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謝良璧說:「謀逆之人自然當斬,只是陛下要將幾個主犯的人頭懸掛在善緣寺中,以此震懾世人,此舉實在駭人。」
苻曄愣了一下。
謝良璧道:「我朝信佛之人眾多,善緣寺一案更是影響廣大,將人頭掛在佛寺之中,只怕太過於駭人,反而會讓百姓忘了這些人的罪行,只畏懼陛下龍威。」
他話說的稍微有些含蓄,但苻曄聽懂了他話里的意思。
按照苻煌的性格,殺一儆百是肯定的,他做事一向乾淨利落,何況他這人本來就不信神佛。但把砍了的人頭掛到寺廟裡去,也實在叫他也覺得驚駭。
苻曄看向謝良璧:「你是想讓我向皇兄進言?」
謝良璧躬身道:「如今有能力阻止此事的,恐怕只有王爺一個人了。」
苻曄看了謝良璧一會,謝良璧見他久未言語,就抬頭看了一眼,和苻曄的目光撞上,立即又垂下頭來。
他來進言不過是一時衝動,適才心中忐忑不安,如今目光撞了一下,心跳陡然加速,只聽苻曄說:「本王知道了。」
等苻曄走遠了他才站直了身體,有青袍內官為苻曄撐傘,苻曄在夜雨里回頭看他,長身細腰,盈盈肅肅。
就是因為他此次進言是一時衝動,鼓足了勇氣才來,此刻更覺得心神蕩漾,血液沸騰。
「殿下打算進言麼?」一向不愛說話的慶喜忽然開口,「陛下行事一向如此,殿下三思。」
苻曄看向他。
慶喜道:「謝良璧的父親是當朝宰相,參與此案審理的有刑部,大理寺和提刑司諸官,他們都不敢說的話,卻要殿下說?」慶喜欲言又止:「殿下如今聖寵優渥,實在不必冒這個險。」
苻曄說:「如果人人都不冒這個險,那最後有危險的便是皇帝了。」
慶喜抬頭看向他,有些驚愕,大概沒料到他會說這種話,隨即垂頭,神色更為凜冽。
苻曄回到正陽宮裡,見苻煌正閉著眼歪在榻上,聽見他進來,睜開眼說:「紫陽宮還缺伺候的人?」
苻曄說:「長輩有疾,晚輩在旁伺候是應盡的職責,哪怕去站一站呢,傳出去也是好名聲。皇兄你又不愛幹這種事,那就只能我來了。」
苻煌淡淡說:「那還真是辛苦你了。」
苻曄笑了笑,內官端了熱水給他淨手,他先淨了手,將外袍脫了,又卸了簪子,變成居家模樣以後,這才問苻煌:「善緣寺的案子結了?」
苻煌道:「你在愁這個?」
這人眼睛真是毒,連他在發愁都看得出來。
解決了這個案子,苻煌似乎出了口氣,神色好看很多:「之前抓了很多紅蓮會的人,他們便藉此生事。」
苻曄在他身邊坐下:「那皇兄打算怎麼處置這些人呢?」
苻煌看向他。
苻曄說:「這些人試圖動搖民心,應該統統殺掉。」
苻煌問:「你聽說什麼了?」
苻曄說:「我聽說皇兄要把他們的人頭掛到寺廟裡去。」
苻煌無謂道:「這寺里的幾個和尚也是同謀。」
「他們犯了罪,罰也好殺也好,都是應該的,只是如果要把人頭掛在寺廟裡,會不會有點驚悚?」
苻煌幽幽看他。
苻曄忙又說:「說起來要不是皇兄跟著一起來,只怕這些人的詭計就得逞了。皇兄一雙慧眼,又英明決斷,這才將他們一網打盡,百姓們這時候應該在議論皇兄的英明神武啊,要是把這些歹人的頭掛到寺廟去,豈不是讓百姓們只顧著議論這些寺廟裡的人頭了?說不定還要怪皇兄不敬神明,怎麼想怎麼不划算!」
他說完看向苻煌。
苻煌歪在榻上,神色似乎又陰沉下來了,說:「巧言令色。你不贊同?」
苻曄聽他這樣講自己,臉上笑意更濃,仗著這幾日得苻煌寵愛,便索性在他腿邊坐下,仰著頭說:「皇兄不信鬼神,但老百姓信啊。只怕他們看了心裡害怕,不知道怎麼想皇兄,此舉對皇兄的名聲也不好。依我說,就把這個案子交給刑部和大理寺去辦,他們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皇兄日理萬機本來就辛苦,怎麼花錢養著大臣,還要替大臣做事呢。皇兄頭疾一直不好,毒素未清是一回事,自己勞神過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你應該多休息,少煩心。」
旁邊的秦內監聽了都要連連點頭,深覺有理。
「我聽說高明的皇帝,都是讓大臣們出頭替自己辦事,好名聲自己落了,壞名聲有別人擔著,這才是真心機呢。皇兄就是太純良!」
秦內監猛咳了一聲。
老天爺,他生平第一次聽說有人夸陛下純良!
苻曄趴在苻煌膝蓋上,苻煌身體一僵,低頭看他:「我雖然回來的時間不長,可也看得出來,皇兄實在太辛苦了。外頭有許多關於皇兄的傳言,皇兄自己肯定也知道。別人不敢跟你說,我是你弟弟,再不說,誰還能說呢。我在異邦的時候,有一個地方有隻猛虎,當地人畏懼不已,無人敢上山,可一日突然有人發現它生了病,虛弱不堪,當地人立馬群起而攻之,將它殺害。以君威治國,能得一時太平,卻不是長久之計。如今朝野內外都太害怕皇兄了,以至於將來一旦國家動盪,亦或者皇兄也像那猛虎一樣被人發現了力不從心,只怕皇兄會有不測啊。」
!!
秦內監都驚住了。
這些話實在過於大不敬啊王爺!
陛下可從來不怕這些威脅!
他緊張地看向苻煌,誰知道苻煌竟然沒有什麼表情。
還好,還好,陛下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也聽過多少人指著他鼻子罵過,大概……習慣了?
苻煌說:「倒是不知道你想這麼長遠。」
結果苻曄也不知道是故意曲解他的話還是怎麼樣,趴在他膝蓋上抬頭說:「因為臣弟想長長久久地陪著皇兄啊。我這可不是恭維話,我是你封的王爺,你要出了事,我可怎麼辦?於公於私,臣弟都是肺腑之言!」
倒是這一句話,不能更真了。
他既然寵他,他們就成了一體。
苻煌像是頭一次想到,一個聲名狼藉的君王的恩寵,也是一把會殺人的刀。他只一味地寵他,卻忘了自己非長命之相,將來他死了,他要如何呢。
看他如今這樣,只怕就算繼位登基,也只能做他人傀儡,還不如在自己手下做富貴王爺來的痛快,他看點書都嫌煩,要他日理萬機,他這身板,不知道能撐幾年。
但要他陪苻曄一起下地獄,苻曄肯定是不願意的。
能接著做皇帝,大概是最好的了。
只是他狡黠機靈,這番話也不知道幾分真幾分假。
他低頭看他,只看到他滿頭烏黑濃密的頭髮披散開來,沒有一點裝飾,但竟然華美到平生未見,最貴的綢緞都不如它。他頭疾嚴重,自然難有耐心,殺伐決斷最省時省力,人心是看不見的,但畏懼看得出來,他只要人人懼怕就夠了,從未想過江山永固,也覺得自己年歲不永。
此刻倒想為了他,多活幾年。
於是他勾起他一縷頭髮,只為聽他一句不知真假的媚言。
「真想長長久久陪著皇兄?」
「這是自然!」
苻曄平常甜言蜜語隨口就來,不知真假,但此刻仰著過於細嫩透亮的臉頰,看起來確實情真意切。他人生太苦太獨,便這片刻假象也足夠迷惑他,又或者迷惑他的不是這誓言,只是這誓言從苻曄嘴裡所出。長長久久四個字重若千金,頃刻間竟將他半生的任性妄為都壓下去了。
第22章
是夜,苻煌依舊在旁邊的睡榻上休息,和苻曄只隔了一扇長屏風。
他睡眠依舊很差,今夜思緒紛亂,翻來覆去更難入眠,但也沒有起身,就這樣和衣躺到了天明才起來。
身邊諸人都已經習慣了他的作息,便跟著一道起來了。外頭雨已經停了,但山下霧氣很大,秦內監跟著他在行宮春霧裡漫步。
苻煌很喜歡漫無目的地走,在宮裡的時候是,在宮外的時候也是,走路的時候很沉默,也很少說話,四處遊蕩,就連秦內監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春日裡的行宮裡處處透著荒寂的春意,他在一處斷垣殘壁前停下腳步。
秦內監認出那裡是香蕤殿的遺址。
先帝哀痛昭陽夫人之死,再也沒有到這邊來,也沒有在遺址上重建新殿,如今這裡草木叢生,比其他地方都要破敗。
當年梨華行宮大火,他和時年十二歲的苻煌一起闖入香蕤殿大火中將昭陽夫人和六皇子等人救出來。但當時行宮內實在太過混亂,昭陽夫人暈厥不醒,他們將六皇子救出來以後,倉促間交給了一個女官照顧,但誰也沒想到,六皇子竟然在混亂中失蹤了。等一行人發現的時候,已經是在逃離梨華行宮的路上。
當時昭陽夫人傷勢很重,氣息奄奄。她當初入宮多年無所出,後生了六皇子,愛之如命,寵溺非常,愛子如今生死不明,她幾乎發狂。因苻煌要留京,這一別不知將來生死如何,或許便是陰陽永隔,所以臨別之際,他對著昭陽夫人伏地拜別,但昭陽夫人因為六皇子的失蹤而怨恨難消,以袖掩面,至死不肯看他。
苻曄愣了一下。
謝良璧道:「我朝信佛之人眾多,善緣寺一案更是影響廣大,將人頭掛在佛寺之中,只怕太過於駭人,反而會讓百姓忘了這些人的罪行,只畏懼陛下龍威。」
他話說的稍微有些含蓄,但苻曄聽懂了他話里的意思。
按照苻煌的性格,殺一儆百是肯定的,他做事一向乾淨利落,何況他這人本來就不信神佛。但把砍了的人頭掛到寺廟裡去,也實在叫他也覺得驚駭。
苻曄看向謝良璧:「你是想讓我向皇兄進言?」
謝良璧躬身道:「如今有能力阻止此事的,恐怕只有王爺一個人了。」
苻曄看了謝良璧一會,謝良璧見他久未言語,就抬頭看了一眼,和苻曄的目光撞上,立即又垂下頭來。
他來進言不過是一時衝動,適才心中忐忑不安,如今目光撞了一下,心跳陡然加速,只聽苻曄說:「本王知道了。」
等苻曄走遠了他才站直了身體,有青袍內官為苻曄撐傘,苻曄在夜雨里回頭看他,長身細腰,盈盈肅肅。
就是因為他此次進言是一時衝動,鼓足了勇氣才來,此刻更覺得心神蕩漾,血液沸騰。
「殿下打算進言麼?」一向不愛說話的慶喜忽然開口,「陛下行事一向如此,殿下三思。」
苻曄看向他。
慶喜道:「謝良璧的父親是當朝宰相,參與此案審理的有刑部,大理寺和提刑司諸官,他們都不敢說的話,卻要殿下說?」慶喜欲言又止:「殿下如今聖寵優渥,實在不必冒這個險。」
苻曄說:「如果人人都不冒這個險,那最後有危險的便是皇帝了。」
慶喜抬頭看向他,有些驚愕,大概沒料到他會說這種話,隨即垂頭,神色更為凜冽。
苻曄回到正陽宮裡,見苻煌正閉著眼歪在榻上,聽見他進來,睜開眼說:「紫陽宮還缺伺候的人?」
苻曄說:「長輩有疾,晚輩在旁伺候是應盡的職責,哪怕去站一站呢,傳出去也是好名聲。皇兄你又不愛幹這種事,那就只能我來了。」
苻煌淡淡說:「那還真是辛苦你了。」
苻曄笑了笑,內官端了熱水給他淨手,他先淨了手,將外袍脫了,又卸了簪子,變成居家模樣以後,這才問苻煌:「善緣寺的案子結了?」
苻煌道:「你在愁這個?」
這人眼睛真是毒,連他在發愁都看得出來。
解決了這個案子,苻煌似乎出了口氣,神色好看很多:「之前抓了很多紅蓮會的人,他們便藉此生事。」
苻曄在他身邊坐下:「那皇兄打算怎麼處置這些人呢?」
苻煌看向他。
苻曄說:「這些人試圖動搖民心,應該統統殺掉。」
苻煌問:「你聽說什麼了?」
苻曄說:「我聽說皇兄要把他們的人頭掛到寺廟裡去。」
苻煌無謂道:「這寺里的幾個和尚也是同謀。」
「他們犯了罪,罰也好殺也好,都是應該的,只是如果要把人頭掛在寺廟裡,會不會有點驚悚?」
苻煌幽幽看他。
苻曄忙又說:「說起來要不是皇兄跟著一起來,只怕這些人的詭計就得逞了。皇兄一雙慧眼,又英明決斷,這才將他們一網打盡,百姓們這時候應該在議論皇兄的英明神武啊,要是把這些歹人的頭掛到寺廟去,豈不是讓百姓們只顧著議論這些寺廟裡的人頭了?說不定還要怪皇兄不敬神明,怎麼想怎麼不划算!」
他說完看向苻煌。
苻煌歪在榻上,神色似乎又陰沉下來了,說:「巧言令色。你不贊同?」
苻曄聽他這樣講自己,臉上笑意更濃,仗著這幾日得苻煌寵愛,便索性在他腿邊坐下,仰著頭說:「皇兄不信鬼神,但老百姓信啊。只怕他們看了心裡害怕,不知道怎麼想皇兄,此舉對皇兄的名聲也不好。依我說,就把這個案子交給刑部和大理寺去辦,他們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皇兄日理萬機本來就辛苦,怎麼花錢養著大臣,還要替大臣做事呢。皇兄頭疾一直不好,毒素未清是一回事,自己勞神過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你應該多休息,少煩心。」
旁邊的秦內監聽了都要連連點頭,深覺有理。
「我聽說高明的皇帝,都是讓大臣們出頭替自己辦事,好名聲自己落了,壞名聲有別人擔著,這才是真心機呢。皇兄就是太純良!」
秦內監猛咳了一聲。
老天爺,他生平第一次聽說有人夸陛下純良!
苻曄趴在苻煌膝蓋上,苻煌身體一僵,低頭看他:「我雖然回來的時間不長,可也看得出來,皇兄實在太辛苦了。外頭有許多關於皇兄的傳言,皇兄自己肯定也知道。別人不敢跟你說,我是你弟弟,再不說,誰還能說呢。我在異邦的時候,有一個地方有隻猛虎,當地人畏懼不已,無人敢上山,可一日突然有人發現它生了病,虛弱不堪,當地人立馬群起而攻之,將它殺害。以君威治國,能得一時太平,卻不是長久之計。如今朝野內外都太害怕皇兄了,以至於將來一旦國家動盪,亦或者皇兄也像那猛虎一樣被人發現了力不從心,只怕皇兄會有不測啊。」
!!
秦內監都驚住了。
這些話實在過於大不敬啊王爺!
陛下可從來不怕這些威脅!
他緊張地看向苻煌,誰知道苻煌竟然沒有什麼表情。
還好,還好,陛下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也聽過多少人指著他鼻子罵過,大概……習慣了?
苻煌說:「倒是不知道你想這麼長遠。」
結果苻曄也不知道是故意曲解他的話還是怎麼樣,趴在他膝蓋上抬頭說:「因為臣弟想長長久久地陪著皇兄啊。我這可不是恭維話,我是你封的王爺,你要出了事,我可怎麼辦?於公於私,臣弟都是肺腑之言!」
倒是這一句話,不能更真了。
他既然寵他,他們就成了一體。
苻煌像是頭一次想到,一個聲名狼藉的君王的恩寵,也是一把會殺人的刀。他只一味地寵他,卻忘了自己非長命之相,將來他死了,他要如何呢。
看他如今這樣,只怕就算繼位登基,也只能做他人傀儡,還不如在自己手下做富貴王爺來的痛快,他看點書都嫌煩,要他日理萬機,他這身板,不知道能撐幾年。
但要他陪苻曄一起下地獄,苻曄肯定是不願意的。
能接著做皇帝,大概是最好的了。
只是他狡黠機靈,這番話也不知道幾分真幾分假。
他低頭看他,只看到他滿頭烏黑濃密的頭髮披散開來,沒有一點裝飾,但竟然華美到平生未見,最貴的綢緞都不如它。他頭疾嚴重,自然難有耐心,殺伐決斷最省時省力,人心是看不見的,但畏懼看得出來,他只要人人懼怕就夠了,從未想過江山永固,也覺得自己年歲不永。
此刻倒想為了他,多活幾年。
於是他勾起他一縷頭髮,只為聽他一句不知真假的媚言。
「真想長長久久陪著皇兄?」
「這是自然!」
苻曄平常甜言蜜語隨口就來,不知真假,但此刻仰著過於細嫩透亮的臉頰,看起來確實情真意切。他人生太苦太獨,便這片刻假象也足夠迷惑他,又或者迷惑他的不是這誓言,只是這誓言從苻曄嘴裡所出。長長久久四個字重若千金,頃刻間竟將他半生的任性妄為都壓下去了。
第22章
是夜,苻煌依舊在旁邊的睡榻上休息,和苻曄只隔了一扇長屏風。
他睡眠依舊很差,今夜思緒紛亂,翻來覆去更難入眠,但也沒有起身,就這樣和衣躺到了天明才起來。
身邊諸人都已經習慣了他的作息,便跟著一道起來了。外頭雨已經停了,但山下霧氣很大,秦內監跟著他在行宮春霧裡漫步。
苻煌很喜歡漫無目的地走,在宮裡的時候是,在宮外的時候也是,走路的時候很沉默,也很少說話,四處遊蕩,就連秦內監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春日裡的行宮裡處處透著荒寂的春意,他在一處斷垣殘壁前停下腳步。
秦內監認出那裡是香蕤殿的遺址。
先帝哀痛昭陽夫人之死,再也沒有到這邊來,也沒有在遺址上重建新殿,如今這裡草木叢生,比其他地方都要破敗。
當年梨華行宮大火,他和時年十二歲的苻煌一起闖入香蕤殿大火中將昭陽夫人和六皇子等人救出來。但當時行宮內實在太過混亂,昭陽夫人暈厥不醒,他們將六皇子救出來以後,倉促間交給了一個女官照顧,但誰也沒想到,六皇子竟然在混亂中失蹤了。等一行人發現的時候,已經是在逃離梨華行宮的路上。
當時昭陽夫人傷勢很重,氣息奄奄。她當初入宮多年無所出,後生了六皇子,愛之如命,寵溺非常,愛子如今生死不明,她幾乎發狂。因苻煌要留京,這一別不知將來生死如何,或許便是陰陽永隔,所以臨別之際,他對著昭陽夫人伏地拜別,但昭陽夫人因為六皇子的失蹤而怨恨難消,以袖掩面,至死不肯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