禱。
陳錚曾在此求得神明顯靈,他們雖未親眼目睹神明,但陳阿凊的痊癒便是最好的明證。
於是,他們虔誠叩首,即便有人中途離去,仍有不少人不眠不休,磕得額間血跡斑斑。
神明始終未曾現身,可奇蹟卻悄然降臨。
被魔煞附身之人,一個接一個,在翌日清晨甦醒,重歸本心。
這令人振奮的消息,如春風般從陳錚的根據地向外擴散,席捲四方。
每當夜幕低垂,月上枝頭,便有一位芝蘭玉樹的謫仙降臨人間。
他容顏如玉,氣度非凡,心軟如綿,卻強大如岳。
眾生向他祈願,他便聆聽眾生之苦,解救世間苦難。
然而,這般讚譽,丹卿卻覺受之有愧。
他自幼胸無大志,所求不過是恪守本分。那些臨危受命、守護蒼生的壯舉,向來是容陵這般胸懷天下之人所為。
「我只是被他們吵得心煩,想尋片刻清淨罷了。」丹卿自嘲一笑,低聲喃喃,「我非神明,無需背負源族的怨恨,更不必擔起六界的未來。」
正如容陵接他離開九幽塔時所言:「我們的過去承載了太多,往後餘生,只需彼此相伴,再無他人他事牽絆。」
「明日,我定不再理會他們的懇求。今夜,是最後一次。」
月色如水,透過窗欞灑落,映在容陵熟睡的側臉上。
丹卿凝視那張如玉雕琢的面龐,心中暗暗起誓:「容陵,我不會違背我們的承諾。你再等等我……」
他悄然起身,瘦削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修長。
紫葵草攀上窗沿,在夜風中輕輕搖曳,似在無聲挽留。
榻上,容陵那雙幽邃而不失凌厲的一雙鳳眼,倏地睜開。
這一次,容陵未再假裝熟睡。
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裡,容陵靜靜盯著丹卿離去的方向,神情淡漠,無喜無悲。
「今日復明日,明日復明日,永遠不會迎來盡頭。」
容陵靜止不動的漆黑眼珠動了動,終於往迴轉。
四周安靜極了,容陵像是獨坐深淵,忽地,他扯了扯嘴角。
「這便是報應嗎?昔日心虛的是我,隱瞞的是我,如今卻調換了立場。」
一聲長嘆,在寂靜中久久迴蕩,似訴盡無奈與悵惘。
半晌,容陵起身,取過摺疊整齊的外袍,穿戴齊整。
他步履沉穩,推門而出。
夜風拂過,墨發飛揚,那張冷峻如刀刻的面龐,仿佛仍是九重天上那位尊貴無雙的太子殿下——掌四方安定,持顛倒天地之力。
第180章
虔誠的信仰, 匯聚成一條小河,在丹卿體內潺潺流淌。
不知不覺,丹卿周圍悄然發生著改變, 某一天,一片紫葵草在小屋旁突兀而生,成長速度之快, 竟不遵循自然規律。
在這片土地上, 丹卿甚至能操控風與雨。
他的心境如同四季變換:當他心境輕鬆, 周圍的花草樹木也隨之蔥鬱成蔭, 色彩鮮艷如初;而當他低落迷茫時,周圍的生靈仿佛感同身受,低垂著頭,仿佛也無力支撐。
虹娘又哭又笑,她難以置信地看著丹卿,忘了道謝,立即飛撲上前,去檢查兒子目前的身體情況。
丹卿是悄悄來的,也是悄悄走的。
臨走前,丹卿側頭看了眼還未甦醒的陳錚,他靜靜伏在缺角的木桌上,額頭傷口已經清理乾淨。
哪怕不能親眼目睹,丹卿也能想像出陳錚一家三口團圓的喜悅場景。
空無一人的街道幽長詭譎,青石板被雨水澆透,濕滑難行。
「你還想跟我到什麼時候?」走出荒涼寂靜的城市,丹卿驀地駐足,望向身後空空如也之處。
白衣少年不慌不忙地解開隱身術法,他臉上並沒有被丹卿識破跟蹤的尷尬,反而饒有興趣地上下打量著丹卿,試圖辨別出丹卿的真實身份。
事情還得從幾個時辰前說起,幾欲崩潰的陳錚避開眾人,偷偷離開根據地。
他應該是想找到能救他兒子的人。
眾人皆以為他瘋了,在陳錚重複念叨著兒子或許還有救的時候,就連他的妻子虹娘,亦認為丈夫是受到太重的打擊,以至於精神不正常。
白衣少年也曾這般懷疑,但他又莫名相信。
看著偷偷摸摸溜出門的陳錚,白衣少年遲疑兩息,躍下了屋頂。
一路上,陳錚痛苦又不失警惕。
白衣少年跟隨陳錚來到一座平平無奇的山下,他眼睜睜看著陳錚「噗通」跪下,不斷地磕頭祈禱和懇求。
時間一點點過去,什麼都沒發生。
滂沱大雨中,陳錚愈發顯得狼狽不堪。
正當白衣少年決定強行帶走陳錚的剎那,一位容貌出眾的青衫瘦削男子突然出現。即使在如此惡劣的狂風驟雨下,他的容貌依然如明珠般熠熠生輝。
白衣少年既驚艷,又察覺到危險。此處竟有如此厲害的結界?他根本無法窺探出青衫男子的真實修為。
「前輩可否告知您的身份與名諱?」
這句白衣少年早就想問清楚明白的話,終於在此刻道出。
「晚輩姑兒山羽族李漆白。」白衣少年禮貌地先報出來歷,爾後笑盈盈地望向丹卿,眼底是不加掩飾的好奇。
「你不用知道我是誰。」丹卿下逐客令,「你走吧,不要再跟著我。」
「前輩不說,那晚輩就斗膽猜測一二?」李漆白眨了眨眼睛,神情無辜,言語竟意外的直接有力,「莫非您就是青丘少主宴丹卿?傳說中讓先太子容陵不惜剔去仙骨的那位仙君?」
丹卿面色不變,投向李漆白的星眸卻洇出一片清冷的光。
李漆白仍是單純天真的模樣,毫無攻擊性:「原來您當真是青丘少主啊!晚輩一族深居簡出,前不久才粗略聽了一番廣為流傳的來龍去脈!丹卿少主,敢問您方才是如何治癒陳凊身上的魔霧的呢?」眼見丹卿不耐,李漆白忙問出關鍵。
「你學不會。」丹卿言簡意賅,眸露凶光,「不許再來找我,誰都別來。」
言罷,當即消失於原地。
李漆白甚至沒有感受到結界的任何波動,眼前的青衫男子便已消失無影。
李漆白聳了聳肩,稚氣未脫的臉上閃過一絲失望。
「前輩您的威懾還真是毫無威懾力呢!」李漆白喃喃道,「長得那樣親善溫和漂亮,怎麼凶得起來。況且……」
他靜靜望著丹卿消失的方向,搖了搖頭,轉身離去,語氣中竟帶著幾分老成:「若真不想被人尋到,就該狠心不問世事。如今陳凊痊癒,豈非活生生的招牌,上書『速來求我』四字?」
黎明將至,天邊泛起魚肚白。
李漆白眺望遠方朦朧的地平線,咧嘴一笑,露出兩顆小虎牙,眼中卻閃過一絲深邃:「看來這場天地浩劫,已近尾聲了。」
……
陳錚從未想過違背諾言。
他原以為,自己能守住宴小郎君的秘密,可一切都在那夜狂風驟雨中失控。
從他長跪不起,到宴小郎君出手救治阿凊,命運的軌跡便再不由他掌控。
亂了,全亂了。
短短兩天,陳錚體會到了從地獄到天堂,又從天堂深深墜入地獄的滋味。
阿凊體內的魔霧已除,性命無憂,可旁人卻不肯罷休。
「憑什麼他的阿凊能活,我們的孩子卻要死?」
「憑什麼他知曉救命之法,卻藏著掖著,不肯救他人?」
聲聲質問,如刀劍般刺入陳錚心頭。
他無言以對,唯有沉默。
可沉默換來的,是更多的哭喊、懇求、謾罵與威脅。
虹娘淚眼婆娑,拉著陳錚的衣袖哀求:「夫君,告訴大家那位恩人的名諱與住處吧!李漆白仙長都束手無策的事,宴小郎君卻能辦到,他豈是尋常人物?他定然無礙。可你呢?你如今已是懷璧之罪,自身難保不說,就連我與阿凊……」
她哽咽難言,淚水如斷線珍珠般滾落。
陳錚紅了眼眶,心如刀絞。
虹娘繼續道:「阿凊是恩人拼盡全力救回來的,你忍心讓他躲過魔霧之劫,卻喪命於這群瘋狂之人手中嗎?」
陳錚淚流滿面。
他心知肚明,並非虹娘的話說服了他,而是他早已看清——從違背諾言的那一刻起,他便註定一次次背叛宴小郎君。
窗外,人群聚集,步步緊逼。
陳錚苦笑,喃喃自語:「我當真不想傷他……不知為何,見了他便覺心疼難忍。若有得選,我……」
他長嘆一聲,眼中滿是掙扎與無奈:「可於我而言,阿凊終究才是最重要的。
*
「鐺——鐺鐺——」
鐘聲接連響起,如漣漪般盪開。
身處絕境的人,哪怕希望微末渺茫,也會視其如珍貴的火種,緊緊攥在手心。
既已無路可退,何不放手一搏?
起初,只是陳錚所在根據地的百姓。
他們循著陳錚的指引,來到那座荒山腳下,夜以繼日地跪拜祈禱。
陳錚曾在此求得神明顯靈,他們雖未親眼目睹神明,但陳阿凊的痊癒便是最好的明證。
於是,他們虔誠叩首,即便有人中途離去,仍有不少人不眠不休,磕得額間血跡斑斑。
神明始終未曾現身,可奇蹟卻悄然降臨。
被魔煞附身之人,一個接一個,在翌日清晨甦醒,重歸本心。
這令人振奮的消息,如春風般從陳錚的根據地向外擴散,席捲四方。
每當夜幕低垂,月上枝頭,便有一位芝蘭玉樹的謫仙降臨人間。
他容顏如玉,氣度非凡,心軟如綿,卻強大如岳。
眾生向他祈願,他便聆聽眾生之苦,解救世間苦難。
然而,這般讚譽,丹卿卻覺受之有愧。
他自幼胸無大志,所求不過是恪守本分。那些臨危受命、守護蒼生的壯舉,向來是容陵這般胸懷天下之人所為。
「我只是被他們吵得心煩,想尋片刻清淨罷了。」丹卿自嘲一笑,低聲喃喃,「我非神明,無需背負源族的怨恨,更不必擔起六界的未來。」
正如容陵接他離開九幽塔時所言:「我們的過去承載了太多,往後餘生,只需彼此相伴,再無他人他事牽絆。」
「明日,我定不再理會他們的懇求。今夜,是最後一次。」
月色如水,透過窗欞灑落,映在容陵熟睡的側臉上。
丹卿凝視那張如玉雕琢的面龐,心中暗暗起誓:「容陵,我不會違背我們的承諾。你再等等我……」
他悄然起身,瘦削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修長。
紫葵草攀上窗沿,在夜風中輕輕搖曳,似在無聲挽留。
榻上,容陵那雙幽邃而不失凌厲的一雙鳳眼,倏地睜開。
這一次,容陵未再假裝熟睡。
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裡,容陵靜靜盯著丹卿離去的方向,神情淡漠,無喜無悲。
「今日復明日,明日復明日,永遠不會迎來盡頭。」
容陵靜止不動的漆黑眼珠動了動,終於往迴轉。
四周安靜極了,容陵像是獨坐深淵,忽地,他扯了扯嘴角。
「這便是報應嗎?昔日心虛的是我,隱瞞的是我,如今卻調換了立場。」
一聲長嘆,在寂靜中久久迴蕩,似訴盡無奈與悵惘。
半晌,容陵起身,取過摺疊整齊的外袍,穿戴齊整。
他步履沉穩,推門而出。
夜風拂過,墨發飛揚,那張冷峻如刀刻的面龐,仿佛仍是九重天上那位尊貴無雙的太子殿下——掌四方安定,持顛倒天地之力。
第180章
虔誠的信仰, 匯聚成一條小河,在丹卿體內潺潺流淌。
不知不覺,丹卿周圍悄然發生著改變, 某一天,一片紫葵草在小屋旁突兀而生,成長速度之快, 竟不遵循自然規律。
在這片土地上, 丹卿甚至能操控風與雨。
他的心境如同四季變換:當他心境輕鬆, 周圍的花草樹木也隨之蔥鬱成蔭, 色彩鮮艷如初;而當他低落迷茫時,周圍的生靈仿佛感同身受,低垂著頭,仿佛也無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