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今日同來的晉王就更不必說了。

  打從看到同悲的臉時,他便認出這年輕的僧人是他那個便被送到佛寺了斷紅塵的幼弟。可榮枯大師剛剛的話他更是聽得清楚,對這位救了母妃的高僧,晉王並不會認為榮枯是老了說胡話,且看同悲凝視懷中人的神情亦無半點當年在王府時冷漠無情的模樣,所以哪怕這個事實聽來仍是駭然,他也不得不信了。

  思慮再三,他並未堅持同這個名義上的親弟弟說話,而是轉而問候起榮枯大師來。後者輕搖了搖頭,一臉淡然道:「老衲得了一顆仙人心才得以在世間盤桓百年,今日便到了大限魂歸之時。」

  說罷,榮枯大師擺脫了幾名僧人的攙扶,向前走了兩步,只是身子太虛弱了,腳下一個踉蹌,眼看著就要摔到地上,同悲下意識伸手去扶,卻忘了自己一雙白骨脆弱不堪。

  好在此時有一隻手微微舉起,手掌翻轉向上一托,憑空便蘊起一股微風將即將摔倒的老僧托住,並將之緩緩放在地上。

  「裴前輩!」「師尊!」

  不知何時醒轉的裴錦春一手撐地,脫離了同悲的懷抱,一手於空中隨意翻轉,便將榮枯保了下來。只是眾人再看去時,裴錦春原本那一頭烏髮竟已大半變白。

  白髮中混雜著幾綹黑髮,配上那一雙已然妖化的雙眼,瞧著奇詭無比,竟是半分不似仙人模樣。

  榮枯大師垂首謝過,便朝同悲伸出雙手,但在他手觸及白骨前,裴錦春二指壓住了他一側手腕,沉聲問道:「想做什麼?」

  「報恩。」

  旁人尚不知榮枯大師話中之意,裴錦春卻已蹙眉勸告道:「以凡人之身肉白骨,魂消天地,再無轉圜。」

  可聽了他的話,榮枯大師卻仍面露微笑,面上十分平靜,他反問道:「您當初逆天而行,只為保師叔祖轉世重生時又可曾有過猶豫?」

  「我…已不記得當初。」

  榮枯並未是求一個答案,因而只搖頭,定定地看向人仙道:「若沒有您和師叔祖,老衲早已於百年前命喪九山。百年執著,或許皆為今日一念。只可惜……」

  他語氣平淡,可每說一個字,口眼鼻處皆有鮮血不斷溢出。九州封印大陣皆由裴錦春七魄鑄器所鎮,混沌之中,魂魄中殘存的記憶與禍獸惡念糾纏在一起,於地脈之中流轉,也是在那生死模糊的邊緣,榮枯看到了屬於裴錦春、卻被如今的人仙忘記的那段記憶,只可惜這些未盡之言憋在心中,他卻無多餘力氣再說出來了,空留半聲低嘆。

  攥住同悲雙臂白骨,榮枯閉目運起殘留的靈力,以自身魂魄為代價,為對方重塑血肉。

  外人只見同悲碎裂的白骨重塑,大臂傷處凝固的黑痂消弭,血肉如同春日新芽般沿著傷口處重新長出,不過須臾,便已恢復如初,不見剛剛駭人之狀。

  可也就在此時……

  「住持!」「榮枯大師!」

  在僧眾的驚呼和哀痛聲中,盤膝而坐的老僧身形逐漸變得虛幻起來,身後有僧人想要去扶,手卻從中穿了過去,什麼都沒有摸到。

  同悲平靜地望向榮枯,他的臉上並不似旁人有著或悲痛或震驚的神色。在榮枯身死魂消的最後一刻,那張垂垂老矣的臉一剎那變回只有十幾歲的模樣,並朝著同悲露出了一抹釋然的笑,隨即便化作幾縷星芒消散於天地之間。

  同悲默默起身,鄭重地雙膝跪地,以此世弟子的身份向著榮枯大師身形消散的方向俯首叩拜,算是全了今生的師徒情分。

  可偏此悲痛之時,地動餘波竟再起……

  第53章 「破戒」

  旁人都震驚望向封印陣的方向時,唯有裴錦春平靜轉頭看向跪地一言不發的同悲。

  伸手將仍跪著的人拉起來,左手捏劍訣,手腕一翻轉,指尖指向陣眼處。眨眼間,便見數道劍光自天上憑空降下,分別鎮在陣眼外圍四角,待裴錦春收手,劍光相連結成壓制之陣,頃刻就將地動之勢遏制住了。

  劍影本非實體,待陣成便緩緩下沉,融入原本的封印陣中不見了蹤跡。

  玄止素來性子冷淡,極少喜形於色,但方才見裴錦春馭劍陣,他面上竟直白表露出驚喜之色,令一旁的樓巳都不由為之一驚。

  就見玄止上前同裴錦春道:「前輩方才馭的是劍陣法,可是恢復了些許從前記憶?」

  裴錦春面上冷淡,只道:「並無。」

  語畢,素手一翻,掌中竟浮現一團微弱星芒,玄止立時斂起方才喜色,長眉微蹙,伸手虛懸在那團星芒之上,旋即便感受到了掌下蓬勃生機。

  「地脈?」

  裴錦春點頭,接著說道:「地脈與渾沌同出自鴻蒙之初,百年給養足以令禍獸成長為無人制約的大災,而今地脈勢弱,需得另尋法子妥善安置,以保後世無虞。」

  「吾明白。」玄止目光移向垂眸不語的同悲,隱約猜到了裴錦春的打算,「前輩是打算帶同悲大師回苦山?」

  「是。」

  其他人原本聽得雲裡霧裡,待聽到這最後一句才猛地回神,那朝廷人為首的華服男子大步過來扣住同悲另一側的手臂,皺眉道:「尊駕要帶他去哪裡?!」

  裴錦春的目光冷冷從那人手上轉到臉上,只一瞬,竟令對方產生一種無名的恐懼感。那種恐懼就好像當年同無悲無喜的幼弟對視時一般,從那雙眼裡,他看不到半分活人的生機。

  那雙漆黑的妖瞳本已十分可怖了,再看那死寂的眼神,是以即便眼前人仙有著天人之姿,男子心中也實難生出驚艷,仍是後怕更多一些。

  裴錦春不語,只是靜靜看著對方。倒是那華服男子先意識到自己情急之下言語不妥,斟酌著又開口道:「本王並無冒犯之意。只是京師災禍剛剛度過,聖心不安,又逢住持大師圓寂,慈光寺後繼以及論功行賞諸事皆需聖人定奪,本王特來邀仙人及幾位同字輩師傅入宮覲見。」

  裴錦春並未打斷男人的話,靜等著人說完了才扭頭看了玄止一眼。後者心領神會,當即道:「裴前輩自去便是,吾留下周全。只冥府一事,望前輩能容吾等干涉一二。」

  「嗯。苦山洞府,你身旁的小子知曉所在。」

  樓巳在旁笑應道:「師尊放心。」

  華服男子張口還要再勸,忽覺手上一空,眨眼的功夫,同悲和裴錦春便已消失在原地。親眼見仙人神通,他已知自己一介凡人無法阻攔對方,只抱拳看向玄止樓巳,開口詢問道:「敢問仙人,苦山在何處?」

  樓巳同玄止對視一眼,心知對方無心回答男人追問,便代為答道:「奇山玄妙,閣下即便知曉又能如何?」

  「實不相瞞。原是有血脈親情,雖知有緣無分,卻想了卻家母心中夙願。」

  樓巳老神在在地搖了搖頭,一掃拂塵,左手拇指裝模作樣輕點中指與無名指幾下,旋即道:「同悲大師早非紅塵中人。親緣既已了斷二十餘年,不若相忘,何苦打擾?」

  「那……」

  同戒在旁聽了許久,加之此前見聞,他心中已明晰大半。在晉王尚有幾分猶豫時主動上前行禮道:「晉王殿下,可否容老衲說上兩句?」

  雖不及榮枯大師名滿京城,但同戒並幾位師弟之名還是頗為達官顯貴所熟知的,是以晉王聽他開口,自然沒有不應允的道理。

  同戒單手執禮,彎腰謝過,旋即解釋道:「同悲…已非殿下熟悉之人。其乃真佛轉世,因一些緣故才以殘魂之態托生於太妃腹中,確與殿下一家並無親緣。如今真佛七魄歸五,已是前世之佛,還請殿下忘卻今日偶遇,以免徒增悲傷。」

  話已至此,強求也是無用,晉王嘆了口氣,終是沒有再執著於將這個早已出家的『弟弟』尋回。

  且說裴錦春與同悲那邊,辭了玄止等人,裴錦春轉瞬便將僧人帶回苦山洞府。

  只是本就因重鑄封印大陣而精疲力竭,還又多帶了一個人轉眼來到千里之外,裴錦春靈力一時盡了,也顧不上洞府外的禁制,一進洞府便向前踉蹌了兩步,正面朝下跌入靈泉之中。

  流淌的泉水頃刻被血染紅,同悲卻並不著急。

  他站在洞府之中,轉頭環視四周,對如今的他而言,這裡已再熟悉不過了,只因這裡本是他前世對裴錦春避而不見的修行之所。

  待沉入泉水下的人冒頭靠在池邊,同悲才斂了目光走到一旁雙膝跪坐下來,又伸手一縷黑白摻雜的長髮,輕嘆出聲。

  美人渾身濕透,半身沉入泉水中,一副嬌弱無力的可憐模樣,唯有那眼神極冷。他忽得轉身一把扣住同悲手腕,稍一用力將人也拖下水來。

  那池子並不算大,倒是足夠兩個大男人面對面站著,只是並無過多可供兩人施展。

  同悲身上的僧衣本已殘破不堪,此刻再被拉進水中,更是狼狽,但他卻並未因此產生半點不悅,「裴施主。」

  「還記得這裡麼?」裴錦春目光移向洞府內,餘光掃過來,語氣平淡地打斷他反問了一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