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造紙坊此時熱火朝天。
字面意義上的熱火。
在嬴雲曼的刻意引導下,負責造紙的工匠們都在努力煮爛各種樹皮。
但她也就記得樹皮能造紙,以及要煮爛樹皮打成絮狀。
現在就卡在第一步:樹皮怎麼煮都煮不爛。
故而章邯的每日匯報都是沒有進展。
嬴雲曼在一鍋黑褐色樹皮前停了下來。
有點眼熟。
「怎麼是這個顏色?」
年輕的工隸臣臉色慘白,嚇得兩股戰戰,撲通一聲跪伏在地:「隸臣知罪!隸臣不慎將薪柴灰倒入其中!」
以這鍋水的黑度,嬴雲曼不覺得這是不慎的結果。
應該就是個大發明家,結果剛好她今天過來看到了,就以為闖禍了,又不敢以「試驗」脫罪,就以不慎來認罪。
薪柴灰就是草木灰,草木灰……鹼性?
嬴雲曼貧瘠的化學知識被喚醒了一點點。
「取小部分樹皮出來,其他的繼續煮。」
工隸臣取出部分樹皮,嬴雲曼再令衛士用劍切割樹皮。
雖然依舊切不動,但明顯比其他工匠煮了好幾天的樹皮軟爛許多。
路子終於對了。
「你姓甚名何?」
雖然太子依舊是不喜不怒的模樣,工隸臣卻知道他不用受罰——太子沒必要在懲治一名工隸臣前詢問姓名!
「隸臣鄭涓!」
「不錯,造紙有功,免去工隸臣身份,晉二級工匠、造紙坊工官。」
工隸臣往往是從別國俘虜來的工匠及其子嗣,算是奴隸,但按秦律可以通過積累功勳獲取自由身。
鄭涓喜出望外,再度拜倒:「隸、民……臣鄭涓謝太子恩賜!」
由奴為官,這是他做夢都不敢夢到的事情!
在場的其他工匠都懊悔不已。
工官是官吏,而二級工匠是太子月前新設的等級,如軍功爵制的二級上造般享歲奉百石!
現在總計就三名二級工匠,其餘二人都是印刷坊的有功之人。
他們不是不知道太子對造紙術的重視,正相反太知道了,連極貴重的鐵鍋都撥給了他們。
所以他們不敢懈怠、也不敢……犯險。
很多人都知道薪柴灰與白灰可汰麻,卻只有鄭涓真敢往貴重的鐵鍋里加薪柴灰!
離開造紙坊後,嬴雲曼照舊將附近幾個工坊也巡視一遍。
除了印刷、造紙外,更廉價的筆、更適用於印刷的墨,也都需要研發。
「臣有事請奏。」
巡視結束後,章邯才恭敬請奏。
嬴雲曼猜測這是造紙術有了進展,章邯想隨韓信去上郡。
不過燎原軍到上郡也只會擴建到兩萬分作兩軍,確定項羽正在前往上郡後,這一軍二軍的將領已經定下。
章邯雖不像王離那般身負侯爵,但他甘心放棄九卿之職,聽命於英布或者項羽嗎?
嬴雲曼停下腳步:「且奏。」
「待造紙術功成,臣請前往驪山。日後北伐匈奴,臣欲以驪山刑徒成軍!」
看到章邯堅定的眼神,嬴雲曼只得感慨她真實的識人水準果真不怎麼樣。
章邯不像她想的那般有能力但怕死。
——帶修陵的刑徒去伐匈奴,這得罪的可是祖龍。
這都不是甘願降職,而是直接辭去九卿之職。
北伐匈奴還需要很長時間,章邯怕是要在驪山修很久的陵墓。
嬴雲曼沉思片刻後作出決定。
章邯既有此心,這西征軍中多一支刑徒軍又有何不可?
雖說良家子才是最好的兵源,但「歷史」證明過章邯領軍下刑徒軍的戰鬥力。
章邯愧對刑徒軍,必會盡心竭力。
出於私心,嬴雲曼也願意給驪山刑徒一個機會。
「北伐之時,你可領三萬刑徒成軍。」
章邯感激不盡。
他知道燎原軍制特殊,英布阻擊漢軍時也就三萬軍。
韓信西征時麾下至少有七軍,總計也就三十萬人。
嬴雲曼目前的辦公場所是章台宮,原本上午把活幹完就不用再去。
但祖龍想知道「四試」之事,嬴雲曼今日就還得返回章台宮。
車上只剩自己,她便毫無形象地倚著車廂坐著。
待她掌權,一定要把桌椅推廣,這些天最累的事情就是正坐。
膝蓋疼。
除了新建的幾個工坊,她月前還親自去招呼各個原有的工坊建立試驗區,以改進現有技術。
可惜都沒什麼進展。
這很正常。
現在的工匠大多沒多少文化,純憑經驗做事。
讓他們在無人指點的情況下,自發於短時間內改進技術屬於天方夜譚。
她現在也不能讓人去上補習班,因為除了不能變動的必需品外、大多數工匠都在加班加點為祖龍造陪葬品。
以往只需驪山的工匠製作。
但得知大限將至,祖龍甚至想把各地的工匠全遷去驪山。
在她的勸說下,祖龍放棄了這個念頭,卻還是給各地工坊都加了許多陪葬品相關的工作量。
能撥出部分工匠給她做「試驗」,已經是她爹讓步的極限。
所以墨家那幫知識分子什麼時候到咸陽?
走得也太慢了。
馬車突然停下。
閉目養神的嬴雲曼立即坐好,行車時間不長,現在顯然還沒到章台宮。
誰敢攔始皇帝的車?
雖然是她在用,但這也是找死的行為。
不過護衛和御人都沒有大動作……熟人作案?
「公……太子!陽武陳平來自薦了!」
聽到是蒹葭,嬴雲曼有些無奈。
也就是蒹葭才敢這麼攔車。
蒹葭對她的命令從不敢懈怠,但沒有任務時不夠謹慎,所以嬴雲曼一直將她帶在身邊。
這段時間因蒹葭覺得獨自等在宮外很無聊,嬴雲曼便將白露也帶上。
今日她要送韓信去燎原軍,便讓她倆自行回昭陽宮。
現在的情況——
估計是自行回宮後恰好遇上陳平自薦。
然後蒹葭就在必經之路上攔車了。
不成體統,但有益於招攬人心。
調整好表情,嬴雲曼拂起車簾,果見蒹葭興高采烈地站在路邊,身邊站著個儀容俊美的男子。
說實話,這張臉才是她的理想型。
……蒹葭該不會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拉著人來攔車吧?
但體格不是,太過高大。
不過一個謀士長得就比韓信矮點,這合適嗎?
陳平的心情多少帶點無語。
他以為這名青史留名的宮女是要領他去面見秦二——他真不知道居然是以當眾攔車的方式。
周邊秦人都駐足望向這邊!
看到容貌昳麗的少女時,陳平立即就通過她矜高的神情確定其身份。
當即舉手加額行揖禮:
「民陳平,拜見太子。」
「請問先生,如何看待無為而無不為?」
嬴雲曼不是在當眾羞辱陳平。
若陳平答得好,這就是一樁美談。
他若真是那位享譽後世的頂級謀士,肯定能答得出來。
果不其然,陳平不假思索就流利作答,其見解令嬴雲曼受益匪淺。
「先生,還請入座,隨我去覲見陛下。」
為何不私下詢問?
嬴雲曼要帶陳平去見祖龍,對待國士總不能讓他去和衛士一樣騎馬同行。
但這麼個人高馬大的漢子,若不驗明身份,嬴雲曼哪敢讓他上車。
至於為何不是讓蒹葭先將陳平帶回昭陽宮,等她回去再確認身份——
太子遇到有才能、且是國士水準的謀臣自薦該怎麼處理?
當然是先引薦給陛下。
不然就等著被多疑的帝王猜忌。
還有一點,嬴雲曼總算等到個頂級謀臣,把陳平帶過去,不用解釋兩遍科舉制就能當甩手掌柜。
日後出了紕漏就讓陳平背鍋,她負責向祖龍說情。
不知道嬴雲曼的險惡用心,陳平只覺太子和天幕描述的「無德」之帝並不相似。
雖然的確為人謹慎,但對待臣子並不苛刻,相反極為禮遇。
張良的「休沐五日」,或許另有內情。
第51章
陳平很快就發現了秦二的真面目。
科舉制牽涉之深之廣, 令曾經立志要「宰天下」的陳平都心底犯怵。
秦二打算把這麼棘手的事情直接交給他?
不是?
才剛見面,這合適嗎?
他都沒當過官吏,怎麼去主持官試改革?
「民誠惶恐, 民長於貧困之家, 見識不足, 實在難以當此大任!」
嬴雲曼不急不慢地回答:「先生有大才。此前市井問政時我便就知道, 此事非先生不可功成。」
這不是她在病急亂投醫。
天幕上的科舉制出現在劉邦降秦之前, 此時她手底下的頂級謀臣唯有麻袋套過來的陳平。
字面意義上的熱火。
在嬴雲曼的刻意引導下,負責造紙的工匠們都在努力煮爛各種樹皮。
但她也就記得樹皮能造紙,以及要煮爛樹皮打成絮狀。
現在就卡在第一步:樹皮怎麼煮都煮不爛。
故而章邯的每日匯報都是沒有進展。
嬴雲曼在一鍋黑褐色樹皮前停了下來。
有點眼熟。
「怎麼是這個顏色?」
年輕的工隸臣臉色慘白,嚇得兩股戰戰,撲通一聲跪伏在地:「隸臣知罪!隸臣不慎將薪柴灰倒入其中!」
以這鍋水的黑度,嬴雲曼不覺得這是不慎的結果。
應該就是個大發明家,結果剛好她今天過來看到了,就以為闖禍了,又不敢以「試驗」脫罪,就以不慎來認罪。
薪柴灰就是草木灰,草木灰……鹼性?
嬴雲曼貧瘠的化學知識被喚醒了一點點。
「取小部分樹皮出來,其他的繼續煮。」
工隸臣取出部分樹皮,嬴雲曼再令衛士用劍切割樹皮。
雖然依舊切不動,但明顯比其他工匠煮了好幾天的樹皮軟爛許多。
路子終於對了。
「你姓甚名何?」
雖然太子依舊是不喜不怒的模樣,工隸臣卻知道他不用受罰——太子沒必要在懲治一名工隸臣前詢問姓名!
「隸臣鄭涓!」
「不錯,造紙有功,免去工隸臣身份,晉二級工匠、造紙坊工官。」
工隸臣往往是從別國俘虜來的工匠及其子嗣,算是奴隸,但按秦律可以通過積累功勳獲取自由身。
鄭涓喜出望外,再度拜倒:「隸、民……臣鄭涓謝太子恩賜!」
由奴為官,這是他做夢都不敢夢到的事情!
在場的其他工匠都懊悔不已。
工官是官吏,而二級工匠是太子月前新設的等級,如軍功爵制的二級上造般享歲奉百石!
現在總計就三名二級工匠,其餘二人都是印刷坊的有功之人。
他們不是不知道太子對造紙術的重視,正相反太知道了,連極貴重的鐵鍋都撥給了他們。
所以他們不敢懈怠、也不敢……犯險。
很多人都知道薪柴灰與白灰可汰麻,卻只有鄭涓真敢往貴重的鐵鍋里加薪柴灰!
離開造紙坊後,嬴雲曼照舊將附近幾個工坊也巡視一遍。
除了印刷、造紙外,更廉價的筆、更適用於印刷的墨,也都需要研發。
「臣有事請奏。」
巡視結束後,章邯才恭敬請奏。
嬴雲曼猜測這是造紙術有了進展,章邯想隨韓信去上郡。
不過燎原軍到上郡也只會擴建到兩萬分作兩軍,確定項羽正在前往上郡後,這一軍二軍的將領已經定下。
章邯雖不像王離那般身負侯爵,但他甘心放棄九卿之職,聽命於英布或者項羽嗎?
嬴雲曼停下腳步:「且奏。」
「待造紙術功成,臣請前往驪山。日後北伐匈奴,臣欲以驪山刑徒成軍!」
看到章邯堅定的眼神,嬴雲曼只得感慨她真實的識人水準果真不怎麼樣。
章邯不像她想的那般有能力但怕死。
——帶修陵的刑徒去伐匈奴,這得罪的可是祖龍。
這都不是甘願降職,而是直接辭去九卿之職。
北伐匈奴還需要很長時間,章邯怕是要在驪山修很久的陵墓。
嬴雲曼沉思片刻後作出決定。
章邯既有此心,這西征軍中多一支刑徒軍又有何不可?
雖說良家子才是最好的兵源,但「歷史」證明過章邯領軍下刑徒軍的戰鬥力。
章邯愧對刑徒軍,必會盡心竭力。
出於私心,嬴雲曼也願意給驪山刑徒一個機會。
「北伐之時,你可領三萬刑徒成軍。」
章邯感激不盡。
他知道燎原軍制特殊,英布阻擊漢軍時也就三萬軍。
韓信西征時麾下至少有七軍,總計也就三十萬人。
嬴雲曼目前的辦公場所是章台宮,原本上午把活幹完就不用再去。
但祖龍想知道「四試」之事,嬴雲曼今日就還得返回章台宮。
車上只剩自己,她便毫無形象地倚著車廂坐著。
待她掌權,一定要把桌椅推廣,這些天最累的事情就是正坐。
膝蓋疼。
除了新建的幾個工坊,她月前還親自去招呼各個原有的工坊建立試驗區,以改進現有技術。
可惜都沒什麼進展。
這很正常。
現在的工匠大多沒多少文化,純憑經驗做事。
讓他們在無人指點的情況下,自發於短時間內改進技術屬於天方夜譚。
她現在也不能讓人去上補習班,因為除了不能變動的必需品外、大多數工匠都在加班加點為祖龍造陪葬品。
以往只需驪山的工匠製作。
但得知大限將至,祖龍甚至想把各地的工匠全遷去驪山。
在她的勸說下,祖龍放棄了這個念頭,卻還是給各地工坊都加了許多陪葬品相關的工作量。
能撥出部分工匠給她做「試驗」,已經是她爹讓步的極限。
所以墨家那幫知識分子什麼時候到咸陽?
走得也太慢了。
馬車突然停下。
閉目養神的嬴雲曼立即坐好,行車時間不長,現在顯然還沒到章台宮。
誰敢攔始皇帝的車?
雖然是她在用,但這也是找死的行為。
不過護衛和御人都沒有大動作……熟人作案?
「公……太子!陽武陳平來自薦了!」
聽到是蒹葭,嬴雲曼有些無奈。
也就是蒹葭才敢這麼攔車。
蒹葭對她的命令從不敢懈怠,但沒有任務時不夠謹慎,所以嬴雲曼一直將她帶在身邊。
這段時間因蒹葭覺得獨自等在宮外很無聊,嬴雲曼便將白露也帶上。
今日她要送韓信去燎原軍,便讓她倆自行回昭陽宮。
現在的情況——
估計是自行回宮後恰好遇上陳平自薦。
然後蒹葭就在必經之路上攔車了。
不成體統,但有益於招攬人心。
調整好表情,嬴雲曼拂起車簾,果見蒹葭興高采烈地站在路邊,身邊站著個儀容俊美的男子。
說實話,這張臉才是她的理想型。
……蒹葭該不會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拉著人來攔車吧?
但體格不是,太過高大。
不過一個謀士長得就比韓信矮點,這合適嗎?
陳平的心情多少帶點無語。
他以為這名青史留名的宮女是要領他去面見秦二——他真不知道居然是以當眾攔車的方式。
周邊秦人都駐足望向這邊!
看到容貌昳麗的少女時,陳平立即就通過她矜高的神情確定其身份。
當即舉手加額行揖禮:
「民陳平,拜見太子。」
「請問先生,如何看待無為而無不為?」
嬴雲曼不是在當眾羞辱陳平。
若陳平答得好,這就是一樁美談。
他若真是那位享譽後世的頂級謀士,肯定能答得出來。
果不其然,陳平不假思索就流利作答,其見解令嬴雲曼受益匪淺。
「先生,還請入座,隨我去覲見陛下。」
為何不私下詢問?
嬴雲曼要帶陳平去見祖龍,對待國士總不能讓他去和衛士一樣騎馬同行。
但這麼個人高馬大的漢子,若不驗明身份,嬴雲曼哪敢讓他上車。
至於為何不是讓蒹葭先將陳平帶回昭陽宮,等她回去再確認身份——
太子遇到有才能、且是國士水準的謀臣自薦該怎麼處理?
當然是先引薦給陛下。
不然就等著被多疑的帝王猜忌。
還有一點,嬴雲曼總算等到個頂級謀臣,把陳平帶過去,不用解釋兩遍科舉制就能當甩手掌柜。
日後出了紕漏就讓陳平背鍋,她負責向祖龍說情。
不知道嬴雲曼的險惡用心,陳平只覺太子和天幕描述的「無德」之帝並不相似。
雖然的確為人謹慎,但對待臣子並不苛刻,相反極為禮遇。
張良的「休沐五日」,或許另有內情。
第51章
陳平很快就發現了秦二的真面目。
科舉制牽涉之深之廣, 令曾經立志要「宰天下」的陳平都心底犯怵。
秦二打算把這麼棘手的事情直接交給他?
不是?
才剛見面,這合適嗎?
他都沒當過官吏,怎麼去主持官試改革?
「民誠惶恐, 民長於貧困之家, 見識不足, 實在難以當此大任!」
嬴雲曼不急不慢地回答:「先生有大才。此前市井問政時我便就知道, 此事非先生不可功成。」
這不是她在病急亂投醫。
天幕上的科舉制出現在劉邦降秦之前, 此時她手底下的頂級謀臣唯有麻袋套過來的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