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用百姓的命去填,最終只會把自己也葬送了!

  【你別說,他甚至還開疆拓土,收拾了一遍附近的少數民族勢力。】

  【根據《隋書》記載,在大業五年的時候,全國大約有900萬戶人口。】

  【聽起來是不是覺得這不是做得還不錯呢!】

  【難道楊廣也是像李隆基那樣腦子抽風了,才會搞得二世而亡?】

  隋朝,楊堅也想知道。

  他掃了一眼下面跪著的幾個兒子,心中如何不憂愁?

  皇子雖多,有能力的卻是少,楊廣已經算是裡面比較好的了。

  而且聽天幕的介紹,也沒有什麼可以指摘的過錯啊?

  【作為歷史上排得上號的超級敗家子,楊廣治理國家那都是在用人命去填!】

  【從他登基開始就啟動了營建東都的計劃,也就是建設洛陽城作為另一個政治中心。】

  【這個舉動本來也沒什麼,可關鍵是他每個月就要徵調男丁200萬人去幹活。】

  【不是開玩笑,僅用了一年的時間,洛陽的主體工程就基本完全修好了!】

  【根據史料推測,在這次修建工程中失去性命的勞工不下數百萬!】

  楊堅:???

  他都懵了,每月徵調200萬,你他丫的趕著投胎啊!

  老子這個大興城還是以前漢朝的長安,在原本的規模上修建都搞了一年才初具規模。

  不敢想洛陽城得死了多少人!

  還沒等他說什麼,葉楚又繼續盤點起來:【而且,楊廣是懂什麼叫雙線並進的。】

  【修建東都的同時,作為大隋CEO他還主持開發了南北大運河貫通項目。】

  【大運河的修建是有重要意義的,原本應該成為一項留名青史的光榮政績。】

  【但是,大運河的修建是建立在隋朝百姓不計其數的傷亡之上的!】

  【給大家對比一下,昔日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前後花費了五年的時間才完成了基本工程。】

  【但這條貫穿南北的大運河,僅僅用了6年的時間就基本開發完了,其中耗費的人力可以想像!】

  漢朝,說起都江堰劉徹就明白了。

  我滴天,還老說他窮兵黷武,耗費人力呢,這屬實是小巫見大巫了!

  一條南北貫通的運河要想修好,只怕桑弘羊立馬就要上吊給他看了。

  更何況還在六年的時間裡就完成了,你不滅國都說不過去啊!

  【主要是徵調民夫都算了,給他楊廣幹活那不叫幹活,那是玩命!】

  【由於上頭給的時間緊,下面的人都是拿著小皮鞭使勁催!】

  【民夫們那是日夜勞動,幾乎沒有休息,而且生活條件還十分惡劣,常常生病。】

  【就這樣你都還不能懈怠,不然就會受到嚴懲,丟掉性命!】

  【根據史料記載,僅僅是在開通濟渠的100多萬民夫中,死亡人數就高達三分之二!】

  【這六年的修建下來,死亡的人數到達了一個極其駭人的地步!】

  楊堅能說什麼呢,他上去就是一腳踹到了楊廣身上。

  「蠢出生天的孽障!」

  「你是生怕我大隋的基業千秋萬代啊你!」

  「朕真該叫你去當民夫,去好好體驗下這是什麼感覺!」

  楊廣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他要做皇帝做聖君,自然要做大事留名青史!

  身為大隋的子民,他們本就應該為大隋付出!

  何錯之有?!

  他怨恨地看了一眼天幕,只可恨有了它的劇透,他再也無緣皇位了!

  【噢,對了,他還徵調了120萬男丁去修長城,死傷者也是過半。】

  【光是大業六年之前,他就作天作地的頻繁征役,還是那種有去無回的勞役。】

  【一個國家的人口就這麼多,男子也就占一半,他這麼一搞成年男子全被抓去服勞役。】

  【導致隋朝的勞動力銳減,土地也沒人種,百姓活得是苦不堪言。】

  【甚至有時候人不夠用了,連婦女都要被徵調去服役。】

  【沒人沒錢沒糧,國家生娃的速度還趕不上他弄死的快!】

  宋朝,王安石目露痛惜:「耗費人力到這個地步的,也是亘古未見了!」

  「只是一味的消耗人口,卻不思休養生息,就是再有幾百萬戶人口也不夠造的!」

  蘇軾為王安石倒了一盞茶,搖搖頭:「隋朝新建不過20餘年,朝中民間並無尖銳矛盾衝突。」

  「按理說正是發展開拓的好時機,卻被活生生的給葬送了!」

  【但歷史證明,這還不是楊廣的極限。】

  【建東都、開運河、修長城,比起他後面的操作來說都算是灑灑水了。】

  【帶給隋朝百姓的痛苦還遠遠沒有結束!】

  生活在開皇年間的百姓直呼造孽,關係到自己的身家性命誰不怕啊?

  誰知道死的幾百萬戶人家裡有沒有自己啊!

  不少人對著大興城的方向跪下,高聲呼喊著:「陛下!陛下明鑑啊!」

  「千萬不能讓晉王登基啊!」

  皇宮中的楊堅面無表情的看著天幕,他倒要看看這個孽子還能做出什麼事來!

  第248章 楊堅:???高句麗到底怎麼你了!

  【隋朝建立之前,中原分裂將近三百多年,周邊的藩屬國小心思也多了起來。】

  【尤其是位於隋朝東北處的高句麗,經過這些年的猥瑣發育已經形成了較為強大的割據政權。】

  【其領土東面瀕臨日本海,南達漢江流域,西北直抵遼水與隋朝接壤,地盤一再擴張。】

  【不僅如此,高句麗擁兵60萬,還打服了周邊的契丹、靺鞨等部落,逐漸有一家獨大的趨勢。】

  【最重要的是,高句麗作為受中原王朝冊封的藩屬國,卻不遵臣禮,不供職貢。】

  【甚至還暗中與突厥等勢力勾結,這不是想要造反嗎?】

  【眼瞅著小弟有想要篡位的意思了,隋朝也不會幹等著它做大。】

  【從某種程度來說,攻打高句麗是具有一定戰略意義的。】

  唐朝貞觀十九年,提起高句麗朝中眾人的臉色一瞬間就冷下來了。

  哼,不過是中原周邊的附屬小國,竟也生出了悖逆的心思!

  李世民心裡還是沒有放下對高句麗的執念,自己好不容易御駕親征呢!

  最後卻不得不因為寒冷的氣候和後勤補給問題,無奈撤退了。

  泉蓋蘇文,終有一日我大唐的鐵騎會再次踏上高句麗,完成這場征伐!

  大業年間,楊廣難得笑了下:「這天幕也不是全無可取之處嘛!」

  「朕打高句麗,那是必行之舉,算你有眼光!」

  還沒等他的好心情持續,卻聽見葉楚接著說道。

  【攻打高句麗可以,也不是說要拖著全隋朝的百姓一起去死啊!】

  【哪有人這麼打仗的?】

  【關鍵是還不止打了一次,再厚的家底也經不起這麼造啊!】

  【楊廣每次搞什麼大動作,那都是百萬人起步,打高句麗也不例外。】

  【大業八年,楊廣徵調大量民夫修造戰船、兵器,並開始抽調全國兵力在涿郡集結,號稱百萬之眾。】

  【架勢倒是擺的很足,一副不破高句麗終不還的氣勢。】

  【可惜,現實狠狠甩了楊廣一個大耳巴子!】

  楊堅都麻了,一會兒這邊調個一百萬,那邊調個兩百萬的。

  別說是他這剛建立不久的大隋,就算是漢朝也經不起這麼造啊!

  打高句麗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贏的嗎?

  再說了,這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威懾,大隋才發展多久哪能說拿下對方就拿下?

  想起天幕曾說過的隋末農民起義,能不起義嗎?

  他要是農民,第一個就要站出來反了他丫的!

  【隋朝的大軍不僅沒有如他預期的那樣大獲全勝,反而慘敗而歸。】

  【高句麗發展這麼多年也不是白乾的,更何況還是在人家的主場上呢?】

  【宇文述等九支軍隊渡過遼河時有30萬5千軍人,返回隋朝的時候僅剩2700人了。】

  【士兵的傷亡慘重,那民夫的死亡人數就更加駭人聽聞了。】

  【打仗你得運糧食吧,而且還是這種級別的軍隊出征。】

  【咱也不知道楊廣為什麼這麼急,一年之內愣是逼著完成了物資徵調。】

  【當時那運輸路上是個什麼情況?】

  【晝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穢盈路,說句慘不忍睹都算是輕的了。】

  【更別說那些被拉去造船的工匠,上行下效個個都像有鬼在追一樣的催促。】

  【造船工匠晝夜在水中工作,從腰往下都長出蛆蟲,竟然有十分之三四的人因此死去!】

  秦朝,嬴政此時無比共情了隋文帝楊堅,作孽啊!

  聽聽這些數字,那都是在拿大隋的命去消耗啊!

  關鍵這還不是一次,而是永無止境的一次又一次。<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