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可惜了,鄧綏沒有自己的孩子。
否則她的外家勢力里能人還是不少的,想要一步登天也不是不能謀劃。
但沒有自己的孩子還想要登基,劉家的宗親是不會同意的。
【恰巧清河孝王劉慶的兒子劉祜年僅13歲,年紀小好掌控,是個不錯的選擇。】
【鄧綏直接送了他一場潑天富貴,擁立劉祜為帝,實現了小宗變大宗的華麗逆轉。】
【她自己則是繼續把持朝政,以「女君」之名開始親政,成為了東漢的無冕之王。】
【但屋漏偏逢連夜雨,交到鄧綏手上的東漢王朝迎來了天災人禍不斷的時期。】
【不是開玩笑,一個處理不好東漢的國運真的就到此為止了!】
鄧綏面色難看,眉頭皺得可以夾死一隻蒼蠅了。
如今的洪災已經牽連了37個郡縣了,災民損失慘重,搞得她是焦頭爛額。
誰知道天幕這麼一說,後面還有大規模的天災出現不成?
她嘆了口氣,難得露出些疲態。
朝外天災兵禍不斷,朝中有些迂腐的臣子只會說是她這個女主攝政導致天降懲罰。
真是該死,叫他們拿錢想對策一個個都不吱聲了,只會說些酸話!
旁邊的宮女立馬上前輕輕為鄧綏按摩起來:「娘娘勿憂,如今有了天幕預言,大漢就可以早做對策了。」
鄧綏沒說話,只是緊緊的看著天幕,希望獲得自己想知道的消息。
第238章 鄧綏:重生之我在天災荒年裡當救世主?!
【公元106年,鄧綏正式以太后的身份開始臨朝稱制。】
【也正是這一年夏天,37個郡發生大規模洪災;十月份,又有四個州下冰雹。】
【次年,18個郡發生地震,41個郡降雨量超標,28個郡出現風災和冰雹。】
【公元108年,12個郡地震,超過40個郡遭遇了洪災、風災和冰雹,受災嚴重。】
【鄧綏作為君主展現出了自己的政治能力,居中調度開倉放糧,減輕賦稅。】
【她每日勤政治理,自身帶頭節儉,開源節流拼命的救災,才沒有釀成大規模兵禍。】
漢初,劉邦不由得嘶了一聲,這運氣也太差了吧?
這兩夫妻,也算是救火大隊了!
連年天災是最容易激起民變的,百姓活不下去自然就要去搶,自然就發展成起義了。
不過我們大漢未免也太多災多難了,這是人能開出來的副本嗎?
又是洪災,又是地震,還加上冰雹,嬴政來了都搖頭!
嬴政:......文明發言,謝謝!
【好不容易搶救完天災,你猜怎麼著?】
【人禍又來了!】
【公元109年,全國不僅出現了41次較大規模的冰雹,京城、並涼二州等地還出現了大饑荒,甚至有「人相食」的情況。】
【這還不算完,眼瞅著鄧綏對破破爛爛的東漢縫縫又補補,北邊的匈奴有點坐不住了。】
【中原勢弱,這不是大好的入侵時期嗎?】
【於是南匈奴聯合烏桓、鮮卑等入侵東漢,想要撕扯下一口肥肉來填飽肚子。】
劉徹冷哼一聲,又是這些匈奴!
偏偏還殺不完,你強的時候他就臣服,你弱了他又來侵略,真是煩不勝煩!
要是能夠一勞永逸的把匈奴人變成大漢的子民就好了,百年之後誰還記得匈奴?
他有些煩躁,鄧綏處理天災已是盡力,遇上狼子野心的匈奴只怕又要求和了。
昔日高后受到的恥辱,難道要再一次在大漢上演不成?
【匈奴人嘛,是大漢的老對手了。】
【一般就兩條路,要麼打到他服氣,要麼就先和親換和平。】
【鄧綏知道東漢的情況,但一味的示弱很可能餵不飽貪婪的匈奴人。】
【她雖然不擅長打仗,但她哥哥鄧騭行啊!】
【好歹也是武將世家出身,雲台二十八將之首鄧禹的大孫子啊!】
東漢初年,鄧禹還有點不好意思,但神色里是掩藏不住的歡喜。
聽意思,好像他這個大孫子很行?
難不成還能出一個衛霍那樣的大將軍?!
上面的劉秀則是哈哈大笑:「看來還是愛卿你教子有方啊!」
「鄧綏和鄧騭都是好孩子!」
此時另一時空里的鄧騭有些尷尬的和自家妹妹對視了一眼:啊這......
【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鄧騭馬上就要大殺四方,狂揍南匈奴了?】
【No!No!No!】
【鄧騭吧,為人謙遜節儉,算是個品德優良的好少年。】
【不過在軍事能力方面還是有所欠缺的,討伐涼州羌人屢屢受挫,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呢。】
鄧騭(土撥鼠尖叫):啊啊啊啊啊!都說了不要夸嘛,還把祖父說出來嗚嗚嗚!
鄧綏無奈笑了一下,自家哥哥雖是武將,能力上只能說一般般。
這下子還被拎出來公開處刑了。
【出征雖然遭遇了失敗,但鄧綏頂住了壓力,並沒有輕易撤退。】
【她調遣將領和士兵,重新增派兵力調整了軍事部署,繼續給匈奴施加壓力。】
【在這個檔口,誰要是慫誰就輸了!】
【所幸梁慬、任尚等人非常靠得住,多次阻擊匈奴,重創了敵軍。】
【與此同時,鄧綏也沒有閒下來,開始發揮自己的政治頭腦,玩點陰的。】
鄧禹在心裡悄悄打了自己的嘴一下,叫你笑得這麼早!
唉,大孫子還是沒有大孫女行啊!
陰麗華輕笑出聲,溫聲說道:「有女如鄧綏,已經是家之大幸了。」
劉秀也附和道:「這倒是真的,朕看她也不比男兒差了!」
【搞政治的嘛,一手分化制衡之術那是熟練精通至極。】
【何況南匈奴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只要運用好他們的矛盾和分歧,一一分化瓦解即可。】
【招撫、賞賜、勸降,以此拉攏南匈奴內部一些親漢的部落和勢力,削弱他們內部的實力。】
【對那些一意孤行要與東漢為敵的勢力,也不用客氣,狠狠教訓一頓以此殺雞儆猴。】
【政治手段加上軍事打擊雙管齊下,南匈奴最終在公元118年選擇向東漢朝廷投降,邊境局勢逐漸穩定下來。】
劉邦是喜笑顏開,大殿裡迴蕩著他歡快的笑聲。
「好好好!幹得漂亮!」
他還沒忘記冒頓給自己留下的恥辱呢,看匈奴倒霉他就開心了!
呂雉的心情也很不錯,非要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大概是...吾道不孤?
女人掌權,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嘛。
【因為匈奴的滑跪,東漢荒廢已久的西域都護府得以重新建立。】
【鄧綏採納了班勇的建議,駐兵西域,恢復了東漢對西域的羈縻統治。】
【不僅如此,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鄧綏甚至還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東漢的疆域。】
【元初六年,鄧綏下令平定卷夷大牛首領封離等造反,大破敵軍,斬首三萬餘級。】
【不僅結束了叛亂,還進一步穩定並拓展了東漢在西南地區的版圖。】
宋朝,趙匡胤一時覺得臉上臊得慌,雖然天幕沒提到他們宋朝,但是他自己忍不住聯想啊!
人家一個女流之輩把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條不說,這麼艱難的情況下對抗匈奴還獲得了勝利。
呵呵,自家那幾個臥龍鳳雛他都不希得說,想想心肌梗塞都要犯了!
甚至打都不打,只顧著逃命去了!
哎喲,他老趙的臉皮子都燒紅了!
【要論權利,武則天甚至做到了皇帝,都還要被那些封建腐儒追著罵呢!】
【往前數,漢高后呂雉更是別提,名聲主打一個惡毒。】
【要不說人家是皇后之冠呢?】
【各朝各代臨朝稱制的太后皇后數不勝數,她鄧綏憑什麼力壓眾人?】
第239章 武則天:什麼宮斗?朕玩的是政鬥!
【太后攝政的正統性一般來源於其作為皇帝母親的身份,占據了儒家的禮法大義。】
【但權力的博弈並不是依靠所謂禮法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的。】
【也因此她們往往需要扶持自家的勢力,作為在朝中的耳目和後盾。】
【而且作為受到封建家族觀念影響所長大的女子,你都當上攝政太后了還不扶持一下家裡?】
【不過這其中的分寸就很難掌握了。】
【扶持的過了,這天下到底還是不是皇帝的都很難說了,比如王莽。】
王政君可太贊同了,可不是嗎?
她也不是什麼野心大的女子,非要推翻劉家自己當女君。
只是她好不容易有了權力,王家也有了可以更進一步的資本,難不成要放棄嗎?
她當太后攝政只是暫時的,可是家族延續是長久的啊!
當然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里,為王家鋪路,確保家族榮耀永存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否則她的外家勢力里能人還是不少的,想要一步登天也不是不能謀劃。
但沒有自己的孩子還想要登基,劉家的宗親是不會同意的。
【恰巧清河孝王劉慶的兒子劉祜年僅13歲,年紀小好掌控,是個不錯的選擇。】
【鄧綏直接送了他一場潑天富貴,擁立劉祜為帝,實現了小宗變大宗的華麗逆轉。】
【她自己則是繼續把持朝政,以「女君」之名開始親政,成為了東漢的無冕之王。】
【但屋漏偏逢連夜雨,交到鄧綏手上的東漢王朝迎來了天災人禍不斷的時期。】
【不是開玩笑,一個處理不好東漢的國運真的就到此為止了!】
鄧綏面色難看,眉頭皺得可以夾死一隻蒼蠅了。
如今的洪災已經牽連了37個郡縣了,災民損失慘重,搞得她是焦頭爛額。
誰知道天幕這麼一說,後面還有大規模的天災出現不成?
她嘆了口氣,難得露出些疲態。
朝外天災兵禍不斷,朝中有些迂腐的臣子只會說是她這個女主攝政導致天降懲罰。
真是該死,叫他們拿錢想對策一個個都不吱聲了,只會說些酸話!
旁邊的宮女立馬上前輕輕為鄧綏按摩起來:「娘娘勿憂,如今有了天幕預言,大漢就可以早做對策了。」
鄧綏沒說話,只是緊緊的看著天幕,希望獲得自己想知道的消息。
第238章 鄧綏:重生之我在天災荒年裡當救世主?!
【公元106年,鄧綏正式以太后的身份開始臨朝稱制。】
【也正是這一年夏天,37個郡發生大規模洪災;十月份,又有四個州下冰雹。】
【次年,18個郡發生地震,41個郡降雨量超標,28個郡出現風災和冰雹。】
【公元108年,12個郡地震,超過40個郡遭遇了洪災、風災和冰雹,受災嚴重。】
【鄧綏作為君主展現出了自己的政治能力,居中調度開倉放糧,減輕賦稅。】
【她每日勤政治理,自身帶頭節儉,開源節流拼命的救災,才沒有釀成大規模兵禍。】
漢初,劉邦不由得嘶了一聲,這運氣也太差了吧?
這兩夫妻,也算是救火大隊了!
連年天災是最容易激起民變的,百姓活不下去自然就要去搶,自然就發展成起義了。
不過我們大漢未免也太多災多難了,這是人能開出來的副本嗎?
又是洪災,又是地震,還加上冰雹,嬴政來了都搖頭!
嬴政:......文明發言,謝謝!
【好不容易搶救完天災,你猜怎麼著?】
【人禍又來了!】
【公元109年,全國不僅出現了41次較大規模的冰雹,京城、並涼二州等地還出現了大饑荒,甚至有「人相食」的情況。】
【這還不算完,眼瞅著鄧綏對破破爛爛的東漢縫縫又補補,北邊的匈奴有點坐不住了。】
【中原勢弱,這不是大好的入侵時期嗎?】
【於是南匈奴聯合烏桓、鮮卑等入侵東漢,想要撕扯下一口肥肉來填飽肚子。】
劉徹冷哼一聲,又是這些匈奴!
偏偏還殺不完,你強的時候他就臣服,你弱了他又來侵略,真是煩不勝煩!
要是能夠一勞永逸的把匈奴人變成大漢的子民就好了,百年之後誰還記得匈奴?
他有些煩躁,鄧綏處理天災已是盡力,遇上狼子野心的匈奴只怕又要求和了。
昔日高后受到的恥辱,難道要再一次在大漢上演不成?
【匈奴人嘛,是大漢的老對手了。】
【一般就兩條路,要麼打到他服氣,要麼就先和親換和平。】
【鄧綏知道東漢的情況,但一味的示弱很可能餵不飽貪婪的匈奴人。】
【她雖然不擅長打仗,但她哥哥鄧騭行啊!】
【好歹也是武將世家出身,雲台二十八將之首鄧禹的大孫子啊!】
東漢初年,鄧禹還有點不好意思,但神色里是掩藏不住的歡喜。
聽意思,好像他這個大孫子很行?
難不成還能出一個衛霍那樣的大將軍?!
上面的劉秀則是哈哈大笑:「看來還是愛卿你教子有方啊!」
「鄧綏和鄧騭都是好孩子!」
此時另一時空里的鄧騭有些尷尬的和自家妹妹對視了一眼:啊這......
【聽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鄧騭馬上就要大殺四方,狂揍南匈奴了?】
【No!No!No!】
【鄧騭吧,為人謙遜節儉,算是個品德優良的好少年。】
【不過在軍事能力方面還是有所欠缺的,討伐涼州羌人屢屢受挫,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呢。】
鄧騭(土撥鼠尖叫):啊啊啊啊啊!都說了不要夸嘛,還把祖父說出來嗚嗚嗚!
鄧綏無奈笑了一下,自家哥哥雖是武將,能力上只能說一般般。
這下子還被拎出來公開處刑了。
【出征雖然遭遇了失敗,但鄧綏頂住了壓力,並沒有輕易撤退。】
【她調遣將領和士兵,重新增派兵力調整了軍事部署,繼續給匈奴施加壓力。】
【在這個檔口,誰要是慫誰就輸了!】
【所幸梁慬、任尚等人非常靠得住,多次阻擊匈奴,重創了敵軍。】
【與此同時,鄧綏也沒有閒下來,開始發揮自己的政治頭腦,玩點陰的。】
鄧禹在心裡悄悄打了自己的嘴一下,叫你笑得這麼早!
唉,大孫子還是沒有大孫女行啊!
陰麗華輕笑出聲,溫聲說道:「有女如鄧綏,已經是家之大幸了。」
劉秀也附和道:「這倒是真的,朕看她也不比男兒差了!」
【搞政治的嘛,一手分化制衡之術那是熟練精通至極。】
【何況南匈奴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只要運用好他們的矛盾和分歧,一一分化瓦解即可。】
【招撫、賞賜、勸降,以此拉攏南匈奴內部一些親漢的部落和勢力,削弱他們內部的實力。】
【對那些一意孤行要與東漢為敵的勢力,也不用客氣,狠狠教訓一頓以此殺雞儆猴。】
【政治手段加上軍事打擊雙管齊下,南匈奴最終在公元118年選擇向東漢朝廷投降,邊境局勢逐漸穩定下來。】
劉邦是喜笑顏開,大殿裡迴蕩著他歡快的笑聲。
「好好好!幹得漂亮!」
他還沒忘記冒頓給自己留下的恥辱呢,看匈奴倒霉他就開心了!
呂雉的心情也很不錯,非要用一句話來說的話,大概是...吾道不孤?
女人掌權,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嘛。
【因為匈奴的滑跪,東漢荒廢已久的西域都護府得以重新建立。】
【鄧綏採納了班勇的建議,駐兵西域,恢復了東漢對西域的羈縻統治。】
【不僅如此,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鄧綏甚至還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東漢的疆域。】
【元初六年,鄧綏下令平定卷夷大牛首領封離等造反,大破敵軍,斬首三萬餘級。】
【不僅結束了叛亂,還進一步穩定並拓展了東漢在西南地區的版圖。】
宋朝,趙匡胤一時覺得臉上臊得慌,雖然天幕沒提到他們宋朝,但是他自己忍不住聯想啊!
人家一個女流之輩把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條不說,這麼艱難的情況下對抗匈奴還獲得了勝利。
呵呵,自家那幾個臥龍鳳雛他都不希得說,想想心肌梗塞都要犯了!
甚至打都不打,只顧著逃命去了!
哎喲,他老趙的臉皮子都燒紅了!
【要論權利,武則天甚至做到了皇帝,都還要被那些封建腐儒追著罵呢!】
【往前數,漢高后呂雉更是別提,名聲主打一個惡毒。】
【要不說人家是皇后之冠呢?】
【各朝各代臨朝稱制的太后皇后數不勝數,她鄧綏憑什麼力壓眾人?】
第239章 武則天:什麼宮斗?朕玩的是政鬥!
【太后攝政的正統性一般來源於其作為皇帝母親的身份,占據了儒家的禮法大義。】
【但權力的博弈並不是依靠所謂禮法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的。】
【也因此她們往往需要扶持自家的勢力,作為在朝中的耳目和後盾。】
【而且作為受到封建家族觀念影響所長大的女子,你都當上攝政太后了還不扶持一下家裡?】
【不過這其中的分寸就很難掌握了。】
【扶持的過了,這天下到底還是不是皇帝的都很難說了,比如王莽。】
王政君可太贊同了,可不是嗎?
她也不是什麼野心大的女子,非要推翻劉家自己當女君。
只是她好不容易有了權力,王家也有了可以更進一步的資本,難不成要放棄嗎?
她當太后攝政只是暫時的,可是家族延續是長久的啊!
當然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里,為王家鋪路,確保家族榮耀永存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