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毀了?怎麼可能!?」

  秦焦聽到此處,不由震驚心急,反應過來:「是你故意燙傷的自己……?!」

  謝瑾沒有否認:「如此,只是為避免不必要的誤會,以免到時有人拿此大做文章,逼我入局。我雖然答應離開建康,但一身難仕兩朝,我無意再捲入北朔朝堂,將來也不會為北朔出一分力,獻一個計。秦大人若想通過輔佐我,來實現青雲之志,不如另擇明主——」

  秦焦不解憤懣:「為什麼要這麼做?你生在大雍,前半生都在為大雍效力,要是以庶民白身留在大都,可知會面臨怎樣艱難的處境?!」

  謝瑾笑意淺淡而從容:「權勢安定皆非我所求,如今的我,生死隨命罷了。」

  秦焦捏緊了拳,頓時無話可說,負氣轉身離開了帳篷。

  見人走了,謝瑾心中並無波瀾,打算臥榻而憩。

  可他身上病氣未散,輾轉反側睡不著,連腰後那塊被自己燙傷潰爛的皮肉也開始隱隱作痛。

  好痛。

  痛得謝瑾止不住地滾落下大顆淚珠,最後都無聲浸入了被褥之中……

  第103章 神祗

  裴珩也病了一場。

  風邪入體不算大病, 可他因鬱氣過重纏綿病榻數十日,一度讓御醫都以為要挨不過來了。

  可就算這病能勉強醫治好,裴珩近來也時常在殿內飲酒紓愁, 每次都是把自己喝到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與行屍走肉別無二致。

  今夜, 裴珩坐在殘破的陵陽殿階前,又喝得昏昏沉沉。一時酒氣上涌反胃,竟逼得他將傍晚喝的藥也一併吐了出來。

  謝瑾不在,宮裡已不剩什麼人能勸住他。姚貴沒轍, 生怕再出什麼事, 只得去永安殿請太后過來。

  袁太后聞訊匆匆趕來, 見到他這幅半死不活的模樣,命人先將他手邊的酒壺都拿走, 細眉緊擰:「皇帝到底還要胡鬧到何時!」

  裴珩眯著眼打了個酒嗝, 看到袁太后,醉醺醺的抬起雙手行了個歪斜的禮:「兒子,給母后,請安了——」

  袁太后的裙裾不染一塵, 但面上慍色難消, 言辭更厲:「皇帝身子欠安,耽誤朝政倒也罷了,可明知病體未愈, 還刻意放縱飲酒,哪還有半點一國之君的樣子!」

  裴珩沒聽見似得, 斜坐著伸手在地上摸酒壺。

  她嘆了口氣:「大火都已撲滅那麼多日了,逝者已逝,皇帝也該儘早振作起來。」

  「大火……」

  裴珩聽到這個詞, 目色微深,酒氣陡然一散,扯嘴冷笑了起來:「那場火到底是怎麼燒起來的,母后您不是心、知、肚、明嗎。」

  袁太后被戳了一道,面色微白,屏息後才將心神微定:「正是因為阿瑾知道你性子如此執拗,否則,又何必鬧出那麼大的動靜?天家容不得徇私而為,阿瑾便是深諳這個道理才會如此做。他若不離開,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建康波瀾不斷,皇室失信於臣民嗎?」

  不想這話反激得裴珩一瞬炸了。

  「可他不是你最疼愛的兒子嗎!你怎麼忍心同敵人聯手設局,親手將他送到北朔去!母后捫心自問,同樣的事換做是發生在別人身上,都至於走到這一步嗎?!」

  這幾句將袁太后驚得直從階上退了幾步,珠釵佛珠碰撞亂響。

  裴珩依舊步步緊逼,咬牙道:「說到底,母后與父皇、與那幫朝臣一樣!謝瑾對你們來說從來不是一個人,而是你們為了穩定江山破碎後的人心,親手打造的一座精美神祗,你們自己各個心思齷齪,可一旦發現這神身上有任何瑕疵與污穢,你們便寧可捨棄,甚至不惜將他碎屍萬段!」

  謝瑾選擇離開,便是知道自己的存在,對大雍來說是意味著什麼。

  只有裴珩將他當做人,一個鮮活的人,一個可以不完美的人。

  袁太后雙瞳緊縮,又退了半步:「皇帝……!」

  裴珩愈發憤懣難忍,口不擇言:「還是說,母后與康懷壽一樣,也另有私心,想把他當作你標榜母儀天下、賢淑仁慈的一顆棋子!母后每日吃齋念佛,清心寡欲,到底是真的生性慈悲一心向佛,還是為了洗刷什麼罪孽——」

  袁太后又是一震,險些摔下去,得虧由旁邊的宮人扶住了。

  ……

  回殿途中,夜色寂寂。

  嬤嬤見袁太后憂心忡忡,輕聲問道:「太后,何不直接告訴皇上大還丹之事,讓皇上徹底死了這條心?還讓皇上對您這般出言不遜……他總不能是知道了什麼吧?」

  袁太后扶額,面色凝重,嘆氣道:「來不及了,怪哀家沒有早些發現端倪。眼下皇上對他情根深種,如今便已是亂了套,若知道人要沒了……只怕他也活不下去了。」

  「可日後若是——」

  袁太后:「且先看著辦吧,皇帝年輕,又是頭一回開情竅,難免會執著一些,可沒什麼感情是經得起日子消磨的,何況是在皇家。一個月放不下,一年三栽的,總能慢慢放下。」

  -

  裴珩宿醉,又與與袁太后吵了一架,翌日睡到晌午才醒。

  宮人進來服侍他洗漱,都被不留情地轟了出去。

  又過了會兒,姚貴斗膽又貓了進來。

  裴珩聽到動靜,覺得還是頭暈目眩,動也懶得動,煩躁罵道:「朕說了,滾。」

  姚貴擦了擦鬢邊的汗,還是說:「皇上……是靈昭來了。」

  裴珩聽到這個名字怔了下,漸漸斂了煩躁之氣,說:「讓她進來吧。」

  很快,靈昭抱著一摞書籍進了殿,將書先置於案上,才跪下行禮:「奴婢見過皇上,今日特來替殿下呈送東西。」

  那不是別的,正是謝瑾一直以來親自編纂的治國策論集。

  裴珩起身走到書案前,只看了那麼一眼,眼前便蒙了一層濕潤。他微微抬起指尖,還是不舍觸碰那俊逸清秀的筆跡。

  他曾說過,這套書是為自己所整理的……那麼,也算是物得其所了。

  靈昭提醒:「皇上,殿下前幾日在弄月閣,說是將這集子又完善了一遍,想來那時,他便應已有了離開建康的打算了。對了,奴婢方才摸到書中還夾了兩封東西,應該是殿下特意留給皇上的。」

  裴珩心緒翻湧,便立馬從書頁中抽出了那兩個信封。

  第一個信封內裝著的是一份名單,上面寫了二三十個人名。

  其中有幾個是朝中官員,大部分是不認識的名字。

  裴珩不及仔細研究,又立刻去拆開了第二封。

  是謝瑾的親筆信……!

  [阿珩吾愛,見字如晤。

  你收到此信時,我應已到了北朔大都,過上了富貴閒散的日子。

  這份北朔諜網的名單乃秦焦提供,不過不可全信,亦不可打草驚蛇,不妨從那幾名官員入手,細緻排摸核查,待證據確鑿再一網打盡。

  如今朝堂有你和幾位大人,我沒什麼不放心的,若實在遇到了難以決斷之事,策論集子中興許會有對症的辦法,可供你參閱一二。還有,前線攻堅不易,你當為三軍將士做出表率,勵精圖治,鼓舞士氣,切莫輕易消沉懈怠。

  鴻雁難寄萬里情,你我之間,有些話自不必多說。待到雍軍北定之日,盼與君在上京重逢,再敘佳話。

  願君一切安好。

  勿念。]

  「哥……」

  裴珩雙手發顫地握著那信,已然是泣不成聲。

  謝瑾縱然是離開建康,他也事事周全,提前將什麼都想到了。

  無論是朝堂局勢,還是前線戰局,甚至擔心自己一蹶不振,他還專門提到了上京之約,給了自己念想……

  真不知該說是他是狠心果斷,還是用心良苦。

  裴珩涕零如雨,卻不舍沾濕那信紙半滴,最後才如視珍寶般合上,小心翼翼地揣入了懷中。

  第104章 上京

  史書有載:大雍延始二年, 秋,雍臨帝實施軍中新政後,御駕凌斌出征, 於惠州雲州交界集結定安、淮安兩路大軍, 開始了長達五年的北伐決戰。

  短短數月之內, 戰火燎遍中原北部。

  又是這樣一個陰沉肅殺的天,寒風獵獵,萬馬齊喑。

  黑金寶馬鞍上,裴珩身披金鎧位於大軍陣前, 渾身透著決然毅然的殺氣。

  「殺——!」

  號角鳴起, 吶喊聲震天, 箭矢頓時如疾雨淋下!

  裴珩雙腿夾住馬肚,持劍殺入敵陣, 不知疲倦地廝殺。

  劍鋒快速淌著血, 難以分辨是誰的,一遍遍倒映出他那張俊美冷厲的面龐。

  這樣的場面似乎歷了無數遍。

  戰場上緊張的氣氛偶爾令人覺得周遭一切都停滯了,可歷史滾滾前進的車輪從未停下。

  恍惚間,雲層彌散, 天宇逐漸瀉下一道光亮, 御劍上那道凜冽的寒光隨著時間流逝,也在悄然變幻——

  ……

  「唰。」

  裴珩背對著從殿外照進來的光束,從容不迫地用帕子擦拭著白刃。

  還是那柄尚方寶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