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他身後烏泱泱的翊軍也齊聲道:「謹遵將軍令」!
戰爭的結束,何嘗不是生命的終結。
江締在秋娘的攙扶下回了營帳。
她只不過是恰好有那麼些本事,才能留下一條命。
江締閉眼念叨「陸眠晚,你好好想想,來日午夜夢回,你怎麼跟他解釋」。
第89章 兩處
來時天暉暉,去日影垂垂。
江締將陸遲從前常掛在腰間的佩劍輕放在棺槨上,到底是遠在關外,自然比不得在京中,陸遲再怎麼身後功名富貴,也要等到翊軍回京才能享他死後殊榮。
於他本人來說,生前不在意的東西,身後也不會惦記。
陸遲所珍重的,自會有人為他周全。
陸遲都棺槨就停在他生前的營帳中,其中一切如舊,似乎並為因主人的離去而有什麼改變。
同樣也改變不了什麼。
那日之後,江締的傷口惡化,好容易平穩了傷情,眉宇間卻總不見舒緩之色。
只有偶爾才會放鬆下來,好好休息一下。
秋娘擔憂的站在一邊,眼眶有些紅腫,她低聲道:「將軍縱然悲痛,可也要注重自己的傷,不可虧虛了身子啊」。
江締的眼睛有些乾澀,不知是勞累過度還是心憂已久,「無礙,」她輕嘆一口氣,攏了攏身上的大氅,轉身吩咐道:「啟程吧」。
她的歸程,暫且還不是京都。
「趙都尉,再過幾日,等大軍休整好了,便可班師回朝」,江締對著面前的趙嘉明道,「我處理完隋葉城的事便即日會回京,在此之前,還望趙都尉向家尊家慈報個平安」。
趙嘉明本就是江家軍出身,他點頭應道:「回朝一事還請將軍放心,末將定不辱命。將軍之言,末將也會轉告元帥」。
江締有些疲憊的點點頭:「有勞」,隨後便轉身向車馬走去。
江締的傷並未好全,稍微有些大動作就會牽扯到傷口。
明明成帝留了足夠充裕的時間,足以讓她養幾日傷,接到聖旨後不過二三日,江締就已經踏上了去往隋葉城的路。
說來可笑,江締是個將軍,大漠孤煙萬里黃沙本就是她的天地,但此刻,卻莫名想要趕緊離開平陽關這個地方。
江家的少將軍江締於平陽關大敗突厥,殺突厥領將,除朝中禍根。平陽關該是她江締名聲大噪之地。
可惜,上一次,這裡的黃沙淹沒了太陽的影子,這一次捲走了摯友的生息。
平陽關,平陽關。
何日太平,何須隕陽。
最後一眼的平陽關,原本的旗幟仍舊飛揚,入目卻是刺目的白。
江締閉眼靠在軟墊上,多日勞累加上受傷,她竟做了一個短夢。
夢中還是當年在皇宮的夏日,身穿紅色宮裝的上官陽,牆邊攜手走過的孩童,真實又刺目。
鏡花水月一場,到頭來還是一散而終。
她看見父母親眷,看見朝廷上爭鋒相對都文武百官,看見了很多人。
而最後在盡頭都化作了一個人的影子。
她的皎皎明月,她的惜娘。
江締緩緩睜開眼,明明依舊疲憊,卻再也無法入睡。
江締手中握著脈婉惜出征前贈予她的香囊,哪怕歷經廝殺,上頭似乎也依然留著主人身上的氣息。
江締將那枚香囊貼近臉頰,輕聲念道:「惜娘,我們馬上就可以再見了」。
她臉上是自開展以來少有的安心緩和,只不過隨即染上悲色。
有的人,已是永別。
去往隋葉城的路上必然經過同河。
江締在車內深吸幾口氣之後,才手指微顫的抬起帘子。
硝煙盡散,無事發生。
只要時間足夠久,這裡經歷了什麼樣的戰爭,死了多少人,死了什麼樣的人,又會留下什麼痕跡呢。
她默然放下帘子。
黯然神傷罷了。
「將軍,我們到了」。
秋娘從馬夫處進來,低聲道。
江締輕輕「嗯」了一聲,不再說話。
隋葉城雖然足夠偏僻,甚至地處於戰事交鋒區,絕大多數時間都可以用漏網之魚來形容。
但這到底是翊朝土地,王命可達,不可能真的任由其不管。
想來是那位定河使來時就已經帶來了聖旨,當地縣令自她的車馬駛進的一刻開始,就眼巴巴的帶著人在府門口等著迎接。
江締剛扶著秋娘的手下來,一個身著褐衣看著有些老實的中年男人就笑著迎上來,一邊行禮一邊道:「見過將軍,久仰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真不同尋常」!
江締並沒理會那些恭維的話,只是淡淡的盯著他。
她再怎麼傷病未愈,到底是戰場上廝殺來的將軍,身上本就多了幾分肅殺之氣,如今不過看那縣令幾眼,對方竟是額頭冒出虛汗來。
「還愣著幹什麼,還不迎將軍入府」!似乎是被盯的心裡發毛,那人趕緊避開江締的視線轉身吩咐他人,又轉回一張笑臉來對著江締道:「將軍一路舟車勞頓,不如先進府休整片刻如何」?
江締點頭並未拒絕,身邊的人像是終於送了口氣,跟在她身後介紹自己「下官姓鄭,已在此處任職五年之久了」。
五年。
五條命。
一路上江締都一言不語,直到坐到正廳主位上,江締才悠悠開口道:「本將來前,聽說當地風俗甚是特別,不知鄭大人可願同本將介紹一番」?
此言一出,鄭縣令頭上的冷汗冒得更密了,他賠笑道:「不過一點當地人的祖宗傳統罷了,只求圖個心裡安穩,哪裡有什麼特別」。
鄭縣令感覺自己頭都要炸了,在這個偏遠地方好端端的占山為王快活度日,也不知怎麼就讓那位惦記上了,先來一個定河使不說,眼下又來個將軍。
前頭那位可還好說,看著柔柔弱弱的除了說話犀利點,倒也不是不能周旋,可眼下這位可不一樣。
能做本朝第一位女將軍,誰知道她身上有些什麼手段,更何況還是剛從戰場上下來的,鄭縣令毫不懷疑,只要自己有什麼輕舉妄動的行為,江締手邊的劍會直接招呼在他身上。
別說現在已經把整個縣令府圍起來的江家親兵了。
不死也得掉層皮。
「是麼」,江締面色冷峻,將手上對方剛剛奉上來的茶扔向鄭縣令「本將倒是不知道,這天下還有拿人命當兒戲的祖宗傳統,怎麼,鄭大人,你要反不成」?
茶杯在溫縣令腳邊四分五裂,對方腿一軟顫顫巍巍的跪下磕頭「將軍恕罪啊,下官並無此意,下官的一切都是陛下賞賜的,下官不敢有反心啊」!
只是草菅人命,頂多他一個人掉腦袋,要是這謀反的名頭按在他身上,眼下正是緊張的時局,他有十族都不夠誅的啊!
江締冷笑一聲,走下位用佩劍頂在他腦袋上,一字一句道:「本朝開國以來,早就明令禁止不允許活祭,你真當天高皇帝遠,任你放肆不成」?
「下官……下官也是不得已啊,下官剛上任那年,城中居民照例祭祀,下官本以為就是普通的請祖宗祭天地,可下官萬萬沒想到他們敢殺人啊……」
鄭縣令怕的止不住發抖,聲音都開始變形「他們說,下官既然未阻止,那就是默許,哪怕日後事發,也能咬定是下官包庇,不光能讓下官丟了這頂烏紗帽,連項上人頭都不保啊」!
江締並未立即回話,只是用劍輕輕敲他的頭——誰也不知道這把劍什麼時候會砍下去。
「本將還以為,你是貪生怕死之人,如今看來,還真是尖牙利齒,自尋死路」。
鄭縣令的身子一瞬間止住顫抖,如墜冰窟。
她領起鄭縣令的領子,強迫對方只剩下驚慌之色的眼神直視著她,冷笑慢慢道:「你作為本地土豪劣紳,還有什麼人能欺壓到你頭上來?還有什麼事是你不知不曉的」?
江締嫌惡般將鄭縣令甩開,拍拍手站起身吩咐道:「讓人把他帶去柴房關著,沒有本將的允許,不許任何人探視」!
說話間便有兩個親兵從門外走來,鉗制住鄭縣令。
她來的時候點了五十親兵,在這麼個縣令府,打手侍衛自然比不上訓練有素的戰士,從江締進門那一刻開始,整個縣令府就已經「易主」。
鄭縣令大驚失色,慌亂的喊叫著,一會兒是饒命一會兒是喊冤,發現都沒什麼用處之後破罐子破摔道:「我是朝廷命官,陛下派來的定河使都沒說要殺我,縱然你將軍也不能擅自斬殺朝廷命官」!
江締一個眼神都未曾給她,冷聲道:「本將什麼時候說要殺你了,不過是帶你下去好生修養一番罷了」,她眸光微動,不緊不慢的繼續道:「再說,本將就是要殺你,你又能怎樣」?
秋娘在一旁適時開口道:「還不趕緊堵了嘴拉出去,在這裡污將軍耳目」!
江家親兵做事利索,頓時整個府苑寂靜無聲。
江締揉了揉眉心,嘆了口氣。
戰爭的結束,何嘗不是生命的終結。
江締在秋娘的攙扶下回了營帳。
她只不過是恰好有那麼些本事,才能留下一條命。
江締閉眼念叨「陸眠晚,你好好想想,來日午夜夢回,你怎麼跟他解釋」。
第89章 兩處
來時天暉暉,去日影垂垂。
江締將陸遲從前常掛在腰間的佩劍輕放在棺槨上,到底是遠在關外,自然比不得在京中,陸遲再怎麼身後功名富貴,也要等到翊軍回京才能享他死後殊榮。
於他本人來說,生前不在意的東西,身後也不會惦記。
陸遲所珍重的,自會有人為他周全。
陸遲都棺槨就停在他生前的營帳中,其中一切如舊,似乎並為因主人的離去而有什麼改變。
同樣也改變不了什麼。
那日之後,江締的傷口惡化,好容易平穩了傷情,眉宇間卻總不見舒緩之色。
只有偶爾才會放鬆下來,好好休息一下。
秋娘擔憂的站在一邊,眼眶有些紅腫,她低聲道:「將軍縱然悲痛,可也要注重自己的傷,不可虧虛了身子啊」。
江締的眼睛有些乾澀,不知是勞累過度還是心憂已久,「無礙,」她輕嘆一口氣,攏了攏身上的大氅,轉身吩咐道:「啟程吧」。
她的歸程,暫且還不是京都。
「趙都尉,再過幾日,等大軍休整好了,便可班師回朝」,江締對著面前的趙嘉明道,「我處理完隋葉城的事便即日會回京,在此之前,還望趙都尉向家尊家慈報個平安」。
趙嘉明本就是江家軍出身,他點頭應道:「回朝一事還請將軍放心,末將定不辱命。將軍之言,末將也會轉告元帥」。
江締有些疲憊的點點頭:「有勞」,隨後便轉身向車馬走去。
江締的傷並未好全,稍微有些大動作就會牽扯到傷口。
明明成帝留了足夠充裕的時間,足以讓她養幾日傷,接到聖旨後不過二三日,江締就已經踏上了去往隋葉城的路。
說來可笑,江締是個將軍,大漠孤煙萬里黃沙本就是她的天地,但此刻,卻莫名想要趕緊離開平陽關這個地方。
江家的少將軍江締於平陽關大敗突厥,殺突厥領將,除朝中禍根。平陽關該是她江締名聲大噪之地。
可惜,上一次,這裡的黃沙淹沒了太陽的影子,這一次捲走了摯友的生息。
平陽關,平陽關。
何日太平,何須隕陽。
最後一眼的平陽關,原本的旗幟仍舊飛揚,入目卻是刺目的白。
江締閉眼靠在軟墊上,多日勞累加上受傷,她竟做了一個短夢。
夢中還是當年在皇宮的夏日,身穿紅色宮裝的上官陽,牆邊攜手走過的孩童,真實又刺目。
鏡花水月一場,到頭來還是一散而終。
她看見父母親眷,看見朝廷上爭鋒相對都文武百官,看見了很多人。
而最後在盡頭都化作了一個人的影子。
她的皎皎明月,她的惜娘。
江締緩緩睜開眼,明明依舊疲憊,卻再也無法入睡。
江締手中握著脈婉惜出征前贈予她的香囊,哪怕歷經廝殺,上頭似乎也依然留著主人身上的氣息。
江締將那枚香囊貼近臉頰,輕聲念道:「惜娘,我們馬上就可以再見了」。
她臉上是自開展以來少有的安心緩和,只不過隨即染上悲色。
有的人,已是永別。
去往隋葉城的路上必然經過同河。
江締在車內深吸幾口氣之後,才手指微顫的抬起帘子。
硝煙盡散,無事發生。
只要時間足夠久,這裡經歷了什麼樣的戰爭,死了多少人,死了什麼樣的人,又會留下什麼痕跡呢。
她默然放下帘子。
黯然神傷罷了。
「將軍,我們到了」。
秋娘從馬夫處進來,低聲道。
江締輕輕「嗯」了一聲,不再說話。
隋葉城雖然足夠偏僻,甚至地處於戰事交鋒區,絕大多數時間都可以用漏網之魚來形容。
但這到底是翊朝土地,王命可達,不可能真的任由其不管。
想來是那位定河使來時就已經帶來了聖旨,當地縣令自她的車馬駛進的一刻開始,就眼巴巴的帶著人在府門口等著迎接。
江締剛扶著秋娘的手下來,一個身著褐衣看著有些老實的中年男人就笑著迎上來,一邊行禮一邊道:「見過將軍,久仰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真不同尋常」!
江締並沒理會那些恭維的話,只是淡淡的盯著他。
她再怎麼傷病未愈,到底是戰場上廝殺來的將軍,身上本就多了幾分肅殺之氣,如今不過看那縣令幾眼,對方竟是額頭冒出虛汗來。
「還愣著幹什麼,還不迎將軍入府」!似乎是被盯的心裡發毛,那人趕緊避開江締的視線轉身吩咐他人,又轉回一張笑臉來對著江締道:「將軍一路舟車勞頓,不如先進府休整片刻如何」?
江締點頭並未拒絕,身邊的人像是終於送了口氣,跟在她身後介紹自己「下官姓鄭,已在此處任職五年之久了」。
五年。
五條命。
一路上江締都一言不語,直到坐到正廳主位上,江締才悠悠開口道:「本將來前,聽說當地風俗甚是特別,不知鄭大人可願同本將介紹一番」?
此言一出,鄭縣令頭上的冷汗冒得更密了,他賠笑道:「不過一點當地人的祖宗傳統罷了,只求圖個心裡安穩,哪裡有什麼特別」。
鄭縣令感覺自己頭都要炸了,在這個偏遠地方好端端的占山為王快活度日,也不知怎麼就讓那位惦記上了,先來一個定河使不說,眼下又來個將軍。
前頭那位可還好說,看著柔柔弱弱的除了說話犀利點,倒也不是不能周旋,可眼下這位可不一樣。
能做本朝第一位女將軍,誰知道她身上有些什麼手段,更何況還是剛從戰場上下來的,鄭縣令毫不懷疑,只要自己有什麼輕舉妄動的行為,江締手邊的劍會直接招呼在他身上。
別說現在已經把整個縣令府圍起來的江家親兵了。
不死也得掉層皮。
「是麼」,江締面色冷峻,將手上對方剛剛奉上來的茶扔向鄭縣令「本將倒是不知道,這天下還有拿人命當兒戲的祖宗傳統,怎麼,鄭大人,你要反不成」?
茶杯在溫縣令腳邊四分五裂,對方腿一軟顫顫巍巍的跪下磕頭「將軍恕罪啊,下官並無此意,下官的一切都是陛下賞賜的,下官不敢有反心啊」!
只是草菅人命,頂多他一個人掉腦袋,要是這謀反的名頭按在他身上,眼下正是緊張的時局,他有十族都不夠誅的啊!
江締冷笑一聲,走下位用佩劍頂在他腦袋上,一字一句道:「本朝開國以來,早就明令禁止不允許活祭,你真當天高皇帝遠,任你放肆不成」?
「下官……下官也是不得已啊,下官剛上任那年,城中居民照例祭祀,下官本以為就是普通的請祖宗祭天地,可下官萬萬沒想到他們敢殺人啊……」
鄭縣令怕的止不住發抖,聲音都開始變形「他們說,下官既然未阻止,那就是默許,哪怕日後事發,也能咬定是下官包庇,不光能讓下官丟了這頂烏紗帽,連項上人頭都不保啊」!
江締並未立即回話,只是用劍輕輕敲他的頭——誰也不知道這把劍什麼時候會砍下去。
「本將還以為,你是貪生怕死之人,如今看來,還真是尖牙利齒,自尋死路」。
鄭縣令的身子一瞬間止住顫抖,如墜冰窟。
她領起鄭縣令的領子,強迫對方只剩下驚慌之色的眼神直視著她,冷笑慢慢道:「你作為本地土豪劣紳,還有什麼人能欺壓到你頭上來?還有什麼事是你不知不曉的」?
江締嫌惡般將鄭縣令甩開,拍拍手站起身吩咐道:「讓人把他帶去柴房關著,沒有本將的允許,不許任何人探視」!
說話間便有兩個親兵從門外走來,鉗制住鄭縣令。
她來的時候點了五十親兵,在這麼個縣令府,打手侍衛自然比不上訓練有素的戰士,從江締進門那一刻開始,整個縣令府就已經「易主」。
鄭縣令大驚失色,慌亂的喊叫著,一會兒是饒命一會兒是喊冤,發現都沒什麼用處之後破罐子破摔道:「我是朝廷命官,陛下派來的定河使都沒說要殺我,縱然你將軍也不能擅自斬殺朝廷命官」!
江締一個眼神都未曾給她,冷聲道:「本將什麼時候說要殺你了,不過是帶你下去好生修養一番罷了」,她眸光微動,不緊不慢的繼續道:「再說,本將就是要殺你,你又能怎樣」?
秋娘在一旁適時開口道:「還不趕緊堵了嘴拉出去,在這裡污將軍耳目」!
江家親兵做事利索,頓時整個府苑寂靜無聲。
江締揉了揉眉心,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