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冬生一頭霧水,洪鐘卻清楚得很。只是他有三個問題搞不懂,一是這塊邪玉為什麼會叫老劉家撿到?按理來說,這玉現在應該跟著殷漠才對。
二是這玉怎麼還有黑白兩塊?從認識姜泠到現在,他從來沒聽說過這玉是「雙生玉」。
三是那天取走墨玉的人究竟是誰?他和劉家失火究竟有沒有關係?又為什麼要把白玉送給劉冬生?
還沒等洪鐘想明白,新的訪客又登門了。因為待在冬生旁邊,洪鐘沒見到來人的樣子。只是聽艾琳修女說來人是冬生的姑姑,最近才聽說老劉家的變故,現在特意來此接冬生回家。
劉冬生走了,跟著姑姑回家去了。奇怪的是洪鐘怎麼也進不去冬生姑姑家的大門,只能在門外逡巡徘徊。
他決定坐在大門口打個盹,等醒了再想辦法進去,可眼睛一閉再一睜,從門中出來的已經是個成年人了。
「姑,我出攤了!」說話的男人中等個子,看著卻很魁梧,他推著擺攤用的器具,扯著嗓子對門裡喊。
「冬生,今天早點回來!晚上家裡要來客人!」門裡的聲音同樣洪亮。
這下洪鐘徹底懵了——劉冬生怎麼長得這麼快?他飄在後面跟著,一路上還留心著來往路人的談話,發現時間竟然已經過去了許多年。
劉冬生不再是先前的小孩子了,他現在在最熱鬧的街市口支起了一個餛飩小攤。因為他手藝好、價錢又不高,往來絡繹不絕的路人總愛坐在這兒點碗餛飩吃。
一天下來,收入也還算不錯,養活兩個人足夠。
冬生收了攤回家,天色還剩一絲餘光。離家還有段距離時,就看見有熟人站在門口。
「阿紅姐,你咋來了?」
「小冬生,好久不見了。」阿紅要比在眾生堂的時候瘦一些,她穿著粗布衣裳,一雙手上全是老繭,「姐這次來是要給你介紹個媳婦,年紀到了,你也該成個家了。」
劉冬生這才看到阿紅身後還站著一個姑娘,這姑娘扎一根粗粗的麻花辮,笑起來還有一雙對稱的小酒窩。
「她叫菊英,又能幹又機靈。」
「阿紅姐,別站在外頭說了,先進去,先進去…」
洪鐘又被擋在了門外,他本來想湊一湊這「相親局」的熱鬧,現在也湊不成了。
他不知道裡面人都聊了些什麼,只看見阿紅帶著那個叫菊英的姑娘出門時,臉上都帶著笑。只是阿紅的笑欣慰多一些,菊英的笑害羞多一些。
沒過幾天,冬生和菊英辦了場不太隆重的婚禮。艾琳修女前兩年去世了,菊英是她收養的最後一個姑娘。冬生走後,整個孤兒院也就只有阿紅還和他有聯繫,因此這婚禮十分不熱鬧,滿打滿算就五個人。
除了兩位新人,只有阿紅、冬生姑姑和鄰居老道仙見證了兩個年輕人的結合。
「我也算是證婚人。」洪鐘這麼想著,不知道還要在冬生身邊待多久。
,冬生和菊英的日子不咸不淡,有了菊英的幫助,冬生小攤的生意倒是越來越好。
算時間,一轉眼已經到了1931年的冬天。洪鐘照例跟著冬生出攤,眼見雪落下來,一輛馬車由遠及近,他卻又腳下一空,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了。
第91章 篇六:民國往事·碎片中的舊事
1931年冬,五十一歲的劉冬生出攤時遇到了一個女人,那個女人就是何歡。
彼時的何歡還是正名在冊的骨醫,她受南京城裡一位姓陳的富商所託,前去尋找對方失蹤三個月有餘的獨子陳光。
陳光當年剛滿二十,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九一八事變後他和好友約定去東北,誰知一去不返,杳無音信。
陳老先生又是托人又是請客、寫信,只希望能得到些孩子的消息。然而兩地相隔太遠,打探下落的信件大多是石沉大海。無奈之下,陳老先生終於從南京城中一位說卦算命的老道仙那兒打聽到了骨醫何歡。
尋人這件事對何歡而言並不難,何況已從陳家了解了前因後果,只要用骨鈴輕輕搖一搖就能辨出生死下落。
骨鈴搖,四象開,何歡只用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找到了陳光。兩人見面時,後者已經死了近半個月。
據他自己所說,他是在一場阻擊戰中被捕。敵人砍下了他的雙腿,又在槍決之後將其扔到荒山野嶺中,荒野之中難辨方向,因此他遲遲找不到路回家。
陳老先生聞言,請求骨醫想辦法把孩子帶回來,只要能入土為安便滿足了。何歡也不推辭,一口答應下來,先引魂,再渡骨。
初雪那天正是引魂的日子,何歡本打算讓陳光的人魂先回陳家公館,不想中間出了差錯,陳光魂沒回去,反倒是讓賣餛飩的老劉看到了。
等到骨醫發現不對返回時,陳光的魂已經不見了,老劉一條小腿也沒了,只剩下空蕩蕩的褲管。
從沒見過這種事的何歡大驚失色,連忙叫來師兄殷漠,希望能補救一二。誰知殷漠看過以後,只一味地嘆氣搖頭,轉而對她說,
「魂是已經找不著了,扯個謊圓過去吧。但是要治這活人的腿,得先找到他的腿骨才行。」
「腿骨?上哪去找?」
「要是找不到,其他人的也未嘗不可。」
「那豈不是平白牽連無辜者?」
「城外亂葬崗找找吧。現在這世道,良善之人多,命苦的良善之人也多,去了以後無人裝殮扔到亂葬崗的更多。去那兒看看,取家世清白、生前為人和善的骨,那就還有救。」
「這樣會不會…太缺德了?」
「人死燈滅,能取一截骨頭栽到活人身上,那已經算是為死者延壽了。」
何歡不語,按照師兄所說的一一照辦,取得了一截良善之人的脛骨。本著補救的心思,殷漠不僅接好了劉冬生那截無端消失的小腿,還以秘術為他改了運,讓他日後財運亨通,家庭合睦。
而這秘術,正是那位老道仙告訴給他的。老道仙姓洪,是從天津衛來的。他以前並不從事這一行,和殷漠遇到也實屬意外,但兩人一見如故,談得多了,各樣聽來的神奇軼事就都到對方耳朵里去了。
殷漠一心想著感謝老道仙,可每每到其家中拜訪,總也找不到人。劉冬生的傷慢慢好了,他也沒有久留的道理,最後一次上門不見老道仙,便只得遺憾離開。
腿傷痊癒後的第三年,劉冬生的生意更紅火了。回家時,他撿到一個六指男孩,基於幼年時的相似經歷,他收養了這孩子,並給他改名「劉喜」。
有了劉喜以後,劉冬生家更是蒸蒸日上,適逢戰亂,旁人都或多或少被牽連,唯獨老劉家總能逃過一劫。
老道仙臨終時曾說,劉喜是前來還債的孩子,債還清了,他也就走了。劉冬生沒來得及細問,老人已經溘然長逝了。
一開始劉冬生心裡忐忑得要命,他生怕劉喜出個什麼三長兩短,可之後又過了許多年,什麼事都沒出。
戰爭即將結束前不久,劉冬生又見到了殷漠。此時的殷漠比當年看起來和善得多。
他手裡拿著一塊玉——那是劉冬生幼年時他父親撿到的那塊,在他十九歲那年,西北發生了一場大地震,地震第二天,這塊玉也不見了。如今出現在殷漠手裡,老劉很驚訝。
可殷漠不驚訝,他似乎早知道這是老劉丟的那塊,「我找到了放火的人,他就是當年去你家拿玉的人。只是他做了那麼大的惡,害死你父母,卻能夠善終。」
老劉不說話,他不想提及這件事。
「你想不想得長生?」殷漠又問。
「長生?」老劉搖搖頭,「如果我媳婦、孩子們都不在了,那我一個人活那麼長也沒意思。」
「如果你能長生,那麼總有一天,你的妻兒也能長生。難道你不想和他們一起等到更好的日子?」
「你是天選者。要不然,早在當年斷腿的時候你就是亡魂了。我救了你,難道不值得你信任?」
老劉仍舊搖搖頭,他明白人要知足,平民百姓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比什麼都好,學以前的皇帝求長生在他看來十分荒誕。
「沒關係,我可以等你。等到你回心轉意為止。」殷漠說完,又離開了。
老劉起初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可沒過幾個月,菊英突然染上了瘧疾,大兒子在照顧母親時也染了同樣的疾病,母子兩個先後離世,老劉痛苦至極,心裡第一次覺得活著很好。
給大兒子劉福落葬以後,老劉又染上了風寒。風寒逐漸發展成肺炎,怎麼治都治不好。他就那樣半死不活地躺在床上,每天都在半夢半醒間橫跳。
恍惚中,他聽見女兒劉祿的哭喊聲,也聽見劉喜的哽咽聲。他又看見眼前有一道橋,橋上站著兩個人,一個穿著白衣服,一個穿著黑衣服。
「你們是黑白無常?」老劉問,無人答。
橋那頭突然擠滿了熟人——爹和娘、阿青姐、艾琳修女、菊英、劉福、老道仙……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二是這玉怎麼還有黑白兩塊?從認識姜泠到現在,他從來沒聽說過這玉是「雙生玉」。
三是那天取走墨玉的人究竟是誰?他和劉家失火究竟有沒有關係?又為什麼要把白玉送給劉冬生?
還沒等洪鐘想明白,新的訪客又登門了。因為待在冬生旁邊,洪鐘沒見到來人的樣子。只是聽艾琳修女說來人是冬生的姑姑,最近才聽說老劉家的變故,現在特意來此接冬生回家。
劉冬生走了,跟著姑姑回家去了。奇怪的是洪鐘怎麼也進不去冬生姑姑家的大門,只能在門外逡巡徘徊。
他決定坐在大門口打個盹,等醒了再想辦法進去,可眼睛一閉再一睜,從門中出來的已經是個成年人了。
「姑,我出攤了!」說話的男人中等個子,看著卻很魁梧,他推著擺攤用的器具,扯著嗓子對門裡喊。
「冬生,今天早點回來!晚上家裡要來客人!」門裡的聲音同樣洪亮。
這下洪鐘徹底懵了——劉冬生怎麼長得這麼快?他飄在後面跟著,一路上還留心著來往路人的談話,發現時間竟然已經過去了許多年。
劉冬生不再是先前的小孩子了,他現在在最熱鬧的街市口支起了一個餛飩小攤。因為他手藝好、價錢又不高,往來絡繹不絕的路人總愛坐在這兒點碗餛飩吃。
一天下來,收入也還算不錯,養活兩個人足夠。
冬生收了攤回家,天色還剩一絲餘光。離家還有段距離時,就看見有熟人站在門口。
「阿紅姐,你咋來了?」
「小冬生,好久不見了。」阿紅要比在眾生堂的時候瘦一些,她穿著粗布衣裳,一雙手上全是老繭,「姐這次來是要給你介紹個媳婦,年紀到了,你也該成個家了。」
劉冬生這才看到阿紅身後還站著一個姑娘,這姑娘扎一根粗粗的麻花辮,笑起來還有一雙對稱的小酒窩。
「她叫菊英,又能幹又機靈。」
「阿紅姐,別站在外頭說了,先進去,先進去…」
洪鐘又被擋在了門外,他本來想湊一湊這「相親局」的熱鬧,現在也湊不成了。
他不知道裡面人都聊了些什麼,只看見阿紅帶著那個叫菊英的姑娘出門時,臉上都帶著笑。只是阿紅的笑欣慰多一些,菊英的笑害羞多一些。
沒過幾天,冬生和菊英辦了場不太隆重的婚禮。艾琳修女前兩年去世了,菊英是她收養的最後一個姑娘。冬生走後,整個孤兒院也就只有阿紅還和他有聯繫,因此這婚禮十分不熱鬧,滿打滿算就五個人。
除了兩位新人,只有阿紅、冬生姑姑和鄰居老道仙見證了兩個年輕人的結合。
「我也算是證婚人。」洪鐘這麼想著,不知道還要在冬生身邊待多久。
,冬生和菊英的日子不咸不淡,有了菊英的幫助,冬生小攤的生意倒是越來越好。
算時間,一轉眼已經到了1931年的冬天。洪鐘照例跟著冬生出攤,眼見雪落下來,一輛馬車由遠及近,他卻又腳下一空,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了。
第91章 篇六:民國往事·碎片中的舊事
1931年冬,五十一歲的劉冬生出攤時遇到了一個女人,那個女人就是何歡。
彼時的何歡還是正名在冊的骨醫,她受南京城裡一位姓陳的富商所託,前去尋找對方失蹤三個月有餘的獨子陳光。
陳光當年剛滿二十,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九一八事變後他和好友約定去東北,誰知一去不返,杳無音信。
陳老先生又是托人又是請客、寫信,只希望能得到些孩子的消息。然而兩地相隔太遠,打探下落的信件大多是石沉大海。無奈之下,陳老先生終於從南京城中一位說卦算命的老道仙那兒打聽到了骨醫何歡。
尋人這件事對何歡而言並不難,何況已從陳家了解了前因後果,只要用骨鈴輕輕搖一搖就能辨出生死下落。
骨鈴搖,四象開,何歡只用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找到了陳光。兩人見面時,後者已經死了近半個月。
據他自己所說,他是在一場阻擊戰中被捕。敵人砍下了他的雙腿,又在槍決之後將其扔到荒山野嶺中,荒野之中難辨方向,因此他遲遲找不到路回家。
陳老先生聞言,請求骨醫想辦法把孩子帶回來,只要能入土為安便滿足了。何歡也不推辭,一口答應下來,先引魂,再渡骨。
初雪那天正是引魂的日子,何歡本打算讓陳光的人魂先回陳家公館,不想中間出了差錯,陳光魂沒回去,反倒是讓賣餛飩的老劉看到了。
等到骨醫發現不對返回時,陳光的魂已經不見了,老劉一條小腿也沒了,只剩下空蕩蕩的褲管。
從沒見過這種事的何歡大驚失色,連忙叫來師兄殷漠,希望能補救一二。誰知殷漠看過以後,只一味地嘆氣搖頭,轉而對她說,
「魂是已經找不著了,扯個謊圓過去吧。但是要治這活人的腿,得先找到他的腿骨才行。」
「腿骨?上哪去找?」
「要是找不到,其他人的也未嘗不可。」
「那豈不是平白牽連無辜者?」
「城外亂葬崗找找吧。現在這世道,良善之人多,命苦的良善之人也多,去了以後無人裝殮扔到亂葬崗的更多。去那兒看看,取家世清白、生前為人和善的骨,那就還有救。」
「這樣會不會…太缺德了?」
「人死燈滅,能取一截骨頭栽到活人身上,那已經算是為死者延壽了。」
何歡不語,按照師兄所說的一一照辦,取得了一截良善之人的脛骨。本著補救的心思,殷漠不僅接好了劉冬生那截無端消失的小腿,還以秘術為他改了運,讓他日後財運亨通,家庭合睦。
而這秘術,正是那位老道仙告訴給他的。老道仙姓洪,是從天津衛來的。他以前並不從事這一行,和殷漠遇到也實屬意外,但兩人一見如故,談得多了,各樣聽來的神奇軼事就都到對方耳朵里去了。
殷漠一心想著感謝老道仙,可每每到其家中拜訪,總也找不到人。劉冬生的傷慢慢好了,他也沒有久留的道理,最後一次上門不見老道仙,便只得遺憾離開。
腿傷痊癒後的第三年,劉冬生的生意更紅火了。回家時,他撿到一個六指男孩,基於幼年時的相似經歷,他收養了這孩子,並給他改名「劉喜」。
有了劉喜以後,劉冬生家更是蒸蒸日上,適逢戰亂,旁人都或多或少被牽連,唯獨老劉家總能逃過一劫。
老道仙臨終時曾說,劉喜是前來還債的孩子,債還清了,他也就走了。劉冬生沒來得及細問,老人已經溘然長逝了。
一開始劉冬生心裡忐忑得要命,他生怕劉喜出個什麼三長兩短,可之後又過了許多年,什麼事都沒出。
戰爭即將結束前不久,劉冬生又見到了殷漠。此時的殷漠比當年看起來和善得多。
他手裡拿著一塊玉——那是劉冬生幼年時他父親撿到的那塊,在他十九歲那年,西北發生了一場大地震,地震第二天,這塊玉也不見了。如今出現在殷漠手裡,老劉很驚訝。
可殷漠不驚訝,他似乎早知道這是老劉丟的那塊,「我找到了放火的人,他就是當年去你家拿玉的人。只是他做了那麼大的惡,害死你父母,卻能夠善終。」
老劉不說話,他不想提及這件事。
「你想不想得長生?」殷漠又問。
「長生?」老劉搖搖頭,「如果我媳婦、孩子們都不在了,那我一個人活那麼長也沒意思。」
「如果你能長生,那麼總有一天,你的妻兒也能長生。難道你不想和他們一起等到更好的日子?」
「你是天選者。要不然,早在當年斷腿的時候你就是亡魂了。我救了你,難道不值得你信任?」
老劉仍舊搖搖頭,他明白人要知足,平民百姓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比什麼都好,學以前的皇帝求長生在他看來十分荒誕。
「沒關係,我可以等你。等到你回心轉意為止。」殷漠說完,又離開了。
老劉起初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可沒過幾個月,菊英突然染上了瘧疾,大兒子在照顧母親時也染了同樣的疾病,母子兩個先後離世,老劉痛苦至極,心裡第一次覺得活著很好。
給大兒子劉福落葬以後,老劉又染上了風寒。風寒逐漸發展成肺炎,怎麼治都治不好。他就那樣半死不活地躺在床上,每天都在半夢半醒間橫跳。
恍惚中,他聽見女兒劉祿的哭喊聲,也聽見劉喜的哽咽聲。他又看見眼前有一道橋,橋上站著兩個人,一個穿著白衣服,一個穿著黑衣服。
「你們是黑白無常?」老劉問,無人答。
橋那頭突然擠滿了熟人——爹和娘、阿青姐、艾琳修女、菊英、劉福、老道仙……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