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襄國公聞言面有喜色,他又道:「無論祖上是否曾出過這樣一位道修前輩,既有如此緣分,不知同悲師傅若是見到仙人,能否替老夫轉達一句。」
話說到這個份上,襄國公的打算已經明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俗世之人所求無非權勢富貴、子孫綿延等等,更何況是襄國公這等俗世中位極人臣之輩,有自己的私信打算並不意外。
「施主請講。」
襄國公開口前還是對同悲客氣拱手致意,隨後便道:「幸與仙人同宗同姓,若三生有幸,裴家願為仙人開宗立祠,子子孫孫供奉香火不斷。」
俗世多會為各路神仙建廟觀供奉,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安康順遂,這本也是世間大多數人所認定的道理。只是事實是如裴錦春、玄止等道修人仙,並非是靠香火供奉才能維持所謂神通,是以如玄止、玄瀾二仙多年久居高山之巔,除了同宗道修晚輩,並不仰賴凡人供奉。至於後來的歧陽子為何會身負深厚功德,又為何會對凡人供奉有所求,此時的同悲並不能憶起,他仍有部分記憶存於歧陽子身中,而這部分恰恰是前世他死後至轉世為人前的記憶。
「同悲師傅?」
耳邊襄國公的聲音喚回了同悲的思緒,他雙手合十微微躬身道:「貧僧一時失神,請施主見諒。施主方才所請,待尋得裴施主,貧僧自會轉達,只是裴施主應允與否,貧僧便不得而知了。」
「同悲師傅願替老夫轉達此請便已足夠。」其實請仙人這事襄國公自己心裡也沒底,但好歹能有同宗同姓這個由頭,總歸是相比別家占了個先。想了想他又看向同悲,略猶豫了下才問道,「依榮枯大師所言,此災關乎國運,若是榮枯大師……不知同悲師傅或是那位裴仙人可願進宮伴駕?聖人乃天下之主,所能給予的必然比老夫能給的多得多。」
同悲只是搖搖頭。
「方外之人不涉紅塵,施主見諒。」
襄國公先前得了承諾,此刻被駁了也不覺得有什麼,又與同悲寒暄幾句,追問了有關禍獸及那名為屍傀儡的怪物種種,而後便親自客客氣氣將人送出去了。變臉之快把裴欽和韓公子都看懵了。
且不提襄國公父子之後如何安撫說明那幾位權貴公子意外慘死之事,卻說同悲被客氣送出來,只在莊外閉目站了一小會兒,便辨明了方位,邁開步子朝那邊去了。期間有快馬自身邊疾馳而過,他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徑直朝心中所感的方向走去。
京郊好山好水多半是被權貴們圈起來置辦了別莊園子,同悲一身樸素僧衣,瞧著就像是尋常在外修行化緣的和尚,是以無人理會阻攔,那些人全然不知眼前走過的布衣和尚竟會是慈光寺那位榮枯大師之徒。
京郊有一條東西向的河,正橫穿過南北官道,朝廷在官道上修了一座石拱橋,因離著城門近,平常白天石橋附近少不得有些做小本買賣的會擺攤賣些茶水吃食,到了晚間多數便收攤回家去了。不過大抵因著快過年了,官道上歸家探親的人多了不少,有些賣吃食的小攤會多留一會兒,趕在宵禁關城門前才回去。
同悲尋著歧陽子的氣息而來時,他人就坐在一處小吃茶攤邊上,臉上戴著半張兔神的泥塑面具,單手支著頭似是閉目養神,面前的桌上擺著兩小碟清淡素菜和一壺清茶。
歧陽子是人仙,早已辟穀,至多是偶爾飲些水便足夠。這種小茶攤上的飯食茶水遠稱不上色香味全,但足夠果腹,他又刻意等在此地,那輛碟子青炒菜是為誰要的自不必多說。
同悲剛走近前些,歧陽子便已先開口道:「追了我一路,抓緊坐下吃兩口。至於你有什麼話,都等吃飽了再說。」
半張面具很巧妙得將歧陽子那張過分驚艷的臉遮去一半,儘管只看下半仍是能隱隱猜出長相不凡,但現實還不至於有人這麼閒去特意揭人面具,且半遮臉便更沒人會在意面具之後他是否是一直閉著眼的,再加上那身紅袍並不是正統的道袍,傍晚天黑,過路的人也不是能瞧得很清楚,是以歧陽子才能如一介凡身般安然坐在這兒。
攤主瞧著是一對祖孫,小孫女十二三的年紀,長相嬌俏可愛,人也是一副機靈模樣。扭頭瞧見同悲挨著先前的客人落了座,又聽見那公子同人說話,顯然是認識的,便自蒸籠里取了兩個還熱乎的白饃放在大碗裡送了過去。
「先前公子說等同行友人到了再送過來,師傅請用。」小姑娘見歧陽子落座後只點了茶水飯菜便不用,又提了友人之事,想著多半是留給後來人的,倒是不曾想這位公子的友人竟會是出家人。伸手摸了下茶壺,感覺到茶水有些涼了,她便詢問道,「茶水涼了,我為公子和師傅添些熱水!」
歧陽子抬手覆在女孩腕上道:「多謝,不必了。」
小姑娘縮回手,羞著臉點了點頭,聽到身後爺爺喚她招呼客人,沖同悲和歧陽子點了點頭便轉身走了。不過比起別的,同悲更在意女孩剛剛說的友人二字,歧陽子從未在人前評價過他二人關係,再聯想到劈向襄國公的那道雷。同悲坐著並未動筷,直言:「裴施主都聽到了。」
同悲語氣肯定,非是疑問。
歧陽子親自端起茶壺,將桌上空茶杯翻過來倒茶。那茶攤的小姑娘分明說已涼透的茶水,經了歧陽子的手倒出來,肉眼可見冒著熱氣,他晃了晃茶杯,揚手向後一潑,另斟滿一杯放到了同悲面前,這才開口道:「只是好奇,你我何時是友人關係?」
這話聽來尋常,可同悲卻是微蹙眉道:「施主記起前塵了?」
歧陽子慢悠悠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後笑笑反問道:「先前雙陣封印時禍獸最後反撲拉入的夢魘算麼?」
同悲垂眸不語,那個尚未恢復大半記憶的他與歧陽子共享的夢魘。但與其說是夢魘,不如說是禍獸勾起的心魔,亦是同悲如今殘存前世記憶的最後一個片段,那段『裴錦春』曾瀕死的過去,以及令他前世破戒的……那個吻。
「同悲和尚,你現在比我記得多。你來告訴我,什麼時候你們這些出家人對『友人』……」歧陽子頓了頓,忽得伸手揪住同悲胸前僧衣將人扯到自己面前,兩人幾乎臉貼著臉,中間只隔著一張泥塑面具,呼出的氣息都噴灑在彼此臉頰上,「都是這個樣子的?」
近在咫尺的雙唇被碰觸了下,但歧陽子並沒有再越界多做什麼,只一瞬試探就鬆開了手,放同悲坐了回去。
一切發生得太快,甚至根本無人注意到他們這桌剛剛發生了什麼。
第47章 貪生情念,忘乎所以
同悲對此反應平靜,歧陽子鬆手後,他也只是默默拿起桌上的竹筷夾向面前的青菜。
歧陽子反而有些意外,聽到動筷的聲音,他伸手虛攥起拳在桌上輕叩兩下。
「你這和尚怎麼這般厚臉皮了?話都不答就吃我的菜?」
「施主是介意貧僧所說『友人』二字麼?」
歧陽子歪頭笑笑,忽得將臉湊近了些道:「若我說『是』呢?誰教你這和尚太不領情,我分明是在為你出氣!」
是個人便能聽出歧陽子話中胡攪蠻纏之意,美人微嗔也是格外賞心悅目的,外加此時歧陽子面上戴著兔兒樣式的面具,將他素日凌厲削弱了幾分,此刻只怕唯有出家人才能在美人跟前保持不動如山。
同悲聞言,執筷的手卻微頓,不由抬頭多看了對方一眼。
「你…為我出氣?」
「自然。」
身旁美人答得毫不猶豫,手指沿頸側向上划過,指尖溫熱,動作緩慢且曖昧,只是有意無意避開了右耳的墜飾。
同悲垂眸,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放下竹筷,抬手將在他脖頸上作亂的那隻手攥住拉下,轉頭直視對方,忽得開口問道:「疼麼?」
歧陽子被他攥住手卻也不躲,只是在突然被問到時頓了頓,而後微別過頭搖頭苦笑道:「你我共感,如何不痛?」
「貧僧知道了。」
得到了答覆,同悲鬆開了一直攥著的手,緩緩站起身。
歧陽子也察覺到了僧人的冷漠,面具之下的眉頭皺起,也跟著起身,不死心喚了聲道:「同悲和尚!」
然而同悲對身後人的呼喚充耳不聞,他逕自來到那對擺攤的祖孫身邊。單膝蹲跪到那女孩面前,看著女孩臉上依舊掛著甜美的笑容,那雙眼卻似蒙上了一層灰霧般空洞無神,他不由嘆了口氣,溫柔地托起對方的手道:「是貧僧的罪過。」
二人交疊的掌中隱有金光浮現,緊接著妖氣被從女孩身體裡逼出,前一刻還微笑著的女孩轉瞬便閉眼昏迷過去。
同悲將女孩打橫抱起平放到一旁的長椅,又走到那對周圍發生的一切都無知無覺老翁身邊如法炮製。將昏迷的祖孫倆都安置好後,他才雙手合十轉回身看向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的『歧陽子』道:「施主,借一步說話。」
二人一言不發,只一前一後往橋上走著。
待到周圍已無旁人在時,同悲才停下腳步,轉回身直視面前人,沉聲勸道:「雖不知裴施主為何容許諸位窺得他的記憶,但妖氣如此之重,裴施主必不會輕易放過。趁此時尚能收手,不若速速退去,貧僧還能保諸位全身而退。」
話說到這個份上,襄國公的打算已經明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俗世之人所求無非權勢富貴、子孫綿延等等,更何況是襄國公這等俗世中位極人臣之輩,有自己的私信打算並不意外。
「施主請講。」
襄國公開口前還是對同悲客氣拱手致意,隨後便道:「幸與仙人同宗同姓,若三生有幸,裴家願為仙人開宗立祠,子子孫孫供奉香火不斷。」
俗世多會為各路神仙建廟觀供奉,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安康順遂,這本也是世間大多數人所認定的道理。只是事實是如裴錦春、玄止等道修人仙,並非是靠香火供奉才能維持所謂神通,是以如玄止、玄瀾二仙多年久居高山之巔,除了同宗道修晚輩,並不仰賴凡人供奉。至於後來的歧陽子為何會身負深厚功德,又為何會對凡人供奉有所求,此時的同悲並不能憶起,他仍有部分記憶存於歧陽子身中,而這部分恰恰是前世他死後至轉世為人前的記憶。
「同悲師傅?」
耳邊襄國公的聲音喚回了同悲的思緒,他雙手合十微微躬身道:「貧僧一時失神,請施主見諒。施主方才所請,待尋得裴施主,貧僧自會轉達,只是裴施主應允與否,貧僧便不得而知了。」
「同悲師傅願替老夫轉達此請便已足夠。」其實請仙人這事襄國公自己心裡也沒底,但好歹能有同宗同姓這個由頭,總歸是相比別家占了個先。想了想他又看向同悲,略猶豫了下才問道,「依榮枯大師所言,此災關乎國運,若是榮枯大師……不知同悲師傅或是那位裴仙人可願進宮伴駕?聖人乃天下之主,所能給予的必然比老夫能給的多得多。」
同悲只是搖搖頭。
「方外之人不涉紅塵,施主見諒。」
襄國公先前得了承諾,此刻被駁了也不覺得有什麼,又與同悲寒暄幾句,追問了有關禍獸及那名為屍傀儡的怪物種種,而後便親自客客氣氣將人送出去了。變臉之快把裴欽和韓公子都看懵了。
且不提襄國公父子之後如何安撫說明那幾位權貴公子意外慘死之事,卻說同悲被客氣送出來,只在莊外閉目站了一小會兒,便辨明了方位,邁開步子朝那邊去了。期間有快馬自身邊疾馳而過,他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徑直朝心中所感的方向走去。
京郊好山好水多半是被權貴們圈起來置辦了別莊園子,同悲一身樸素僧衣,瞧著就像是尋常在外修行化緣的和尚,是以無人理會阻攔,那些人全然不知眼前走過的布衣和尚竟會是慈光寺那位榮枯大師之徒。
京郊有一條東西向的河,正橫穿過南北官道,朝廷在官道上修了一座石拱橋,因離著城門近,平常白天石橋附近少不得有些做小本買賣的會擺攤賣些茶水吃食,到了晚間多數便收攤回家去了。不過大抵因著快過年了,官道上歸家探親的人多了不少,有些賣吃食的小攤會多留一會兒,趕在宵禁關城門前才回去。
同悲尋著歧陽子的氣息而來時,他人就坐在一處小吃茶攤邊上,臉上戴著半張兔神的泥塑面具,單手支著頭似是閉目養神,面前的桌上擺著兩小碟清淡素菜和一壺清茶。
歧陽子是人仙,早已辟穀,至多是偶爾飲些水便足夠。這種小茶攤上的飯食茶水遠稱不上色香味全,但足夠果腹,他又刻意等在此地,那輛碟子青炒菜是為誰要的自不必多說。
同悲剛走近前些,歧陽子便已先開口道:「追了我一路,抓緊坐下吃兩口。至於你有什麼話,都等吃飽了再說。」
半張面具很巧妙得將歧陽子那張過分驚艷的臉遮去一半,儘管只看下半仍是能隱隱猜出長相不凡,但現實還不至於有人這麼閒去特意揭人面具,且半遮臉便更沒人會在意面具之後他是否是一直閉著眼的,再加上那身紅袍並不是正統的道袍,傍晚天黑,過路的人也不是能瞧得很清楚,是以歧陽子才能如一介凡身般安然坐在這兒。
攤主瞧著是一對祖孫,小孫女十二三的年紀,長相嬌俏可愛,人也是一副機靈模樣。扭頭瞧見同悲挨著先前的客人落了座,又聽見那公子同人說話,顯然是認識的,便自蒸籠里取了兩個還熱乎的白饃放在大碗裡送了過去。
「先前公子說等同行友人到了再送過來,師傅請用。」小姑娘見歧陽子落座後只點了茶水飯菜便不用,又提了友人之事,想著多半是留給後來人的,倒是不曾想這位公子的友人竟會是出家人。伸手摸了下茶壺,感覺到茶水有些涼了,她便詢問道,「茶水涼了,我為公子和師傅添些熱水!」
歧陽子抬手覆在女孩腕上道:「多謝,不必了。」
小姑娘縮回手,羞著臉點了點頭,聽到身後爺爺喚她招呼客人,沖同悲和歧陽子點了點頭便轉身走了。不過比起別的,同悲更在意女孩剛剛說的友人二字,歧陽子從未在人前評價過他二人關係,再聯想到劈向襄國公的那道雷。同悲坐著並未動筷,直言:「裴施主都聽到了。」
同悲語氣肯定,非是疑問。
歧陽子親自端起茶壺,將桌上空茶杯翻過來倒茶。那茶攤的小姑娘分明說已涼透的茶水,經了歧陽子的手倒出來,肉眼可見冒著熱氣,他晃了晃茶杯,揚手向後一潑,另斟滿一杯放到了同悲面前,這才開口道:「只是好奇,你我何時是友人關係?」
這話聽來尋常,可同悲卻是微蹙眉道:「施主記起前塵了?」
歧陽子慢悠悠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後笑笑反問道:「先前雙陣封印時禍獸最後反撲拉入的夢魘算麼?」
同悲垂眸不語,那個尚未恢復大半記憶的他與歧陽子共享的夢魘。但與其說是夢魘,不如說是禍獸勾起的心魔,亦是同悲如今殘存前世記憶的最後一個片段,那段『裴錦春』曾瀕死的過去,以及令他前世破戒的……那個吻。
「同悲和尚,你現在比我記得多。你來告訴我,什麼時候你們這些出家人對『友人』……」歧陽子頓了頓,忽得伸手揪住同悲胸前僧衣將人扯到自己面前,兩人幾乎臉貼著臉,中間只隔著一張泥塑面具,呼出的氣息都噴灑在彼此臉頰上,「都是這個樣子的?」
近在咫尺的雙唇被碰觸了下,但歧陽子並沒有再越界多做什麼,只一瞬試探就鬆開了手,放同悲坐了回去。
一切發生得太快,甚至根本無人注意到他們這桌剛剛發生了什麼。
第47章 貪生情念,忘乎所以
同悲對此反應平靜,歧陽子鬆手後,他也只是默默拿起桌上的竹筷夾向面前的青菜。
歧陽子反而有些意外,聽到動筷的聲音,他伸手虛攥起拳在桌上輕叩兩下。
「你這和尚怎麼這般厚臉皮了?話都不答就吃我的菜?」
「施主是介意貧僧所說『友人』二字麼?」
歧陽子歪頭笑笑,忽得將臉湊近了些道:「若我說『是』呢?誰教你這和尚太不領情,我分明是在為你出氣!」
是個人便能聽出歧陽子話中胡攪蠻纏之意,美人微嗔也是格外賞心悅目的,外加此時歧陽子面上戴著兔兒樣式的面具,將他素日凌厲削弱了幾分,此刻只怕唯有出家人才能在美人跟前保持不動如山。
同悲聞言,執筷的手卻微頓,不由抬頭多看了對方一眼。
「你…為我出氣?」
「自然。」
身旁美人答得毫不猶豫,手指沿頸側向上划過,指尖溫熱,動作緩慢且曖昧,只是有意無意避開了右耳的墜飾。
同悲垂眸,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放下竹筷,抬手將在他脖頸上作亂的那隻手攥住拉下,轉頭直視對方,忽得開口問道:「疼麼?」
歧陽子被他攥住手卻也不躲,只是在突然被問到時頓了頓,而後微別過頭搖頭苦笑道:「你我共感,如何不痛?」
「貧僧知道了。」
得到了答覆,同悲鬆開了一直攥著的手,緩緩站起身。
歧陽子也察覺到了僧人的冷漠,面具之下的眉頭皺起,也跟著起身,不死心喚了聲道:「同悲和尚!」
然而同悲對身後人的呼喚充耳不聞,他逕自來到那對擺攤的祖孫身邊。單膝蹲跪到那女孩面前,看著女孩臉上依舊掛著甜美的笑容,那雙眼卻似蒙上了一層灰霧般空洞無神,他不由嘆了口氣,溫柔地托起對方的手道:「是貧僧的罪過。」
二人交疊的掌中隱有金光浮現,緊接著妖氣被從女孩身體裡逼出,前一刻還微笑著的女孩轉瞬便閉眼昏迷過去。
同悲將女孩打橫抱起平放到一旁的長椅,又走到那對周圍發生的一切都無知無覺老翁身邊如法炮製。將昏迷的祖孫倆都安置好後,他才雙手合十轉回身看向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的『歧陽子』道:「施主,借一步說話。」
二人一言不發,只一前一後往橋上走著。
待到周圍已無旁人在時,同悲才停下腳步,轉回身直視面前人,沉聲勸道:「雖不知裴施主為何容許諸位窺得他的記憶,但妖氣如此之重,裴施主必不會輕易放過。趁此時尚能收手,不若速速退去,貧僧還能保諸位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