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面對滿朝文武的質疑猜測,姜元義便想到在駐蹕別院時,李內侍私下回稟的那些話。
「眾卿有所不知,你們口中所說的北辰餘孽,早已暗中向我姜國投誠,且昔日他與皇后有兄妹之誼,朕已冊封他為忠義伯。」
此話一出,便是力保皇后的意思,有言官再欲進言,旁邊的同僚拼命使眼色,提醒對方想想還在詔獄待審的傅相,想想那些因看不慣皇后,被扣上莫須有罪名奪去官職的昔日同僚們。
道理再大,也大不過聖心,只要芙蕖這位皇后還在陛下心裡,任誰也拿她沒辦法,除非,有人能拿出確鑿的證據。
方才還要開口的言官立時閉了嘴,他是傅相一手提拔上來的,之所以進言,也是受人所託,但眼下,還是自個兒性命要緊。
一轉眼,吵吵鬧鬧的大殿安靜下來,落針可聞,禮部官員為了緩和氣氛,出列詢問籌辦太后聖壽節一事,這才將話題引開,開展了新一輪的討論。
半個時辰過去後,無人再奏,姜元義疲憊地揮揮手,散了早朝,準備移駕鳳儀宮去見芙蕖,太后宮裡卻來人傳喚。
「陛下,太后娘娘有請。」
自找回芙蕖後,傅相的案子就定了,只以結黨營私,賣官鬻爵等諸多罪名,判了罰沒家產,杖三十,流放三千里,傅氏嫡系不得科舉入朝,男丁從軍,女眷罰入教坊司為奴,這已是看在太后的情分上輕判了。
因為案子過了三法司,判決已昭告天下,即便傅太后再想鬧也無濟於事,姜元義便沒再讓人盯梢,畢竟,他不能囚禁太后一輩子,這會被世人詬病的。
傅太后也是在昨日姜元義一行人回宮後,才知道傅家倒了的消息,第一時間讓人把即將罰入教坊司的傅子寧帶出來,以女官之名留在身邊。
救出傅子寧,其一是血脈關聯,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她是唯一知道事情全貌的人。
傅子寧一到慈寧宮,便控制不住地哭訴,據宮人回稟的消息,傅子寧在太后面前哭了一夜,什麼話都跟倒豆子似的全交代了。
這些事自然瞞不過帝王耳目,姜元義選擇無視,偏偏眼下,太后派人來請他了。
想到太后又該繞著芙蕖說三道四,姜元義便心生煩躁,「就說朕有政務要處理,這幾日不去給她老人家請安了。」
「是,奴婢這就去回話。」前來傳話的宮人面不改色道,「另外太后娘娘還說,她近日鳳體不適,已經召皇后前去慈寧宮侍疾了。」
姜元義前腳剛邁出去,後腳便退了回來,冷聲道,「擺駕慈寧宮。」
慈寧宮殿內一角,立有一座碧玉屏風,屏風兩側設青綠古銅鼎,鼎中香霧繚繞,散著淡淡白煙,傅太后端坐在屏風後的鳳椅上,傅子寧立在一旁,為太后奉茶。
芙蕖被隔絕在屏風外,已經跪了一刻鐘。
傅太后淺酌了一口茶水,緩緩道,「葉氏,你與北辰勾結之事,哀家略有耳聞,今日喚你來,就想親耳聽聽你要如何解釋。」
「沒什麼可解釋的。」芙蕖跪在冰冷的金磚上,雙目低垂,看似乖巧,卻說不出半句讓傅太后滿意的話。
傅太后擱
下茶盞,發出砰的一聲脆響,兩側宮婢會意,將隔在中間的屏風撤下,露出傅太后不怒自威的臉,「這麼說,你是承認自己勾結北辰了?」
芙蕖還是不答話,甚至沒有抬起頭來。
傅太后耐心耗盡,氣笑了,「那你和北辰那個將軍早有私情,也是真的了?」
芙蕖依舊沉默。
傅太后皺眉,「說話!」
芙蕖如她所願,仰頭看她,對於眼前這位高高在上的太后,芙蕖在看到傅子寧的時候,已經知道對方的目的了。
無非是覺得她不配。
反正她也不稀罕。
「豈有此理!」傅太后被她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激怒了,「你這是什麼態度?一臉不屑的樣子,難不成還是有人逼你做這皇后了?」
原先她對芙蕖是不喜,可經傅子寧昨夜一哭訴,現在她對芙蕖更多的是嫌惡,她想不通,自己兒子怎麼就被這麼一個不知廉恥的女人迷了心竅。
壓抑著滿腔怒火,傅太后咬牙道,「好啊,既然你不屑這個後位,不如就到皇帝面前,自請廢后,也省的哀家多費口舌。」
原本是句氣話,孰料芙蕖竟順口應下,「是,芙蕖聽命。」
說罷,起身便要離開。
傅太后哪裡見過這般沒規矩的人,嚇了一跳,「趕緊攔住她!」
在沒摸准芙蕖的心思時,傅太后可不敢輕舉妄動,倘若芙蕖是以退為進,轉頭跑到姜元義跟前說道,搞不好他們又要母子離心。
就在宮人上前與芙蕖拉扯時,殿外傳來內侍焦急的聲音,「陛下駕到——」
這一喊,宮人得了提醒,連忙退下,萬不敢讓皇帝看見這一幕。
芙蕖還是那副無所謂的態度,隨意拉起被拽落的外袍,在姜元義踏入殿內時,側身避開。
姜元義直接走了過去,當著傅太后的面拉過芙蕖的雙手,「聽聞母后鳳體有恙,怎麼不傳太醫,反而把皇后叫來了?她一介女流,又不懂醫術。」
姜元義面上帶笑,掃過眾人的目光卻是冰冷。
「哀家不過是問些事,瞧瞧她那不懂規矩的樣子,哪裡能當皇后之位?」
傅太后對這個兒子是越來越陌生了,下意識的狡辯過後,被他眼神一掃,不由脊背發涼。
可一想到自己才是他的母親,便又來了底氣,信口胡謅道,「皇帝,你可知方才她說了什麼?她可當著所有人的面,在哀家面前承認她與外男有私,就沖這一點,哀家就不認這個皇后!」
姜元義眉心直跳,強壓下那股煩躁說道,「好了母后,您也不要聽風就是雨,外頭的是是非非,朕自有判斷。」
「你有判斷,也得顧及旁人的眼光!哀家可受不了那些指指點點的目光,平白讓人看了笑話!」
傅太后不依不饒,姜元義只想應付過去,「那母后你想如何?」
聽出兒子隱約有讓步之意,傅太后橫眉冷對的樣子略有緩和,「如今外頭到處都是流言蜚語,依哀家看,要麼廢后,要麼,就得讓她儘快懷上我姜氏血脈,也好堵悠悠眾口。」
此話一出,姜元義果真開始思忖,不得不承認,傅太后所言的確是個辦法。
只要芙蕖懷了他的孩子,一來是對朝臣有個交代,流言不攻自破,二來,有了孩子,自然也能讓芙蕖收心,不再惦記別的男人。
芙蕖只覺通體寒涼,尤其看到姜元義沉思,似有採納之意,她就本能地想要逃避。
可姜元義不會給她機會,她已經回到皇宮,再想離開,機會渺茫,說不準,又要牽連桑洲,牽連無辜的北辰子民。
姜元義沉吟片刻,有了決定,用力握住芙蕖的手,難得笑了起來,「母后所言,兒臣謹記,看母后面色紅潤,想來沒什麼大礙,兒臣就先帶皇后退下,也好早日開枝散葉。」
不給傅太后再開口的機會,姜元義帶著人轉身就走,臨走時,眼鋒剜了傅子寧一眼,似是警告。
回鳳儀宮的路上,姜元義心思越發活絡,牽著芙蕖的動作慢慢變成摩挲手背。
芙蕖對他是生理性地抗拒,難受得起了一手雞皮疙瘩,到了這個節骨眼,她才深深體會到遲淵與姜元義的不同之處。
面對姜元義,不管是那個溫柔有禮的太子哥哥,還是現在與她有夫妻名義的陛下,她都生不出半分親近。
而遲淵,哪怕曾經有過誤會,她厭過他,怕過他,也抗拒過他,可喜歡一個人,是沒法自欺欺人的,無數次的靠近,她對他只有臉紅心跳。
想到遲淵,芙蕖突然反應過來,自她回到皇宮之後,就再沒見過他了。
芙蕖一顆心猛地提了起來,眼睛四處亂瞟,尋找起遲淵的蹤影。
第63章 聖壽節傅子寧的撮合
回宮後,姜元義當然不許遲淵出現在芙蕖面前,卻又擔心芙蕖輕生,不好直接把人打入詔獄,便將遲淵調到禁軍之中,由禁軍輪番看守。
姜元義自負,認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弄不出么蛾子,此刻還以為遲淵老老實實被看管著。
他與芙蕖到了鳳儀宮,打算留用午膳,芙蕖不敢直接問遲淵的事,索性保持沉默,想著一會兒把人送走了,說不準遲淵就會現身。
現實卻打破了她的幻想,用膳時,姜元義同她閒聊幾句,心情還不錯,等膳食撤掉後,他還沒有離開的意思,兩人轉到羅漢榻上,中間隔著一張棋盤。
姜元義一手白子,一手黑子,互相博弈,嘴上還絮絮叨叨說著閒話,忽然話鋒陡轉,「……今日太后所言,你覺得如何?」
芙蕖一愣,下意識做出戒備的姿態。
姜元義不著痕跡地瞥了眼,身體前傾,附在她耳畔,「你既已隨朕回宮,就該斷了那些念想,否則……你知道的,朕只對你一人寬容。」<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眾卿有所不知,你們口中所說的北辰餘孽,早已暗中向我姜國投誠,且昔日他與皇后有兄妹之誼,朕已冊封他為忠義伯。」
此話一出,便是力保皇后的意思,有言官再欲進言,旁邊的同僚拼命使眼色,提醒對方想想還在詔獄待審的傅相,想想那些因看不慣皇后,被扣上莫須有罪名奪去官職的昔日同僚們。
道理再大,也大不過聖心,只要芙蕖這位皇后還在陛下心裡,任誰也拿她沒辦法,除非,有人能拿出確鑿的證據。
方才還要開口的言官立時閉了嘴,他是傅相一手提拔上來的,之所以進言,也是受人所託,但眼下,還是自個兒性命要緊。
一轉眼,吵吵鬧鬧的大殿安靜下來,落針可聞,禮部官員為了緩和氣氛,出列詢問籌辦太后聖壽節一事,這才將話題引開,開展了新一輪的討論。
半個時辰過去後,無人再奏,姜元義疲憊地揮揮手,散了早朝,準備移駕鳳儀宮去見芙蕖,太后宮裡卻來人傳喚。
「陛下,太后娘娘有請。」
自找回芙蕖後,傅相的案子就定了,只以結黨營私,賣官鬻爵等諸多罪名,判了罰沒家產,杖三十,流放三千里,傅氏嫡系不得科舉入朝,男丁從軍,女眷罰入教坊司為奴,這已是看在太后的情分上輕判了。
因為案子過了三法司,判決已昭告天下,即便傅太后再想鬧也無濟於事,姜元義便沒再讓人盯梢,畢竟,他不能囚禁太后一輩子,這會被世人詬病的。
傅太后也是在昨日姜元義一行人回宮後,才知道傅家倒了的消息,第一時間讓人把即將罰入教坊司的傅子寧帶出來,以女官之名留在身邊。
救出傅子寧,其一是血脈關聯,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她是唯一知道事情全貌的人。
傅子寧一到慈寧宮,便控制不住地哭訴,據宮人回稟的消息,傅子寧在太后面前哭了一夜,什麼話都跟倒豆子似的全交代了。
這些事自然瞞不過帝王耳目,姜元義選擇無視,偏偏眼下,太后派人來請他了。
想到太后又該繞著芙蕖說三道四,姜元義便心生煩躁,「就說朕有政務要處理,這幾日不去給她老人家請安了。」
「是,奴婢這就去回話。」前來傳話的宮人面不改色道,「另外太后娘娘還說,她近日鳳體不適,已經召皇后前去慈寧宮侍疾了。」
姜元義前腳剛邁出去,後腳便退了回來,冷聲道,「擺駕慈寧宮。」
慈寧宮殿內一角,立有一座碧玉屏風,屏風兩側設青綠古銅鼎,鼎中香霧繚繞,散著淡淡白煙,傅太后端坐在屏風後的鳳椅上,傅子寧立在一旁,為太后奉茶。
芙蕖被隔絕在屏風外,已經跪了一刻鐘。
傅太后淺酌了一口茶水,緩緩道,「葉氏,你與北辰勾結之事,哀家略有耳聞,今日喚你來,就想親耳聽聽你要如何解釋。」
「沒什麼可解釋的。」芙蕖跪在冰冷的金磚上,雙目低垂,看似乖巧,卻說不出半句讓傅太后滿意的話。
傅太后擱
下茶盞,發出砰的一聲脆響,兩側宮婢會意,將隔在中間的屏風撤下,露出傅太后不怒自威的臉,「這麼說,你是承認自己勾結北辰了?」
芙蕖還是不答話,甚至沒有抬起頭來。
傅太后耐心耗盡,氣笑了,「那你和北辰那個將軍早有私情,也是真的了?」
芙蕖依舊沉默。
傅太后皺眉,「說話!」
芙蕖如她所願,仰頭看她,對於眼前這位高高在上的太后,芙蕖在看到傅子寧的時候,已經知道對方的目的了。
無非是覺得她不配。
反正她也不稀罕。
「豈有此理!」傅太后被她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激怒了,「你這是什麼態度?一臉不屑的樣子,難不成還是有人逼你做這皇后了?」
原先她對芙蕖是不喜,可經傅子寧昨夜一哭訴,現在她對芙蕖更多的是嫌惡,她想不通,自己兒子怎麼就被這麼一個不知廉恥的女人迷了心竅。
壓抑著滿腔怒火,傅太后咬牙道,「好啊,既然你不屑這個後位,不如就到皇帝面前,自請廢后,也省的哀家多費口舌。」
原本是句氣話,孰料芙蕖竟順口應下,「是,芙蕖聽命。」
說罷,起身便要離開。
傅太后哪裡見過這般沒規矩的人,嚇了一跳,「趕緊攔住她!」
在沒摸准芙蕖的心思時,傅太后可不敢輕舉妄動,倘若芙蕖是以退為進,轉頭跑到姜元義跟前說道,搞不好他們又要母子離心。
就在宮人上前與芙蕖拉扯時,殿外傳來內侍焦急的聲音,「陛下駕到——」
這一喊,宮人得了提醒,連忙退下,萬不敢讓皇帝看見這一幕。
芙蕖還是那副無所謂的態度,隨意拉起被拽落的外袍,在姜元義踏入殿內時,側身避開。
姜元義直接走了過去,當著傅太后的面拉過芙蕖的雙手,「聽聞母后鳳體有恙,怎麼不傳太醫,反而把皇后叫來了?她一介女流,又不懂醫術。」
姜元義面上帶笑,掃過眾人的目光卻是冰冷。
「哀家不過是問些事,瞧瞧她那不懂規矩的樣子,哪裡能當皇后之位?」
傅太后對這個兒子是越來越陌生了,下意識的狡辯過後,被他眼神一掃,不由脊背發涼。
可一想到自己才是他的母親,便又來了底氣,信口胡謅道,「皇帝,你可知方才她說了什麼?她可當著所有人的面,在哀家面前承認她與外男有私,就沖這一點,哀家就不認這個皇后!」
姜元義眉心直跳,強壓下那股煩躁說道,「好了母后,您也不要聽風就是雨,外頭的是是非非,朕自有判斷。」
「你有判斷,也得顧及旁人的眼光!哀家可受不了那些指指點點的目光,平白讓人看了笑話!」
傅太后不依不饒,姜元義只想應付過去,「那母后你想如何?」
聽出兒子隱約有讓步之意,傅太后橫眉冷對的樣子略有緩和,「如今外頭到處都是流言蜚語,依哀家看,要麼廢后,要麼,就得讓她儘快懷上我姜氏血脈,也好堵悠悠眾口。」
此話一出,姜元義果真開始思忖,不得不承認,傅太后所言的確是個辦法。
只要芙蕖懷了他的孩子,一來是對朝臣有個交代,流言不攻自破,二來,有了孩子,自然也能讓芙蕖收心,不再惦記別的男人。
芙蕖只覺通體寒涼,尤其看到姜元義沉思,似有採納之意,她就本能地想要逃避。
可姜元義不會給她機會,她已經回到皇宮,再想離開,機會渺茫,說不準,又要牽連桑洲,牽連無辜的北辰子民。
姜元義沉吟片刻,有了決定,用力握住芙蕖的手,難得笑了起來,「母后所言,兒臣謹記,看母后面色紅潤,想來沒什麼大礙,兒臣就先帶皇后退下,也好早日開枝散葉。」
不給傅太后再開口的機會,姜元義帶著人轉身就走,臨走時,眼鋒剜了傅子寧一眼,似是警告。
回鳳儀宮的路上,姜元義心思越發活絡,牽著芙蕖的動作慢慢變成摩挲手背。
芙蕖對他是生理性地抗拒,難受得起了一手雞皮疙瘩,到了這個節骨眼,她才深深體會到遲淵與姜元義的不同之處。
面對姜元義,不管是那個溫柔有禮的太子哥哥,還是現在與她有夫妻名義的陛下,她都生不出半分親近。
而遲淵,哪怕曾經有過誤會,她厭過他,怕過他,也抗拒過他,可喜歡一個人,是沒法自欺欺人的,無數次的靠近,她對他只有臉紅心跳。
想到遲淵,芙蕖突然反應過來,自她回到皇宮之後,就再沒見過他了。
芙蕖一顆心猛地提了起來,眼睛四處亂瞟,尋找起遲淵的蹤影。
第63章 聖壽節傅子寧的撮合
回宮後,姜元義當然不許遲淵出現在芙蕖面前,卻又擔心芙蕖輕生,不好直接把人打入詔獄,便將遲淵調到禁軍之中,由禁軍輪番看守。
姜元義自負,認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弄不出么蛾子,此刻還以為遲淵老老實實被看管著。
他與芙蕖到了鳳儀宮,打算留用午膳,芙蕖不敢直接問遲淵的事,索性保持沉默,想著一會兒把人送走了,說不準遲淵就會現身。
現實卻打破了她的幻想,用膳時,姜元義同她閒聊幾句,心情還不錯,等膳食撤掉後,他還沒有離開的意思,兩人轉到羅漢榻上,中間隔著一張棋盤。
姜元義一手白子,一手黑子,互相博弈,嘴上還絮絮叨叨說著閒話,忽然話鋒陡轉,「……今日太后所言,你覺得如何?」
芙蕖一愣,下意識做出戒備的姿態。
姜元義不著痕跡地瞥了眼,身體前傾,附在她耳畔,「你既已隨朕回宮,就該斷了那些念想,否則……你知道的,朕只對你一人寬容。」<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