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拓跋慎才懶得跟他們講理,殺幾個這些人就閉嘴了。

  果然,拓跋慎殺了兩名反對用兵的文官後,燕國上下再沒人說什麼「師出無名」。

  新帝如此剛愎自用,心狠手辣,朝堂上下人人自危。想在這樣的皇帝手下生存,要麼萬事順著皇上,要麼就乾脆閉嘴當啞巴。

  沒人反對後,調動兵馬準備糧草就進行的十分「順利」,在籌措糧草時,挪用一些地方上的儲備也沒人敢說什麼了。

  但各地官員心裡其實都有些打鼓,明年若有天災,拿什麼賑濟百姓?

  要說搶來的東西,皇親貴胄和將士們還不夠分,哪兒輪得到老百姓?

  拓跋慎根本不關心這些人的想法,他只想報仇,只要這場仗打贏了,他就是雄主,是明君!百姓怎麼度過災年,與他有什麼關係?

  第二年正月,上元節還沒過,拓跋慎就帶著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啟程了。

  按說御駕親征,皇帝應坐鎮中軍,但拓跋慎報仇心切,又很想在大燕將士面前展現自己的神武,於是親率八千先鋒軍,直逼兩國邊境。

  與此同時,周、佟兩家的婚事臨近,周家一片喜氣洋洋。

  婚禮當日,宮裡又賞賜了幾樣東西,以表對這樁婚事的重視。

  因是皇帝指婚,第二日小夫妻要進宮謝恩。

  皇后見小夫妻倆

  臉上都是掩不住的甜蜜,就鬆了口氣。能促成一樁美滿姻緣,也是功德一件。

  只是這對新婚夫婦才甜蜜沒幾天,邊關戰報就來了。

  韓晝沒急著御駕親征,先派五千精銳趕往邊境支援。

  周在星年紀輕,只能做副將。他倒也不急,這次立下戰功,日後自然有他當元帥的時候。

  第40章

  系統還以為韓晝也要御駕親征,見北邊烽煙已起,他還在京城忙著整頓吏治。

  系統忍不住問:「您對夏國軍隊就這般有信心?五千援軍就夠了?」

  畢竟夏國所謂精銳,也是近一年臨時抱佛腳訓練出來的。燕國尚武,哪怕士兵裝備沒有夏國好,士兵的整體素質也要比夏國強。

  韓晝翻看著手裡奏摺,在心中回答系統,「足夠。」

  夏京所在的位置並不是易守難攻的地方,反而十分好攻破。因此京城五營的軍隊不能輕易調動。

  「既然五千精銳就夠了,朝廷為何還要募兵?」系統更疑惑了。

  韓晝正看山西總兵關於募兵的奏摺,山西、山東、河北三地的駐軍各增加了一萬,這其中有從前上過戰場的,也有新兵。

  韓晝令各地儘快訓練士兵,兵部給各地駐軍的武器已經在路上了。

  「這是為了以後。」韓晝批完奏摺,放下硃筆才回答系統。拓跋慎此次出兵準備倉促,應對起來不難。但拓跋慎輸了也不會就此罷休的,韓晝要的是徹底把燕國打服。

  拓跋慎率八千騎兵駐紮在信州以南,翻過一座山就是夏國。他將八千騎兵分成三隊,一隊從山下峽谷繞行,第二隊翻山直入山難的小鎮,第三隊走官道。

  而他看似是率領第三隊走官道,實則翻山偷襲小鎮。

  但讓拓跋慎沒想到的是,小鎮上早有駐軍等著他們。

  百姓已經被撤走了,給兩軍騰出了戰場。

  拓跋慎冷笑一聲,立刻撤兵。

  副將不解,鎮上駐軍又不多,真打起來,他們未必會輸。

  拓跋慎卻道:「正面應敵不過是笨辦法。」他要殺夏國一個措手不及,於是命將士們立刻往官道方向去,與另外一路匯合。

  夏國駐軍都在小鎮上,證明縣城軍隊人數不多,這時候攻打縣城,要比攻打什麼都沒有的小鎮更划算。

  然而,隊伍還沒走出幾里,就隱隱聽見馬蹄聲。

  燕兵望向路旁,數百騎夏兵從林中沖了出來。

  拓跋慎無論如何沒想到這裡會有埋伏,這並不是撤兵的路,而是從小鎮通往縣城的路。

  他這才後知後覺,自己中計了。

  然而此時也想不了太多,箭矢從四面八方射向他,他必須全力應對。

  跟隨拓跋慎的士兵死傷大半,他在幾名親兵的護衛下,突出重圍,逃向駐地。

  等到了駐地,拓跋慎才顧上詢問另外兩路的下落,走峽谷的兩千兵馬回來了大半,他們在小鎮上遇到了駐軍,兩軍正面交戰,遲遲沒等到援軍,領兵的參將就趕緊撤兵了。

  但另一對走官道的,直到晚上還沒消息。

  大家都覺得可能是遇上了縣城駐軍,他們此時趕過去支援,還來得及。

  但是拓跋慎卻不讓去,「夏國將領老謀深算,料定了咱們會去支援,說不定又在官道上安排了埋伏。」

  就這樣等了一晚上,第二日一早,有士兵快馬回來報信,兩千騎兵昨日攻城不下,幾乎全軍覆沒。

  來報信的士兵渾身是傷,匯報完這個噩耗也暈了過去。

  拓跋慎這才讓人帶兵趕往縣城城外去收屍。

  「昨日我們明明就可以趕往縣城支援的,陛下不許。白白折進去這麼多兄弟。」

  縣城城門緊閉,城外橫七豎八的全是燕軍的屍體。

  收屍之人見狀,忍不住牢騷。

  另一人忙示意他不要亂說,「這真是奇了,聽說夏國只派了五千援軍來,加上當地駐軍,也頂多一萬,怎麼哪兒都有他們?」

  「是啊,不是說裁軍了嗎?」

  眾人不敢明說,但心裡對新帝的帶兵能力和燕國朝廷的情報搜集能力已經有所懷疑了。

  而此時的夏軍之內,卻是恰恰相反。幾位將領剛復盤完昨日死傷人數,不到百人。

  「小侯爺真是運籌帷幄,料事如神!怎麼就能猜到拓跋慎看到鎮上駐軍後會選擇撤軍呢?」

  「因為陛下說拓跋慎此人十分自負,他看不上真刀真槍正面迎敵,只想以小博大。」

  「那小侯爺又怎知他不會帶兵趕往縣城支援呢?」

  「他不僅自負,而且疑心重,他怕趕往縣城的路上第二次遇到伏兵。」

  殊不知,駐軍加援軍人數也是有限的,哪能到處埋伏,除了派去邊陲小鎮的駐軍和路上的伏兵外,剩下的將士都在死守縣城。

  「果然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定安侯對拓跋慎竟如此了解。」

  周在星笑而不語,除了陛下給他分析過拓跋慎此人的性格,佟世光和佟歆也和他講了之前拓跋慎在佟家當馬夫的事情。

  他當時十分後怕,自己的妻子差一點就要被拓跋慎這狗賊騙了。

  而且,拓跋慎日後保不齊還要利用此事,他必須儘快殺了這狗賊,永絕後患。

  拓跋慎出師不利,八千先鋒軍折進去一半。他這才意識到夏國沒他想像的那麼弱,自己之前有些輕敵了。

  於是,拓跋慎沒急著再次出兵,而是等待獨孤濟率領剩下的燕軍前來匯合。

  獨孤濟率兵趕往信州時,夏國也有兩路兵馬正往兩國交接的地方靠近,只是靠近的並非信州,而是更西的涼州。

  據探子密報兩路兵馬加起來共有五萬之眾,拓跋慎心下慌亂。但他此時趕往涼州又來不及,只能讓半路的獨孤濟趕去支援。

  如此一來,信州這邊還是只有幾千人。

  這時,周在星率軍直逼燕軍駐地,兩軍交戰數次。燕軍損失慘重,已不足三千。

  有人勸拓跋慎撤兵,但拓跋慎有些猶豫,他這時候撤兵,有何顏面面對朝廷上下。

  他只能死戰到底!

  陛下如此一意孤行,將士們都不免生出怨氣。

  但是軍令如山,誰也不敢多言。

  這夜,拓跋慎得到斥候密報,有一批糧草要從南邊送往夏營。他便想率數百人去劫夏營糧草。

  運送糧草的隊伍紮營在河邊,拓跋慎本想率兵涉水而過。

  但隔著不算寬河流,燕國士兵看見營地亮著大片燈火。

  士兵們這段時間被夏國的伏兵打怕了,不敢近前,有人甚至想趁著夜色偷偷往回跑,被人察覺後帶到拓跋慎面前。

  拓跋慎大怒,一劍砍下此人頭顱。

  鮮血飛劍,人頭骨碌碌滾到眾人腳邊。將士們嚇得瑟瑟發抖,被敵人殺死和被主將一劍砍了那感覺當然不同。

  拓跋慎冷冷掃過眾人,「再有退縮者,如同此人!」

  他說完轉身,跳入河中。

  河水很淺,只到人小腿,哪怕不會水,過河也並不難。

  但是拓跋慎剛走至河中央,忽覺小腿被人狠狠拽了下,他一個踉蹌摔進河裡。

  拓跋慎身邊的親兵反應過來,立刻大喊:「救駕救駕!」

  河裡這麼大動靜,河岸上護送糧草的將士很快就聽見了,跑去和運糧官匯報。

  「是我聽岔了嗎?怎麼喊得救駕?」

  「總不能是拓跋慎親自來劫糧草了吧?」

  「不管是不是,先出去抓人。」

  運送糧草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配備的兵器也是最新一批弓弩。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