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天下的人都去服勞役了,地誰來種,百姓要怎麼生存?
現在想想,楊堅留的家底確實還挺好的,不然都扛不了十幾年啊!
漢初,劉邦早就已經目瞪口呆了,我滴乖乖,看來咱這個見識還是少了!
像胡亥那樣二世而亡的暴君,居然還有一個?!
說他橫徵暴斂都不夠啊,這分明是沒把百姓的命當回事啊!
咳咳,雖然當皇帝的有這種毛病也算正常,但關鍵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這步步緊逼,人家不造反才怪了!
主要這隋朝剛立,又有個開皇之治,怎麼也不是王朝末年之相。
哈哈,你沒到末年,爺就來給你加加速是吧?
【原本以為受到這麼重大的挫折,總要好好休養生息了吧?】
【楊廣,一款24K純倔驢,還是那種受不了挫折的高傲脾氣。】
【輸什麼輸,我字典里怎麼能有這個字?】
【剛剛失敗,人家就馬不停蹄的開始準備起了第二次征伐高句麗。】
【不出意外,又華麗的失敗了。】
【主要是這對國家的民力物力消耗太大了,一點喘息的空間都沒有留出來。】
【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接連兩年的大戰還沒什麼結果,天下早就是民怨沸騰。】
【但楊廣聽不見啊,他又緊接著開始準備第三次攻打高句麗了。】
楊堅:???
高句麗是殺你十八輩祖宗了嗎?
大隋基業你都不要了,非得把人家打服是吧?
要是打下來都算了,關鍵是耗時耗力啥也沒得到,你圖啥?
楊堅心裡那叫一個難受,眼睜睜的看著這孽子作天作地的把他辛苦經營的國家給敗了個乾淨啊!
【要知道這個時候國內已經是沸反盈天,各路農民起義層出不窮。】
【也是難為楊廣還要堅持再打高句麗,決心一意孤行到底。】
【由於前兩次的失敗,這次出征不僅軍心浮動,而且士氣低落得很。】
【但卻成功的迫使高句麗投降了,是不是很難理解?】
【害,那是因為大隋不煩,人家高句麗都煩了。】
【天天打,年年打,啥時候是個頭!】
【還不如就直接投降,也讓楊廣面子上好看點,別再來糾纏了!】
【故而,看似隋朝接受了高句麗的投降,實際上啥也沒得到,白干!】
楊勇都已經感嘆累了,平日裡沒看出來二弟還有這種能力呢?
說他是史上第一敗家子也不為過了吧?
這可是一個新興的大隋啊,十幾年他就給弄死了!
【到大業十年的時候,天下已經開始亂了,隋朝的統治也開始岌岌可危。】
【但你萬萬想不到,作為皇帝的楊廣在幹什麼!】
第249章 楊廣:接著奏樂接著舞!
【雖然說各地的起義軍聲勢已經是如火如荼,但一時半會兒也打不到楊廣面前。】
【再說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隋朝還是有朝廷官軍在平叛的。】
【那作為皇帝,楊廣當然是接著奏樂接著舞了!】
【不僅如此,他甚至還謀劃著名進行第三次巡遊江都!】
【是的沒錯,自從南北大運河貫通之後,楊廣發展出了坐船出遊的新愛好。】
【巡遊這種事嘛,各朝各代皇帝做得也不少,往好了說那是為了體察民情。】
【但要是直白點,巡遊產生的開銷可不是一筆小數字,這都是活生生的壓力啊!】
秦朝,扶蘇偷偷瞟了一眼自家父皇,又低下了頭。
他對於這種鋪張浪費的巡遊之舉自然是有點不贊同的,可他也知道巡遊的重要性。
不同於隋朝,秦朝兼併六國可沒過多久,天下的人心依舊浮動。
巡遊之事,也是為了震懾宵小,展現大秦的強盛。
他嘆了口氣,只是本就不怎麼充盈的國庫,又得大出血。
嬴政對巡遊不發表意見,關鍵這家裡的房子都四處著火了,還要出去巡遊?
腦子瓦特了吧!
【更何況,隋煬帝楊廣那是個勤儉節約的主嗎?】
【每次巡遊都是大場面,光是拉船的縴夫就有八萬多人,還有其餘各種宮女侍衛等數不勝數。】
【沿途的行宮更是浩如煙海,主打一個五星級體驗感拉滿!】
【江都就更不用說了,行宮不僅眾多,還一個賽一個的豪華,奇珍異寶是琳琅滿目。】
【路過的螞蟻見了都要說一句,這才叫紙醉金迷啊!】
楊堅:呵呵,他的紙醉金迷是建立在朕的痛苦上啊!
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啊!
光是粗略算算,一趟巡遊下來花費的金錢就已經是難以想像的龐大了。
這叫什麼?
集天下之力來供養他一個人的風花雪月啊!
【因此一次巡遊下來,本就所剩不多的國庫已經空得能跑老鼠了。】
【但這祖宗還要巡遊能怎麼辦,只能去老百姓那裡剝削啊!】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時候,楊廣想要出門巡遊自然遭到了大臣的反對。】
【連造反的起義軍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燒了他的幾千艘龍舟。】
【嘿,你猜怎麼著?】
【燒了就再建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人家還要求造得更加豪華呢!】
明朝,崇禎默默地藏起自己打著補丁的龍袍,欲哭無淚。
同樣是亡國之君,怎麼待遇天差地別啊!
人家好吃好喝好玩的享受了,朕呢嗚嗚嗚?!
【右侯衛大將軍趙才冒死進諫,勸楊廣回京師安撫百姓被關押入獄。】
【建節任宗也上書進諫,結果被楊廣在朝堂上活活給打死了!】
【誰也不是不想活了,哪裡還敢勸他?】
【人家自己的王朝都不上心,他們這不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嗎?】
【楊廣難道真的對隋朝的情況一無所知嗎?】
唐朝,李世民問身邊的小承乾:「承乾覺得呢?」
李承乾垂眸認真思索了一會兒,他雖然不了解隋煬帝,但他聽天幕說過未來的自己啊!
「做昏君容易,要做力挽狂瀾的明君卻要付出大量的心血。」
更何況,都已經走到了糟糕的局面,與其垂死掙扎,還不如破罐子破摔!
他嘆了一聲:「隋煬帝是心知肚明,卻又甘願裝聾作啞。」
李世民摸了摸他的頭:「為君者掌握了天下至高無上的權力,就意味著也承擔起了照拂萬民的責任。」
「沒有什麼東西是不需要付出代價,就可以心安理得享受的。」
【而且他自己幹的事情,自己心裡還能沒數嗎?】
【但你要他洗心革面,然後力挽狂瀾扶大隋之將傾嗎?】
【改變哪有享樂來的容易呢?】
【再者,就算他楊廣願意重新做人,天下人對他的信任還剩幾分?】
【那些已經逐漸成了氣候的起義軍,又真的願意再次臣服於他嗎?】
【對於已至窮途末路的楊廣來說,最後的時光大抵是人生得意須盡歡的寫照吧!】
此時的隋朝末年,坐在大殿上的楊廣聽到葉楚的話,卻痴痴笑出了聲。
「人生得意須盡歡,好一個人生得意須盡歡!」
他拿著酒壺跌跌撞撞的走下皇位,又哭又笑的,狀若瘋魔。
身邊伺候的宮女和太監嚇得噤若寒蟬,跪伏在地不敢發出聲音。
往日歌舞昇平的殿中,在此時卻顯得格外冷清。
楊廣醉眼朦朧的倚坐在殿門處的石階上,他無力地扯了一下嘴角。
偏偏最該麻木的時候最清醒,他會迎來怎樣的結局呢?
【在江都的這段時間裡,楊廣仍然是大肆放縱享受,似乎完全沉溺在了取樂中。】
【與此同時,他的心中卻又對隋朝的局勢明明白白。】
【在大隋統治搖搖欲墜的時候,身邊的臣子究竟還能不能信呢?】
【他開始頻繁更換官員,導致朝廷內部人心惶惶,政治局勢更加不穩定。】
【根據《資治通鑑》所書,楊廣也曾經對著鏡子說道:「好頭頸,誰當斫之?」】
【江都盛景再怎麼熱烈如火,也更改不了隱藏在背後的暗流涌動。】
【他這個皇帝為天下人所憤恨,恐怕難以善終。】
漢朝,劉徹並不同情,說到底不都是自己走出來的這條路嗎?
又沒有人把刀架在他脖子上逼著他幹這些事!
就算是為了平民憤,楊廣也不能再活著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還沒等起義軍覆滅隋朝,身邊的人就先坐不住了。】
【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發動兵變,率領禁軍沖入宮中,抓住了楊廣。】
【大勢已去,楊廣為了保留最後的體面,請求喝毒酒自盡未被允許,最終被縊死在了江都。】
【伴隨著楊廣的死亡,大隋的故事也落下了帷幕,成為了另一個二世而亡的王朝。】<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現在想想,楊堅留的家底確實還挺好的,不然都扛不了十幾年啊!
漢初,劉邦早就已經目瞪口呆了,我滴乖乖,看來咱這個見識還是少了!
像胡亥那樣二世而亡的暴君,居然還有一個?!
說他橫徵暴斂都不夠啊,這分明是沒把百姓的命當回事啊!
咳咳,雖然當皇帝的有這種毛病也算正常,但關鍵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這步步緊逼,人家不造反才怪了!
主要這隋朝剛立,又有個開皇之治,怎麼也不是王朝末年之相。
哈哈,你沒到末年,爺就來給你加加速是吧?
【原本以為受到這麼重大的挫折,總要好好休養生息了吧?】
【楊廣,一款24K純倔驢,還是那種受不了挫折的高傲脾氣。】
【輸什麼輸,我字典里怎麼能有這個字?】
【剛剛失敗,人家就馬不停蹄的開始準備起了第二次征伐高句麗。】
【不出意外,又華麗的失敗了。】
【主要是這對國家的民力物力消耗太大了,一點喘息的空間都沒有留出來。】
【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接連兩年的大戰還沒什麼結果,天下早就是民怨沸騰。】
【但楊廣聽不見啊,他又緊接著開始準備第三次攻打高句麗了。】
楊堅:???
高句麗是殺你十八輩祖宗了嗎?
大隋基業你都不要了,非得把人家打服是吧?
要是打下來都算了,關鍵是耗時耗力啥也沒得到,你圖啥?
楊堅心裡那叫一個難受,眼睜睜的看著這孽子作天作地的把他辛苦經營的國家給敗了個乾淨啊!
【要知道這個時候國內已經是沸反盈天,各路農民起義層出不窮。】
【也是難為楊廣還要堅持再打高句麗,決心一意孤行到底。】
【由於前兩次的失敗,這次出征不僅軍心浮動,而且士氣低落得很。】
【但卻成功的迫使高句麗投降了,是不是很難理解?】
【害,那是因為大隋不煩,人家高句麗都煩了。】
【天天打,年年打,啥時候是個頭!】
【還不如就直接投降,也讓楊廣面子上好看點,別再來糾纏了!】
【故而,看似隋朝接受了高句麗的投降,實際上啥也沒得到,白干!】
楊勇都已經感嘆累了,平日裡沒看出來二弟還有這種能力呢?
說他是史上第一敗家子也不為過了吧?
這可是一個新興的大隋啊,十幾年他就給弄死了!
【到大業十年的時候,天下已經開始亂了,隋朝的統治也開始岌岌可危。】
【但你萬萬想不到,作為皇帝的楊廣在幹什麼!】
第249章 楊廣:接著奏樂接著舞!
【雖然說各地的起義軍聲勢已經是如火如荼,但一時半會兒也打不到楊廣面前。】
【再說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隋朝還是有朝廷官軍在平叛的。】
【那作為皇帝,楊廣當然是接著奏樂接著舞了!】
【不僅如此,他甚至還謀劃著名進行第三次巡遊江都!】
【是的沒錯,自從南北大運河貫通之後,楊廣發展出了坐船出遊的新愛好。】
【巡遊這種事嘛,各朝各代皇帝做得也不少,往好了說那是為了體察民情。】
【但要是直白點,巡遊產生的開銷可不是一筆小數字,這都是活生生的壓力啊!】
秦朝,扶蘇偷偷瞟了一眼自家父皇,又低下了頭。
他對於這種鋪張浪費的巡遊之舉自然是有點不贊同的,可他也知道巡遊的重要性。
不同於隋朝,秦朝兼併六國可沒過多久,天下的人心依舊浮動。
巡遊之事,也是為了震懾宵小,展現大秦的強盛。
他嘆了口氣,只是本就不怎麼充盈的國庫,又得大出血。
嬴政對巡遊不發表意見,關鍵這家裡的房子都四處著火了,還要出去巡遊?
腦子瓦特了吧!
【更何況,隋煬帝楊廣那是個勤儉節約的主嗎?】
【每次巡遊都是大場面,光是拉船的縴夫就有八萬多人,還有其餘各種宮女侍衛等數不勝數。】
【沿途的行宮更是浩如煙海,主打一個五星級體驗感拉滿!】
【江都就更不用說了,行宮不僅眾多,還一個賽一個的豪華,奇珍異寶是琳琅滿目。】
【路過的螞蟻見了都要說一句,這才叫紙醉金迷啊!】
楊堅:呵呵,他的紙醉金迷是建立在朕的痛苦上啊!
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啊!
光是粗略算算,一趟巡遊下來花費的金錢就已經是難以想像的龐大了。
這叫什麼?
集天下之力來供養他一個人的風花雪月啊!
【因此一次巡遊下來,本就所剩不多的國庫已經空得能跑老鼠了。】
【但這祖宗還要巡遊能怎麼辦,只能去老百姓那裡剝削啊!】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時候,楊廣想要出門巡遊自然遭到了大臣的反對。】
【連造反的起義軍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燒了他的幾千艘龍舟。】
【嘿,你猜怎麼著?】
【燒了就再建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人家還要求造得更加豪華呢!】
明朝,崇禎默默地藏起自己打著補丁的龍袍,欲哭無淚。
同樣是亡國之君,怎麼待遇天差地別啊!
人家好吃好喝好玩的享受了,朕呢嗚嗚嗚?!
【右侯衛大將軍趙才冒死進諫,勸楊廣回京師安撫百姓被關押入獄。】
【建節任宗也上書進諫,結果被楊廣在朝堂上活活給打死了!】
【誰也不是不想活了,哪裡還敢勸他?】
【人家自己的王朝都不上心,他們這不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嗎?】
【楊廣難道真的對隋朝的情況一無所知嗎?】
唐朝,李世民問身邊的小承乾:「承乾覺得呢?」
李承乾垂眸認真思索了一會兒,他雖然不了解隋煬帝,但他聽天幕說過未來的自己啊!
「做昏君容易,要做力挽狂瀾的明君卻要付出大量的心血。」
更何況,都已經走到了糟糕的局面,與其垂死掙扎,還不如破罐子破摔!
他嘆了一聲:「隋煬帝是心知肚明,卻又甘願裝聾作啞。」
李世民摸了摸他的頭:「為君者掌握了天下至高無上的權力,就意味著也承擔起了照拂萬民的責任。」
「沒有什麼東西是不需要付出代價,就可以心安理得享受的。」
【而且他自己幹的事情,自己心裡還能沒數嗎?】
【但你要他洗心革面,然後力挽狂瀾扶大隋之將傾嗎?】
【改變哪有享樂來的容易呢?】
【再者,就算他楊廣願意重新做人,天下人對他的信任還剩幾分?】
【那些已經逐漸成了氣候的起義軍,又真的願意再次臣服於他嗎?】
【對於已至窮途末路的楊廣來說,最後的時光大抵是人生得意須盡歡的寫照吧!】
此時的隋朝末年,坐在大殿上的楊廣聽到葉楚的話,卻痴痴笑出了聲。
「人生得意須盡歡,好一個人生得意須盡歡!」
他拿著酒壺跌跌撞撞的走下皇位,又哭又笑的,狀若瘋魔。
身邊伺候的宮女和太監嚇得噤若寒蟬,跪伏在地不敢發出聲音。
往日歌舞昇平的殿中,在此時卻顯得格外冷清。
楊廣醉眼朦朧的倚坐在殿門處的石階上,他無力地扯了一下嘴角。
偏偏最該麻木的時候最清醒,他會迎來怎樣的結局呢?
【在江都的這段時間裡,楊廣仍然是大肆放縱享受,似乎完全沉溺在了取樂中。】
【與此同時,他的心中卻又對隋朝的局勢明明白白。】
【在大隋統治搖搖欲墜的時候,身邊的臣子究竟還能不能信呢?】
【他開始頻繁更換官員,導致朝廷內部人心惶惶,政治局勢更加不穩定。】
【根據《資治通鑑》所書,楊廣也曾經對著鏡子說道:「好頭頸,誰當斫之?」】
【江都盛景再怎麼熱烈如火,也更改不了隱藏在背後的暗流涌動。】
【他這個皇帝為天下人所憤恨,恐怕難以善終。】
漢朝,劉徹並不同情,說到底不都是自己走出來的這條路嗎?
又沒有人把刀架在他脖子上逼著他幹這些事!
就算是為了平民憤,楊廣也不能再活著了!
【事實也確實如此,還沒等起義軍覆滅隋朝,身邊的人就先坐不住了。】
【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發動兵變,率領禁軍沖入宮中,抓住了楊廣。】
【大勢已去,楊廣為了保留最後的體面,請求喝毒酒自盡未被允許,最終被縊死在了江都。】
【伴隨著楊廣的死亡,大隋的故事也落下了帷幕,成為了另一個二世而亡的王朝。】<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