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他看了看寧安,生怕寧安會不喜歡這麼自私的他,看到她笑的眉眼彎彎,絲毫沒有任何鄙夷不屑,心裡先鬆了口氣。
嚴其琛笑道:「挺好的。以家庭為重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只要你沒有危害國家和社會,就很好。」
衛舜華也笑道:「是這個意思。各行各業都能為國家做貢獻嘛,不一定非得去做那些高深的項目,你多翻譯一些東西,把國外先進的知識引進來,也是為國家做貢獻。」
薛成言笑道:「我也是這麼想。我在新崗位上一定會認真工作的。」
寧安也不會為他感到惋惜遺憾,事實上,劇情里他也沒有機會參與核武器的研發工作。現實和劇情的區別只是,劇情里他想參加沒參加上,現在,他自己放棄了。
第348章
五零不能生的女人(32)
聊了一會,嚴其琛問寧安:「你們倆今天去姥爺家嗎?」
寧安問薛成言:「你還要再做做準備嗎?」
薛成言說道:「我聽你的,你讓我去我就去。」
寧安說道:「去吧。早晚都要見的。我姥爺請了武師傅來教大家功夫,咱們也去湊熱鬧。」
衛舜華笑道:「把你帶來的酒拿上,安安姥爺和舅舅喜歡喝酒,你嚴伯父是滴酒不沾的。」
薛成言立刻把酒拎到手裡,主打一個聽話。
嚴其琛說:「你們倆去跟姥姥姥爺,還有舅舅舅媽打個招呼,要是覺得無聊了,就出去玩,看看電影、逛逛公園都可以,不一定非要留在那兒。」
小年輕談戀愛肯定是喜歡過二人世界的,誰願意和一大家子人湊到一起啊。
寧安回道:「知道了爸爸。」
衛家人向來開明,再加上都答應了寧安不干涉她的事情,對於薛成言的到訪表現十分友善。
更關鍵的是,他們也知道了薛成言做的事情,覺得他確實是個很果斷的人。而且,衛舜華和嚴其琛既然把他帶到了老宅,那他肯定就已經通過了他們倆的初步考驗。以這倆傢伙對女兒深沉的愛,都能讓他過關,這個人顯然是表現十分不錯的。
寧安和薛成言在老宅待了小半天,吃過午飯才離開,一起去看了場今年剛上映的電影《思想問題》。
【圖片】
看完以後,寧安和薛成言相視一笑,沒有發表任何看法。
這部電影的內容很團結,很積極向上,但寧安和薛成言是兩條享受生活的鹹魚,並不太符合這部電影所倡導的努力工作積極奮鬥的價值觀。所以他們倆就不說什麼了。
時間過得很快,1953年,寧安大學畢業。1950年入學的這批學生,經過了院系大調整,53年就畢業了,比平時早了一年。
畢業後,她被分配到剛剛成立不久的中央編譯局工作。
衛老頭笑的直咳嗽:「你們一家子,可把各個翻譯機構都占了。」
這幾年,薛成言已經得到了全家人的認可,儘管尚未正式成親,也被當成了家裡的一份子。
他跟寧安商量好了,他來給嚴家當上門女婿。反正他孑然一身,無牽無掛,又特別喜歡寧安家裡的家庭氛圍。
1953年7月27日,寧安在衛謙初和錢德音的陪同下,從家裡出發,前往薛成言的住所,接上人之後,倆人先去領了結婚證,然後才一起回家。婚禮是在家裡舉行的。
雖然現在的結婚證已經不像以前那樣,需要寫明主婚人、證婚人、介紹人都是誰,但是衛老頭作為老派人,還是把這些角色都湊齊了。
因為薛成言入贅,衛老頭就毫不客氣的擔任了主婚人的角色。尋常婚禮上,擔任這份工作的通常是男方長輩。介紹人有兩位,一位是薛成言的好友,當年拉著他去參加聯歡會的鞏復興,一位是錢德音;證婚人也是兩位,一位是嚴其琛的老鄰居胡仲方,一位是褚修遠。
除了官方發的結婚證,衛老頭還讓衛翕親自給他們製作了一份傳統婚書,上面寫了寧安的個人情況和薛成言的個人情況,經由誰介紹,於哪年哪月舉辦婚禮,恭請誰來證婚,最後是一段常見祝詞: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
後面是結婚人、主婚人、證婚人、介紹人的名字,每個人都印上了個人印章。
他們的婚禮沒有通知陳伯庸和劉南疏,就像當初說好的一樣,彼此都當不認識。
結婚以後,她和薛成言也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薛成言表現非常好,一輩子都沒有挨打。
這一世,寧安沒有生孩子。她其實是可以生的,在她來到這個世界以後,身體就已經變好了,但是因為原主的心愿是「沒有孩子也要活得理直氣壯」,所以,她決定不生。
這件事情她跟薛成言商量過,薛成言對此沒有任何異議。當然了,如果他有異議,寧安就要踹了他。
薛成言表達完對不生孩子的支持之後,總覺得自己似乎逃過了一劫。
這件事情他們也跟衛舜華和嚴其琛報備過,倆人同樣無異議。只是更加努力的工作,幫寧安攢錢。
愛能不能持續和有沒有孩子沒關係。
人能不能活得好和有沒有孩子也同樣沒關係。
寧安和薛成言日子過得輕鬆愜意,專注於自己,專心享受二人世界,陪伴父母和家人。
———☆———
1957年小桔子跟寧安說「韓小五出生了」的時候,寧安差點都想不起來韓小五是誰。
想了一會,寧安笑道:「這回他可以一直生活在親生父母身邊了。」
小桔子笑道:「是的呢,他爹媽就算想把他送出去都不知道該送給誰。徐立誠和葉海蘭已經有8個兒子了。後來又生了一對三胞胎,一對雙胞胎。不過他們這輩子就只有這八個,徐立誠去結紮了。孩子太多了,他愁得慌,怕養不起。關鍵是怕後面孩子上不起學、娶不起媳婦。」
寧安笑道:「他心裡還是有成算的嘛。」
「可不是。劇情里葉海蘭雖然能生,但日子過得實在算不上好。生的多,身體差,她又把大部分工資給了自己父母,她丈夫工資不高,一個人養活13個孩子特別困難,倆人整天吵的雞飛狗跳,動手也是常有的事。十三個孩子養的也不好。這輩子徐立誠及時止生,只有八個,應該還是好了不少的。而且徐立誠比她上輩子那個男的工資高,也不管她給娘家錢的事,所以,他們的日子不太富裕,但挺和順的。」
「孩子是葉海蘭的父母幫忙帶嗎?」
「不是,人家就管伺候月子。伺候完就走。孩子都送到託兒所里去。」
「徐立誠真的一點也不介意她給娘家錢嗎?」
「一點不介意是不可能的。徐立誠委婉的提過,能不能少給點,多留點給孩子們。葉海蘭不同意,理由是父母把她養大,她賺的錢就要孝敬父母。而且她本人不用徐立誠養,她留下來的錢足夠養活她自己。而8個孩子都是徐立誠的,徐立誠養他們天經地義。她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麼問題,而且徐立誠被她說服了,雖然心裡有點不得勁,但也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葉海蘭生,他養,以後孩子給他倆養老,沒毛病。」
寧安:「……」
小桔子笑道:「徐立誠還自我開解,都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以前的女人嫁了人,自己和孩子都靠男方養活,他媳婦現在能自己養活自己,已經給他減輕了負擔了,他得知足。」
寧安:「……」
她只能說一句「他人還怪好嘞」。
小桔子點頭,「確實還行,自己勤儉節約,不亂花錢,工資交給媳婦,還能幫著做點家務,還不錯啦。葉海蘭也算有原則,人家確實只把自己工資的三分之二給父母,沒動徐立誠的錢,徐立誠的工資基本上都花在了徐家。」
寧安:「……」
她沒再關注徐家,倒是抽空關注了一下韓小五的成長。
上輩子,喬清霞剛生完孩子就被告知這個孩子要送人,她心裡頓時就激發了對這個孩子的無限憐惜和愛意,所以,韓小五在韓家生活的前兩年,過得也很不錯,因為有一種即將失去這個孩子的危機感,喬清霞對他十分照顧。
這輩子,風平浪靜,沒有送孩子的事情發生,韓小五就是韓家的第五個孩子,沒什麼特別的,在他之前,喬清霞早就兒女雙全,對這個孩子並沒有額外的關愛,甚至有許多忽視。
1959年,雖然不像劇情中那麼嚴重,但因為自然災害的頻發,糧食還是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短缺,沒到餓死人的程度,但很多人家,尤其是人口多的人家,都需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韓家也不例外。
寧安和小桔子都覺得,劇情里,韓家兩口子之所以在那個時候把韓小五送到徐家去,本質上就是想減輕一下家庭負擔,同時,徐家條件好,也能幫他們把孩子養好。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嚴其琛笑道:「挺好的。以家庭為重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只要你沒有危害國家和社會,就很好。」
衛舜華也笑道:「是這個意思。各行各業都能為國家做貢獻嘛,不一定非得去做那些高深的項目,你多翻譯一些東西,把國外先進的知識引進來,也是為國家做貢獻。」
薛成言笑道:「我也是這麼想。我在新崗位上一定會認真工作的。」
寧安也不會為他感到惋惜遺憾,事實上,劇情里他也沒有機會參與核武器的研發工作。現實和劇情的區別只是,劇情里他想參加沒參加上,現在,他自己放棄了。
第348章
五零不能生的女人(32)
聊了一會,嚴其琛問寧安:「你們倆今天去姥爺家嗎?」
寧安問薛成言:「你還要再做做準備嗎?」
薛成言說道:「我聽你的,你讓我去我就去。」
寧安說道:「去吧。早晚都要見的。我姥爺請了武師傅來教大家功夫,咱們也去湊熱鬧。」
衛舜華笑道:「把你帶來的酒拿上,安安姥爺和舅舅喜歡喝酒,你嚴伯父是滴酒不沾的。」
薛成言立刻把酒拎到手裡,主打一個聽話。
嚴其琛說:「你們倆去跟姥姥姥爺,還有舅舅舅媽打個招呼,要是覺得無聊了,就出去玩,看看電影、逛逛公園都可以,不一定非要留在那兒。」
小年輕談戀愛肯定是喜歡過二人世界的,誰願意和一大家子人湊到一起啊。
寧安回道:「知道了爸爸。」
衛家人向來開明,再加上都答應了寧安不干涉她的事情,對於薛成言的到訪表現十分友善。
更關鍵的是,他們也知道了薛成言做的事情,覺得他確實是個很果斷的人。而且,衛舜華和嚴其琛既然把他帶到了老宅,那他肯定就已經通過了他們倆的初步考驗。以這倆傢伙對女兒深沉的愛,都能讓他過關,這個人顯然是表現十分不錯的。
寧安和薛成言在老宅待了小半天,吃過午飯才離開,一起去看了場今年剛上映的電影《思想問題》。
【圖片】
看完以後,寧安和薛成言相視一笑,沒有發表任何看法。
這部電影的內容很團結,很積極向上,但寧安和薛成言是兩條享受生活的鹹魚,並不太符合這部電影所倡導的努力工作積極奮鬥的價值觀。所以他們倆就不說什麼了。
時間過得很快,1953年,寧安大學畢業。1950年入學的這批學生,經過了院系大調整,53年就畢業了,比平時早了一年。
畢業後,她被分配到剛剛成立不久的中央編譯局工作。
衛老頭笑的直咳嗽:「你們一家子,可把各個翻譯機構都占了。」
這幾年,薛成言已經得到了全家人的認可,儘管尚未正式成親,也被當成了家裡的一份子。
他跟寧安商量好了,他來給嚴家當上門女婿。反正他孑然一身,無牽無掛,又特別喜歡寧安家裡的家庭氛圍。
1953年7月27日,寧安在衛謙初和錢德音的陪同下,從家裡出發,前往薛成言的住所,接上人之後,倆人先去領了結婚證,然後才一起回家。婚禮是在家裡舉行的。
雖然現在的結婚證已經不像以前那樣,需要寫明主婚人、證婚人、介紹人都是誰,但是衛老頭作為老派人,還是把這些角色都湊齊了。
因為薛成言入贅,衛老頭就毫不客氣的擔任了主婚人的角色。尋常婚禮上,擔任這份工作的通常是男方長輩。介紹人有兩位,一位是薛成言的好友,當年拉著他去參加聯歡會的鞏復興,一位是錢德音;證婚人也是兩位,一位是嚴其琛的老鄰居胡仲方,一位是褚修遠。
除了官方發的結婚證,衛老頭還讓衛翕親自給他們製作了一份傳統婚書,上面寫了寧安的個人情況和薛成言的個人情況,經由誰介紹,於哪年哪月舉辦婚禮,恭請誰來證婚,最後是一段常見祝詞: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
後面是結婚人、主婚人、證婚人、介紹人的名字,每個人都印上了個人印章。
他們的婚禮沒有通知陳伯庸和劉南疏,就像當初說好的一樣,彼此都當不認識。
結婚以後,她和薛成言也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薛成言表現非常好,一輩子都沒有挨打。
這一世,寧安沒有生孩子。她其實是可以生的,在她來到這個世界以後,身體就已經變好了,但是因為原主的心愿是「沒有孩子也要活得理直氣壯」,所以,她決定不生。
這件事情她跟薛成言商量過,薛成言對此沒有任何異議。當然了,如果他有異議,寧安就要踹了他。
薛成言表達完對不生孩子的支持之後,總覺得自己似乎逃過了一劫。
這件事情他們也跟衛舜華和嚴其琛報備過,倆人同樣無異議。只是更加努力的工作,幫寧安攢錢。
愛能不能持續和有沒有孩子沒關係。
人能不能活得好和有沒有孩子也同樣沒關係。
寧安和薛成言日子過得輕鬆愜意,專注於自己,專心享受二人世界,陪伴父母和家人。
———☆———
1957年小桔子跟寧安說「韓小五出生了」的時候,寧安差點都想不起來韓小五是誰。
想了一會,寧安笑道:「這回他可以一直生活在親生父母身邊了。」
小桔子笑道:「是的呢,他爹媽就算想把他送出去都不知道該送給誰。徐立誠和葉海蘭已經有8個兒子了。後來又生了一對三胞胎,一對雙胞胎。不過他們這輩子就只有這八個,徐立誠去結紮了。孩子太多了,他愁得慌,怕養不起。關鍵是怕後面孩子上不起學、娶不起媳婦。」
寧安笑道:「他心裡還是有成算的嘛。」
「可不是。劇情里葉海蘭雖然能生,但日子過得實在算不上好。生的多,身體差,她又把大部分工資給了自己父母,她丈夫工資不高,一個人養活13個孩子特別困難,倆人整天吵的雞飛狗跳,動手也是常有的事。十三個孩子養的也不好。這輩子徐立誠及時止生,只有八個,應該還是好了不少的。而且徐立誠比她上輩子那個男的工資高,也不管她給娘家錢的事,所以,他們的日子不太富裕,但挺和順的。」
「孩子是葉海蘭的父母幫忙帶嗎?」
「不是,人家就管伺候月子。伺候完就走。孩子都送到託兒所里去。」
「徐立誠真的一點也不介意她給娘家錢嗎?」
「一點不介意是不可能的。徐立誠委婉的提過,能不能少給點,多留點給孩子們。葉海蘭不同意,理由是父母把她養大,她賺的錢就要孝敬父母。而且她本人不用徐立誠養,她留下來的錢足夠養活她自己。而8個孩子都是徐立誠的,徐立誠養他們天經地義。她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麼問題,而且徐立誠被她說服了,雖然心裡有點不得勁,但也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葉海蘭生,他養,以後孩子給他倆養老,沒毛病。」
寧安:「……」
小桔子笑道:「徐立誠還自我開解,都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以前的女人嫁了人,自己和孩子都靠男方養活,他媳婦現在能自己養活自己,已經給他減輕了負擔了,他得知足。」
寧安:「……」
她只能說一句「他人還怪好嘞」。
小桔子點頭,「確實還行,自己勤儉節約,不亂花錢,工資交給媳婦,還能幫著做點家務,還不錯啦。葉海蘭也算有原則,人家確實只把自己工資的三分之二給父母,沒動徐立誠的錢,徐立誠的工資基本上都花在了徐家。」
寧安:「……」
她沒再關注徐家,倒是抽空關注了一下韓小五的成長。
上輩子,喬清霞剛生完孩子就被告知這個孩子要送人,她心裡頓時就激發了對這個孩子的無限憐惜和愛意,所以,韓小五在韓家生活的前兩年,過得也很不錯,因為有一種即將失去這個孩子的危機感,喬清霞對他十分照顧。
這輩子,風平浪靜,沒有送孩子的事情發生,韓小五就是韓家的第五個孩子,沒什麼特別的,在他之前,喬清霞早就兒女雙全,對這個孩子並沒有額外的關愛,甚至有許多忽視。
1959年,雖然不像劇情中那麼嚴重,但因為自然災害的頻發,糧食還是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短缺,沒到餓死人的程度,但很多人家,尤其是人口多的人家,都需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
韓家也不例外。
寧安和小桔子都覺得,劇情里,韓家兩口子之所以在那個時候把韓小五送到徐家去,本質上就是想減輕一下家庭負擔,同時,徐家條件好,也能幫他們把孩子養好。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