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步伐愈來愈輕,直到在寢殿前頓住。
小太監將宋懷硯引到此處,再次恭順一禮,便默默退下。
一簾之隔,便是他如今病重的父皇。
宋懷硯輕抬蒼白修長的右手,指尖觸及滑膩厚重的帘子時,卻不自覺地開始顫抖起來。
他不明白自己在畏懼什麼。
或許是他不想面對自己的父皇,不想面對前世浸滿鮮血的愛恨,也不想面對宋昭如今的真相。
儘管他已猜到了幾分。
可是該來的總會來。
宋懷硯緩了口氣,鳳眸微斂,終是掀開了帘子往裡走去。
冬日寒風瑟瑟,寢殿內的窗戶都緊闔著,屋舍之內昏暗闃寂。借著帘子外透過的微光,宋懷硯這才瞧清了榻上父皇的容顏。
被褥蓋了厚厚的好幾層,襯得榻上之人愈發形銷骨立起來。他半闔著眼,薄唇沒什麼血色,聽到動靜這才側眸看過去,低聲喚了一句:
「懷硯,你來了。」
嗓音噙著無力與喑啞,仿佛一瞬間蒼老了十歲。
宋懷硯沒有應聲,只是邁步走到了宋昭的身前,呼吸也漸而艱澀了幾分。
他如今刻意避著不願見宋昭,寧祈覺得是有失禮儀,她怕天下人都誤解他。
可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
如今一看到父皇病重的容顏,他想到的卻是冷宮之中母妃的枉死;是自己被折辱了數十年,將原本良善堅韌的心折磨得面目全非;是昭明台上的那杯毒酒,是此後無盡的深淵與絕望……
他嘆息一聲,將萬千思緒都吞咽下去,艱難地喚了一聲:「父皇。」
「快過來罷,好孩子,」宋昭拉著他的手,宋懷硯甚至能明晰地感受到其上的每一道皺紋,「讓孤再好好看看你。
「往後……怕是看一眼少一眼了。」
宋懷硯知曉他說的是什麼,然而他頷首看著宋昭瘦削的腕子,最終還是抽回了手,一言未發。
微風輕撫著簾幕,將那片能透過陽光的罅隙也掩蓋下去,寢殿再次陷入昏暗,宋懷硯看到宋昭眼底的光也一點點黯淡下去。
在這般情景中,橫亘在二人之間的時間已不再明晰。
不知過了多久,榻上人傳來一聲沉重的嘆息:「懷硯,我知道你恨父皇,恨父皇間接害死了你的母妃,恨父皇將你丟棄在冷宮中多年……這些都是父皇的錯,是父皇對不住你。」
短短几句話,直接挑明了宋懷硯心底深扎著的那根刺。
沒等宋昭說完,宋懷硯驀地掀起眼帘,鳳眸之中寒光乍現,也蘊了幾分搖搖欲墜的淚意:
「父皇,你不是間接害死了我的母妃,你是直接殺死了她。」
第72章 痴妄
「父皇, 你不是間接害死了我的母妃,你是直接殺死了她。」
話音落地,如同在空中瞬間凝成了一柄鋒銳的冰刀, 將父子間盡力維持的體面徹底劃破,也狠狠地刺進了兩個人的心裡,霎時間鮮血淋漓。
宋懷硯起身燃起一盞燈燭,微弱的燭光成了寢殿內僅存的照明。燈火昏暗, 無法映亮他們的容顏,只映照出一雙眼尾通紅的鳳眸。
就像是一片濃重的血色,從眼底一點點洇暈開來。
「父皇, 您知道的,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個中秋夜。自那以後,我也再沒有慶過生辰。」
怎麼能忘記呢?
那是個中秋,是萬家團圓的日子, 亦是少年期盼許久的生辰。他隱忍了數年,如野草般在冷宮堅韌地存活, 原以為終有出頭的那一日, 可他卻怎麼也沒想到, 自己的母妃就這般草草地死在他的面前。
是被太監用一條白綾子,活生生勒死的。
是宋昭親自下的旨意。
從那天開始,他的母妃死了, 那個純善堅韌的少年也凋零在了冷宮裡。他變得愈發狠戾無情,直到踩著天下人的屍骨,一步步爬上萬人之巔。
如果沒有發生這些,沒有隔著這般沉重的仇恨, 一切是不是會不一樣呢?
宋懷硯深吸一口氣,竭力穩住氣息, 可吐字間早已夾雜著難以抑制的顫抖:「母妃死後,我在冷宮更是孤苦無依,就連最低賤的奴才都能壓我一頭,對我百般折辱,我活的甚至不如一條野狗。」
「您知道麼,我還曾想過無數次,為什麼那夜您不將我也一併賜死?當時我以為是您顧念著父子情誼,可後來您對我不聞不問,讓我在冷宮自生自滅數年時,我便知曉,是我太天真了。」
說到這裡,宋懷硯收起了火摺子,轉身朝榻上的宋昭看過去。燭火飄搖,將他頎長的身影扭曲得不成樣子,猶如一隻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
「父皇,若我變得殘忍無情,也皆是拜您所賜。」
輕飄飄的幾句話,卻如同一根根細密的銀針般,密匝匝地刺入宋昭的心臟。
榻上重病的帝王劇烈地咳嗽起來,他拿起手畔的帕子去捂,揭開時卻看到帕子上濃重的血跡。
宋懷硯看到他嘔出的鮮血,睫羽輕顫,良久未言。
他們一個癱在榻上,一個立在案前,父子間隔著空曠的距離,仿佛隔著兩世的光陰與仇恨。
不知過了多久,榻上人的咳嗽聲漸止,再開口時,宋昭的嗓音已然渾濁得不成樣子:「懷硯,我都知道,是我不好。」
「所以……所以我一直想要彌補,去挽回。父皇希望你餘生安穩,有良人相伴,有天下愛戴,起碼也算了卻父皇的夙願……」
說著,他自枕下取出密詔和書信,布滿皺紋的手將其緊緊攥著,而後顫巍巍地朝宋懷硯的方向遞過去:
「父皇重病難愈,時日無多,便只好將大景天下交付與你。這是傳位與你的旨意,還有我想說與你的話,便全都在這裡了……」
宋懷硯掀起眼帘,搖曳的燭光將他的神情映照得晦暗不明。他的眸中閃過一瞬疑惑,旋即又復歸平靜,可卻遲遲沒有伸出手來,停駐良久的步子也未曾朝前邁出半步。
宋昭眸光黯淡,身形在濃重的昏暗中顯得愈發佝僂起來:「父皇沒有想祈求你的原諒,可有些事情,父皇也憋在心底數十年了,還是希望你能知曉……」
宋懷硯抿抿唇,指尖輕顫,終是上前接了過去。
他粗略地將密詔掃了一眼,而後將書信拆開,借著燭光仔細地去讀。
其上是宋昭遒勁的字跡,一筆一畫十分規整,似是寫得極為用心。
他屏息凝神地讀了幾頁,指節分明的手忽而浮上細密的顫抖,似是不可置信一般,他猛地掀起眼帘,氣息不穩:「父皇?」
「父皇沒有騙你,」宋昭輕咳了幾聲,這才接著開口,「你的母妃……我對她心中有愧,心中有愧啊……」
天下人皆知,婉妃戚瑩是宋昭親自下旨賜死的,所有人都以為宋昭對婉妃厭惡至極,連同憎惡著這個自小在冷宮長大的五皇子。
可只有宋昭自己知道,他們之間的愛恨是多麼痛徹心扉。
「你說的不錯,我的確是殘忍無情,在我還是儲君之時,迎娶你的母妃為東宮太子妃,本就是為了戚氏的將門之權……」
戚氏乃百年將門,戚老將軍率兵守衛邊境多年,手中早已握著煊赫的實權,而彼時的宋昭為了鞏固政權,便計劃著同戚氏合手,代價是冊立戚瑩為當時的太子妃。
對於此,戚瑩亦心知肚明。
成婚那夜,二人在喜房內枯守了一晚的燭淚,相對無言。直至天光微明之際,戚瑩這才開口:
「妾是遵從旨意嫁與殿下,但妾心悅之人不會是眼前人,更不會是出於利益的虛與委蛇。妾是您的妻,自會扮演好這個角色,但除了這個身份,妾什麼都給不了殿下。」
宋昭低垂著眼,狹長的雙眸之中沒什麼情愫,卻又好似在強行壓抑著什麼。末了,只是輕聲回應:「好,孤答應你,孤自然也不會強迫你。」
說完,唇角便勾起一抹自嘲般的笑。
戚氏滿門都覺得這是一場利益交換,戚瑩亦是這樣以為,以至於多年之後,天下人都是這樣以為。
可戚瑩不知道的是。
早在多年前的一場春日宴,她手持利劍舞起一曲《天荷訣》時,宋昭便喜歡上她了。
「喜歡?」宋懷硯冷笑兩聲,語氣卻莫名哽咽起來,「父皇,您覺得您之後的所作所為,配得上這句喜歡麼?」
宋昭緩緩闔目,似是回憶起什麼錐心刺骨之事,眼眶亦然濕潤起來:「是啊,我又如何配得上她呢?她是那般好的人……」
,宋昭其實與戚瑩相敬如賓多年。
直至又一年元夕晚宴,宋昭飲酒頗多,視線也漸趨迷離起來。許是酒釀壯大了膽量,又許是飄搖的燭火模糊了視線。
那一次,宋昭做了平生最難抑之事。他親口對戚瑩坦白了自己的情意,而後強迫著同她荒唐一夜。<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小太監將宋懷硯引到此處,再次恭順一禮,便默默退下。
一簾之隔,便是他如今病重的父皇。
宋懷硯輕抬蒼白修長的右手,指尖觸及滑膩厚重的帘子時,卻不自覺地開始顫抖起來。
他不明白自己在畏懼什麼。
或許是他不想面對自己的父皇,不想面對前世浸滿鮮血的愛恨,也不想面對宋昭如今的真相。
儘管他已猜到了幾分。
可是該來的總會來。
宋懷硯緩了口氣,鳳眸微斂,終是掀開了帘子往裡走去。
冬日寒風瑟瑟,寢殿內的窗戶都緊闔著,屋舍之內昏暗闃寂。借著帘子外透過的微光,宋懷硯這才瞧清了榻上父皇的容顏。
被褥蓋了厚厚的好幾層,襯得榻上之人愈發形銷骨立起來。他半闔著眼,薄唇沒什麼血色,聽到動靜這才側眸看過去,低聲喚了一句:
「懷硯,你來了。」
嗓音噙著無力與喑啞,仿佛一瞬間蒼老了十歲。
宋懷硯沒有應聲,只是邁步走到了宋昭的身前,呼吸也漸而艱澀了幾分。
他如今刻意避著不願見宋昭,寧祈覺得是有失禮儀,她怕天下人都誤解他。
可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
如今一看到父皇病重的容顏,他想到的卻是冷宮之中母妃的枉死;是自己被折辱了數十年,將原本良善堅韌的心折磨得面目全非;是昭明台上的那杯毒酒,是此後無盡的深淵與絕望……
他嘆息一聲,將萬千思緒都吞咽下去,艱難地喚了一聲:「父皇。」
「快過來罷,好孩子,」宋昭拉著他的手,宋懷硯甚至能明晰地感受到其上的每一道皺紋,「讓孤再好好看看你。
「往後……怕是看一眼少一眼了。」
宋懷硯知曉他說的是什麼,然而他頷首看著宋昭瘦削的腕子,最終還是抽回了手,一言未發。
微風輕撫著簾幕,將那片能透過陽光的罅隙也掩蓋下去,寢殿再次陷入昏暗,宋懷硯看到宋昭眼底的光也一點點黯淡下去。
在這般情景中,橫亘在二人之間的時間已不再明晰。
不知過了多久,榻上人傳來一聲沉重的嘆息:「懷硯,我知道你恨父皇,恨父皇間接害死了你的母妃,恨父皇將你丟棄在冷宮中多年……這些都是父皇的錯,是父皇對不住你。」
短短几句話,直接挑明了宋懷硯心底深扎著的那根刺。
沒等宋昭說完,宋懷硯驀地掀起眼帘,鳳眸之中寒光乍現,也蘊了幾分搖搖欲墜的淚意:
「父皇,你不是間接害死了我的母妃,你是直接殺死了她。」
第72章 痴妄
「父皇, 你不是間接害死了我的母妃,你是直接殺死了她。」
話音落地,如同在空中瞬間凝成了一柄鋒銳的冰刀, 將父子間盡力維持的體面徹底劃破,也狠狠地刺進了兩個人的心裡,霎時間鮮血淋漓。
宋懷硯起身燃起一盞燈燭,微弱的燭光成了寢殿內僅存的照明。燈火昏暗, 無法映亮他們的容顏,只映照出一雙眼尾通紅的鳳眸。
就像是一片濃重的血色,從眼底一點點洇暈開來。
「父皇, 您知道的,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個中秋夜。自那以後,我也再沒有慶過生辰。」
怎麼能忘記呢?
那是個中秋,是萬家團圓的日子, 亦是少年期盼許久的生辰。他隱忍了數年,如野草般在冷宮堅韌地存活, 原以為終有出頭的那一日, 可他卻怎麼也沒想到, 自己的母妃就這般草草地死在他的面前。
是被太監用一條白綾子,活生生勒死的。
是宋昭親自下的旨意。
從那天開始,他的母妃死了, 那個純善堅韌的少年也凋零在了冷宮裡。他變得愈發狠戾無情,直到踩著天下人的屍骨,一步步爬上萬人之巔。
如果沒有發生這些,沒有隔著這般沉重的仇恨, 一切是不是會不一樣呢?
宋懷硯深吸一口氣,竭力穩住氣息, 可吐字間早已夾雜著難以抑制的顫抖:「母妃死後,我在冷宮更是孤苦無依,就連最低賤的奴才都能壓我一頭,對我百般折辱,我活的甚至不如一條野狗。」
「您知道麼,我還曾想過無數次,為什麼那夜您不將我也一併賜死?當時我以為是您顧念著父子情誼,可後來您對我不聞不問,讓我在冷宮自生自滅數年時,我便知曉,是我太天真了。」
說到這裡,宋懷硯收起了火摺子,轉身朝榻上的宋昭看過去。燭火飄搖,將他頎長的身影扭曲得不成樣子,猶如一隻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
「父皇,若我變得殘忍無情,也皆是拜您所賜。」
輕飄飄的幾句話,卻如同一根根細密的銀針般,密匝匝地刺入宋昭的心臟。
榻上重病的帝王劇烈地咳嗽起來,他拿起手畔的帕子去捂,揭開時卻看到帕子上濃重的血跡。
宋懷硯看到他嘔出的鮮血,睫羽輕顫,良久未言。
他們一個癱在榻上,一個立在案前,父子間隔著空曠的距離,仿佛隔著兩世的光陰與仇恨。
不知過了多久,榻上人的咳嗽聲漸止,再開口時,宋昭的嗓音已然渾濁得不成樣子:「懷硯,我都知道,是我不好。」
「所以……所以我一直想要彌補,去挽回。父皇希望你餘生安穩,有良人相伴,有天下愛戴,起碼也算了卻父皇的夙願……」
說著,他自枕下取出密詔和書信,布滿皺紋的手將其緊緊攥著,而後顫巍巍地朝宋懷硯的方向遞過去:
「父皇重病難愈,時日無多,便只好將大景天下交付與你。這是傳位與你的旨意,還有我想說與你的話,便全都在這裡了……」
宋懷硯掀起眼帘,搖曳的燭光將他的神情映照得晦暗不明。他的眸中閃過一瞬疑惑,旋即又復歸平靜,可卻遲遲沒有伸出手來,停駐良久的步子也未曾朝前邁出半步。
宋昭眸光黯淡,身形在濃重的昏暗中顯得愈發佝僂起來:「父皇沒有想祈求你的原諒,可有些事情,父皇也憋在心底數十年了,還是希望你能知曉……」
宋懷硯抿抿唇,指尖輕顫,終是上前接了過去。
他粗略地將密詔掃了一眼,而後將書信拆開,借著燭光仔細地去讀。
其上是宋昭遒勁的字跡,一筆一畫十分規整,似是寫得極為用心。
他屏息凝神地讀了幾頁,指節分明的手忽而浮上細密的顫抖,似是不可置信一般,他猛地掀起眼帘,氣息不穩:「父皇?」
「父皇沒有騙你,」宋昭輕咳了幾聲,這才接著開口,「你的母妃……我對她心中有愧,心中有愧啊……」
天下人皆知,婉妃戚瑩是宋昭親自下旨賜死的,所有人都以為宋昭對婉妃厭惡至極,連同憎惡著這個自小在冷宮長大的五皇子。
可只有宋昭自己知道,他們之間的愛恨是多麼痛徹心扉。
「你說的不錯,我的確是殘忍無情,在我還是儲君之時,迎娶你的母妃為東宮太子妃,本就是為了戚氏的將門之權……」
戚氏乃百年將門,戚老將軍率兵守衛邊境多年,手中早已握著煊赫的實權,而彼時的宋昭為了鞏固政權,便計劃著同戚氏合手,代價是冊立戚瑩為當時的太子妃。
對於此,戚瑩亦心知肚明。
成婚那夜,二人在喜房內枯守了一晚的燭淚,相對無言。直至天光微明之際,戚瑩這才開口:
「妾是遵從旨意嫁與殿下,但妾心悅之人不會是眼前人,更不會是出於利益的虛與委蛇。妾是您的妻,自會扮演好這個角色,但除了這個身份,妾什麼都給不了殿下。」
宋昭低垂著眼,狹長的雙眸之中沒什麼情愫,卻又好似在強行壓抑著什麼。末了,只是輕聲回應:「好,孤答應你,孤自然也不會強迫你。」
說完,唇角便勾起一抹自嘲般的笑。
戚氏滿門都覺得這是一場利益交換,戚瑩亦是這樣以為,以至於多年之後,天下人都是這樣以為。
可戚瑩不知道的是。
早在多年前的一場春日宴,她手持利劍舞起一曲《天荷訣》時,宋昭便喜歡上她了。
「喜歡?」宋懷硯冷笑兩聲,語氣卻莫名哽咽起來,「父皇,您覺得您之後的所作所為,配得上這句喜歡麼?」
宋昭緩緩闔目,似是回憶起什麼錐心刺骨之事,眼眶亦然濕潤起來:「是啊,我又如何配得上她呢?她是那般好的人……」
,宋昭其實與戚瑩相敬如賓多年。
直至又一年元夕晚宴,宋昭飲酒頗多,視線也漸趨迷離起來。許是酒釀壯大了膽量,又許是飄搖的燭火模糊了視線。
那一次,宋昭做了平生最難抑之事。他親口對戚瑩坦白了自己的情意,而後強迫著同她荒唐一夜。<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