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她把項鍊搭在了死去的男人身上,然後,戴上手套,沾上男人流出的血,在他禾杆包紮的身上留下了一個觸目的手印,再在地上,寫下了“制裁”。
這個女人,果然就是制裁之手嗎?
自己現在看到的,都是漁村慘案,命案的發生經過?
是誰?自己究竟是誰?為什麼能知道這些事情?
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忽然害怕起來。
害怕真相,害怕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
2011-1-719:38:00
九
“文雨天死了,按理說,丁曼紅的心頭大患除了應該放心了才是,只是,謀殺現場忽然出現的洪小菊,又讓她起了疑心。她有沒有看到自己謀殺文雨天的一幕?她會不會向鄭警官告發?這都是讓她再度坐立不安的問題。所以,一向自視甚高的丁曼紅開始接近張笑芬,目的也就是為了監視洪小菊。而很不幸的,她推測對了,洪小菊確實看到了她殺害文雨天的經過,深深崇拜著文雨天的洪小菊,也在這個時候,萌生了要為文雨天報仇的念頭。於是就有了丁曼紅被洪小菊叫到工具房,卻遇到白骷髏的那一幕。”
“說到為什麼會與洪小菊出現在工具房,丁曼紅的解釋是自己目睹了洪小菊殺文雨天而差點遭滅口。單從表象上看,洪小菊愛慕文雨天,這從洪小菊不惜包庇文便看得出來,而後來文雨天與丁曼紅勾當在一起,或者說,文雨天受丁曼紅控制而對這女人百依百從,誰都看到了,而洪小菊因此產生的濃濃的嫉妒,大家也都是看在眼裡的。所以洪小菊有殺文雨天的動機,再加上許艷也是她殺的,這樣洪小菊殺文雨天的動機便充分了。可是,一個滿屋子掛滿了自己喜歡的偶像的狂熱粉絲,忍得下心痛下殺手傷害自己最愛的人嗎?退一步說,即使她能忍下心,那麼只要殺了文雨天便算是能單獨占有他了,為什麼還偏要殺死與偶像有曖昧關係的女人?依照中國人的傳統理念,雙雙赴死的男女看起來比較像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吧?在我看來,若洪小菊的動機是占有,就應該不會允許讓丁曼紅與文雨天死在一起。所以,我對丁曼紅的這種說辭相當懷疑,而現在調查的結果,也證明我沒錯。雖然遇上了白骷髏,被白骷髏所傷,但在血淋淋的現場還能鎮定下來砌詞狡辯為自己犯的罪過找替罪羊,這女人真的太不簡單了。”
“假設,洪小菊把丁曼紅約到了工具房,那麼,受邀而至的這個女人怎麼可能不知道洪小菊打的主意呢?我想她可能是打算將計就計,把這個知道自己殺人的目擊證人殺死在工具房,再嫁禍到制裁之手身上,可惜半途遇到了制裁之手,讓她失策了,不,也不能說失策,恰好相反,制裁之手這個時候做的事情——殺洪小菊,應該是替她完成了自己剛好要做的事情,那個時候,在劫後逃生之餘,這女人一定在偷笑不用自己動手,白骷髏便做了自己的儈子手吧?說現場當真出現了白骷髏,證據便是,那個時候要殺洪小菊的丁曼紅應該悄無聲息的完成對制裁之手的模仿殺人的,可她竟然不怕暴露地在自己的殺人現場尖叫起來,唯一的解釋便是遇上了她無法操控的意外讓她感到比自己殺人更恐懼,除了她口中的白骷髏,還有誰?況且她應該也從死去的文雨天裡隱約了解過,大概從那個時候開始,她從一開始半信半疑制裁之手的存在,到確實地肯定製裁之手是隱藏在張家的的,而一直冒他的名義行殺人之實的她自然比一般人要來得懼怕。”
“於是,逃避白骷髏的丁曼紅驚叫後躲進了工具房,而在大家聞聲趕來的這段時間裡,膽大包天的白骷髏沒有浪費時間與丁曼紅糾纏,而選擇了從容不迫地殺害了洪小菊,第一次留下了自己的手印與血字,並在大家發現之前,再次神秘的遁了身。制裁之手應該就是在那個時候,知道了許艷是被洪小菊所殺的吧?所以他一改之前對張笑芬不殺洪小菊的承諾,痛下殺手除掉了這個殺人兇手。”
“洪小菊死後,一心想保住女兒性命的張笑芬萬念俱灰,再加上不願意透露出張家這樁醜聞,她把殺死許艷的罪往自己身上攬,交出了洪小菊殺害許艷的毒藥,並吩咐陳進峰與楊斌處理掉了所有與許艷,與洪小菊有關的證據,之後便選擇了自我了斷。”
項維嘆息著,想起了張笑芬最後躺在床上的時候,那張安詳的臉。可惜,她最後還是沒有料到,她極力想要掩藏起來的事實,被自己一點一點地揭露了出來。
第114節
2011-1-1020:40:00
十
眼前是那個院子。,以及那間燈光一閃一滅,透著說不出的詭異的房子。雖然看起來似乎一切平靜,但靈敏的耳朵還是聽到了裡面傳出來的雜響。是誰在裡面?
他望了望那幢似乎已經睡了過去的樓房,遲疑了一下,慢慢朝工具房邁了過去。
越近,越聽得見那屋子裡的聲響。
是刻意壓下的呼吸聲,撕打,偶爾還聽到了忍耐不住漏出的呻吟。
發生什麼事情了?是另一個,殺人現場嗎?
想到這一點的時候,他的腳步停了下來。
怎麼辦?自己要,去再次親眼目睹兇案的發生嗎?聽著裡面的痛苦呻吟越來越大聲,他的猶豫沒有持續多久,毅然走到門口,推開了掩上的門。
借著昏暗的光線,他得以看清楚房間裡兩張臉,兩張曾經見過的女人的臉。
果然是,制裁之手?
他看到了那個女人,把另一個女人,那個在前一個殺人現場昏倒的女人,壓倒了在地上,旁邊掉落了一把動力鑽,手上緊緊抓著的一段軟膠水管,死死地扼住了她的喉嚨,看起來,幾進斷氣。從眼前,以及之前自己聽到的情況,兩個女人已經糾纏有一段時間了,也許,自己遲出現半步,這個制裁之手便已經將這女人又送上了死地。
這個女人,果然就是制裁之手嗎?
自己現在看到的,都是漁村慘案,命案的發生經過?
是誰?自己究竟是誰?為什麼能知道這些事情?
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忽然害怕起來。
害怕真相,害怕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
2011-1-719:38:00
九
“文雨天死了,按理說,丁曼紅的心頭大患除了應該放心了才是,只是,謀殺現場忽然出現的洪小菊,又讓她起了疑心。她有沒有看到自己謀殺文雨天的一幕?她會不會向鄭警官告發?這都是讓她再度坐立不安的問題。所以,一向自視甚高的丁曼紅開始接近張笑芬,目的也就是為了監視洪小菊。而很不幸的,她推測對了,洪小菊確實看到了她殺害文雨天的經過,深深崇拜著文雨天的洪小菊,也在這個時候,萌生了要為文雨天報仇的念頭。於是就有了丁曼紅被洪小菊叫到工具房,卻遇到白骷髏的那一幕。”
“說到為什麼會與洪小菊出現在工具房,丁曼紅的解釋是自己目睹了洪小菊殺文雨天而差點遭滅口。單從表象上看,洪小菊愛慕文雨天,這從洪小菊不惜包庇文便看得出來,而後來文雨天與丁曼紅勾當在一起,或者說,文雨天受丁曼紅控制而對這女人百依百從,誰都看到了,而洪小菊因此產生的濃濃的嫉妒,大家也都是看在眼裡的。所以洪小菊有殺文雨天的動機,再加上許艷也是她殺的,這樣洪小菊殺文雨天的動機便充分了。可是,一個滿屋子掛滿了自己喜歡的偶像的狂熱粉絲,忍得下心痛下殺手傷害自己最愛的人嗎?退一步說,即使她能忍下心,那麼只要殺了文雨天便算是能單獨占有他了,為什麼還偏要殺死與偶像有曖昧關係的女人?依照中國人的傳統理念,雙雙赴死的男女看起來比較像是梁山伯與祝英台吧?在我看來,若洪小菊的動機是占有,就應該不會允許讓丁曼紅與文雨天死在一起。所以,我對丁曼紅的這種說辭相當懷疑,而現在調查的結果,也證明我沒錯。雖然遇上了白骷髏,被白骷髏所傷,但在血淋淋的現場還能鎮定下來砌詞狡辯為自己犯的罪過找替罪羊,這女人真的太不簡單了。”
“假設,洪小菊把丁曼紅約到了工具房,那麼,受邀而至的這個女人怎麼可能不知道洪小菊打的主意呢?我想她可能是打算將計就計,把這個知道自己殺人的目擊證人殺死在工具房,再嫁禍到制裁之手身上,可惜半途遇到了制裁之手,讓她失策了,不,也不能說失策,恰好相反,制裁之手這個時候做的事情——殺洪小菊,應該是替她完成了自己剛好要做的事情,那個時候,在劫後逃生之餘,這女人一定在偷笑不用自己動手,白骷髏便做了自己的儈子手吧?說現場當真出現了白骷髏,證據便是,那個時候要殺洪小菊的丁曼紅應該悄無聲息的完成對制裁之手的模仿殺人的,可她竟然不怕暴露地在自己的殺人現場尖叫起來,唯一的解釋便是遇上了她無法操控的意外讓她感到比自己殺人更恐懼,除了她口中的白骷髏,還有誰?況且她應該也從死去的文雨天裡隱約了解過,大概從那個時候開始,她從一開始半信半疑制裁之手的存在,到確實地肯定製裁之手是隱藏在張家的的,而一直冒他的名義行殺人之實的她自然比一般人要來得懼怕。”
“於是,逃避白骷髏的丁曼紅驚叫後躲進了工具房,而在大家聞聲趕來的這段時間裡,膽大包天的白骷髏沒有浪費時間與丁曼紅糾纏,而選擇了從容不迫地殺害了洪小菊,第一次留下了自己的手印與血字,並在大家發現之前,再次神秘的遁了身。制裁之手應該就是在那個時候,知道了許艷是被洪小菊所殺的吧?所以他一改之前對張笑芬不殺洪小菊的承諾,痛下殺手除掉了這個殺人兇手。”
“洪小菊死後,一心想保住女兒性命的張笑芬萬念俱灰,再加上不願意透露出張家這樁醜聞,她把殺死許艷的罪往自己身上攬,交出了洪小菊殺害許艷的毒藥,並吩咐陳進峰與楊斌處理掉了所有與許艷,與洪小菊有關的證據,之後便選擇了自我了斷。”
項維嘆息著,想起了張笑芬最後躺在床上的時候,那張安詳的臉。可惜,她最後還是沒有料到,她極力想要掩藏起來的事實,被自己一點一點地揭露了出來。
第114節
2011-1-1020:40:00
十
眼前是那個院子。,以及那間燈光一閃一滅,透著說不出的詭異的房子。雖然看起來似乎一切平靜,但靈敏的耳朵還是聽到了裡面傳出來的雜響。是誰在裡面?
他望了望那幢似乎已經睡了過去的樓房,遲疑了一下,慢慢朝工具房邁了過去。
越近,越聽得見那屋子裡的聲響。
是刻意壓下的呼吸聲,撕打,偶爾還聽到了忍耐不住漏出的呻吟。
發生什麼事情了?是另一個,殺人現場嗎?
想到這一點的時候,他的腳步停了下來。
怎麼辦?自己要,去再次親眼目睹兇案的發生嗎?聽著裡面的痛苦呻吟越來越大聲,他的猶豫沒有持續多久,毅然走到門口,推開了掩上的門。
借著昏暗的光線,他得以看清楚房間裡兩張臉,兩張曾經見過的女人的臉。
果然是,制裁之手?
他看到了那個女人,把另一個女人,那個在前一個殺人現場昏倒的女人,壓倒了在地上,旁邊掉落了一把動力鑽,手上緊緊抓著的一段軟膠水管,死死地扼住了她的喉嚨,看起來,幾進斷氣。從眼前,以及之前自己聽到的情況,兩個女人已經糾纏有一段時間了,也許,自己遲出現半步,這個制裁之手便已經將這女人又送上了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