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我表姐和表姐夫結婚之後感情依然很好,而且家庭也特別和睦,兩個人現在也有了一對可愛的兒女。」
張嫂子艷羨道,「真好。」
這時,外面傳來孩子們歡快的笑聲。原來心悅帶著安安陽陽還有壯壯在玩跳房子遊戲。幾個孩子純真無邪的模樣讓人看了心生歡喜。
第397章 陳延予創業
回到京城,除了林安瑤,陳延予和安安陽陽全都黑了幾個度。林安瑤勸過他們塗防曬霜,奈何三人都不肯。
玩了一趟暑假就這麼過去了一個月,剩下的一個月時間輪到林安瑤在家看孩子,陳延予出去工作了。
陳延予從機械廠辭職打算自己創業辦科技公司,林安瑤把家裡所有存款都拿了出來支持他。
陳延予拿了錢沒有第一時間招兵買馬為創業做準備,而是先去找人買了兩座院子。院子一套在林安瑤名下,一套在安安名下。
陳延予把房產證拿回來林安瑤問他為什麼這麼做,陳延予的解釋是即使他創業失敗,有這兩座院子在他們家就還有退路。
其實陳延予也想買四合院的,但創業要花錢,拿去買四合院的話會影響到他的進度。陳延予再三思考,最終放棄了四合院。
只要他創業成功,以後不怕沒有四合院住。
初創期的艱難根本無法用一兩句話表達清楚,陳延予開始四處奔波,先是辦理執照成為個體戶,再是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以及合適的辦公場地。
每天早出晚歸,短短一個月陳延予整個人瘦了一圈。林安瑤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她在家裡把一切都料理得井井有條,不讓陳延予有後顧之憂。
那兩座院子,林安瑤時常過去打掃整理。她想著,這是丈夫辛苦打拼下給家人的保障,現在她們住不到可以把它租出去。
又一天,陳延予滿臉疲憊但眼中帶著興奮地回到家。和投資人磨了好久,今天他終於拿到一筆投資了,這筆錢足以支撐他邁出關鍵的第一步。
為了省錢,陳延予把學校附近那座院子的幾間客房暫時用來充當辦公室和研發室,購置的設備也是老舊簡單的二手貨,但招募的幾個技術干工資都不低,畢竟都是和他志同道合的大學同學。
大家沒日沒夜地研究開發新技術產品。經過數月努力,他們的第一個產品樣品終於問世了。
第一個產品陳延予帶著團隊做的智能電飯煲。民以食為天,在飲食方面國人是非常願意花錢的,所以在洗衣機、冰箱和電飯煲之間最終電飯煲取勝成為他們團隊第一個開發的產品。
儘管這個智能電飯煲還存在一些小瑕疵,但這已經是巨大的進步。望著這個凝聚心血的成果,陳延予充滿信心,仿佛看到未來美好的景象正在緩緩展開。
存在的瑕疵被攻克,陳延予便拿著智能電飯煲開始找廠家合作生產。
起初,許多大廠都瞧不上他們這個小團隊做出的東西。他們認為個體戶丟臉,做出來的東西也不過是些小打小鬧。
大廠子合作不了,小廠子的生產技術水平又不夠先進。被拒絕的陳延予沒有氣餒,一家家地跑,不斷展示產品優勢並誠懇講述背後的研發故事,不過依然一無所獲。
陳延予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廠子合作,團隊裡的成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一個個意志都跟著消沉了。
陳延予無法,只能厚著臉皮去找廠子的負責人吃飯喝酒。功夫不負有心人,陳延予被拒絕一次又一次後,有一家快要倒閉的中型工廠表示願意嘗試合作。
雙方都有意向,合作很快達成。第一批產品投放市場後,銷量雖然不算火爆,但反饋回來的好評不少。
消費者發現這個智能電飯煲煮飯確實香糯可口,而且操作方便。隨著口碑慢慢積累,訂單量逐漸增多。
這時,之前拒絕過他們的大廠坐不住了,紛紛拋出橄欖枝,希望能夠合作或者直接想把這項技術買走。
陳延予和團隊商量後決定保持獨立發展,只是擴大與那家中型廠的合作規模。
賺到錢後,陳延予首先改善了辦公環境把辦公室和研發室從家裡搬出去,又購入先進設備,還給團隊成員發放了豐厚獎金。
林安瑤看著日子一天天變好,心中滿是欣慰。她就知道,她老公一定可以!
第一階段的成功沒有讓陳延予沾沾自喜,因為他知道,這只是開始,要想做大做強,他還要朝著更多創新產品進發,未來的路還有很長。
第398章 林安瑤畢業工作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和打拼,陳延予所創立的公司終於初見規模。
這家公司從最初的幾個人小團隊逐漸發展壯大,如今已經擁有了數百名員工,業務也擴展到了多個領域。
而另一邊,林安瑤也順利地完成了她的研究生學業,並憑藉著出色的語言能力和專業知識成功地進入了外交部,成為了一名備受矚目的外交部翻譯員。
林安瑤初入職場工作異常忙碌,外交部的工作量巨大,即使林安瑤在學校成績名列前茅但在外交部任職還是有些吃力。
林安瑤白天在單位兢兢業業工作,晚上下班回家還要不斷學習擴張知識面。
忙碌的工作讓林安瑤無法同時兼顧家庭,好在陳延予上班時間相對自由可以經常回家看安安。
這天,林安瑤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剛進門就看到陳延予繫著圍裙在廚房忙活,餐桌上還擺著一束鮮花。
看到林安瑤,陳延予笑著說道,「媳婦兒今天辛苦啦,我做了你最愛吃的菜。」
林安瑤鼻子一酸,險些落淚。
吃飯的時候,陳延予告訴林安瑤,他打算調整一下公司的管理模式,這樣就能抽出更多時間來照顧家裡。
林安瑤有些愧疚,她知道自己因為工作忽略了家庭。
然而沒過多久,林安瑤接到了一項極為重要的外交翻譯任務,需要出國一段時間,這意味著她將長時間離開家。
陳延予雖有些失落,但仍鼓勵她抓住機會。
林安瑤出發那天,陳延予帶著安安來送她。林安瑤看著丈夫和孩子,眼眶含淚語氣卻堅定地說道,「你們在家好好照顧自己,等我回來給你們帶禮物。」
林安瑤的同事也在跟家人告別,時間一到,林安瑤縱容不舍,也不得不轉身踏上新征程。
飛機起飛划過雲層,留下淺淺的痕跡。
林安瑤擦了擦眼睛轉頭看向窗外的藍天白雲,心中滿是對家人的牽掛和對未來的期待。
陳延予掐著時間,知道林安瑤坐的這班飛機已經起飛了才對安安道,「走吧,我們回家了。」
安安長高了許多,他的個頭如今要比同齡人還要高出一截。他那遺傳林安瑤的淚失禁體質也在林安耀採取了強硬的干預下得以恢復到正常人淚點的程度,但今天還是紅了眼眶。
「媽媽很快就會回來了。」陳延予安慰道。
安安抹了把眼淚癟著小嘴點頭。陳延予摸摸安安的頭,牽著安安的手離開機場。
林安瑤到達目的地後便迅速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每天除了查閱大量資料準備翻譯文件,就是參與各種外交會議進行口譯工作。
時差和高強度的工作讓她身體漸漸吃不消,但每次想到家中的丈夫和孩子,她又充滿力量。
與此同時,陳延予在家裡一邊打理公司事務,一邊照顧安安。
經過調整後的管理模式效果不錯,公司運轉正常。但夜晚來臨,他總會想念林安瑤。
日子一天天過去,林安瑤負責的項目接近尾聲。可就在這時,她突然生病發燒了。
為了不影響工作進度,林安瑤咬牙堅持,最終任務圓滿完成,林安瑤卻累倒了。
同事們趕緊安排她就醫休息,但林安瑤病好後歸心似箭。
回國那天,陳延予帶著安安早早來到機場等候。當林安瑤出現在視野里時,安安高興地衝上去抱住媽媽,眼裡滿是孺慕之情。
陳延予接過行李,心疼地看著消瘦不少的妻子,輕聲說道,「歡迎回家。」
陳延予上前把林安瑤和安安一起抱在懷裡,一家三口緊緊相擁在一起,幸福滿溢。
第399章 結局
回到了熟悉而又親切溫暖的家裡,林安瑤放鬆的大睡了兩天懶覺,直到睡眠充足狀態良好才出門見人。
林安瑤補覺的這兩天陳延予也陪著,好幾天見不到老闆,公司的員工和外界人士都在猜測陳延予又想走什麼賽道。
陳延予所經營的公司在短短几年時間裡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令人矚目成就的同時,陳延予又開發了不同的新業務都賺的盆滿缽滿。
前世的陳延予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和聰明的經商頭腦,這一世雖然和前世比起來基礎差了點,但收穫卻更多。
這幾年個體戶越來越多,大家賺到的錢也越來越多,逐漸的就很少有人看不起個體戶了。
除了陳延予外,同是個體戶發展起來的商業人士也很多,其中沈益就是一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張嫂子艷羨道,「真好。」
這時,外面傳來孩子們歡快的笑聲。原來心悅帶著安安陽陽還有壯壯在玩跳房子遊戲。幾個孩子純真無邪的模樣讓人看了心生歡喜。
第397章 陳延予創業
回到京城,除了林安瑤,陳延予和安安陽陽全都黑了幾個度。林安瑤勸過他們塗防曬霜,奈何三人都不肯。
玩了一趟暑假就這麼過去了一個月,剩下的一個月時間輪到林安瑤在家看孩子,陳延予出去工作了。
陳延予從機械廠辭職打算自己創業辦科技公司,林安瑤把家裡所有存款都拿了出來支持他。
陳延予拿了錢沒有第一時間招兵買馬為創業做準備,而是先去找人買了兩座院子。院子一套在林安瑤名下,一套在安安名下。
陳延予把房產證拿回來林安瑤問他為什麼這麼做,陳延予的解釋是即使他創業失敗,有這兩座院子在他們家就還有退路。
其實陳延予也想買四合院的,但創業要花錢,拿去買四合院的話會影響到他的進度。陳延予再三思考,最終放棄了四合院。
只要他創業成功,以後不怕沒有四合院住。
初創期的艱難根本無法用一兩句話表達清楚,陳延予開始四處奔波,先是辦理執照成為個體戶,再是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以及合適的辦公場地。
每天早出晚歸,短短一個月陳延予整個人瘦了一圈。林安瑤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她在家裡把一切都料理得井井有條,不讓陳延予有後顧之憂。
那兩座院子,林安瑤時常過去打掃整理。她想著,這是丈夫辛苦打拼下給家人的保障,現在她們住不到可以把它租出去。
又一天,陳延予滿臉疲憊但眼中帶著興奮地回到家。和投資人磨了好久,今天他終於拿到一筆投資了,這筆錢足以支撐他邁出關鍵的第一步。
為了省錢,陳延予把學校附近那座院子的幾間客房暫時用來充當辦公室和研發室,購置的設備也是老舊簡單的二手貨,但招募的幾個技術干工資都不低,畢竟都是和他志同道合的大學同學。
大家沒日沒夜地研究開發新技術產品。經過數月努力,他們的第一個產品樣品終於問世了。
第一個產品陳延予帶著團隊做的智能電飯煲。民以食為天,在飲食方面國人是非常願意花錢的,所以在洗衣機、冰箱和電飯煲之間最終電飯煲取勝成為他們團隊第一個開發的產品。
儘管這個智能電飯煲還存在一些小瑕疵,但這已經是巨大的進步。望著這個凝聚心血的成果,陳延予充滿信心,仿佛看到未來美好的景象正在緩緩展開。
存在的瑕疵被攻克,陳延予便拿著智能電飯煲開始找廠家合作生產。
起初,許多大廠都瞧不上他們這個小團隊做出的東西。他們認為個體戶丟臉,做出來的東西也不過是些小打小鬧。
大廠子合作不了,小廠子的生產技術水平又不夠先進。被拒絕的陳延予沒有氣餒,一家家地跑,不斷展示產品優勢並誠懇講述背後的研發故事,不過依然一無所獲。
陳延予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廠子合作,團隊裡的成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一個個意志都跟著消沉了。
陳延予無法,只能厚著臉皮去找廠子的負責人吃飯喝酒。功夫不負有心人,陳延予被拒絕一次又一次後,有一家快要倒閉的中型工廠表示願意嘗試合作。
雙方都有意向,合作很快達成。第一批產品投放市場後,銷量雖然不算火爆,但反饋回來的好評不少。
消費者發現這個智能電飯煲煮飯確實香糯可口,而且操作方便。隨著口碑慢慢積累,訂單量逐漸增多。
這時,之前拒絕過他們的大廠坐不住了,紛紛拋出橄欖枝,希望能夠合作或者直接想把這項技術買走。
陳延予和團隊商量後決定保持獨立發展,只是擴大與那家中型廠的合作規模。
賺到錢後,陳延予首先改善了辦公環境把辦公室和研發室從家裡搬出去,又購入先進設備,還給團隊成員發放了豐厚獎金。
林安瑤看著日子一天天變好,心中滿是欣慰。她就知道,她老公一定可以!
第一階段的成功沒有讓陳延予沾沾自喜,因為他知道,這只是開始,要想做大做強,他還要朝著更多創新產品進發,未來的路還有很長。
第398章 林安瑤畢業工作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和打拼,陳延予所創立的公司終於初見規模。
這家公司從最初的幾個人小團隊逐漸發展壯大,如今已經擁有了數百名員工,業務也擴展到了多個領域。
而另一邊,林安瑤也順利地完成了她的研究生學業,並憑藉著出色的語言能力和專業知識成功地進入了外交部,成為了一名備受矚目的外交部翻譯員。
林安瑤初入職場工作異常忙碌,外交部的工作量巨大,即使林安瑤在學校成績名列前茅但在外交部任職還是有些吃力。
林安瑤白天在單位兢兢業業工作,晚上下班回家還要不斷學習擴張知識面。
忙碌的工作讓林安瑤無法同時兼顧家庭,好在陳延予上班時間相對自由可以經常回家看安安。
這天,林安瑤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剛進門就看到陳延予繫著圍裙在廚房忙活,餐桌上還擺著一束鮮花。
看到林安瑤,陳延予笑著說道,「媳婦兒今天辛苦啦,我做了你最愛吃的菜。」
林安瑤鼻子一酸,險些落淚。
吃飯的時候,陳延予告訴林安瑤,他打算調整一下公司的管理模式,這樣就能抽出更多時間來照顧家裡。
林安瑤有些愧疚,她知道自己因為工作忽略了家庭。
然而沒過多久,林安瑤接到了一項極為重要的外交翻譯任務,需要出國一段時間,這意味著她將長時間離開家。
陳延予雖有些失落,但仍鼓勵她抓住機會。
林安瑤出發那天,陳延予帶著安安來送她。林安瑤看著丈夫和孩子,眼眶含淚語氣卻堅定地說道,「你們在家好好照顧自己,等我回來給你們帶禮物。」
林安瑤的同事也在跟家人告別,時間一到,林安瑤縱容不舍,也不得不轉身踏上新征程。
飛機起飛划過雲層,留下淺淺的痕跡。
林安瑤擦了擦眼睛轉頭看向窗外的藍天白雲,心中滿是對家人的牽掛和對未來的期待。
陳延予掐著時間,知道林安瑤坐的這班飛機已經起飛了才對安安道,「走吧,我們回家了。」
安安長高了許多,他的個頭如今要比同齡人還要高出一截。他那遺傳林安瑤的淚失禁體質也在林安耀採取了強硬的干預下得以恢復到正常人淚點的程度,但今天還是紅了眼眶。
「媽媽很快就會回來了。」陳延予安慰道。
安安抹了把眼淚癟著小嘴點頭。陳延予摸摸安安的頭,牽著安安的手離開機場。
林安瑤到達目的地後便迅速投入到緊張的工作當中。每天除了查閱大量資料準備翻譯文件,就是參與各種外交會議進行口譯工作。
時差和高強度的工作讓她身體漸漸吃不消,但每次想到家中的丈夫和孩子,她又充滿力量。
與此同時,陳延予在家裡一邊打理公司事務,一邊照顧安安。
經過調整後的管理模式效果不錯,公司運轉正常。但夜晚來臨,他總會想念林安瑤。
日子一天天過去,林安瑤負責的項目接近尾聲。可就在這時,她突然生病發燒了。
為了不影響工作進度,林安瑤咬牙堅持,最終任務圓滿完成,林安瑤卻累倒了。
同事們趕緊安排她就醫休息,但林安瑤病好後歸心似箭。
回國那天,陳延予帶著安安早早來到機場等候。當林安瑤出現在視野里時,安安高興地衝上去抱住媽媽,眼裡滿是孺慕之情。
陳延予接過行李,心疼地看著消瘦不少的妻子,輕聲說道,「歡迎回家。」
陳延予上前把林安瑤和安安一起抱在懷裡,一家三口緊緊相擁在一起,幸福滿溢。
第399章 結局
回到了熟悉而又親切溫暖的家裡,林安瑤放鬆的大睡了兩天懶覺,直到睡眠充足狀態良好才出門見人。
林安瑤補覺的這兩天陳延予也陪著,好幾天見不到老闆,公司的員工和外界人士都在猜測陳延予又想走什麼賽道。
陳延予所經營的公司在短短几年時間裡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令人矚目成就的同時,陳延予又開發了不同的新業務都賺的盆滿缽滿。
前世的陳延予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和聰明的經商頭腦,這一世雖然和前世比起來基礎差了點,但收穫卻更多。
這幾年個體戶越來越多,大家賺到的錢也越來越多,逐漸的就很少有人看不起個體戶了。
除了陳延予外,同是個體戶發展起來的商業人士也很多,其中沈益就是一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