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陶姆並不知曉,並不是陶青和葉胥不阻止,只是陶廷的這一操作太過突然,安穩了這麼多年的陶青何時見過這樣的場面,一時間被鎮住了,腦袋一片空白,直到反應過來後,鄧嘉佑都被陶廷說的快哭了。
現在見陶廷的情緒已經控制住了,陶青語氣溫柔的問鄧嘉佑一些相關事宜,生怕聲音大一點再把孩子嚇著了。
陶青問:「孩子,你方才說要入贅這事,你家裡人知曉嗎?」
鄧嘉佑喝了口水,又被陶青輕聲安慰了片刻,終於緩了過來,開口道:「這事我在來京趕考時,就已經與家裡人商量過了,他們也同意。」
陶青聽完有些狐疑,別不是騙人的吧,怎麼可能有人家願意讓孩子入贅。
陶青臉上的表情太過明顯,鄧嘉佑急切的解釋道:「我家中還有一個大哥在,現在大哥是家中的主事人。」
若是他入贅了,家中的財產都歸大哥,大哥自小便知曉他的心意,也同意此事。
顯然鄧嘉佑這樣說,陶青也明白了不少,同時也對鄧嘉佑大哥的印象不好,怎麼有人能為了家產,便同意弟弟入贅的事情。
第201章 難道他不知曉入贅對男……
難道他不知曉入贅對男子來說並不算是臉上有光的事?
無論在那個朝代, 只有那些最沒有本事的男人才會考慮入贅的事情。
怕傷鄧嘉佑的心,陶青面上並沒有顯露出來。
陶青聽完後,開口道:「若是你和錦兒之後舉辦婚禮, 你家裡人能到場嗎?」
鄧嘉佑回道:「我到時寫信給家裡人,他們應當會來,別的我不能保證,但是我母親一定會來。」
他母親自小就知曉自己對錦兒的情意, 也是在鄧母的開導下, 鄧嘉佑才會那般刻苦的用功念書, 只為未來能見到錦兒。
但是他父親就不一定了,他父親對他要入贅的事情一直不看好。
因著上面有一個出色的大哥,他父親自小對他便沒有多麼上心,還是他得了夫子的誇獎後,父親可能覺得自己面上有光了,才會時不時的關心他一下。
當他進京趕考前, 對家人說了自己的打算後, 父親怎麼都不同意。
臨走那天,一家人都來送他,父親也沒有出面, 鄧嘉佑想:他父親不一定會來參加自己同錦兒的婚禮。
見鄧嘉佑說他家裡人也沒有意見時, 陶青覺得此事應當可以定下。
至於以後二人有了孩子, 孩子同誰姓, 陶青也與鄧嘉佑說明白了, 省的以後他們小兩口再為了這個鬧矛盾。
孩子的姓氏無所謂,他們家招婿主要是怕孩子嫁去別人家吃苦。
於是陶青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道:「若是以後,錦兒有孕,孩子同誰姓都可以, 我們家不在意這個。」
陶青想:若是他們家在意這個,也不會只有錦兒和桉桉兩個孩子了。
其實一開始,陶青的思想受大環境的影響,覺得家中還是有個男孩比較好。
錦兒和桉桉五歲時,陶青就想著再要個男孩,可能是他懷錦兒和桉桉正值葉胥上任期間,他吃了不少苦,葉胥當時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恨不得替陶青受這個罪。
不知為何,陶青現在回想起來,並未覺得自己當時多痛苦,可是看著葉胥一副不贊同的模樣,陶青還想勸。
葉胥開口道:「你知曉為何你現在回想不起來當時的苦楚嗎?」
葉胥這話問的,陶青確實不知如何回答。
葉胥替他解惑道:「那是因為你的身子為了讓你再次繁衍,大腦模糊了你當時的痛苦。」
葉胥有些諷刺的笑,道:「你看,現在的效果不是很明顯,你現在又準備要孩子。」
見葉胥有些不情願,陶青覺得不太好,畢竟家裡還是要有個男孩子傳宗接代。
葉胥見陶青這麼說,都氣笑了,他想:怎麼方才自己說的那麼多,合著他的夫郎是一句也沒有聽進去啊。
葉胥氣的捏了一下陶青臉上的軟肉,道:「你知曉你的父親叫什麼名字嗎?」
陶青覺得葉胥這個問題很是奇怪,不是說要孩子的事情,怎的扯到他父親名字身上了。
見葉胥盯著他,陶青乖乖的答了。
葉胥臉上的表情很是平靜,像是知曉陶青能回答上來。
葉胥再問:「那你知曉你爺爺的名字嗎?」
陶青此次的回答並不像方才那般迅速,那想了片刻,還是答了上來。
葉胥繼續問:「那你知曉你爺爺的爺爺的名字嗎?」
葉胥這個問題問的陶青愣了片刻,他如何之下他爺爺的爺爺的名字,只覺得葉胥這個問題很是無理。
見陶青回答不上來,葉胥笑了,笑的很是迷人,頗有些顛倒眾生的意味。
他面上作奇怪狀:「夫郎不是說,能傳宗接代,可是你連你爺爺的爺爺名字都不知曉,這傳的什麼宗。」
陶青被葉胥說的啞口無言,自此,隻字不提要男孩的事情。
在葉胥的影響下,陶青似乎也覺得傳宗接代這件事有些扯,因此也不是很在意孩子隨誰的姓。
鄧嘉佑表示明白,但他還是表明立場道:「既然我已入贅,那孩子就隨錦兒的姓,姓葉。」
葉胥見這傢伙這般上道,有些意外,他也不好一直冷著臉。
既然事情已經商量完畢,至於婚期,等鄧家長輩來了再一同商討也不遲。
總歸這樁婚事算是定下來了。
眼看著時間快中午了,陶青想留鄧嘉佑在家中用飯,畢竟這孩子孤零零的一個人在京城,回去後,也是冷鍋冷灶的。
鄧嘉佑婉拒陶青的好意,他到現在也不敢看陶廷的眼神,若是真的在這裡用飯,他怕陶廷能吃了自己,主要還是他做的不地道,心虛。
陶青想到的,葉胥顯然也想到了,他主動開口道:「留下來吧,以後都是一家人了,就當提前留下來適應適應。」
鄧嘉佑著實沒有想到葉胥竟然能開口讓自己留下,想起不久前葉胥還一直用冰冷的眼神盯著自己,就有些受寵若驚。
見此,葉歲錦也開口道:「若不然你就留下吃頓飯吧。」
對上葉歲錦軟乎乎的眼神,鄧嘉佑拒絕的話到了嘴邊,瞬間改了話術道:「好。」
見鄧嘉佑答應後,葉歲錦頓時對他露出一個笑,把鄧嘉佑迷的暈乎乎的,有些不知天地為何物的漂浮。同手同腳的跟在葉歲錦身後。
陶青注意到了這邊的情況,撞了葉胥一下,示意他看向新出爐的未婚夫夫,葉胥順著陶青的目光看去,就見二人之間的氛圍很是粘膩,葉胥看的牙根發酸,心想:他最是看不得這些了。
葉胥有些不確定的想:怎麼錦兒一個笑,就把這小子迷成這般模樣,看那不值錢的笑。
眼看著家裡年紀最小的錦兒都有了夫婿。
陶姆和陶父又開始發愁了,眼看著外甥都定親了,可是他兒子都一把年紀了,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
陶姆和陶父不約而同的看了繃著臉不說話的兒子一眼,心中更愁了。
一大家子並不知曉陶父和陶姆心中的憂慮,沉浸在成了一樁婚事的喜悅中,一群人歡歡喜喜的去用飯。
這也不怪陶廷已經及冠,身邊還沒有個貼心人,主要原因還是陶廷在他中舉後,被人暗算,自此後便對女子有了陰影。
這只是其一,最主要的還是他沒有看對眼的人。
覺得自己遇到那麼多的人都無趣,這才一直是獨身一人。
飯畢,鄧嘉佑見事情定了下來,覺得自己待在這裡也礙陶廷的眼,提出告辭,陶青在一旁,對著坐的穩穩噹噹的葉歲錦道:「錦兒,你去送送嘉佑。」
這孩子怎麼沒有眼力見,這未婚夫君都要走了,他怎麼不動如山,最起碼站起來送送他,旁人也挑不出錯來。
陶青件孩子不給力,於是便給他們二人創造機會,留給二人獨處的空間。
原本吃的飽飽的,正昏昏欲睡的葉歲錦聽到這話,乖乖的應聲。
葉胥和陶青見二人起身,都站在那裡,看著他們二人慢慢走遠,直到背影在拐角處消失不見。
陶青見已經看不到他們的身影后,嘆了口氣,隨後道:「看來錦兒是真的相中了這孩子。」
葉胥聽陶青這樣說,心中好奇,他怎麼就沒看出來錦兒看上那小子了,見葉胥皺著眉頭看他,陶青解釋道:「還不明顯嗎,錦兒何時這般乖過,還一直紅著臉不說話。」
葉胥想起葉歲錦平時風風火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性格,覺得陶青說的確實有些道理。
雖然老父親的濾鏡很厚,覺得錦兒是個乖巧聽話的小哥兒,可是想起錦兒能將一百斤的大刀耍的威風凜凜,以及鄒星淵每次看到錦兒時,那欣賞的眼神,葉胥既是再厚的濾鏡,也該有裂痕了。
*
葉歲錦帶著鄧嘉佑走遠,心上人就在身邊,鄧嘉佑緊張的手心都出汗了,他絞盡腦汁,想著這些天自己看的小哥兒喜歡的東西,看看能不能找出一個話題來。
現在見陶廷的情緒已經控制住了,陶青語氣溫柔的問鄧嘉佑一些相關事宜,生怕聲音大一點再把孩子嚇著了。
陶青問:「孩子,你方才說要入贅這事,你家裡人知曉嗎?」
鄧嘉佑喝了口水,又被陶青輕聲安慰了片刻,終於緩了過來,開口道:「這事我在來京趕考時,就已經與家裡人商量過了,他們也同意。」
陶青聽完有些狐疑,別不是騙人的吧,怎麼可能有人家願意讓孩子入贅。
陶青臉上的表情太過明顯,鄧嘉佑急切的解釋道:「我家中還有一個大哥在,現在大哥是家中的主事人。」
若是他入贅了,家中的財產都歸大哥,大哥自小便知曉他的心意,也同意此事。
顯然鄧嘉佑這樣說,陶青也明白了不少,同時也對鄧嘉佑大哥的印象不好,怎麼有人能為了家產,便同意弟弟入贅的事情。
第201章 難道他不知曉入贅對男……
難道他不知曉入贅對男子來說並不算是臉上有光的事?
無論在那個朝代, 只有那些最沒有本事的男人才會考慮入贅的事情。
怕傷鄧嘉佑的心,陶青面上並沒有顯露出來。
陶青聽完後,開口道:「若是你和錦兒之後舉辦婚禮, 你家裡人能到場嗎?」
鄧嘉佑回道:「我到時寫信給家裡人,他們應當會來,別的我不能保證,但是我母親一定會來。」
他母親自小就知曉自己對錦兒的情意, 也是在鄧母的開導下, 鄧嘉佑才會那般刻苦的用功念書, 只為未來能見到錦兒。
但是他父親就不一定了,他父親對他要入贅的事情一直不看好。
因著上面有一個出色的大哥,他父親自小對他便沒有多麼上心,還是他得了夫子的誇獎後,父親可能覺得自己面上有光了,才會時不時的關心他一下。
當他進京趕考前, 對家人說了自己的打算後, 父親怎麼都不同意。
臨走那天,一家人都來送他,父親也沒有出面, 鄧嘉佑想:他父親不一定會來參加自己同錦兒的婚禮。
見鄧嘉佑說他家裡人也沒有意見時, 陶青覺得此事應當可以定下。
至於以後二人有了孩子, 孩子同誰姓, 陶青也與鄧嘉佑說明白了, 省的以後他們小兩口再為了這個鬧矛盾。
孩子的姓氏無所謂,他們家招婿主要是怕孩子嫁去別人家吃苦。
於是陶青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道:「若是以後,錦兒有孕,孩子同誰姓都可以, 我們家不在意這個。」
陶青想:若是他們家在意這個,也不會只有錦兒和桉桉兩個孩子了。
其實一開始,陶青的思想受大環境的影響,覺得家中還是有個男孩比較好。
錦兒和桉桉五歲時,陶青就想著再要個男孩,可能是他懷錦兒和桉桉正值葉胥上任期間,他吃了不少苦,葉胥當時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恨不得替陶青受這個罪。
不知為何,陶青現在回想起來,並未覺得自己當時多痛苦,可是看著葉胥一副不贊同的模樣,陶青還想勸。
葉胥開口道:「你知曉為何你現在回想不起來當時的苦楚嗎?」
葉胥這話問的,陶青確實不知如何回答。
葉胥替他解惑道:「那是因為你的身子為了讓你再次繁衍,大腦模糊了你當時的痛苦。」
葉胥有些諷刺的笑,道:「你看,現在的效果不是很明顯,你現在又準備要孩子。」
見葉胥有些不情願,陶青覺得不太好,畢竟家裡還是要有個男孩子傳宗接代。
葉胥見陶青這麼說,都氣笑了,他想:怎麼方才自己說的那麼多,合著他的夫郎是一句也沒有聽進去啊。
葉胥氣的捏了一下陶青臉上的軟肉,道:「你知曉你的父親叫什麼名字嗎?」
陶青覺得葉胥這個問題很是奇怪,不是說要孩子的事情,怎的扯到他父親名字身上了。
見葉胥盯著他,陶青乖乖的答了。
葉胥臉上的表情很是平靜,像是知曉陶青能回答上來。
葉胥再問:「那你知曉你爺爺的名字嗎?」
陶青此次的回答並不像方才那般迅速,那想了片刻,還是答了上來。
葉胥繼續問:「那你知曉你爺爺的爺爺的名字嗎?」
葉胥這個問題問的陶青愣了片刻,他如何之下他爺爺的爺爺的名字,只覺得葉胥這個問題很是無理。
見陶青回答不上來,葉胥笑了,笑的很是迷人,頗有些顛倒眾生的意味。
他面上作奇怪狀:「夫郎不是說,能傳宗接代,可是你連你爺爺的爺爺名字都不知曉,這傳的什麼宗。」
陶青被葉胥說的啞口無言,自此,隻字不提要男孩的事情。
在葉胥的影響下,陶青似乎也覺得傳宗接代這件事有些扯,因此也不是很在意孩子隨誰的姓。
鄧嘉佑表示明白,但他還是表明立場道:「既然我已入贅,那孩子就隨錦兒的姓,姓葉。」
葉胥見這傢伙這般上道,有些意外,他也不好一直冷著臉。
既然事情已經商量完畢,至於婚期,等鄧家長輩來了再一同商討也不遲。
總歸這樁婚事算是定下來了。
眼看著時間快中午了,陶青想留鄧嘉佑在家中用飯,畢竟這孩子孤零零的一個人在京城,回去後,也是冷鍋冷灶的。
鄧嘉佑婉拒陶青的好意,他到現在也不敢看陶廷的眼神,若是真的在這裡用飯,他怕陶廷能吃了自己,主要還是他做的不地道,心虛。
陶青想到的,葉胥顯然也想到了,他主動開口道:「留下來吧,以後都是一家人了,就當提前留下來適應適應。」
鄧嘉佑著實沒有想到葉胥竟然能開口讓自己留下,想起不久前葉胥還一直用冰冷的眼神盯著自己,就有些受寵若驚。
見此,葉歲錦也開口道:「若不然你就留下吃頓飯吧。」
對上葉歲錦軟乎乎的眼神,鄧嘉佑拒絕的話到了嘴邊,瞬間改了話術道:「好。」
見鄧嘉佑答應後,葉歲錦頓時對他露出一個笑,把鄧嘉佑迷的暈乎乎的,有些不知天地為何物的漂浮。同手同腳的跟在葉歲錦身後。
陶青注意到了這邊的情況,撞了葉胥一下,示意他看向新出爐的未婚夫夫,葉胥順著陶青的目光看去,就見二人之間的氛圍很是粘膩,葉胥看的牙根發酸,心想:他最是看不得這些了。
葉胥有些不確定的想:怎麼錦兒一個笑,就把這小子迷成這般模樣,看那不值錢的笑。
眼看著家裡年紀最小的錦兒都有了夫婿。
陶姆和陶父又開始發愁了,眼看著外甥都定親了,可是他兒子都一把年紀了,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
陶姆和陶父不約而同的看了繃著臉不說話的兒子一眼,心中更愁了。
一大家子並不知曉陶父和陶姆心中的憂慮,沉浸在成了一樁婚事的喜悅中,一群人歡歡喜喜的去用飯。
這也不怪陶廷已經及冠,身邊還沒有個貼心人,主要原因還是陶廷在他中舉後,被人暗算,自此後便對女子有了陰影。
這只是其一,最主要的還是他沒有看對眼的人。
覺得自己遇到那麼多的人都無趣,這才一直是獨身一人。
飯畢,鄧嘉佑見事情定了下來,覺得自己待在這裡也礙陶廷的眼,提出告辭,陶青在一旁,對著坐的穩穩噹噹的葉歲錦道:「錦兒,你去送送嘉佑。」
這孩子怎麼沒有眼力見,這未婚夫君都要走了,他怎麼不動如山,最起碼站起來送送他,旁人也挑不出錯來。
陶青件孩子不給力,於是便給他們二人創造機會,留給二人獨處的空間。
原本吃的飽飽的,正昏昏欲睡的葉歲錦聽到這話,乖乖的應聲。
葉胥和陶青見二人起身,都站在那裡,看著他們二人慢慢走遠,直到背影在拐角處消失不見。
陶青見已經看不到他們的身影后,嘆了口氣,隨後道:「看來錦兒是真的相中了這孩子。」
葉胥聽陶青這樣說,心中好奇,他怎麼就沒看出來錦兒看上那小子了,見葉胥皺著眉頭看他,陶青解釋道:「還不明顯嗎,錦兒何時這般乖過,還一直紅著臉不說話。」
葉胥想起葉歲錦平時風風火火,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性格,覺得陶青說的確實有些道理。
雖然老父親的濾鏡很厚,覺得錦兒是個乖巧聽話的小哥兒,可是想起錦兒能將一百斤的大刀耍的威風凜凜,以及鄒星淵每次看到錦兒時,那欣賞的眼神,葉胥既是再厚的濾鏡,也該有裂痕了。
*
葉歲錦帶著鄧嘉佑走遠,心上人就在身邊,鄧嘉佑緊張的手心都出汗了,他絞盡腦汁,想著這些天自己看的小哥兒喜歡的東西,看看能不能找出一個話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