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沈益最後是如何對趙紅死心,然後孤身一人放下S市拆遷補償的房子和地皮來到京城的,陳延予不得而知。
陳延予在飯局上見到他時,他已經成為京城個體戶里的油糧大亨了。
如今事業有成的陳延予,眼光獨到地在京城郊外購置了一大塊肥沃的地皮,並囤積了好幾座頗具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蘊的四合院。
陳延予這一舉措不僅讓商業人士聞到了味,就連林安耀也敏銳的洞察到了四合院的前景。
林安耀聽聞陳延予的舉措後心想,既然妹夫都能有這樣的遠見卓識,那我作為兄長自然也不能落後。
於是,林安耀果斷決定效仿陳延予,也要囤下幾座四合院留在手中。
林安耀買四合院時,林安瑤驚訝地發現,原來她大哥竟然擁有數量這麼多的翡翠珠寶!
據林安耀表示,這些東西一部分是他以往執行任務時所獲得的獎勵。那時候這些東西都不值錢所以他也不當一回事。
還有另一部分,則是林安耀憑藉自身獨特的審美眼光,在市場上精挑細選購買下來的。因為林安耀發現這些東西能用來賺外匯,既然能賺外匯那將來肯定值錢,所以他就囤著了。
回想起曾經大哥去鄉下探望自己時送的那顆璀璨奪目的紅寶石,林安瑤此刻恍然大悟。
怪不得當時大哥出手如此大方,原來是因為他真正擁有著充足的財富儲備,根本無需為此吝惜。
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真相,林安瑤內心充滿了震撼與感慨。
林安瑤回來,正好陳延紀夫妻,林安耀夫妻都在,趁著這個機會兩家人一起搞了個聚會。
飯桌上,大家歡聲笑語,談論著各自的經歷和未來的打算。林安瑤看著家人們其樂融融的樣子,心中滿是幸福。
飯後,女人們聚在一起聊天,男人們則討論起上面新頒布的政策。陳延予分享了一些自己關於新興產業的看法,林安耀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提出一些很有見地的問題。
聚會結束後,和阿姨一起打掃完衛生,林安瑤疲憊的靠在陳延予身上,陳延予緊緊握住她的手。兩人內心充滿了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期待。
第400章 番外番外1
陳延予林安耀囤了四合院,陳延予又慫恿陳延紀也買。
不提以後的升值空間,有房在手就算自己不住也可以租出去。趁房價還沒開始大漲時入手,怎麼都不會虧。
親兄弟明算帳,陳延予賺的越多,和其他兩家的收入差距拉的就越遠。大人現在可能感受不深,但小孩長大後差距就會很明顯了。
比如,等安安長大後即使自己不掙錢還有爸爸媽媽可以兜底,當然溫溫陽陽他們也有爸媽兜底,但經濟條件肯定比不上安安。
經濟水平相差太大的玩伴、親戚,即使小時候再好,長大後相處依然會有所顧忌,閏土和迅哥兒就是最好的例子。
陳延予努力工作賺錢的同時,在力所能及的地方他也想拉自家兄弟一把。
陳延紀沒有弟弟的生意頭腦,但他不是迂腐的人,陳延予只負責把話給他講清楚。
陳延予說完,第二天陳延紀和孫小菲出門一趟就拿了一本房產證回來。
**
1990年,在交通工具普遍是自行車的年代,陳延予開上了小汽車,而且已經開了三四年了。
陳延予公司蒸蒸日上,進入行業領域的範圍包括有家電公司、超市和電影院。
原先大院裡看不上陳延予做個體戶的鄰居現在都換了面孔。
林安瑤對此感受很深,因為她現在走到哪都有人跟她打招呼,這些都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林安瑤疑惑道,「怎麼突然這麼熱情?」
「大概是想把家裡不成器的孩子和親戚往我們公司塞。」陳延予解答道。
這些人表面上對他恭恭敬敬,其實內心仍然看不起個體戶。
看不上但又想給家裡找不到工作的孩子塞進他那裡,這才有了這麼多人硬著頭皮討好他們。
計劃經濟時代成為過去式,隨著市場經濟的政策出台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個體戶不再是投機倒把而是合法經營。
個體戶嘗到了甜頭,隨之成為個體戶的人也就更多。市場經濟有利有弊,利方面促進了經濟,弊方面使得國有企業受到了重大衝擊。
「許多國有企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後,加上市場衝擊和制度不完善,已經發不出來那麼多工資或者被迫下崗了。」
「個體戶雖然聽著不體面,但拿到的錢是實實在在的。」
「不說這些,電影快開始了咱們快走。」陳延予道。
「下崗潮這麼快就來了。」林安瑤擔憂道。
這還只是開始,過幾年下崗潮將會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有人說站在時代的風口上豬都能起飛,但對於無數個失去工作被迫下崗的工人來說卻是致命的打擊。
「好了不想這些了,說好了今天陪我的。」陳延予委屈道。
「好。」林安瑤笑道。
她一走半年多,好不容易回來,她也想趁這個機會和他好好在一塊兒。
陳延予迫不及待把林安瑤拉出來約會。夫妻倆看了電影又逛了百貨大樓,最後大包小包心滿意足的回家。
放學回來知道爸媽去玩沒帶他的安安老不高興了,林安瑤哄了半天答應周末帶他去才哄好。
周末很快到來,林安瑤一家早早準備出發。剛出家門,又碰到了之前總想托關係進公司的鄰居。
鄰居看到他們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眼睛裡閃過一絲羨慕,隨後堆起笑臉說道,「出去玩呀?」
林安瑤笑著回應。
鄰居又開始說起自家親戚找工作的事,陳延予只是禮貌性地點點頭,並未接話。
看了電影,又帶安安去吃了「洋快餐」。
自八十年代起,某個老爺爺的洋快餐風靡一時,吃洋快餐成了年輕人中特別時髦的事情。
安安除了以前跟陳延予出去應酬的時候在外面吃過飯外,平時幾乎不在外面吃。
偶爾溫溫在學校門口買點小吃他也會嘗一嘗,但安安覺得有點咸,需要喝很多水,一下課就跑廁所太煩了。
沒來之前安安聽吃過的同學形容,仿佛洋快餐是世間難得的美味。
來之後安安一看,發現就是以前爸爸媽媽給他做的炸雞炸薯條,安安有些失望。
陳延予早就猜到會這樣,所以他給安安準備了一個驚喜,等他成年禮那天再送給他。
今年八月份,安安就滿18歲了。由於安安趕上了五年制的小學少讀了一年,今年已經在讀大二了。
爸爸媽媽都畢業於京城大學,安安從小就勵志自己也要上京城大學。功夫不負有心人,前年高考,安安以702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京城大學成為一名大學生。
安安才初中開始就跟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舅舅一起鍛鍊,16歲的時候個子已經和陳延予一樣高了。
安安從小就想和舅舅一樣高,不過很遺憾安安最終還是比舅舅林安耀矮了兩厘米。因為從17開始,安安的身高就沒有任何變化了。
安安讀書期間一直沒有住校,學前班和小學有專車接送,初高中和大學是自己騎自行車回家。
第401章 番外番外2
「哥,快點!」溫溫邊收拾書包邊催促道。
「知道了,馬上來。」安安把老師留的作業寫完才站起來收拾課本。
「今天是你生日,不知道叔叔嬸嬸又做了什麼好吃的。」說著說著溫溫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至於嗎?」安安好笑道。
溫溫回道,「怎麼不至於?叔叔嬸嬸做飯那麼好吃我都饞好久了。」
陳延予林安瑤工作越來越忙,以前安安還小,兩個人總會輪流休假在家陪安安。
不過自從安安上高中後不怎麼需要爸爸媽媽陪著了,陳延予和林安瑤就又開始忙起來了。
要不是安安生日到了,兩人要回來給安安過生日,不然還不知道要在外面忙多久呢。
安安溫溫在學校門口等陳延予來接,看到他們的同學問道,「陳意林、陳亦溫,你們不回家嗎?」
安安禮貌點頭道,「回,在這裡等家裡人來接。」
同學奇怪道,「你們車車壞了?」
班上的同學都知道陳意林陳亦溫兄弟倆不住校,家裡離學校近平時都回家住。
溫溫解釋道,「沒有,我們回爺爺奶奶家。」
「哦,我說呢。」同學瞭然點頭道。
同學走後沒多久,陳延予就開著他新買的某迪100到了。
陳延予下車把車鑰匙扔給安安道,「你們倆先上車等著,我去買點東西。」
陳延予走了兩步又回頭叮囑道,「未成年不許開車。」
別以為他不知道,這倆臭小子趁他不在家經常偷偷開他的車。
溫溫緊張的和安安對視,安安馬上不滿道,「爸,你又去給我媽買垃圾食品!」<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陳延予在飯局上見到他時,他已經成為京城個體戶里的油糧大亨了。
如今事業有成的陳延予,眼光獨到地在京城郊外購置了一大塊肥沃的地皮,並囤積了好幾座頗具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蘊的四合院。
陳延予這一舉措不僅讓商業人士聞到了味,就連林安耀也敏銳的洞察到了四合院的前景。
林安耀聽聞陳延予的舉措後心想,既然妹夫都能有這樣的遠見卓識,那我作為兄長自然也不能落後。
於是,林安耀果斷決定效仿陳延予,也要囤下幾座四合院留在手中。
林安耀買四合院時,林安瑤驚訝地發現,原來她大哥竟然擁有數量這麼多的翡翠珠寶!
據林安耀表示,這些東西一部分是他以往執行任務時所獲得的獎勵。那時候這些東西都不值錢所以他也不當一回事。
還有另一部分,則是林安耀憑藉自身獨特的審美眼光,在市場上精挑細選購買下來的。因為林安耀發現這些東西能用來賺外匯,既然能賺外匯那將來肯定值錢,所以他就囤著了。
回想起曾經大哥去鄉下探望自己時送的那顆璀璨奪目的紅寶石,林安瑤此刻恍然大悟。
怪不得當時大哥出手如此大方,原來是因為他真正擁有著充足的財富儲備,根本無需為此吝惜。
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真相,林安瑤內心充滿了震撼與感慨。
林安瑤回來,正好陳延紀夫妻,林安耀夫妻都在,趁著這個機會兩家人一起搞了個聚會。
飯桌上,大家歡聲笑語,談論著各自的經歷和未來的打算。林安瑤看著家人們其樂融融的樣子,心中滿是幸福。
飯後,女人們聚在一起聊天,男人們則討論起上面新頒布的政策。陳延予分享了一些自己關於新興產業的看法,林安耀聽得津津有味,不時提出一些很有見地的問題。
聚會結束後,和阿姨一起打掃完衛生,林安瑤疲憊的靠在陳延予身上,陳延予緊緊握住她的手。兩人內心充滿了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期待。
第400章 番外番外1
陳延予林安耀囤了四合院,陳延予又慫恿陳延紀也買。
不提以後的升值空間,有房在手就算自己不住也可以租出去。趁房價還沒開始大漲時入手,怎麼都不會虧。
親兄弟明算帳,陳延予賺的越多,和其他兩家的收入差距拉的就越遠。大人現在可能感受不深,但小孩長大後差距就會很明顯了。
比如,等安安長大後即使自己不掙錢還有爸爸媽媽可以兜底,當然溫溫陽陽他們也有爸媽兜底,但經濟條件肯定比不上安安。
經濟水平相差太大的玩伴、親戚,即使小時候再好,長大後相處依然會有所顧忌,閏土和迅哥兒就是最好的例子。
陳延予努力工作賺錢的同時,在力所能及的地方他也想拉自家兄弟一把。
陳延紀沒有弟弟的生意頭腦,但他不是迂腐的人,陳延予只負責把話給他講清楚。
陳延予說完,第二天陳延紀和孫小菲出門一趟就拿了一本房產證回來。
**
1990年,在交通工具普遍是自行車的年代,陳延予開上了小汽車,而且已經開了三四年了。
陳延予公司蒸蒸日上,進入行業領域的範圍包括有家電公司、超市和電影院。
原先大院裡看不上陳延予做個體戶的鄰居現在都換了面孔。
林安瑤對此感受很深,因為她現在走到哪都有人跟她打招呼,這些都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林安瑤疑惑道,「怎麼突然這麼熱情?」
「大概是想把家裡不成器的孩子和親戚往我們公司塞。」陳延予解答道。
這些人表面上對他恭恭敬敬,其實內心仍然看不起個體戶。
看不上但又想給家裡找不到工作的孩子塞進他那裡,這才有了這麼多人硬著頭皮討好他們。
計劃經濟時代成為過去式,隨著市場經濟的政策出台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個體戶不再是投機倒把而是合法經營。
個體戶嘗到了甜頭,隨之成為個體戶的人也就更多。市場經濟有利有弊,利方面促進了經濟,弊方面使得國有企業受到了重大衝擊。
「許多國有企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後,加上市場衝擊和制度不完善,已經發不出來那麼多工資或者被迫下崗了。」
「個體戶雖然聽著不體面,但拿到的錢是實實在在的。」
「不說這些,電影快開始了咱們快走。」陳延予道。
「下崗潮這麼快就來了。」林安瑤擔憂道。
這還只是開始,過幾年下崗潮將會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有人說站在時代的風口上豬都能起飛,但對於無數個失去工作被迫下崗的工人來說卻是致命的打擊。
「好了不想這些了,說好了今天陪我的。」陳延予委屈道。
「好。」林安瑤笑道。
她一走半年多,好不容易回來,她也想趁這個機會和他好好在一塊兒。
陳延予迫不及待把林安瑤拉出來約會。夫妻倆看了電影又逛了百貨大樓,最後大包小包心滿意足的回家。
放學回來知道爸媽去玩沒帶他的安安老不高興了,林安瑤哄了半天答應周末帶他去才哄好。
周末很快到來,林安瑤一家早早準備出發。剛出家門,又碰到了之前總想托關係進公司的鄰居。
鄰居看到他們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眼睛裡閃過一絲羨慕,隨後堆起笑臉說道,「出去玩呀?」
林安瑤笑著回應。
鄰居又開始說起自家親戚找工作的事,陳延予只是禮貌性地點點頭,並未接話。
看了電影,又帶安安去吃了「洋快餐」。
自八十年代起,某個老爺爺的洋快餐風靡一時,吃洋快餐成了年輕人中特別時髦的事情。
安安除了以前跟陳延予出去應酬的時候在外面吃過飯外,平時幾乎不在外面吃。
偶爾溫溫在學校門口買點小吃他也會嘗一嘗,但安安覺得有點咸,需要喝很多水,一下課就跑廁所太煩了。
沒來之前安安聽吃過的同學形容,仿佛洋快餐是世間難得的美味。
來之後安安一看,發現就是以前爸爸媽媽給他做的炸雞炸薯條,安安有些失望。
陳延予早就猜到會這樣,所以他給安安準備了一個驚喜,等他成年禮那天再送給他。
今年八月份,安安就滿18歲了。由於安安趕上了五年制的小學少讀了一年,今年已經在讀大二了。
爸爸媽媽都畢業於京城大學,安安從小就勵志自己也要上京城大學。功夫不負有心人,前年高考,安安以702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京城大學成為一名大學生。
安安才初中開始就跟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舅舅一起鍛鍊,16歲的時候個子已經和陳延予一樣高了。
安安從小就想和舅舅一樣高,不過很遺憾安安最終還是比舅舅林安耀矮了兩厘米。因為從17開始,安安的身高就沒有任何變化了。
安安讀書期間一直沒有住校,學前班和小學有專車接送,初高中和大學是自己騎自行車回家。
第401章 番外番外2
「哥,快點!」溫溫邊收拾書包邊催促道。
「知道了,馬上來。」安安把老師留的作業寫完才站起來收拾課本。
「今天是你生日,不知道叔叔嬸嬸又做了什麼好吃的。」說著說著溫溫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至於嗎?」安安好笑道。
溫溫回道,「怎麼不至於?叔叔嬸嬸做飯那麼好吃我都饞好久了。」
陳延予林安瑤工作越來越忙,以前安安還小,兩個人總會輪流休假在家陪安安。
不過自從安安上高中後不怎麼需要爸爸媽媽陪著了,陳延予和林安瑤就又開始忙起來了。
要不是安安生日到了,兩人要回來給安安過生日,不然還不知道要在外面忙多久呢。
安安溫溫在學校門口等陳延予來接,看到他們的同學問道,「陳意林、陳亦溫,你們不回家嗎?」
安安禮貌點頭道,「回,在這裡等家裡人來接。」
同學奇怪道,「你們車車壞了?」
班上的同學都知道陳意林陳亦溫兄弟倆不住校,家裡離學校近平時都回家住。
溫溫解釋道,「沒有,我們回爺爺奶奶家。」
「哦,我說呢。」同學瞭然點頭道。
同學走後沒多久,陳延予就開著他新買的某迪100到了。
陳延予下車把車鑰匙扔給安安道,「你們倆先上車等著,我去買點東西。」
陳延予走了兩步又回頭叮囑道,「未成年不許開車。」
別以為他不知道,這倆臭小子趁他不在家經常偷偷開他的車。
溫溫緊張的和安安對視,安安馬上不滿道,「爸,你又去給我媽買垃圾食品!」<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