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手握此記檔,江映華看的心驚膽寒。一條條過往鋪陳紙筆,如嘉義侯和永王這等王侯的隕落,從始至終,不過寥寥數筆。此人,只是嘉陵王數名得力細作中的一人罷了,竟都替人做下許多有損社稷的大事。
即便今時得了證據,可忠臣蒙冤枉死已成事實;永王被人挑撥煽動,踏入歧途,子嗣皆亡,臭名長存亦是定局。嘉陵王步步為營的剷除所有潛在的禍患,或許下一個目標,本該是江映華的。若顏皖知當真投效,嘉陵王距離大計功成,只在咫尺。
官員供詞與物證在手,江映華已經著手安排生擒嘉陵王的計謀。只待顏皖知歸來,陛下將地方政務安排理順,嘉陵王的勢力,就可以被一舉拔除。
這一等,便是足足五十日。
一行人歸來時,正值三月下旬,芳菲零落,柳絮飄搖。京中恰似偌大平湖,表面漣漪渺渺,內里暗潮滔滔。
新歲以來,地方有三處州府的主官大規模調動,新官上任三把火,收權柄治亂政。舊日官員被召回京,名為問責,實際耳提面命,又被調派他處。地方官無調遣一生不得離開治下,能得見天顏,是莫大的榮寵。
陛下這一出玩兒的高妙,官員年初調動是尋常,新官立威攏權是無奈,任誰也挑不出毛病來。而得了聖恩的舊人明貶暗升,授以機宜,自然肝腦塗地。
顏皖知和贏楓帶著與西涼合盟的國書歸來,嘉陵王數年布局的內外兩條防線土崩瓦解。唯獨北境參不透端倪,但吳冬青鎮守振威軍,江映華最是清楚邊軍和主將的才幹,倒也不懼。收網的時機終於到了。
使團入涼,曾多日毫無進展。江映華心下狐疑,又賭氣不願見顏皖知,便去找了贏楓討說法。贏楓只道,顏皖知央求她相幫,私下會晤了涼國的幾個官吏,至於聊了什麼,她不得而知。不過歸來時,西涼主動交出了那個絡腮鬍子的將軍,顏皖知歸途半路審過,便將人處死了。
江映華聞言,冷嗤一聲,送了贏楓一個怨懟的白眼,拂袖便走,直奔承明殿。
入了大殿,陛下見人氣呼呼的,便出言調侃:「兩個月了,氣性不消關起門去鬧,別再朕跟前礙眼。」
「臣來是想問問陛下,顏皖知可曾給您供詞?」江映華躬身一禮,盡力讓自己的話音柔和。
「給了,你是為這事兒來的?」陛下抬起眼瞼瞥了她一眼,倒是有些意外。
「臣斗膽,求陛下成全她,為莫侯昭雪。」江映華撩袍跪地,正色道,「臣知曉此請事涉皇考顏面,或讓您為難,但昭雪舊怨,利於民心歸附,亦是揭露嘉陵王罪狀的關鍵。於情於理,皇考在天有靈,都會體諒的。」
「起來吧,朕本就答應過她,如今權當兌現了這個承諾,何須你替她求?至於她的安排,門下侍中一直空懸,先讓她從門下侍郎做起,日後提上去吧。
此詔已擬好,中書令用印後,直發門下,嘉義侯的沉冤便了了。只此詔出,你的緝捕令也得一併下了,免得嘉陵王逃之夭夭。」陛下取出一份提前寫好的詔書,走上前遞給了江映華。
江映華明白,這是把主動權交給了自己,幾時用印頒詔,幾時拿人。既如此,何不演上一出她與顏皖知不睦的戲碼,先麻痹一下賊人呢?
第77章 力挽狂瀾
春日傍晚的清風習習, 綺麗多姿的雲霞漫天,緋紅的金烏垂落在七彩雲靄深處,似宿醉痴纏夢幻的粉黛佳人。
江映華將詔書藏在衣袖中, 沿著冗長的宮道回了廣元殿。方踏入宮門, 只見一纖瘦麗影穩立庭院的海棠花樹下, 一身淡青色衣裙, 一珍珠步搖在側, 松松的挽了個墮馬髻,披帛伴著春風自在飄搖。海棠花瓣凌落在那人的肩頭,殘陽的光暈攏在周身的環佩上, 如謫仙抵凡塵。
美則美矣, 外表清雅婉約, 內里固執氣人。江映華板了臉, 嗔怪道:「哪個不長眼的亂放人進來,轟出去!」
隨侍不明所以,昔日不知顏皖知身份,只見自家主子處處回護,日日留在殿內;今時人變得尊貴, 來了此處反倒要被趕出去了?
顏皖知今日不知花了怎樣的心思,面頰上施了極淡的脂粉,眉目似遠山青黛, 自帶三分柔情, 楚楚裊裊的, 連身上的薰香都帶著迷醉的氣息。嬌而不媚,精緻而不造作。
可惜啊, 江映華不領情,開口便趕人, 步子不停的往前走,迴蕩在庭院中的,是「嘭」的一聲巨大的關門聲。眾人連同顏皖知在內,皆是心尖一顫,侍衛們害怕,拱手道:「郡主還是請回吧。」
顏皖知真成了丈二的和尚,一番心思如東流之水,皆是入海無痕,白折騰了。這人的氣性幾時這般大了,兩個月不見,回來就要甩臉子。
她本當江映華小打小鬧,有些失落的灰溜溜離去,等著人消氣。可她等來的,是禁軍圍了她的殿閣。翌日的小朝議,便有言官彈劾,河陽郡主入涼談判,曾與使團脫離音訊數日,該當徹查。陛下大手一揮便允准,顏皖知直接被「請」進了掖庭獄。
沒人來查她,沒人來審她,倒是日日酒肉不斷。那日聽得關她的緣由,顏皖知便已經瞭然,做戲做全套,江映華真狠,都不提前知會她一聲,這也算是公報私仇了。
大半個月過去,此間消息傳揚出去許久,被人添油加醋的,說得好似大楚與西涼剛剛達成的合約岌岌可危。江映華故意遣人放風,讓人造謠執掌中書的昭王與陛下政見相左,朝中烏煙瘴氣,內鬥不止,眾人皆以為,西涼郡主該是命懸一線。
風言風語愈發邪乎,遠在豫州深山裡的嘉陵王本將信將疑,可天長日久的,他真當江映華是個驕橫的紈絝,中了他先前的離間之計,一對兒深情鴛鴦為了家國大義反目成仇了。是以他再次蠢蠢欲動的派親信往西涼探聽虛實,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來。
江映華本還摸不到他藏身的具體位置,只囫圇知曉個大概。接連十餘日豫州的一處道觀里,頻繁有陌生的人進進出出,吸引了秘司的注意,暗中監視,順藤摸瓜,直到派出去的探子緊跟細作一路西行,才確定了此處是賊人的老巢。
江映華得到消息後,秘密調集了三千兵馬分了數批入境,將人圍了個嚴絲合縫。布局妥當後,她才志得意滿的去了掖庭獄,看那肥了一圈兒的白嫩倉鼠——顏皖知。
「郡主的心胸當真寬廣,在這暗無天日的牢獄裡胃口還能如此好,將自己餵了個珠圓玉潤,下頜豐滿。」江映華立在欄杆外,抬手擺弄著鑰匙,甚是暢快的出言調侃。
「有些人狹隘陰損,小肚雞腸,為了互相中和,我只得大度一些。況且若她存心難為我,我偏不叫人如願。」顏皖知盤腿坐著,一邊是茶盞,一邊是名帖,手握毛筆臨摹,真是自在安閒。
江映華一把將鑰匙順著縫隙丟向了顏皖知的額頭處,沒好氣的道:「滾出來,兩刻後換了朝服,隨我上朝去,你的好日子到頭了。」
顏皖知閃身便躲,氣呼呼的剜了江映華一眼,「戳瞎了你得照顧我一輩子,沒輕沒重的。」嘴上雖是抱怨,身子卻甚是實誠的撿起鑰匙,自己捅開了牢門,閃身便出來了。
望見不遠處婢子捧著的紫色朝服,顏皖知分外詫異,迷茫的望向江映華,「這是何意?我升官了?」
「瞧你那點兒出息。」江映華抬手戳了戳她的腦門,「左右此處無人,就在這換了吧。一會兒入大殿壓著點腦袋,坐牢坐胖了,非讓人笑掉大牙。」
顏皖知翻了個白眼,誰讓江映華日日派人送來一堆不重樣的吃食,還有人看著她吃。吃得多又不能四下走動,可不都變成了軟嘟嘟的肥肉。
二人一道入殿上朝,朝議上頒布了數道詔敕。一是為嘉義侯闔府昭雪,追贈太尉,追封襄國公;二是進顏皖知為正三品門下侍郎,位列副相;三是為緝捕謀逆亂黨嘉陵王及其黨羽。三詔齊發,朝野譁然。
既顛覆了先帝的成斷,更顛覆了朝臣對嘉陵王的認知。而一夕間顏皖知拜相,之前的謠言不攻自破,百官上下暗道江映華的手段深沉,俱是膽戰心驚。
突如其來的變故,令嘉陵王措手不及。窮途末路的人尚未反應過來如何敗在了江映華這個小丫頭的手裡,朝中兵馬早已將人圍攏。見大勢已去,他還存了僥倖,當御前硃砂的毒未曾被覺察,癲狂的笑著,意圖引火自焚。江映華斷然不會給人這樣的機會,秘司影衛悉數蟄伏在此,從火場中將人生擒,押解回京。
至於那個供墨的皇商,在緝捕嘉陵王的同時,便已經被秘司監視。等嘉陵王收網,那人也一併被送入了刑部。
兵不血刃地瓦解了一場潛在的禍亂,江映華正欲鬆一口氣。嘉陵王移送殿前禁衛的當晚,她和顏皖知正在廣元殿把酒言歡,忽而,小黃門跌跌撞撞的撲了過來,被殿門磕絆了去,直接趴在地上道:「殿下,陛下急召,您快些隨奴前去吧。」
聞言,江映華與顏皖知對視一眼,手中的酒都灑出了三成,沒來由的心慌氣短。顏皖知緊緊握著她的手,「我與你同去。」
即便今時得了證據,可忠臣蒙冤枉死已成事實;永王被人挑撥煽動,踏入歧途,子嗣皆亡,臭名長存亦是定局。嘉陵王步步為營的剷除所有潛在的禍患,或許下一個目標,本該是江映華的。若顏皖知當真投效,嘉陵王距離大計功成,只在咫尺。
官員供詞與物證在手,江映華已經著手安排生擒嘉陵王的計謀。只待顏皖知歸來,陛下將地方政務安排理順,嘉陵王的勢力,就可以被一舉拔除。
這一等,便是足足五十日。
一行人歸來時,正值三月下旬,芳菲零落,柳絮飄搖。京中恰似偌大平湖,表面漣漪渺渺,內里暗潮滔滔。
新歲以來,地方有三處州府的主官大規模調動,新官上任三把火,收權柄治亂政。舊日官員被召回京,名為問責,實際耳提面命,又被調派他處。地方官無調遣一生不得離開治下,能得見天顏,是莫大的榮寵。
陛下這一出玩兒的高妙,官員年初調動是尋常,新官立威攏權是無奈,任誰也挑不出毛病來。而得了聖恩的舊人明貶暗升,授以機宜,自然肝腦塗地。
顏皖知和贏楓帶著與西涼合盟的國書歸來,嘉陵王數年布局的內外兩條防線土崩瓦解。唯獨北境參不透端倪,但吳冬青鎮守振威軍,江映華最是清楚邊軍和主將的才幹,倒也不懼。收網的時機終於到了。
使團入涼,曾多日毫無進展。江映華心下狐疑,又賭氣不願見顏皖知,便去找了贏楓討說法。贏楓只道,顏皖知央求她相幫,私下會晤了涼國的幾個官吏,至於聊了什麼,她不得而知。不過歸來時,西涼主動交出了那個絡腮鬍子的將軍,顏皖知歸途半路審過,便將人處死了。
江映華聞言,冷嗤一聲,送了贏楓一個怨懟的白眼,拂袖便走,直奔承明殿。
入了大殿,陛下見人氣呼呼的,便出言調侃:「兩個月了,氣性不消關起門去鬧,別再朕跟前礙眼。」
「臣來是想問問陛下,顏皖知可曾給您供詞?」江映華躬身一禮,盡力讓自己的話音柔和。
「給了,你是為這事兒來的?」陛下抬起眼瞼瞥了她一眼,倒是有些意外。
「臣斗膽,求陛下成全她,為莫侯昭雪。」江映華撩袍跪地,正色道,「臣知曉此請事涉皇考顏面,或讓您為難,但昭雪舊怨,利於民心歸附,亦是揭露嘉陵王罪狀的關鍵。於情於理,皇考在天有靈,都會體諒的。」
「起來吧,朕本就答應過她,如今權當兌現了這個承諾,何須你替她求?至於她的安排,門下侍中一直空懸,先讓她從門下侍郎做起,日後提上去吧。
此詔已擬好,中書令用印後,直發門下,嘉義侯的沉冤便了了。只此詔出,你的緝捕令也得一併下了,免得嘉陵王逃之夭夭。」陛下取出一份提前寫好的詔書,走上前遞給了江映華。
江映華明白,這是把主動權交給了自己,幾時用印頒詔,幾時拿人。既如此,何不演上一出她與顏皖知不睦的戲碼,先麻痹一下賊人呢?
第77章 力挽狂瀾
春日傍晚的清風習習, 綺麗多姿的雲霞漫天,緋紅的金烏垂落在七彩雲靄深處,似宿醉痴纏夢幻的粉黛佳人。
江映華將詔書藏在衣袖中, 沿著冗長的宮道回了廣元殿。方踏入宮門, 只見一纖瘦麗影穩立庭院的海棠花樹下, 一身淡青色衣裙, 一珍珠步搖在側, 松松的挽了個墮馬髻,披帛伴著春風自在飄搖。海棠花瓣凌落在那人的肩頭,殘陽的光暈攏在周身的環佩上, 如謫仙抵凡塵。
美則美矣, 外表清雅婉約, 內里固執氣人。江映華板了臉, 嗔怪道:「哪個不長眼的亂放人進來,轟出去!」
隨侍不明所以,昔日不知顏皖知身份,只見自家主子處處回護,日日留在殿內;今時人變得尊貴, 來了此處反倒要被趕出去了?
顏皖知今日不知花了怎樣的心思,面頰上施了極淡的脂粉,眉目似遠山青黛, 自帶三分柔情, 楚楚裊裊的, 連身上的薰香都帶著迷醉的氣息。嬌而不媚,精緻而不造作。
可惜啊, 江映華不領情,開口便趕人, 步子不停的往前走,迴蕩在庭院中的,是「嘭」的一聲巨大的關門聲。眾人連同顏皖知在內,皆是心尖一顫,侍衛們害怕,拱手道:「郡主還是請回吧。」
顏皖知真成了丈二的和尚,一番心思如東流之水,皆是入海無痕,白折騰了。這人的氣性幾時這般大了,兩個月不見,回來就要甩臉子。
她本當江映華小打小鬧,有些失落的灰溜溜離去,等著人消氣。可她等來的,是禁軍圍了她的殿閣。翌日的小朝議,便有言官彈劾,河陽郡主入涼談判,曾與使團脫離音訊數日,該當徹查。陛下大手一揮便允准,顏皖知直接被「請」進了掖庭獄。
沒人來查她,沒人來審她,倒是日日酒肉不斷。那日聽得關她的緣由,顏皖知便已經瞭然,做戲做全套,江映華真狠,都不提前知會她一聲,這也算是公報私仇了。
大半個月過去,此間消息傳揚出去許久,被人添油加醋的,說得好似大楚與西涼剛剛達成的合約岌岌可危。江映華故意遣人放風,讓人造謠執掌中書的昭王與陛下政見相左,朝中烏煙瘴氣,內鬥不止,眾人皆以為,西涼郡主該是命懸一線。
風言風語愈發邪乎,遠在豫州深山裡的嘉陵王本將信將疑,可天長日久的,他真當江映華是個驕橫的紈絝,中了他先前的離間之計,一對兒深情鴛鴦為了家國大義反目成仇了。是以他再次蠢蠢欲動的派親信往西涼探聽虛實,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來。
江映華本還摸不到他藏身的具體位置,只囫圇知曉個大概。接連十餘日豫州的一處道觀里,頻繁有陌生的人進進出出,吸引了秘司的注意,暗中監視,順藤摸瓜,直到派出去的探子緊跟細作一路西行,才確定了此處是賊人的老巢。
江映華得到消息後,秘密調集了三千兵馬分了數批入境,將人圍了個嚴絲合縫。布局妥當後,她才志得意滿的去了掖庭獄,看那肥了一圈兒的白嫩倉鼠——顏皖知。
「郡主的心胸當真寬廣,在這暗無天日的牢獄裡胃口還能如此好,將自己餵了個珠圓玉潤,下頜豐滿。」江映華立在欄杆外,抬手擺弄著鑰匙,甚是暢快的出言調侃。
「有些人狹隘陰損,小肚雞腸,為了互相中和,我只得大度一些。況且若她存心難為我,我偏不叫人如願。」顏皖知盤腿坐著,一邊是茶盞,一邊是名帖,手握毛筆臨摹,真是自在安閒。
江映華一把將鑰匙順著縫隙丟向了顏皖知的額頭處,沒好氣的道:「滾出來,兩刻後換了朝服,隨我上朝去,你的好日子到頭了。」
顏皖知閃身便躲,氣呼呼的剜了江映華一眼,「戳瞎了你得照顧我一輩子,沒輕沒重的。」嘴上雖是抱怨,身子卻甚是實誠的撿起鑰匙,自己捅開了牢門,閃身便出來了。
望見不遠處婢子捧著的紫色朝服,顏皖知分外詫異,迷茫的望向江映華,「這是何意?我升官了?」
「瞧你那點兒出息。」江映華抬手戳了戳她的腦門,「左右此處無人,就在這換了吧。一會兒入大殿壓著點腦袋,坐牢坐胖了,非讓人笑掉大牙。」
顏皖知翻了個白眼,誰讓江映華日日派人送來一堆不重樣的吃食,還有人看著她吃。吃得多又不能四下走動,可不都變成了軟嘟嘟的肥肉。
二人一道入殿上朝,朝議上頒布了數道詔敕。一是為嘉義侯闔府昭雪,追贈太尉,追封襄國公;二是進顏皖知為正三品門下侍郎,位列副相;三是為緝捕謀逆亂黨嘉陵王及其黨羽。三詔齊發,朝野譁然。
既顛覆了先帝的成斷,更顛覆了朝臣對嘉陵王的認知。而一夕間顏皖知拜相,之前的謠言不攻自破,百官上下暗道江映華的手段深沉,俱是膽戰心驚。
突如其來的變故,令嘉陵王措手不及。窮途末路的人尚未反應過來如何敗在了江映華這個小丫頭的手裡,朝中兵馬早已將人圍攏。見大勢已去,他還存了僥倖,當御前硃砂的毒未曾被覺察,癲狂的笑著,意圖引火自焚。江映華斷然不會給人這樣的機會,秘司影衛悉數蟄伏在此,從火場中將人生擒,押解回京。
至於那個供墨的皇商,在緝捕嘉陵王的同時,便已經被秘司監視。等嘉陵王收網,那人也一併被送入了刑部。
兵不血刃地瓦解了一場潛在的禍亂,江映華正欲鬆一口氣。嘉陵王移送殿前禁衛的當晚,她和顏皖知正在廣元殿把酒言歡,忽而,小黃門跌跌撞撞的撲了過來,被殿門磕絆了去,直接趴在地上道:「殿下,陛下急召,您快些隨奴前去吧。」
聞言,江映華與顏皖知對視一眼,手中的酒都灑出了三成,沒來由的心慌氣短。顏皖知緊緊握著她的手,「我與你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