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鄧綏起身緩緩走到了她的身邊,扶起崩潰的陰皇后,為她整理著衣衫。
借著為她整理衣衫的時機,鄧綏輕聲說道。
「娘娘只記得自己是陛下的妻子,卻忘了自己還是皇后。」
「帝後夫妻,先是帝後,才是夫妻。」
陰皇后怔愣地看著她,往時往日只覺得鄧綏假仁假義,到今天才發現,自己確實蠢得很。
拿著一手好牌,硬生生打出了最爛的結局。
【後宮之爭,陰氏敗局已定,秉承著以退為進的方針,鄧綏最終獲得了勝利。】
【同年六月十二日,劉肇派司徒魯恭持節賜予陰氏策書,正式廢黜了她的皇后之位。】
【別管人家鄧綏是不是裝的,論行為鄧綏對得起自己的皇后之位。】
【在位期間,後宮上下稱讚,待人寬和仁善但又公正執法,深受劉肇和宮人的信重。】
【並且作為一個聰明的女子,鄧綏還展現出了不錯的政治能力。】
【既要讓劉肇覺得她是個有能力的人,又要把握好其中的分寸,不引起皇帝的忌憚。】
武周,太平公主仔細回顧了一下自家娘親的上位史,甚為贊同。
哪怕是她母后,在做皇后的時候也是挑不出什麼錯的。
一個皇后連後宮都無法管理好,怎麼會讓皇帝覺得你是可以託付的妻子呢?
畢竟按照東漢的那個情況,大部分時候皇后很可能要面對攝政的局面。
上官婉兒笑了笑,打趣了一句:「嗯,也有可能是對比太慘烈了?」
「誰叫前面幾個皇后都算得上有手段的人?」
「哪怕是攝政的竇氏,也能牢牢把控住後宮不是嗎?」
能與皇帝並肩的皇后,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坐穩的。
【更何況劉肇面臨的是什麼局面?】
【長子有疾,幼子又太年幼了,自己身體還不好。】
【哪天要是兩腿一蹬走了,這漢朝的權柄會不會再被權臣把持還真不好說。】
【但鄧綏就不一樣了,聰慧識時務,劉肇也不說期待她有呂后之能,至少能夠穩住大局吧?】
【事實也確實如他所料,劉肇因病去世之後,鄧綏很快就穩住了局面。】
【她迅速擁立剛滿百天的劉隆為帝,當然,也不是指望一個嬰兒治理國家。】
【而且,對於鄧綏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真正走到台前,掌握權柄的機會?】
【就這樣,和熹皇后鄧綏正式走上了歷史的舞台,以太后的身份開始臨朝稱制!】
呂雉挑了挑眉,眼中趣味盎然。
這鄧綏,有點東西啊!
不剛不柔曰和,有功安人曰熹,這是妥妥的美諡啊!
那些老東西對女人臨朝的惡意不可謂不大,竟然能給鄧綏留下這麼好的諡號?
直男癌top的劉邦雖然對太后臨朝攝政什麼的有點敬謝不敏,但天幕中這麼介紹他還是很期待的。
至少不是老李家那個直接稱帝的,更何況對我大漢有功?
他雖然大男子主義,卻也是實在知道女人本事的人。
呵呵,誰叫他老婆就是個頂頂厲害的呢?
下面的有些臣子倒是不以為然,吹得這麼厲害未免有點言過其實了吧?
誰不知道和帝治下乃是東漢王朝的鼎盛時期,那鄧綏也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
【你要是以為鄧綏是躺著收穫了這些功勞,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劉肇的永元之隆是沒錯,但並不意味著東漢王朝的發展就是一路坦途了!】
【事實上,鄧綏接手之後的局面,可以說是地獄開局也不為過了。】
【不然你以為「興滅國,繼絕世」的讚譽,是開玩笑的?】
【首先降臨的考驗,就是爆雷中的爆雷。】
【剛剛登基沒多久的小嬰兒劉隆,居然夭折了!】
劉邦:?
劉徹:?
劉秀:?
大漢要完!!!
第237章 劉秀:原來幼兒園是這個意思!
【古代的嬰兒夭折率一直居高不下,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
【但這可是新皇帝啊!】
【他老子劉肇才走了不到一年,小傢伙就不幸的追隨父親而去了。】
【對於鄧綏來說,這真是晴天一道大霹靂!】
秦朝,嬴政難得皺起了眉頭,這也是他所關心的。
國家靠什麼運轉?
人!
沒有足夠的人口和勞動力,他就是打下兩個大秦也守不住。
嬴政雖然處於深宮,但也知道嬰兒的夭折率普遍高的可怕。
別的不說,就連公子公主一個不慎年幼離世的也不在少數。
他抬頭望向天幕,也不知後世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各個時空,凡是稍微有點上進心的皇帝,都非常關注這個問題。
這可是關係到國家發展的大事情啊!
果不其然,只見天幕上的葉楚嘆了口氣說道:【古代的醫學水平落後,婦女懷孕生子和進鬼門關沒什麼區別。】
【根據相關的數據推測,秦漢時期的嬰兒夭折率有接近20%-40%左右!】
【這個數據無疑是極其可怕的,畢竟人口是古代王朝發展的生產力。】
【當然這與時代的發展程度也脫不開關係,誰讓古代的女子一般都早生早育呢?】
【十三四五的年紀擱今天還是讀初中的小朋友呢,在古代都已經要當母親了。】
明朝,朱元璋和殿中的一群人面面相覷,心中大為震撼。
這,十五歲還算在讀書的小朋友嗎?
那他們讀書到底要讀多久啊?
總不能讀到二三十歲吧,這都是能當祖母的年紀了!
人人都讀20年的書,國家怎麼發展啊?
【實際上女子在十幾歲的時候還沒有發育成熟,即使懷孕也很難產下健康的孩子。】
【不止是女子,男子在這個年紀的時候身體各項機能也還沒有完全長好。】
【父母都還是個小孩,生出來的嬰兒夭折率高也是有跡可循的。】
【不過,由於古代的醫學發展還比較落後,人們的平均壽命也比較短。】
【活不長的情況下,為了繁衍生息就不得不把娶妻生子的年紀提前了。】
天幕下的眾人皆是一片譁然,誰也沒想過竟然還有這樣的原因。
有年紀較大的女子卻開始沉思,自己年輕時生下的幾個孩子都在小時候夭折了。
倒是後面生出的孩子,卻穩穩的長大了。
天幕說的,似乎也有理?
但道理歸道理,姑娘年紀大了可就不好嫁了啊!
還是後世的生活好啊,指不定也能像楚楚姑娘那樣做個官家的差事。
【特別是東漢的皇帝,平均壽命只有26.71歲,短命鬼中的短命鬼。】
【整個東漢王朝,最長壽的皇帝居然是開國皇帝劉秀你敢信?!】
【後面的皇帝別說是長壽,壽命超過30歲的人都少!】
【更有1歲,2歲,8歲的皇帝,所以才被戲稱為東漢幼兒園。】
劉秀:......
原來幼兒園是這個意思!!!
想過後面的子孫們短命,沒想到這不是一般的短啊!
自己這個南征北戰的開國皇帝都美美活到62歲,後面的皇帝怎麼搞的!
全是年幼的皇帝繼位,他都不敢想像外戚勢力得有多猖獗!
劉秀:不敢睜開眼,希望是我的幻覺。
【劉肇麼,剛好超過了平均壽命一點點。】
【而且他很倒霉,正是嬰兒夭折率高的受害者之一。】
【你以為他是非要在患病的長子和不滿百日的幼子之間選擇嗎?】
【那還不是不得已而為之,前前後後生了十幾個娃,愣是只有兩個活下來了。】
【emmm,準確來說是在他去世的時候還活著。】
劉肇:咻地一下,天幕就扎了我一箭!
他按了按自己生疼的太陽穴,有點懷疑人生。
他是不是真該去拜拜了?
或者找個太醫檢查檢查身體?
皇家子嗣不豐可是影響王朝的大事,畢竟自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繼承!
【鄧綏選擇了幼子繼位,也有擔心長子劉勝身體的原因在。】
【事實也差不多,劉勝年僅18歲就去世了。】
【可惜幼子劉隆比他哥還脆皮,不滿一歲就逝世了。】
【殺了鄧綏一手猝不及防,只能緊急再尋找新的繼承人。】
【雖然在這個時候長子劉勝還活著,但鄧綏是萬萬不能選擇他的。】
【先前棄他立幼子為帝的事情,很難保證劉勝心中沒有疙瘩,鄧綏自然不允許這種脫離掌控的事情出現。】
武則天表示:這個我熟啊,當太后的想要掌權當然要選一個軟柿子拿捏了!
只有知情識趣,好掌控的人才不會自作聰明的和你為敵!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借著為她整理衣衫的時機,鄧綏輕聲說道。
「娘娘只記得自己是陛下的妻子,卻忘了自己還是皇后。」
「帝後夫妻,先是帝後,才是夫妻。」
陰皇后怔愣地看著她,往時往日只覺得鄧綏假仁假義,到今天才發現,自己確實蠢得很。
拿著一手好牌,硬生生打出了最爛的結局。
【後宮之爭,陰氏敗局已定,秉承著以退為進的方針,鄧綏最終獲得了勝利。】
【同年六月十二日,劉肇派司徒魯恭持節賜予陰氏策書,正式廢黜了她的皇后之位。】
【別管人家鄧綏是不是裝的,論行為鄧綏對得起自己的皇后之位。】
【在位期間,後宮上下稱讚,待人寬和仁善但又公正執法,深受劉肇和宮人的信重。】
【並且作為一個聰明的女子,鄧綏還展現出了不錯的政治能力。】
【既要讓劉肇覺得她是個有能力的人,又要把握好其中的分寸,不引起皇帝的忌憚。】
武周,太平公主仔細回顧了一下自家娘親的上位史,甚為贊同。
哪怕是她母后,在做皇后的時候也是挑不出什麼錯的。
一個皇后連後宮都無法管理好,怎麼會讓皇帝覺得你是可以託付的妻子呢?
畢竟按照東漢的那個情況,大部分時候皇后很可能要面對攝政的局面。
上官婉兒笑了笑,打趣了一句:「嗯,也有可能是對比太慘烈了?」
「誰叫前面幾個皇后都算得上有手段的人?」
「哪怕是攝政的竇氏,也能牢牢把控住後宮不是嗎?」
能與皇帝並肩的皇后,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坐穩的。
【更何況劉肇面臨的是什麼局面?】
【長子有疾,幼子又太年幼了,自己身體還不好。】
【哪天要是兩腿一蹬走了,這漢朝的權柄會不會再被權臣把持還真不好說。】
【但鄧綏就不一樣了,聰慧識時務,劉肇也不說期待她有呂后之能,至少能夠穩住大局吧?】
【事實也確實如他所料,劉肇因病去世之後,鄧綏很快就穩住了局面。】
【她迅速擁立剛滿百天的劉隆為帝,當然,也不是指望一個嬰兒治理國家。】
【而且,對於鄧綏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真正走到台前,掌握權柄的機會?】
【就這樣,和熹皇后鄧綏正式走上了歷史的舞台,以太后的身份開始臨朝稱制!】
呂雉挑了挑眉,眼中趣味盎然。
這鄧綏,有點東西啊!
不剛不柔曰和,有功安人曰熹,這是妥妥的美諡啊!
那些老東西對女人臨朝的惡意不可謂不大,竟然能給鄧綏留下這麼好的諡號?
直男癌top的劉邦雖然對太后臨朝攝政什麼的有點敬謝不敏,但天幕中這麼介紹他還是很期待的。
至少不是老李家那個直接稱帝的,更何況對我大漢有功?
他雖然大男子主義,卻也是實在知道女人本事的人。
呵呵,誰叫他老婆就是個頂頂厲害的呢?
下面的有些臣子倒是不以為然,吹得這麼厲害未免有點言過其實了吧?
誰不知道和帝治下乃是東漢王朝的鼎盛時期,那鄧綏也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
【你要是以為鄧綏是躺著收穫了這些功勞,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劉肇的永元之隆是沒錯,但並不意味著東漢王朝的發展就是一路坦途了!】
【事實上,鄧綏接手之後的局面,可以說是地獄開局也不為過了。】
【不然你以為「興滅國,繼絕世」的讚譽,是開玩笑的?】
【首先降臨的考驗,就是爆雷中的爆雷。】
【剛剛登基沒多久的小嬰兒劉隆,居然夭折了!】
劉邦:?
劉徹:?
劉秀:?
大漢要完!!!
第237章 劉秀:原來幼兒園是這個意思!
【古代的嬰兒夭折率一直居高不下,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
【但這可是新皇帝啊!】
【他老子劉肇才走了不到一年,小傢伙就不幸的追隨父親而去了。】
【對於鄧綏來說,這真是晴天一道大霹靂!】
秦朝,嬴政難得皺起了眉頭,這也是他所關心的。
國家靠什麼運轉?
人!
沒有足夠的人口和勞動力,他就是打下兩個大秦也守不住。
嬴政雖然處於深宮,但也知道嬰兒的夭折率普遍高的可怕。
別的不說,就連公子公主一個不慎年幼離世的也不在少數。
他抬頭望向天幕,也不知後世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各個時空,凡是稍微有點上進心的皇帝,都非常關注這個問題。
這可是關係到國家發展的大事情啊!
果不其然,只見天幕上的葉楚嘆了口氣說道:【古代的醫學水平落後,婦女懷孕生子和進鬼門關沒什麼區別。】
【根據相關的數據推測,秦漢時期的嬰兒夭折率有接近20%-40%左右!】
【這個數據無疑是極其可怕的,畢竟人口是古代王朝發展的生產力。】
【當然這與時代的發展程度也脫不開關係,誰讓古代的女子一般都早生早育呢?】
【十三四五的年紀擱今天還是讀初中的小朋友呢,在古代都已經要當母親了。】
明朝,朱元璋和殿中的一群人面面相覷,心中大為震撼。
這,十五歲還算在讀書的小朋友嗎?
那他們讀書到底要讀多久啊?
總不能讀到二三十歲吧,這都是能當祖母的年紀了!
人人都讀20年的書,國家怎麼發展啊?
【實際上女子在十幾歲的時候還沒有發育成熟,即使懷孕也很難產下健康的孩子。】
【不止是女子,男子在這個年紀的時候身體各項機能也還沒有完全長好。】
【父母都還是個小孩,生出來的嬰兒夭折率高也是有跡可循的。】
【不過,由於古代的醫學發展還比較落後,人們的平均壽命也比較短。】
【活不長的情況下,為了繁衍生息就不得不把娶妻生子的年紀提前了。】
天幕下的眾人皆是一片譁然,誰也沒想過竟然還有這樣的原因。
有年紀較大的女子卻開始沉思,自己年輕時生下的幾個孩子都在小時候夭折了。
倒是後面生出的孩子,卻穩穩的長大了。
天幕說的,似乎也有理?
但道理歸道理,姑娘年紀大了可就不好嫁了啊!
還是後世的生活好啊,指不定也能像楚楚姑娘那樣做個官家的差事。
【特別是東漢的皇帝,平均壽命只有26.71歲,短命鬼中的短命鬼。】
【整個東漢王朝,最長壽的皇帝居然是開國皇帝劉秀你敢信?!】
【後面的皇帝別說是長壽,壽命超過30歲的人都少!】
【更有1歲,2歲,8歲的皇帝,所以才被戲稱為東漢幼兒園。】
劉秀:......
原來幼兒園是這個意思!!!
想過後面的子孫們短命,沒想到這不是一般的短啊!
自己這個南征北戰的開國皇帝都美美活到62歲,後面的皇帝怎麼搞的!
全是年幼的皇帝繼位,他都不敢想像外戚勢力得有多猖獗!
劉秀:不敢睜開眼,希望是我的幻覺。
【劉肇麼,剛好超過了平均壽命一點點。】
【而且他很倒霉,正是嬰兒夭折率高的受害者之一。】
【你以為他是非要在患病的長子和不滿百日的幼子之間選擇嗎?】
【那還不是不得已而為之,前前後後生了十幾個娃,愣是只有兩個活下來了。】
【emmm,準確來說是在他去世的時候還活著。】
劉肇:咻地一下,天幕就扎了我一箭!
他按了按自己生疼的太陽穴,有點懷疑人生。
他是不是真該去拜拜了?
或者找個太醫檢查檢查身體?
皇家子嗣不豐可是影響王朝的大事,畢竟自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繼承!
【鄧綏選擇了幼子繼位,也有擔心長子劉勝身體的原因在。】
【事實也差不多,劉勝年僅18歲就去世了。】
【可惜幼子劉隆比他哥還脆皮,不滿一歲就逝世了。】
【殺了鄧綏一手猝不及防,只能緊急再尋找新的繼承人。】
【雖然在這個時候長子劉勝還活著,但鄧綏是萬萬不能選擇他的。】
【先前棄他立幼子為帝的事情,很難保證劉勝心中沒有疙瘩,鄧綏自然不允許這種脫離掌控的事情出現。】
武則天表示:這個我熟啊,當太后的想要掌權當然要選一個軟柿子拿捏了!
只有知情識趣,好掌控的人才不會自作聰明的和你為敵!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