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邊地的一去一回間耽擱的時間,在域外正值戰事之時,誰也無法確定會否出現錯過天賜良機的情況。

  再比如說目前留守在幽州的荀攸。

  諸葛亮可以因其調任冀州的緣故南下而來,荀攸卻需擔負起將冀青二州平定的消息傳遞到幽州各處的責任,以防出現什么小範圍的動亂,造成這橫跨千里的幽州之地有東西禍起不及應對的情況。

  此外無法趕回的,大概就是賈詡了吧。

  不過對他來說,這等人多的場合沒多少參與的必要,反而說不定會因為有人上前來同他這位青州刺史搭話,被人連帶著聊起當年長安城裡給董卓謀劃的那番舊事。

  那還不如接著和青州各郡的官員打打交道、摸清他們的老底算了。

  至於能出席此會的人中,表現得最為醒目的,大概就是呂布了。

  剛被任鴻帶在身邊的郭照其實起先也不認識呂布,可在這趟從鄴城往洛陽的路上,這位的得意之色尤其溢於言表,讓她想當做沒看見也不成。

  她忍不住小聲地朝著任鴻問道:「月滿則虧的道理,以陛下的明智總當是知道的,卻為何要放任這位呂將軍這般……張揚?」

  任鴻搖了搖頭,「這是陛下御下的智慧了。對世家子弟出身的楊德祖之流,陛下當挫其銳氣,令其沉穩處事,對呂奉先這等將領,只要他們征伐四方之時始終牢記上頭還有陛下這位真正的領袖,他們作為利刃便只會扎向別人,何況你看,他得意的是什麼呢?」

  呂布這等直性子,顯然不是在因這場南下冀州的作戰中建功而得意,畢竟在北平縣攻破高順兵馬的時候,還是呂令雎先搶下了這份戰功,他怎麼看還得算是輸了一籌。

  他得意的是,他在早前錯過了陛下的登基典禮,現在總算是沒錯過這場論功行賞了。

  當郭照有意放慢了些速度行到呂布所率那支騎兵附近的時候,便聽到他同下屬在說,「當年我見陛下與親衛自固陽塞外回返,人人高頭大馬,上懸休屠各胡頭顱,當真是威風八面景象,我就在人群之中說,大丈夫當有此等壯舉。」

  「如今再想,我呂布果真好眼光。」

  呂布並非項王,他並無稱霸天下的雄心,至多不過是一把需用比他更強的勇武將其鎮服的絕世兵刃,當其恰好遇上明主之時,便是一員再合適不過的虎將。

  而在喬琰麾下,能以這等恰如其分方式得到委派的將領謀士,又何止是一個呂布呢?

  能得楊彪放心,代表弘農楊氏立足朝堂的楊修就顯然是一個。

  此刻尤在益州大展拳腳的褚燕和姚嫦同樣該當算。

  那將本事用來氣對手的禰衡或許能算半個。

  ……

  再有便是當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抵達洛陽之時,以司隸校尉之職出城迎接的荀彧。

  他在喬琰相繼征伐涼州、關中期間的遲疑,在她以大司馬之位總攝朝綱時候的按部就班,在喬琰行將更進一步之時他作為世家典範最終做出的抉擇,都在此時變成了對這位帝王的拜服。

  他的治世王佐之才,或許當真不是為令漢室之名還能重新崛起,而是為令大雍的一方疆土得以民生康泰,萬事順遂。

  當那列兵馬進駐洛陽北郊大營之時,自邙山往洛陽的這片郊野之地著實匯聚了不少洛陽的民眾,以在荀彧看來該當叫做殷切期盼的目光朝著他們看去。

  這讓荀彧難免想到,在此前袁紹派出張郃辛毗進攻孟津之時,這些洛陽百姓分明也是以這等不加猶豫的方式,意圖協助扼守洛陽關隘,將袁紹的兵馬阻攔在外頭。

  這份直白的聲援遠比在方今這個時局之下,遠比早前的「漢民」二字,更有直擊心肺的威力。

  什麼是眾望所歸,這才是!

  去歲的天象流言中他們的反應,今歲長安有變之時他們的聲援,徵兵應戰之時的響應,兗州世家囚車過境之時的紛紛議論,都在這一刻變成了他與喬琰那番對話之中,從喬琰口中說出的那句「我不放心」的回應。

  也正是因為她不放心將這些好不容易從苦難中掙脫出來的民眾交到別人的手中,她治下的這些子民也對她懷有了這樣一番熱切關照之心。

  十月的天氣里,在今時的氣候之中已有幾分涼意了,但這些隨著喬琰的抵達而攀升到頂峰的聲音,卻像是一團熱烈的氣浪將這座洛陽城給包裹了起來。

  荀彧朝著這支凱旋的隊伍行了一個大禮。

  這是自上次的「明主忠臣」之說後最為正式的臣服之禮。

  ——————

  洛陽因這齣慶典的緊鑼密鼓籌備而正式熱鬧了起來。

  可惜此時的劉協已經和養父暫時去往了樂平,在喬琰的「協助」之下,讓他繼續得以扮演一個有幸得到楊修賞識故而可以前往書院就讀的普通少年,否則他還能看到他曾經的鄰居在這幾日裡有多忙忙碌碌。

  洛陽南北宮都曾經被火燒過,算起來還挺不吉利的,實是因為洛陽民眾齊心抗敵,才在此時能取代喬琰的發家地樂平和她登基的都城長安,成為這齣慶功之地。

  那他們當然不能再在這形象上拖後腿。

  「可惜洛陽城裡不像是長安一般有那條水泥澆灌的新路,陛下的重甲騎兵儀仗大概是不能隨便在城中走了,估計要放在城外。」

  說話之人剛嘀咕了這麼一句,腦袋上就忽然挨了一下。

  「你要是想因為這個原因就不好好清掃房屋,看看你怎麼和左鄰右舍交代。」

  男人左右看了看,便發覺同在清理房外污垢的不少人都在此時將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

  他連忙抬手解釋道:「我冤枉啊各位,我只是在想,這城外的各項事務還缺不缺人幫忙。這洛陽形象翻新之事我當然不可能偷懶,陛下不是也說了嘛,冬日將近,原本就是要監督著我們清掃內外,以防疫症突來的。」

  「陛下此番還帶著關中兵馬回來的,哪裡用得著你去操心城外的情況。」鄰人笑道。

  他們不必操心的何止是這些慶典之中的建造情況。

  關中的糧食和北地的肉食都在以一種依然平穩的方式運送到洛陽。

  今年天時帶來的豐收,在扣除了這一部分行軍的消耗之後尤有不少節餘,足以支撐起明年喬琰意圖推行的減免稅賦一年的舉措。

  雖說這個指令大約會在明年元月再宣讀下去,而不是趁著此時,但這數萬兵馬進駐京畿卻並未對民眾的生活造成擾亂,糧價也並未因此而攀升,對他們來說,已該當算是個好消息了。

  甚至又有一批新的棉花因秋收的緣故,恰好和這些兵馬在前後腳之間抵達了洛陽,能讓他們趕在冬日之前,以依然相對低廉的價格置辦起過冬衣物。

  這男人低頭就見自家的孩子摸著身上的新衣,朝著他問道:「阿爹,這洛陽的慶典上會有報紙上說的禮花火炮嗎?」

  應該會的吧。

  那可是只有長安城中的百姓有緣得見,而其他地方的人只能從旁人的記敘和繪畫中看到的東西。

  現在則輪到他們見了。

  見父親點頭,她便又問道:「那天上的火星會落到新衣服上嗎?」

  「怎麼會呢?」她剛問出這個問題,就聽見一個打馬路過的女將軍朝著她回道:「陛下有庇護萬民之意,那這煙花當然也得繞著人放。」

  小孩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就是她不太明白,為什麼跟這個女將軍同行的女官一聽這話臉就黑了,在她們往遠處行去的時候還傳來了幾聲抬高了音調的交談。

  「你不要這麼帶壞小孩子行不行……」黃月英無奈地扶了扶額,「萬一她真的相信你說的煙花會自己讓開人群結果湊上去了,鬧出點什麼安全問題,這麻煩可就大了。」

  別小看孩子的好奇心啊!

  呂令雎難得認真地回道:「你這就多慮了。我等遵從陛下行軍指令,在攻破敵方營壘的時候如此,在守衛這齣慶典安全的時候仍舊如此。要是真讓這孩子接近到能受傷的距離,那我們也好趁早別幹了。」

  「再說了,你看到那個孩子問話的時候還在用手摸著新衣服嗎?」她原本跳脫的目光都在此時顯示出了幾分追憶過去的悵然,雖只是稍縱即逝的一抹神色,但黃月英覺得這應當並非是她的錯看,「你放心吧,她不會湊太近的。」

  「你與其擔心這個,還不如想想這齣在洛陽城裡的煙花能不能比起當時在長安城中的更加氣派,再想想那紡織的機器還能不能再進行一番改良或者擴大生產,讓她們再多一件置換的衣服呢,對吧?」

  黃月英剛想夸呂令雎這幾年間成長不少,又忽聽她話鋒一轉,「不過你說到衣服,我倒是想起來一個問題,這齣慶典上,陛下是預備穿甲冑還是天子冠冕?」

  黃月英:「……你怎麼突然想到這個?」

  呂令雎回道:「誰讓陛下說的,這是這場平定冀青二州的戰事論功行賞,算起來陛下自己還是主帥呢,自長安號召出兵之時她身上穿的便是甲冑,按說今日這麼穿也沒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