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又似是風雨欲來之兆。
*
天啟一十三年隆冬,萬物凋零,嚴寒不能出。適時,天子忽而染疾,病來如山倒,甚至無法下榻。
東宮之中,聽到小太監稟報消息時,宋懷硯正在親自給寧祈挑選嫁衣的繡線,手中還摩挲著那另一半光澤瑩潤的碎玉。
小太監稟報完,見宋懷硯沒什麼反應,又試探著問:「太子殿下……您要不要去龍霄殿瞧瞧?」
話音落下,宋懷硯慵慵懨懨地掀起眼帘,眸光冷沉。
小太監這才知曉,自己說錯話了,便趕忙打圓場:「不過陛下正在病中,也不便叨擾,想必殿下時常掛念著,陛下也能知曉您的心意。」
宋懷硯眉目微斂,不置可否,須臾後才道:「孤知曉了,退下吧。」
待小太監離開後,宋懷硯看著空蕩蕩的居室,忽而沒來由地有些心躁。
他知曉變故將來,卻沒想到變故會來得這般快。轉瞬之間,一位血氣方剛的帝王竟成了生命垂危的半死人。
不過他並非正人君子,而是前世殺親奪位的恣睢亂臣。他的恨一向是沾染鮮血,恨入骨髓。
宋昭曾親手害死了他的母妃,又親手將他推入萬丈深淵。即使這輩子他待他再好又能如何?
他這樣的人,本就不會有半分的心軟。
更遑論對自己的仇人。
第71章 心刺
他這樣的人, 本就不會有半分的心軟。
更遑論對自己的仇人。
眼下天子病危,朝廷局勢動盪,他更應該思考的是寧祈的安危, 以及如何面對接下來的風雨。
至於他的父皇麼。
是生是死,或許都與他再無干係了。
*
宋昭病重在榻,積累政事頗多,宋懷硯又是堪堪冊立的儲君。這段時日, 京中的政事便都交由東宮處理。
天子性命關乎一個朝代的安穩,自從宋昭染疾以來,京中頗有些人人自危的意味, 宮中也不再似從前那般活泛,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子山崩傾頹的沉重感。
除了宋懷硯,宮中的幾位公主皇子們都時常守在宋昭榻前。寧祈原也想多去瞧瞧,但自己到底是個侄女, 冊太子妃之事也還未落定,不便同皇子公主們一樣往天子跟前擠, 便也只好在毓靈殿內等著消息。
久而久之, 寧祈身邊也沒個作伴兒的人了。
其實關於侍疾一事, 寧祈心底也頗有些疑惑。宋昭對宋懷硯有多好,她也是有所見識的,可自宋昭病重以來, 宋懷硯卻一眼也沒去瞧過。
他好歹也還是當朝太子呢,於情於理都不太合適吧?
寧祈想不明白,便只好嘆息一聲。此刻她手中端著一碗人參燉烏骨雞,正是準備給宋昭送去的。
雖侍疾不便, 但時常送些補品也是沒問題的。
毓靈殿距龍霄殿並不算太近,其間恰隔著一片松雲水榭。她正繞過水榭往前走, 忽而聽身後傳來一道清磁的聲線:「阿祈?」
寧祈轉頭看過去。
來人無他,正是宋懷硯。
寧祈眼底微微一亮。算算時日,從定下婚約以來,她也有好些天沒見宋懷硯了,少年玄衣墨發,依舊是她記憶中的模樣,只是鳳眸間卻噙了一股子意味不明的陰翳來。
他朝她邁過來,目光落在她提著的木盒上:「這是要給父皇送去的?」
寧祈點了點頭:「是啊……我好歹也要喚陛下一聲姑父,肯定是要時常去瞧瞧的。」
說到這裡,先前的疑惑再次浮現出來。她看向身前的少年,直截了當地問:「喂,話說你好歹也是陛下的兒子,親封的儲君,怎麼也不去看看?」
話音落下,宋懷硯睫羽微顫,眸中的晦暗之色愈發濃重了些。
他穩住呼吸,輕聲道:「這不是你該管的事,孤自有打算。」
嘿?這小黑蓮還傲慢起來了?
寧祈心底有些沒好氣。她鼓了鼓雙頰,抬高聲音,儘量讓自己看起來有氣勢些:「宋懷硯,如今重病的可是你的父皇,於情於理都應該由你在跟前侍疾。眼下滿皇宮人都在為此事操心,偏偏就你一個人不去,父皇會怎麼想你?事情若是傳開了,滿京城的人又會怎麼想你……」
她忽而雙手叉腰,絮絮叨叨個不停。宋懷硯眉梢微挑,眼底不自覺地暈開一抹淺笑:這寧祈從前一向喜歡躲著他,也不喜同他講話,今日怎麼還變得囉嗦起來了?
而瞥見宋懷硯的神情後,寧祈愈發覺得令人捉摸不透了。
她剛才沒看錯吧?
宋懷硯居然在笑?他居然還笑?!
他知不知道,若是這件事鬧大了,全天下的人都會誤解他,指摘他,以為他是個冷血寡情的人呢!
她心中更加憤懣,有種恨鐵不成鋼之感,可正要接著說些什麼時,宋懷硯卻先一步開口打斷了她:
「阿祈,天下人怎麼想與我無關。最重要的是,你會怎麼想。
「那麼你呢,你當真會覺得我是這般冷血寡情之人麼?」
這話倒是將寧祈給問住了。
是啊,她怎麼想宋懷硯呢?
從前她懼怕他,費盡心思躲著他,除了不想回去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打心眼裡覺得他是個無心無情、冷酷狡詐的人。
她怕一接近他,完成不了攻略任務不說,頭一個便會搭上自己的小命。
可是現在呢?
她當然知曉他心思縝密,睚眥必報,可她愈發了解他這個人,愈發知曉他的過往,便也知曉他並非全然是那樣的人。
他當然有最偏執的恨,卻也有最濃烈的愛。
而現在,她也並不希望天下人誤解他。
寧祈攏回思緒,可面對宋懷硯,她也不知該從何回答。
想了想,索性便也不回答他的話,而是用盡力氣拽著他的衣袖,帶著他一齊往前走:「不管怎麼樣,你今日都得同我一起去!」
沒給宋懷硯絲毫反應的機會。
後者被她扯了一個踉蹌,望著她清麗的背影,濃黑搖曳的青絲,微微失神。
水榭清冷岑寂,空中傳來了一聲幾不可察的嘆息聲,不知是屬於誰的。
少年終是跟了上去,接過了她手中的木盒,一同邁步朝龍霄殿走去。
*
到了龍霄殿外,二人側耳聽著殿內聲響,心中各有考量。
寧祈指著宋懷硯手中的木盒:「現在是個好機會,你單獨進去瞧瞧吧。」
宋懷硯搖了搖頭:「你同我一起去。」
「你今日怎麼油鹽不進呢?」寧祈聳聳雙頰,「要去也只能是你去。」
「不行,」宋懷硯執拗起來了,「要麼不去,要麼我們一起去。」
「你去。」
「一起去。」
「……」
寧祈實在想不明白小黑蓮今日是怎麼了。他平日裡不是一向精於謀劃、算無遺策嗎?天子重病太子侍疾的道理,連她這種不諳政事的人都知曉,他今日怎麼就非要鑽牛角尖呢?
她有些著急,氣鼓鼓地還要再說些什麼。就在這時,宋昭跟前的小太監忽而朝這邊蹚步過來,朝著二人恭順一禮:
「參見太子、郡主。得知二位殿下一同前來,陛下心中甚慰。只是陛下有令,要單獨召見太子殿下,還請郡主稍等片刻。」
說著,又在宋懷硯面前做出「請」的姿勢:「太子殿下,這邊請。」
老天,難道他們在這兒的爭執竟然讓宋昭給聽見了嗎?
寧祈心中一驚,但旋即又面上大悅。她看向身側的宋懷硯,唇邊浮現出一抹勝利的笑:「快去吧,我的好太子殿下。」
宋懷硯:「……」
無奈,他只好跟著小太監走了過去。
堪堪邁出幾步,想到什麼,他又回眸看向寧祈,溫聲叮囑:「你就在這裡等我,莫要亂跑。若是殿內發生什麼動靜,都不要驚慌,等我回來。」
不就是去瞧瞧宋昭麼,有必要這樣交代麼?搞得像是去單刀赴會見仇人一樣。
寧祈不明所以,便也只好點頭應了句「好」。
見她答應,宋懷硯這才收回目光,又對身側的小太監吩咐道:「郡主體寒,記得教人給郡主添件寒衣。」
「諾。」太監趕忙應下。
*
跟著小太監,宋懷硯步入了龍霄殿。
龍霄殿是宋懷硯再熟悉不過的地方。前世數十年腥風血雨、愛恨交織,他都是在這裡獨自度過,默默齧咬著歲月從掌中流逝的孤寂。
不過自重生以來,出於對他這位父皇的恨意,除了宋昭親自召見,他極少主動前來此處。
殿內寬闊恢宏,他走過漫長的夾道,長靴在地板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他的目光掃過四周,細數著熟悉的裝潢,仿佛是在細數前世的光陰與愛恨。<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
天啟一十三年隆冬,萬物凋零,嚴寒不能出。適時,天子忽而染疾,病來如山倒,甚至無法下榻。
東宮之中,聽到小太監稟報消息時,宋懷硯正在親自給寧祈挑選嫁衣的繡線,手中還摩挲著那另一半光澤瑩潤的碎玉。
小太監稟報完,見宋懷硯沒什麼反應,又試探著問:「太子殿下……您要不要去龍霄殿瞧瞧?」
話音落下,宋懷硯慵慵懨懨地掀起眼帘,眸光冷沉。
小太監這才知曉,自己說錯話了,便趕忙打圓場:「不過陛下正在病中,也不便叨擾,想必殿下時常掛念著,陛下也能知曉您的心意。」
宋懷硯眉目微斂,不置可否,須臾後才道:「孤知曉了,退下吧。」
待小太監離開後,宋懷硯看著空蕩蕩的居室,忽而沒來由地有些心躁。
他知曉變故將來,卻沒想到變故會來得這般快。轉瞬之間,一位血氣方剛的帝王竟成了生命垂危的半死人。
不過他並非正人君子,而是前世殺親奪位的恣睢亂臣。他的恨一向是沾染鮮血,恨入骨髓。
宋昭曾親手害死了他的母妃,又親手將他推入萬丈深淵。即使這輩子他待他再好又能如何?
他這樣的人,本就不會有半分的心軟。
更遑論對自己的仇人。
第71章 心刺
他這樣的人, 本就不會有半分的心軟。
更遑論對自己的仇人。
眼下天子病危,朝廷局勢動盪,他更應該思考的是寧祈的安危, 以及如何面對接下來的風雨。
至於他的父皇麼。
是生是死,或許都與他再無干係了。
*
宋昭病重在榻,積累政事頗多,宋懷硯又是堪堪冊立的儲君。這段時日, 京中的政事便都交由東宮處理。
天子性命關乎一個朝代的安穩,自從宋昭染疾以來,京中頗有些人人自危的意味, 宮中也不再似從前那般活泛,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子山崩傾頹的沉重感。
除了宋懷硯,宮中的幾位公主皇子們都時常守在宋昭榻前。寧祈原也想多去瞧瞧,但自己到底是個侄女, 冊太子妃之事也還未落定,不便同皇子公主們一樣往天子跟前擠, 便也只好在毓靈殿內等著消息。
久而久之, 寧祈身邊也沒個作伴兒的人了。
其實關於侍疾一事, 寧祈心底也頗有些疑惑。宋昭對宋懷硯有多好,她也是有所見識的,可自宋昭病重以來, 宋懷硯卻一眼也沒去瞧過。
他好歹也還是當朝太子呢,於情於理都不太合適吧?
寧祈想不明白,便只好嘆息一聲。此刻她手中端著一碗人參燉烏骨雞,正是準備給宋昭送去的。
雖侍疾不便, 但時常送些補品也是沒問題的。
毓靈殿距龍霄殿並不算太近,其間恰隔著一片松雲水榭。她正繞過水榭往前走, 忽而聽身後傳來一道清磁的聲線:「阿祈?」
寧祈轉頭看過去。
來人無他,正是宋懷硯。
寧祈眼底微微一亮。算算時日,從定下婚約以來,她也有好些天沒見宋懷硯了,少年玄衣墨發,依舊是她記憶中的模樣,只是鳳眸間卻噙了一股子意味不明的陰翳來。
他朝她邁過來,目光落在她提著的木盒上:「這是要給父皇送去的?」
寧祈點了點頭:「是啊……我好歹也要喚陛下一聲姑父,肯定是要時常去瞧瞧的。」
說到這裡,先前的疑惑再次浮現出來。她看向身前的少年,直截了當地問:「喂,話說你好歹也是陛下的兒子,親封的儲君,怎麼也不去看看?」
話音落下,宋懷硯睫羽微顫,眸中的晦暗之色愈發濃重了些。
他穩住呼吸,輕聲道:「這不是你該管的事,孤自有打算。」
嘿?這小黑蓮還傲慢起來了?
寧祈心底有些沒好氣。她鼓了鼓雙頰,抬高聲音,儘量讓自己看起來有氣勢些:「宋懷硯,如今重病的可是你的父皇,於情於理都應該由你在跟前侍疾。眼下滿皇宮人都在為此事操心,偏偏就你一個人不去,父皇會怎麼想你?事情若是傳開了,滿京城的人又會怎麼想你……」
她忽而雙手叉腰,絮絮叨叨個不停。宋懷硯眉梢微挑,眼底不自覺地暈開一抹淺笑:這寧祈從前一向喜歡躲著他,也不喜同他講話,今日怎麼還變得囉嗦起來了?
而瞥見宋懷硯的神情後,寧祈愈發覺得令人捉摸不透了。
她剛才沒看錯吧?
宋懷硯居然在笑?他居然還笑?!
他知不知道,若是這件事鬧大了,全天下的人都會誤解他,指摘他,以為他是個冷血寡情的人呢!
她心中更加憤懣,有種恨鐵不成鋼之感,可正要接著說些什麼時,宋懷硯卻先一步開口打斷了她:
「阿祈,天下人怎麼想與我無關。最重要的是,你會怎麼想。
「那麼你呢,你當真會覺得我是這般冷血寡情之人麼?」
這話倒是將寧祈給問住了。
是啊,她怎麼想宋懷硯呢?
從前她懼怕他,費盡心思躲著他,除了不想回去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打心眼裡覺得他是個無心無情、冷酷狡詐的人。
她怕一接近他,完成不了攻略任務不說,頭一個便會搭上自己的小命。
可是現在呢?
她當然知曉他心思縝密,睚眥必報,可她愈發了解他這個人,愈發知曉他的過往,便也知曉他並非全然是那樣的人。
他當然有最偏執的恨,卻也有最濃烈的愛。
而現在,她也並不希望天下人誤解他。
寧祈攏回思緒,可面對宋懷硯,她也不知該從何回答。
想了想,索性便也不回答他的話,而是用盡力氣拽著他的衣袖,帶著他一齊往前走:「不管怎麼樣,你今日都得同我一起去!」
沒給宋懷硯絲毫反應的機會。
後者被她扯了一個踉蹌,望著她清麗的背影,濃黑搖曳的青絲,微微失神。
水榭清冷岑寂,空中傳來了一聲幾不可察的嘆息聲,不知是屬於誰的。
少年終是跟了上去,接過了她手中的木盒,一同邁步朝龍霄殿走去。
*
到了龍霄殿外,二人側耳聽著殿內聲響,心中各有考量。
寧祈指著宋懷硯手中的木盒:「現在是個好機會,你單獨進去瞧瞧吧。」
宋懷硯搖了搖頭:「你同我一起去。」
「你今日怎麼油鹽不進呢?」寧祈聳聳雙頰,「要去也只能是你去。」
「不行,」宋懷硯執拗起來了,「要麼不去,要麼我們一起去。」
「你去。」
「一起去。」
「……」
寧祈實在想不明白小黑蓮今日是怎麼了。他平日裡不是一向精於謀劃、算無遺策嗎?天子重病太子侍疾的道理,連她這種不諳政事的人都知曉,他今日怎麼就非要鑽牛角尖呢?
她有些著急,氣鼓鼓地還要再說些什麼。就在這時,宋昭跟前的小太監忽而朝這邊蹚步過來,朝著二人恭順一禮:
「參見太子、郡主。得知二位殿下一同前來,陛下心中甚慰。只是陛下有令,要單獨召見太子殿下,還請郡主稍等片刻。」
說著,又在宋懷硯面前做出「請」的姿勢:「太子殿下,這邊請。」
老天,難道他們在這兒的爭執竟然讓宋昭給聽見了嗎?
寧祈心中一驚,但旋即又面上大悅。她看向身側的宋懷硯,唇邊浮現出一抹勝利的笑:「快去吧,我的好太子殿下。」
宋懷硯:「……」
無奈,他只好跟著小太監走了過去。
堪堪邁出幾步,想到什麼,他又回眸看向寧祈,溫聲叮囑:「你就在這裡等我,莫要亂跑。若是殿內發生什麼動靜,都不要驚慌,等我回來。」
不就是去瞧瞧宋昭麼,有必要這樣交代麼?搞得像是去單刀赴會見仇人一樣。
寧祈不明所以,便也只好點頭應了句「好」。
見她答應,宋懷硯這才收回目光,又對身側的小太監吩咐道:「郡主體寒,記得教人給郡主添件寒衣。」
「諾。」太監趕忙應下。
*
跟著小太監,宋懷硯步入了龍霄殿。
龍霄殿是宋懷硯再熟悉不過的地方。前世數十年腥風血雨、愛恨交織,他都是在這裡獨自度過,默默齧咬著歲月從掌中流逝的孤寂。
不過自重生以來,出於對他這位父皇的恨意,除了宋昭親自召見,他極少主動前來此處。
殿內寬闊恢宏,他走過漫長的夾道,長靴在地板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他的目光掃過四周,細數著熟悉的裝潢,仿佛是在細數前世的光陰與愛恨。<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