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於是,我的殺人動機就不存在。
那麼,還是先從案子開始說起。
「黎稚」自殺的依據是現場並沒有他人出入情況,門鎖完好,門窗無異常,個人財務並沒有被翻找的情況。死者身上並沒有防禦傷,結合血泊痕跡,說明死亡時並沒有被移動過,致傷工具出現在死者觸手可及處,符合自殺的特徵。
然而,傅霖之所以會懷疑有他殺的可能性,是因為沒有辦法斷定死者自殺的原因,且死亡時下半身還蓋著被子,這並不像是常見的自殺狀態。
再加上,死者是一刀斃命。這一刀的創口位置和走向,既可以是自己形成的,也可以是他人造成的。可是死者袖子只有一側有血跡,另一側則既無皺褶,也很乾淨,排除雙手握刀的可能,應該是單手形成創口。可是,要造成一刀創口致死,僅憑一隻手的力量是很難形成的。
除非是有人協助介錯(日式自殺中,有人輔助),又或者本身單手力量很足。
另一個可疑的地方是,現場刀柄擦拭檢測上有其他男性的成分,後來證實為,「辛嶠」的DNA。
然而,「辛嶠」又有不在場證明。
傅霖目光沉沉地看著我,眼神像是刀片一樣要一點點地剖離我那顆保護秘密的外殼。片刻後,他緩緩開口,說道:「你確定……真的沒有什麼要跟我們講的嗎?」
我其實算是在等一個時機。
現在也許就是很好的時機。
遊戲《無罪之都》因為這件疑似他殺的兇案,而成為話題中心。
可現在是推波助瀾的勢頭。
「我本來不該說這些話的。」
我垂下眼帘,「我希望你們為我保守這個秘密……」
不過我也知道警察有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在身,牽扯到案件的事情絕對還是要上報。所以,我能說的事情只有一點。
我的情緒和話頭都才剛開始鋪墊。
商河星和傅霖兩個人便說道:「可以。」
「……?」
這是一種什麼勸哄安撫人乖乖說出真相的新策略嗎?
現在不是應該擺出鐵面無私的面孔說「抱歉「,然後就跟著他們的語氣,表現出我自己其實也堅持不了那麼久的秘密,終於開口說出其中細枝末節。
事實上,從邏輯來說,有些話不該說就是會永遠不說。
所謂「終有一天,我會開口說出真相」的時機是永遠不會到的。
不過,我抬頭看他們的時候,發現兩個人正在對視,也許各有計劃,但我還是說道:「我去過現場,被子是我蓋的。我的不在場證明是假的,但我沒有殺人。我只能說到這裡。剩下的,你們可以去取證證明。」
「你應該知道,如果你的不在場證明是假的,你就一定無法擺脫犯罪嫌疑。」傅霖說道。
「如果你相信我前面的自白是真的,那麼你應該也要相信我後半句「我沒有殺人」。」我說道,「同理,如果你相信我前面是假的,後面也許也是假的。判斷就是如此。」
傅霖沉默片刻,輕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我已經調查過了,雖然「黎稚」從來沒有對外宣揚,但是其實他已經身患重病。而他一直都潛心都在研發自己的遊戲。我想,他其實想要藉此機會讓自己設計的遊戲還有第二次生命。」
他定定地看著我:「你在幫他,對嗎?」
我的聲音就像是被人噎住了,但是我下意識望進傅霖的眼裡。可還沒有多看兩秒,商河星的聲音就響了起來,說道:「在潛意識空間裡面相處了一段時間,我知道你是好人。」
我下意識看向商河星,「謝謝。你幫助我最多了。我原先以為你不好相處,相處下來,發現你只是面冷心熱。」
傅霖略一側頭,剛想說話,卻被商河星搶了先。他語氣淡然,目光卻帶著一絲揣測,「那麼很明顯,案子已經結束了。你剛才對辛嶠的那番話……是在針對他吧?」
傅霖立刻看向我,開口解釋:「我並不是針對……」
我也不知道他這有什麼需要解釋的。
警方這樣的態度本來就很好,更別說,他本來就是那種會把真相追查到底的人。
「沒事,我一直都很信任傅警官。」
聽到這句話,傅霖很明顯就松下來了。
之後,雖然不太清楚他們怎麼聊的,但是最後,傅霖也想要加入錯誤認知的校正療程裡面。
每周二和四都會見一次。
我們離開時,他站在門口,微微頓了頓,輕聲自語了一句:「人活著就好。」
他的聲音很輕,像是說給自己聽的。我看著他的背影,日光光暈映在他的身上,像是卸下了重負,肩膀輕鬆了很多。
我心思動了動,「《無罪之都》遊戲上線的話,你要不要玩?這次拉動資金的話,地圖版面會更大,也許跟你了解的不一樣。」
傅霖:「可以嗎?」
我回道:「我等你上線。」
*
回到自己獨處的屋子之後,我才再次打開我的手機,以A為標識的手機軟體也跟著跳了出來。
漫畫停在了《Right》一頁上。
Right指的既是正確的,又是權利。
又或者說,正確的權利。
事情回到了我媽說的「審判」上。
漫畫裡面的「審判」其實有一開始Anubis的潛在設定——「罪惡之城會接受神明的審判,無人生還」的意味在。
針對於玩家而言,他們就相當於發現這個遊戲的真相後,為了脫離世界而大逃殺遊戲,背後的NPC對他們玩家並沒有正面的意義。
那麼,假定遊戲就是這樣的存在的話,我們NPC就只是工具人而已。
然而,事實上卻是遊戲裡面的NPC真的有覺醒意識。
他們已經發現自己是工具人的身份,於是想要自己也能夠存活下來,知道「玩家」才是他們破局的關鍵。於是,Vita(生命)應運而生。
以原組織的想法,他們是想通過「轉換玩家意識」,幫助自己或者合適的人離開世界。
如果我沒有漫畫軟體的話,也可能只是看別人評一句「用血肉鋪就起來的通天路」,然後不予置評。
可是,我有漫畫軟體。
我覺得,這裡面就是有不同的做法了。
漫畫對我來說,有時候是預知的窗口,有時候是讀通別人心聲的載體,僅此而已嗎?
當我覺得事情已經超過自己預想的時候,我覺得這個漫畫也許是有作用的——比如說,我能通過漫畫改變現實。
這個運作機制在於,我們其實並不可能會有固定的未來。
當未來已經是固定的話,那麼無論做什麼事情,其實都不會發生改變,Vita也不會存在。那麼如果Vita存在了,也就是說,未來並不是固定的。
可是又因為有漫畫的存在,也代表著世界的角色思維定式是有跡可循的——比如說主角必勝。雖然少數漫畫也存在著最後的反派才是獲勝方,但是絕大部分的劇情都是會圍繞著主角而展開的。
因此,這毫無疑問的,如果他們想要以謀害主角為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肯定是不能成功的。
那麼,我們就只能爭取一個利好於主角的局面。
這個局面並不是那麼難爭取。
畢竟,我還有一張卡牌沒有用。
每次只要一個小案子結束的話,就可以引發身份轉換的條件。
而剛好,他們正在追查的案子是崔時的案子。
我也剛好知道兇手到底是誰。
於是,我和何其思說要推遲整個崔時案件的調查,最好控制在災難發生一天,這樣事情發生之後,這樣方便我有操作的空間。
崔時的兇手很明顯是小莊。
案件揭破後,我按照計劃給何其思發了簡訊,保持聯繫。
繆路南在這段時間裡面繼續做無間道,有必要的話就照看著「我」。
我原先還思考過這一次會不會又和辛嶠的複製人交換身份,但事實上,我還是和Vita的話事人交換了身份。
對方性格喜怒不定,我怕自己應付不了他。
然而,等到我和他身份交換之後,我才發現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因為我就是他」。
長期以來,我都沒有真正去發覺或者意識到這一點,即使漫畫已經能夠很多次在提示我,唐栗和崔時是我的分丨身,可是我一直都沒有去在意。
後來思考的話,我發現我之所以沒有去了解或者注意,是因為我有種惰性,不願意思考太多與自己無關的,又或者是自己提前感覺到麻煩的事情。
所以,我才會一而再地忽視那些信號。
第一是「紋身」。我身上的紋身是自己想出來的。我也沒有往外透露,為什麼唐栗和崔時身上會和我一樣的紋身。
第二是「崔時的耳釘」。長期以來,漫畫都在反覆強調公民系統的存在,或者說是某種密鑰,但是除了監督和控制別人的動向之外,它並沒有展現出自己該有的核心作用。因為它沒有太多的存在感,除了彰顯商河星的人設之外。後來,和平號的時候,傅霖曾經讓我檢測過唐栗耳釘上的DNA,我一直都沒有得到過答案。
那麼,還是先從案子開始說起。
「黎稚」自殺的依據是現場並沒有他人出入情況,門鎖完好,門窗無異常,個人財務並沒有被翻找的情況。死者身上並沒有防禦傷,結合血泊痕跡,說明死亡時並沒有被移動過,致傷工具出現在死者觸手可及處,符合自殺的特徵。
然而,傅霖之所以會懷疑有他殺的可能性,是因為沒有辦法斷定死者自殺的原因,且死亡時下半身還蓋著被子,這並不像是常見的自殺狀態。
再加上,死者是一刀斃命。這一刀的創口位置和走向,既可以是自己形成的,也可以是他人造成的。可是死者袖子只有一側有血跡,另一側則既無皺褶,也很乾淨,排除雙手握刀的可能,應該是單手形成創口。可是,要造成一刀創口致死,僅憑一隻手的力量是很難形成的。
除非是有人協助介錯(日式自殺中,有人輔助),又或者本身單手力量很足。
另一個可疑的地方是,現場刀柄擦拭檢測上有其他男性的成分,後來證實為,「辛嶠」的DNA。
然而,「辛嶠」又有不在場證明。
傅霖目光沉沉地看著我,眼神像是刀片一樣要一點點地剖離我那顆保護秘密的外殼。片刻後,他緩緩開口,說道:「你確定……真的沒有什麼要跟我們講的嗎?」
我其實算是在等一個時機。
現在也許就是很好的時機。
遊戲《無罪之都》因為這件疑似他殺的兇案,而成為話題中心。
可現在是推波助瀾的勢頭。
「我本來不該說這些話的。」
我垂下眼帘,「我希望你們為我保守這個秘密……」
不過我也知道警察有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在身,牽扯到案件的事情絕對還是要上報。所以,我能說的事情只有一點。
我的情緒和話頭都才剛開始鋪墊。
商河星和傅霖兩個人便說道:「可以。」
「……?」
這是一種什麼勸哄安撫人乖乖說出真相的新策略嗎?
現在不是應該擺出鐵面無私的面孔說「抱歉「,然後就跟著他們的語氣,表現出我自己其實也堅持不了那麼久的秘密,終於開口說出其中細枝末節。
事實上,從邏輯來說,有些話不該說就是會永遠不說。
所謂「終有一天,我會開口說出真相」的時機是永遠不會到的。
不過,我抬頭看他們的時候,發現兩個人正在對視,也許各有計劃,但我還是說道:「我去過現場,被子是我蓋的。我的不在場證明是假的,但我沒有殺人。我只能說到這裡。剩下的,你們可以去取證證明。」
「你應該知道,如果你的不在場證明是假的,你就一定無法擺脫犯罪嫌疑。」傅霖說道。
「如果你相信我前面的自白是真的,那麼你應該也要相信我後半句「我沒有殺人」。」我說道,「同理,如果你相信我前面是假的,後面也許也是假的。判斷就是如此。」
傅霖沉默片刻,輕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我已經調查過了,雖然「黎稚」從來沒有對外宣揚,但是其實他已經身患重病。而他一直都潛心都在研發自己的遊戲。我想,他其實想要藉此機會讓自己設計的遊戲還有第二次生命。」
他定定地看著我:「你在幫他,對嗎?」
我的聲音就像是被人噎住了,但是我下意識望進傅霖的眼裡。可還沒有多看兩秒,商河星的聲音就響了起來,說道:「在潛意識空間裡面相處了一段時間,我知道你是好人。」
我下意識看向商河星,「謝謝。你幫助我最多了。我原先以為你不好相處,相處下來,發現你只是面冷心熱。」
傅霖略一側頭,剛想說話,卻被商河星搶了先。他語氣淡然,目光卻帶著一絲揣測,「那麼很明顯,案子已經結束了。你剛才對辛嶠的那番話……是在針對他吧?」
傅霖立刻看向我,開口解釋:「我並不是針對……」
我也不知道他這有什麼需要解釋的。
警方這樣的態度本來就很好,更別說,他本來就是那種會把真相追查到底的人。
「沒事,我一直都很信任傅警官。」
聽到這句話,傅霖很明顯就松下來了。
之後,雖然不太清楚他們怎麼聊的,但是最後,傅霖也想要加入錯誤認知的校正療程裡面。
每周二和四都會見一次。
我們離開時,他站在門口,微微頓了頓,輕聲自語了一句:「人活著就好。」
他的聲音很輕,像是說給自己聽的。我看著他的背影,日光光暈映在他的身上,像是卸下了重負,肩膀輕鬆了很多。
我心思動了動,「《無罪之都》遊戲上線的話,你要不要玩?這次拉動資金的話,地圖版面會更大,也許跟你了解的不一樣。」
傅霖:「可以嗎?」
我回道:「我等你上線。」
*
回到自己獨處的屋子之後,我才再次打開我的手機,以A為標識的手機軟體也跟著跳了出來。
漫畫停在了《Right》一頁上。
Right指的既是正確的,又是權利。
又或者說,正確的權利。
事情回到了我媽說的「審判」上。
漫畫裡面的「審判」其實有一開始Anubis的潛在設定——「罪惡之城會接受神明的審判,無人生還」的意味在。
針對於玩家而言,他們就相當於發現這個遊戲的真相後,為了脫離世界而大逃殺遊戲,背後的NPC對他們玩家並沒有正面的意義。
那麼,假定遊戲就是這樣的存在的話,我們NPC就只是工具人而已。
然而,事實上卻是遊戲裡面的NPC真的有覺醒意識。
他們已經發現自己是工具人的身份,於是想要自己也能夠存活下來,知道「玩家」才是他們破局的關鍵。於是,Vita(生命)應運而生。
以原組織的想法,他們是想通過「轉換玩家意識」,幫助自己或者合適的人離開世界。
如果我沒有漫畫軟體的話,也可能只是看別人評一句「用血肉鋪就起來的通天路」,然後不予置評。
可是,我有漫畫軟體。
我覺得,這裡面就是有不同的做法了。
漫畫對我來說,有時候是預知的窗口,有時候是讀通別人心聲的載體,僅此而已嗎?
當我覺得事情已經超過自己預想的時候,我覺得這個漫畫也許是有作用的——比如說,我能通過漫畫改變現實。
這個運作機制在於,我們其實並不可能會有固定的未來。
當未來已經是固定的話,那麼無論做什麼事情,其實都不會發生改變,Vita也不會存在。那麼如果Vita存在了,也就是說,未來並不是固定的。
可是又因為有漫畫的存在,也代表著世界的角色思維定式是有跡可循的——比如說主角必勝。雖然少數漫畫也存在著最後的反派才是獲勝方,但是絕大部分的劇情都是會圍繞著主角而展開的。
因此,這毫無疑問的,如果他們想要以謀害主角為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肯定是不能成功的。
那麼,我們就只能爭取一個利好於主角的局面。
這個局面並不是那麼難爭取。
畢竟,我還有一張卡牌沒有用。
每次只要一個小案子結束的話,就可以引發身份轉換的條件。
而剛好,他們正在追查的案子是崔時的案子。
我也剛好知道兇手到底是誰。
於是,我和何其思說要推遲整個崔時案件的調查,最好控制在災難發生一天,這樣事情發生之後,這樣方便我有操作的空間。
崔時的兇手很明顯是小莊。
案件揭破後,我按照計劃給何其思發了簡訊,保持聯繫。
繆路南在這段時間裡面繼續做無間道,有必要的話就照看著「我」。
我原先還思考過這一次會不會又和辛嶠的複製人交換身份,但事實上,我還是和Vita的話事人交換了身份。
對方性格喜怒不定,我怕自己應付不了他。
然而,等到我和他身份交換之後,我才發現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因為我就是他」。
長期以來,我都沒有真正去發覺或者意識到這一點,即使漫畫已經能夠很多次在提示我,唐栗和崔時是我的分丨身,可是我一直都沒有去在意。
後來思考的話,我發現我之所以沒有去了解或者注意,是因為我有種惰性,不願意思考太多與自己無關的,又或者是自己提前感覺到麻煩的事情。
所以,我才會一而再地忽視那些信號。
第一是「紋身」。我身上的紋身是自己想出來的。我也沒有往外透露,為什麼唐栗和崔時身上會和我一樣的紋身。
第二是「崔時的耳釘」。長期以來,漫畫都在反覆強調公民系統的存在,或者說是某種密鑰,但是除了監督和控制別人的動向之外,它並沒有展現出自己該有的核心作用。因為它沒有太多的存在感,除了彰顯商河星的人設之外。後來,和平號的時候,傅霖曾經讓我檢測過唐栗耳釘上的DNA,我一直都沒有得到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