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鵝黃的帳中一個衣著華貴的婦人緩緩走出,在她身後的榻上躺著個身著明黃袍的男子,正昏睡不醒。
一側半跪著一個少年,轉頭問:「母妃,這是何人?」
婦人的峨眉間鎖著淡淡憂愁,一開口卻透著世家貴女的沉穩與從容:「是你舅舅叫來保護我們的人。」
第20章
若將整個皇城比作一個巨大的金盒子,那麼辜行則用他所有的智慧和膽識為這個盒子上了一道又一道的鎖扣。
而我則是多出來那一道,看似不必要,實際也不怎麼有必要的鎖。
若叛軍能沖開宮門,突破安華門與廣安門上萬數的大軍,那就說明辜行敗了。
我這般質疑的時候,辜行是這般回答:「你是我所見過最有能耐的女子,最後一刻,我希望是你陪在我阿姐身邊。若絕境之中有一絲出路,你就帶著他們逃,若沒有生還的可能,我希望你能讓他們不受辱,辜家人,死也要死得體面。」
我冷笑:「將軍就不考慮我的死活?」
他淺笑:「我考慮過了,我知道你原本計劃與姜侯同歸於盡的,我委託於你,你不也能多活些時日?」
「心機。」
我白了他一眼,卻莫名其妙眼眶發燙。
「阿姐」二字,每一次從辜行嘴裡說出時都帶著溫度,我沒有幸體會過這種情感,但就這麼輕而易舉被他說動了。
辜家姐弟都是奇怪的人,不論何種境地都少不得那一杯茶。
眼下皇城內外血流成河,貴妃還有閒情邀我品茶,她說:「我勸過行之逃走,太醫說他隨時都有性命之危,我希望他剩下的日子能快樂些。」
辜行那傻子,腦子裡一半裝的是要維護正統江山,另一半裝的是他阿姐。
骨子裡的軸與我有兩分相似。
貴妃又說:「世家的枷鎖背在身上好累,有人羨慕我們生來就穿著綾羅綢緞,吃著山珍海味,卻不知這些東西是拿自由與尊嚴去換的。但比起我們,普通的百姓過得更為艱難,像捆在磨盤上的驢子和馬,日復一日累彎了腰,不過為了一口飯食,和他們比起來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叫苦呢?說到底,還是這世道出了錯。」
貴妃說話的時候在瞧著帳子裡頭的十二皇子,而我在瞧著她:「天下大勢合久必分,歷史上也沒有哪一個王朝是永恆不滅的,在興起和傾覆里周而復始已然成為一種恆定的規律,這種恆定的規律裡頭或許因為帝王的昏庸和王朝的時運發生過倒退,但車輪總是在滾滾向前的,今人站在史書之外去看的話,變革總有血流,也總是會被撥亂反正,每一次潮起潮落王朝興衰,都會有革新……」
說到此處,我發現貴妃在以一種奇怪甚至是震驚的眼神在看著我的時候,我趕緊止住話頭,找補道:「我的意思是日子總是會越來越好的,娘娘不必太過憂心,大亂之下總有辜將軍這樣的忠義之士力挽狂瀾,將來十二皇子登基再有您的輔佐,百姓的日子定能好起來。」
貴妃看我許久,忽然笑了,笑起來眼尾微挑,和辜行有幾分相像。
她說:「難怪行之說你是這世上少有的獨特女子,敢以薄弱之力和不公的命運抗爭,你的做法和想法雖過於大膽,但本宮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說身在高位者若以自身之力探尋這世間法則,必要時還能挑戰法則,哪怕只是一點綿薄之力,也總會在時光的長流中起到助推作用,就算自己無法看見,子孫後世也會受到庇蔭。姜願,你是在鼓勵絕境中的本宮與皇兒?」
要不說文化是個好東西呢,既讓自己下得來台,也讓別人下得了台。
我只是想說不論是國還是家,一味折辱與壓迫他人都是不可行的,以上欺下,以強凌弱等同於自己抹自己脖子,若朝堂、官場甚至世家、後宅只是爾虞我詐、自私自利,大搞你騙我騙,你瞞我瞞的那一套,遲早都要完。
姜願只有一個,但「王怨」會有千千萬萬個。
夜半時,打殺聲已經離鳳寰宮很近了,近得甚至能聽清喊話的內容。
「護駕!護駕!」
「保護皇上與娘娘!還有皇子殿下!」
內衛軍組成人牆擋在鳳寰宮門前,我與幾個武婢握著兵器堵在門內。
那李琮果真不是吃素的,造反這事若成美名留青史,若不成那便是臭名昭後世,誰還不是粉身碎骨也要拼這一遭呢。
貴妃這時也有些維持不住身份了,抱著十二皇子嚶嚶哭起來:「不知你舅舅如何,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我的心頭也涼了涼,叛軍都殺到了鳳寰宮的話,或許辜行是先涼了。
我正思量時,一道血影瓢潑一樣濺到大門上,隨即打殺和慘叫聲就掩蓋了貴妃的聲音。
我吩咐武婢們在我離開後一定要死守住門,然後回頭對貴妃再囑咐了一句:「娘娘,記得您方才說的,將來要教導新帝探尋有利於民的法則,必要時挑戰法則,打破法則,福蔭後世,若可以的話,給這世間的女子一份體面,讓她們可以不被困於後宅,更不困於無望的婚姻,女子有了尊嚴地位,方能停止互相迫害的命運。」
貴妃倉皇地向我瞧來,一簇淚光從她眼裡閃過去,她說:「本宮答應你。」
第21章
那日,我殺了許多人。
多到數不清,整個人都陷入麻痹,對方的刀槍戳在我身上竟也不覺得痛。
血光映在每一個人眼裡,照得天是紅的,高牆是紅的,亭台樓閣統統都是紅的。
一些叛軍用準備好的木樁撞擊鳳寰宮的門,內衛軍用身軀築起肉牆,而我則用雙手死死抓住門上的一對環扣。
一把紅纓槍從背後穿透我的腰身。
痛感沒來,極致的惱怒先一步占據了我的意志,我徒手抓住槍頭,另一隻手在身後握住槍柄,用蠻力把槍頭從我身體裡推了出去。
我痛得撕心裂肺地喊出來,腦中登時空白一片,似有一道白光把我劈得神魂出了竅。
我想起自己幼時離家,拖著病懨懨的身子手腳並用一步步攀上嶙峋的松華山。
寒風凜冽又或是日頭高照,傾盆大雨又或是風雪漫天,瘋子姜願哭了無數次也沒低過頭。
自稱「青天大老爺」,然而其實知道自己是瘋魔與病態侵入骨髓的「壞人」。
而這一刻,壞人在做一件不算壞的事。
蜉蝣之志,如水投石。螢火之光,可聚其芒。石積為山,芒可成火。
石積為山,芒可成火。
火可燎原!
我使出蠻力,僅用無槍頭的一端就捅破了對方的身體,然後徹底地耗盡了力氣,癱跪下去。
迷濛中,我看見戳我一槍的人被一把刀猛地削飛了腦袋。
眼前的人馬里忽然多出許多熟悉的身影,辜行、丹青、阿桐、胡三,還有……
「舅舅?!」
我一邊吐血一邊失聲喊了出來。
我沒看錯,真是那多年不見的老東西,我知道是有救了,鼻子一酸心一松,腿也跟著不穩,背靠宮門滑坐下去。
十二皇子不知何時跑到宮門處,我聽見他在裡頭急問:「可是本宮的舅舅來了?」
我的眼淚比血還流得凶:「殿下,是我家舅舅救我來了。」
第22章 辜行番外
景巳二十一年,皇上採納了我提出的讓京中大營與周邊衛所人員交互輪值,以中央軍帶動地方駐軍以此提升戰備力的建議。
皇上特遣我從四大營中挑選精兵強將帶到與京城相接的州縣去。
雍州是我去的第一個地方。
雍州衛所的所頭王奔我不太熟悉,但他的公子王抒雲與我在兒時曾有過一段同吃同住的淵源。
因我的祖父與他的祖父有交情,五六年前王老帶王抒雲來京時就住在我府上。
我與抒雲多年未見,但一點也不生疏,我倆以茶作酒,對月當歌,他談這些年求學的經歷,我談從軍的趣事。
那日我們在涼亭中聊到太陽落山,我提議由他帶我拜會他父親。
方一走到院中就見書房門口跪著個十八九歲的女子,著輕巧的騎裝,腰間別著劍,一瞧就是跑江湖的。
而書房亮著燈,裡頭的人卻不打算理睬。
我問抒雲眼下是什麼情況,抒雲把我拉到一邊,小聲與我說:「行之,不如你還是明日再來,這幾日我父親被京中親戚的事擾得煩心。」
我忽想起王家老爺子曾提起過有一女兒嫁到了京城,只是當時年紀小,細節並未聽進去。
於是我問:「你們家在京中還有親戚?為何從未聽說你們在走動?」
「你有所不知,我那位姑母溫順老實卻又是個實心眼的,錯嫁了人後就與家中斷了聯絡,三四年前曾寫過書信給我父親說想帶著女兒回娘家,被我爹回信訓斥了,哪知不久就聽說姑母自戕了,我爹為此悔恨多年,也鬱鬱寡歡多年。姑母留下兩個表妹,最小的那位表妹最為離經叛道又目無尊長,近來老是來信找我爹麻煩,還大言不慚地斥責起我爹來,常氣得我爹整夜睡不好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一側半跪著一個少年,轉頭問:「母妃,這是何人?」
婦人的峨眉間鎖著淡淡憂愁,一開口卻透著世家貴女的沉穩與從容:「是你舅舅叫來保護我們的人。」
第20章
若將整個皇城比作一個巨大的金盒子,那麼辜行則用他所有的智慧和膽識為這個盒子上了一道又一道的鎖扣。
而我則是多出來那一道,看似不必要,實際也不怎麼有必要的鎖。
若叛軍能沖開宮門,突破安華門與廣安門上萬數的大軍,那就說明辜行敗了。
我這般質疑的時候,辜行是這般回答:「你是我所見過最有能耐的女子,最後一刻,我希望是你陪在我阿姐身邊。若絕境之中有一絲出路,你就帶著他們逃,若沒有生還的可能,我希望你能讓他們不受辱,辜家人,死也要死得體面。」
我冷笑:「將軍就不考慮我的死活?」
他淺笑:「我考慮過了,我知道你原本計劃與姜侯同歸於盡的,我委託於你,你不也能多活些時日?」
「心機。」
我白了他一眼,卻莫名其妙眼眶發燙。
「阿姐」二字,每一次從辜行嘴裡說出時都帶著溫度,我沒有幸體會過這種情感,但就這麼輕而易舉被他說動了。
辜家姐弟都是奇怪的人,不論何種境地都少不得那一杯茶。
眼下皇城內外血流成河,貴妃還有閒情邀我品茶,她說:「我勸過行之逃走,太醫說他隨時都有性命之危,我希望他剩下的日子能快樂些。」
辜行那傻子,腦子裡一半裝的是要維護正統江山,另一半裝的是他阿姐。
骨子裡的軸與我有兩分相似。
貴妃又說:「世家的枷鎖背在身上好累,有人羨慕我們生來就穿著綾羅綢緞,吃著山珍海味,卻不知這些東西是拿自由與尊嚴去換的。但比起我們,普通的百姓過得更為艱難,像捆在磨盤上的驢子和馬,日復一日累彎了腰,不過為了一口飯食,和他們比起來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叫苦呢?說到底,還是這世道出了錯。」
貴妃說話的時候在瞧著帳子裡頭的十二皇子,而我在瞧著她:「天下大勢合久必分,歷史上也沒有哪一個王朝是永恆不滅的,在興起和傾覆里周而復始已然成為一種恆定的規律,這種恆定的規律裡頭或許因為帝王的昏庸和王朝的時運發生過倒退,但車輪總是在滾滾向前的,今人站在史書之外去看的話,變革總有血流,也總是會被撥亂反正,每一次潮起潮落王朝興衰,都會有革新……」
說到此處,我發現貴妃在以一種奇怪甚至是震驚的眼神在看著我的時候,我趕緊止住話頭,找補道:「我的意思是日子總是會越來越好的,娘娘不必太過憂心,大亂之下總有辜將軍這樣的忠義之士力挽狂瀾,將來十二皇子登基再有您的輔佐,百姓的日子定能好起來。」
貴妃看我許久,忽然笑了,笑起來眼尾微挑,和辜行有幾分相像。
她說:「難怪行之說你是這世上少有的獨特女子,敢以薄弱之力和不公的命運抗爭,你的做法和想法雖過於大膽,但本宮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說身在高位者若以自身之力探尋這世間法則,必要時還能挑戰法則,哪怕只是一點綿薄之力,也總會在時光的長流中起到助推作用,就算自己無法看見,子孫後世也會受到庇蔭。姜願,你是在鼓勵絕境中的本宮與皇兒?」
要不說文化是個好東西呢,既讓自己下得來台,也讓別人下得了台。
我只是想說不論是國還是家,一味折辱與壓迫他人都是不可行的,以上欺下,以強凌弱等同於自己抹自己脖子,若朝堂、官場甚至世家、後宅只是爾虞我詐、自私自利,大搞你騙我騙,你瞞我瞞的那一套,遲早都要完。
姜願只有一個,但「王怨」會有千千萬萬個。
夜半時,打殺聲已經離鳳寰宮很近了,近得甚至能聽清喊話的內容。
「護駕!護駕!」
「保護皇上與娘娘!還有皇子殿下!」
內衛軍組成人牆擋在鳳寰宮門前,我與幾個武婢握著兵器堵在門內。
那李琮果真不是吃素的,造反這事若成美名留青史,若不成那便是臭名昭後世,誰還不是粉身碎骨也要拼這一遭呢。
貴妃這時也有些維持不住身份了,抱著十二皇子嚶嚶哭起來:「不知你舅舅如何,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我的心頭也涼了涼,叛軍都殺到了鳳寰宮的話,或許辜行是先涼了。
我正思量時,一道血影瓢潑一樣濺到大門上,隨即打殺和慘叫聲就掩蓋了貴妃的聲音。
我吩咐武婢們在我離開後一定要死守住門,然後回頭對貴妃再囑咐了一句:「娘娘,記得您方才說的,將來要教導新帝探尋有利於民的法則,必要時挑戰法則,打破法則,福蔭後世,若可以的話,給這世間的女子一份體面,讓她們可以不被困於後宅,更不困於無望的婚姻,女子有了尊嚴地位,方能停止互相迫害的命運。」
貴妃倉皇地向我瞧來,一簇淚光從她眼裡閃過去,她說:「本宮答應你。」
第21章
那日,我殺了許多人。
多到數不清,整個人都陷入麻痹,對方的刀槍戳在我身上竟也不覺得痛。
血光映在每一個人眼裡,照得天是紅的,高牆是紅的,亭台樓閣統統都是紅的。
一些叛軍用準備好的木樁撞擊鳳寰宮的門,內衛軍用身軀築起肉牆,而我則用雙手死死抓住門上的一對環扣。
一把紅纓槍從背後穿透我的腰身。
痛感沒來,極致的惱怒先一步占據了我的意志,我徒手抓住槍頭,另一隻手在身後握住槍柄,用蠻力把槍頭從我身體裡推了出去。
我痛得撕心裂肺地喊出來,腦中登時空白一片,似有一道白光把我劈得神魂出了竅。
我想起自己幼時離家,拖著病懨懨的身子手腳並用一步步攀上嶙峋的松華山。
寒風凜冽又或是日頭高照,傾盆大雨又或是風雪漫天,瘋子姜願哭了無數次也沒低過頭。
自稱「青天大老爺」,然而其實知道自己是瘋魔與病態侵入骨髓的「壞人」。
而這一刻,壞人在做一件不算壞的事。
蜉蝣之志,如水投石。螢火之光,可聚其芒。石積為山,芒可成火。
石積為山,芒可成火。
火可燎原!
我使出蠻力,僅用無槍頭的一端就捅破了對方的身體,然後徹底地耗盡了力氣,癱跪下去。
迷濛中,我看見戳我一槍的人被一把刀猛地削飛了腦袋。
眼前的人馬里忽然多出許多熟悉的身影,辜行、丹青、阿桐、胡三,還有……
「舅舅?!」
我一邊吐血一邊失聲喊了出來。
我沒看錯,真是那多年不見的老東西,我知道是有救了,鼻子一酸心一松,腿也跟著不穩,背靠宮門滑坐下去。
十二皇子不知何時跑到宮門處,我聽見他在裡頭急問:「可是本宮的舅舅來了?」
我的眼淚比血還流得凶:「殿下,是我家舅舅救我來了。」
第22章 辜行番外
景巳二十一年,皇上採納了我提出的讓京中大營與周邊衛所人員交互輪值,以中央軍帶動地方駐軍以此提升戰備力的建議。
皇上特遣我從四大營中挑選精兵強將帶到與京城相接的州縣去。
雍州是我去的第一個地方。
雍州衛所的所頭王奔我不太熟悉,但他的公子王抒雲與我在兒時曾有過一段同吃同住的淵源。
因我的祖父與他的祖父有交情,五六年前王老帶王抒雲來京時就住在我府上。
我與抒雲多年未見,但一點也不生疏,我倆以茶作酒,對月當歌,他談這些年求學的經歷,我談從軍的趣事。
那日我們在涼亭中聊到太陽落山,我提議由他帶我拜會他父親。
方一走到院中就見書房門口跪著個十八九歲的女子,著輕巧的騎裝,腰間別著劍,一瞧就是跑江湖的。
而書房亮著燈,裡頭的人卻不打算理睬。
我問抒雲眼下是什麼情況,抒雲把我拉到一邊,小聲與我說:「行之,不如你還是明日再來,這幾日我父親被京中親戚的事擾得煩心。」
我忽想起王家老爺子曾提起過有一女兒嫁到了京城,只是當時年紀小,細節並未聽進去。
於是我問:「你們家在京中還有親戚?為何從未聽說你們在走動?」
「你有所不知,我那位姑母溫順老實卻又是個實心眼的,錯嫁了人後就與家中斷了聯絡,三四年前曾寫過書信給我父親說想帶著女兒回娘家,被我爹回信訓斥了,哪知不久就聽說姑母自戕了,我爹為此悔恨多年,也鬱鬱寡歡多年。姑母留下兩個表妹,最小的那位表妹最為離經叛道又目無尊長,近來老是來信找我爹麻煩,還大言不慚地斥責起我爹來,常氣得我爹整夜睡不好覺。」<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