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孫氏出身高門,又當了皇后,本來金尊玉貴過得好好的,就因為男主自以為是的愛,先是被關了好幾年,後又和男主一同出宮,在外面東躲西藏,顛沛流離。

  畢竟他倆的身份,戶籍不好搞,也沒有土地,只能做點小買賣。

  孫氏是戴罪之人,她逃出宮後,皇上只能找她的家人算帳了。孫家本就被廢後之事牽連有些落沒,又被查出曾與消失的權宦盧公公有往來,滿門流放。

  孫氏得知這一切痛苦萬分,恨極了太后和皇上。

  盧謹為她報仇,在皇帝帶著太后南巡途中,刺殺二人。

  韓晝:「不是,她跑了,朝廷追究她家人的責任也沒啥毛病吧?幹嘛找太后和皇上報仇啊?」

  韓晝從頭捋了遍劇情,太后和皇帝沒啥大錯啊,巫蠱詛咒太后難道不該被廢嗎?帶罪潛逃難道不該追查嗎?

  這母子倆死的也太冤了吧?

  不過這任務解決起來倒也不難,韓晝第二天就傳召孫氏。

  直接告訴她,當年巫蠱之事可能是有人陷害。

  孫氏怔怔地抬起頭,看著龍椅上的男人,當年她無論如何喊冤,陛下都不信,她心灰意冷。今日陛下怎地突然這麼說,她忙問:「陛下可是查到了什麼證據?」

  「沒有,只是想起你從前行事,並非惡毒之人,只可惜當年涉事的宮女內侍都處死了,朕想查也無從查起。」

  孫氏聞言,眼淚頓時奪眶而出,磕頭道:「陛下願意相信臣妾,臣妾死而無憾。」三年前她就拿不出對自己有利的任何證據,如今更不知該如何證明自己的清白。皇上還願意相信她,她確實只能感恩戴德。

  韓晝忙擺手,「三年前朕都沒讓你死,如今更不用提死。但皇后之位,你做不了。」

  「臣妾明白,就算臣妾是被陷害的,臣妾也有疏忽失察之責。」孫氏垂眸,她很清楚,皇上不喜歡她,當年娶她都是先帝安排,太后又看她不順眼,皇上夾在中間,兩邊為難。「臣妾只求不要累及家人。」

  韓晝正要答應,小內侍通傳,「陛下,盧公公在外求見。」

  孫氏聽到是盧公公來了,肩頭微微顫了下,此人前幾日去過冷宮,用一種奇怪的眼神打量她,還說要伺候她梳洗,被她嚴詞拒絕了。

  但聽跟前的宮女說,這三年一直是盧公公讓人照拂她,連今年冬天的銀霜碳都是他讓人送來的。

  孫氏一直不明白盧公公為何這麼做,但看陛下的態度,莫非……是陛下心中一直有疑慮,才讓身邊太監暗中關心她?

  畢竟盧謹在宮裡說話一言九鼎,除了陛下的話,誰也使喚不動他。

  韓晝微微挑眉,這個盧公公消息果然靈通,他讓人進來。

  盧公公雖為太監,但作為這個世界的男主,當然是玉樹臨風,器宇軒昂,換身衣服,就和世家公子無異。

  盧謹看了眼跪在地上的皇后,眼眸暗了暗,向皇帝行禮後便問道:「陛下今日為何召見孫庶人?」

  韓晝冷哼,「朕看看她思過這三年,是否有幾分悔改之意?」

  陛下這兩日都沒臨幸後宮,像是對妃嬪們厭倦了,難道是又想起了孫氏?

  孫氏是戴罪之人,不可能重新當皇后,頂多被封為低位妃嬪,或者無名無分的伺候皇上。他決不能讓她再吃這樣的苦,盧謹想了想,涼涼掃一眼跪在地上的孫氏,「孫庶人心思歹毒,對太后積怨已久,豈是能輕易悔改的?」

  韓晝:「……」

  他不由在心裡問系統,「這就是深情男主?」

  系統小光球:「他畢竟是奴,不敢替女主說話啊!」

  「這樣嗎?劇情設定盧公公可是一人之下權傾朝野的掌印太監誒!」韓晝陰陽怪氣。

  系統:「……」

  韓晝如何不知盧謹的心思,不過是怕皇帝寵幸孫氏。

  敢覬覦皇帝的女人,就等於覬覦皇權。

  這是任何一位帝王都不能接受的。

  孫氏本還以為盧謹是有幾分同情自己的,卻不料他對自己的評價是「心思歹毒」,她有些疑惑,但更多的是忐忑,陛下好不容易懷疑起當年的事情,他這麼一說,陛下萬一又動搖可怎麼辦?

  果然,只聽陛下沉吟片刻,說道:「大伴說的有理,看來還是要讓這毒婦繼續在冷宮思過。」

  他說完便對孫氏道:「你回去每日抄寫五十遍《懺悔文》,抄完讓人送到乾清宮來,朕要盯著你悔過!」

  皇上說這句話時的語氣又回到了之前的冰冷,孫氏心中一沉,磕頭應是,起身往外退時,忍不住看了眼一旁長身玉立的年輕內侍。

  盧謹也正看向她,眸中神色意味不明。

  孫氏趕緊避開目光,匆忙退出殿外,正聽見外面兩個小內侍聊天,「我們掌印聽到消息,把兩位閣老晾在那兒,匆匆忙忙就過來了。」

  「聽到什麼消息? 」

  「還有什麼?就是孫……」

  小太監瞧見廢后從殿內出來,立刻收聲。

  回冷宮的路上,孫氏百思不得其解,盧謹就這麼不希望陛下原諒自己嗎?聽到陛下召見自己,竟放下朝廷大事趕過來?

  盧謹是陛下心腹,她入宮為後時,他就是掌印太監了,本朝宦官有參與朝政的權力,可替陛下批紅。這樣的人,她一向敬而遠之。

  孫貴妃死後,家裡人向來低調,都沒機會得罪盧謹。

  那他為何要如此?

  等回到冷宮,宮女見她臉上有淚痕,就打水讓她淨面。孫氏腦中忽地閃過幾個畫面。

  上個月,她受了些風寒,實在扛不過去就讓人請太醫。

  太醫來之前,盧謹先來了,說是陛下讓他來看看。

  孫氏當時只當陛下是怕自己生了疫病,才派他來。

  彼時,宮女正服侍她梳洗。盧謹竟要幫忙,她趕緊拒絕,讓他在外稍候。

  他當時神色便有些陰沉。

  總不能是因為這事兒,讓他記恨在心吧?

  第44章

  孫氏正百思不得其解,有小太監來送東西。

  「掌印大人怕娘娘抄經傷了眼睛,讓奴才送來一些蠟燭。」

  孫氏不語,要不是盧謹,她哪兒需要抄經。

  她身邊的宮女見主子怔怔的,忙替主子道謝,如今主子落魄,還願意照應主子的只有盧掌印了。

  打發了那小太監,宮女就和孫氏說:「宮裡人都道盧公公心狠手辣,奴婢瞧著這實在冤枉了盧公公,他是個面冷心熱的人呢。」

  孫氏回神,冷哼一聲,「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她自己說完,忽地愣了下,那日他看自己的眼神閃過腦海。

  孫氏不是未經世事的小姑娘,她知道男子覬覦女子的眼神是什麼樣的。

  但因盧謹是太監,她從來沒往那方面想過。

  現在想了,卻也覺得離譜。孫氏苦笑了下,盧謹膽子再大,也不至於盯上她。她雖是庶人,但曾經是中宮皇后,除了皇上,這世上任何一個人敢覬覦她,都是掉腦袋的大罪。

  孫氏沒再琢磨盧謹的事兒,讓人拿來筆墨紙硯,開始抄經。

  第一天的五十遍抄寫完畢後,她就讓守門的小太監送去乾清宮。

  陛下說是要盯著她悔改,但陛下日理萬機,哪兒會真的看她寫的經文,知道她按時呈上就是了。

  不料第二日一早,乾清宮那邊的小太監讓人把她抄寫的經文送了回來。

  「陛下說娘娘字跡不端,他做了批註,讓娘娘修改後再抄五十遍。」

  孫氏蹙眉,陛下還真檢查了?還為此批註?

  她隱約覺得不太對,接過小太監手裡的一摞《懺悔文》翻看起來。

  第一頁上沒有硃批,從第二頁開始,字裡行間就有幾個硃批小字。

  她迅速掃過,陛下寫得哪裡是修改意見?分明是三個名字。

  這三個名字她都熟悉,從前在坤寧宮伺候,兩個負責灑掃,一個負責管理宮中的古董字畫。

  她先打發了來送東西的小太監,繼續往後翻看。

  第三頁上,陛下問她,這三人是否在事發前後進過她的寢殿?

  負責灑掃的小太監自是沒資格進寢殿的,但管古董字畫的太監白福那幾日似乎進寢殿幫她收過一幅掛在牆上的畫。

  第四頁,陛下說,這三名太監都在這三年期間得急症死了,死因蹊蹺。

  孫氏看著那挺拔硬朗的硃批小字,心下五味雜陳,陛下的意思是,這件事和那小太監有關?

  兩年前這小太監死在宮裡,而自己那時已經被幽禁在冷宮,沒辦法殺人滅口。這個小太監的死絕非自己所為,一定是有人指使他陷害自己。

  孫氏顧不得細想陛下為何突然調查這件事,她迅速往下翻,期盼看到陛下已經找出陷害她的人。

  可陛下最後只是說,人死無對證,線索斷了。

  也就是說,陛下想過給自己翻案,還自己一個清白,但沒有證據,無法服眾。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