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東西放下,不用人伺候了。」
李橋帶著宮人退出去,又等候了許久,皇帝才再喚人進去,穿衣束髮。
阮臻穿戴完畢,走到床榻邊。
阮韶還昏睡著,阮臻也不想給他穿衣,只將他連著薄被一把抱起來,親了親他還濡濕的眼角,大步走出了船艙。
第14章
大越的泰安宮,阮韶只在幼年時來過幾次,早已記不清模樣,如今回來,也沒有什麼故地重遊之感。
阮臻還不至於做得太明顯,只將阮韶安置在供王公朝臣覲見休憩用的外庭,派了不少人手伺候著。
阮韶歸來低調,也無需認祖歸宗,日日就在宮裡安靜休息。
他第二日就見著了許書寧。兩人做過幾日假夫妻,倒是培養出幾分真交情,重逢後有許多話要說。
許書寧是阮臻名義上明媒正娶的妻子,阮臻登基後,她就被封為皇后。
阮臻一直以兄妹之禮待她,將後宮交於她管。
許書寧非同尋常女子,有勇有謀,果斷幹練,是阮臻d 得力助手。後來劉嬪生了皇長子就去世了,阮臻就把孩子抱到了許書寧宮中養下。
「我並不想要這孩子的。」許書寧對阮韶道,「不是因為不愛孩子,而是我不打算在宮裡待太久。我早就和陛下說過,等你回來,我也該走了。」
「走去哪裡?」阮韶問。
「自然是追求我自己的歸屬!」許書寧略微羞赧地一笑。
阮韶明白了,「陛下怎麼說?」
「你回來了,他整日樂得找不到北,哪裡還顧得上別人?」許書寧嗤笑,「我和你說,做這皇后沒意思極了。這後宮真真無聊,平日裡不是管理吃飯穿衣,就是調教那些后妃姬妾。他們為了爭奪陛下的寵,還會爭鬥打鬧,有點兒事做。我又摻和不進去,像菩薩似地被供著,悶得都快發霉了。你回來了就好。以後常進宮陪我說話出遊什麼的,互相做個伴。」
阮韶失笑,「我是一介布衣,而你是皇后,哪裡能和我過從甚密?」
「就快不是了。」許書寧神秘地擠眼。
當年換質子一事,眾人私下都心知肚明,明面上卻並不提及。
可是阮韶回來的消息走露出去,明知道他是個透明人,可還是有大臣為拍皇帝馬屁,上奏請求給他封賞。
阮臻就等著這麼一出,對外宣稱阮韶當年於他有救命之恩,賜皇姓阮,封寧王,世襲罔替。
阮韶懵懂中領了旨,就這麼搖身變成了寧王。
阮韶對這些虛名並無多少概念,只知道亡母有了誥命,妹妹也得封了個郡主。連不能相認的父親都官升一品,一個弟弟還被指婚公主。
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阮韶成了寧王,有了王府,自然不便再住在宮中。
寧王府也是阮臻親自指給他的,就是阮臻自己當年的皇子府。雖不大,也不夠氣派,但是房屋精緻,園林秀美,是京城裡數一數二的好宅院。
阮韶在王府里散漫踱步,只見侍女小廝井然有序地忙碌著,見了他也無一不欠身行禮,畢恭畢敬。
阮韶當年在大庸做質子時,也沒有受過如此敬重的對待。更何況後來流落市井,在泥潭裡打滾,什麼自尊傲骨都拋棄了。
阮韶走到花園,一眼望見一棟小樓佇立於竹海之中,身子猛地一震。
「那是……」
「回王爺,那是陛下當年進京後,著人修的書閣。」王府馬總管道,「據說是仿造著當年的質子府的書閣修的,陛下說十分懷念當初苦讀發奮的時光。」
阮韶嘴角牽起一個苦笑,抬腳直直走去。
書閣和記憶中那個樓閣竟然真的相差無幾,連書本和書桌擺置的位置都差不多,筆架的筆墨,也都是當年兩人慣用的字號。
再往裡走,果真在熟悉的地方找尋到一扇小門,手輕輕一推,門就開了。
一模一樣的小巧暖亭,一模一樣的擺設,甚至連斑駁的牆面和剝落的油漆,都和記憶中一般無二。
窗外竹林茂密,風吹嘩嘩作響。
阮韶閉上眼,仿佛一下回到了七、八年前,他還是那個生活得擔驚受怕的少年。
顫抖的身子被擁住,背貼上一具溫熱的胸膛,唇吻著他的臉頰。
「怎麼了?不喜歡?」
阮韶搖頭,轉過身去,望著阮臻,然後提起衣擺就要下跪。
阮臻一把將他撈進懷裡,禁錮住,惱怒道:「以後私下相處時,不用對我行禮,你要記住了!」
「是……」阮韶沒有辯解。
阮臻抬起他的下巴,「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這裡,喜歡嗎?」
阮韶淺笑,點了點頭,「嗯,很喜歡。」
「我也喜歡。」阮臻愛意濃濃地凝視著懷裡人色若春曉的笑容,低頭吻住了他。
李橋側耳聽了聽,揮手將一干閒雜人都支開了,只和馬總管守在門外。他看了看天色,估計著今天會折騰到什麼時辰才罷休。
……
屋裡點著細香,氣味也和當年一樣。
恍惚間,阮韶似真的回到了七年前,也是在這張床榻上,和阮韶初嘗雲。雨。
兩人又害怕又激動,阮韶那時就想,劉琸真是個混蛋……
這樣渾渾噩噩不知道痴纏了多久,等到阮韶清醒過來時,人已經躺在臥室的床上了。
身體已經被打理乾淨,只是殘留的清浴還有點揮散不去。
下人擺上晚飯,說陛下已經回宮了,讓王爺好生休息,有空就進宮陪他說話。
阮韶喝著粥,心裡在苦笑。
越國的夏季炎熱且長,第一季的稻子收割的時候,朝廷傳來消息,兩國終於決定和談。
為表心意,雙方都將扣押的一些人送返回國。
於是,阿遠和阿姜也終於回到了阮韶身邊。
阮韶雖然沒有公職,這些日子裡還是儘量了解著公務,平時也能幫著阮臻打個下手,做點閒雜事。
阿遠回來後,看到皇帝和阮韶的情況,也自知自己插不進去,便自請參軍。
阮韶也覺得他還年輕,謀個功名是正事,雖然捨不得他去軍中吃苦,可也不得不同意了。
阿姜倒是留了下來,依舊貼身伺候阮韶。
阮韶有個熟人在身旁,也終於覺得自在了點。
阮臻曾問他是否想把阿姜收房,有個子嗣也好傳承香火。阮韶聽了只是一笑。
「我這樣的身子,這樣的人,何苦拖累人家姑娘。我還打算給阿姜找個好人家,把她嫁了,去享天倫之樂。」
「你這樣的身子?」阮臻緊張,「阿韶,你難道……」
「沒什麼。」阮韶搖頭,「只是沒興趣罷了。」
阮臻悽苦一笑,「都是我的錯。」
「這和你有什麼干係?」阮韶失笑。
「當年若不是將你帶走了……」怒意浮上阮臻雙目,「劉琸這廝,如果不是他射傷了你,將我們倆分離,你也不會在大庸多吃這七年的苦,也不會被糟蹋成這樣。他加諸於你身上的那些痛苦,我一定要替你報回來!」
阮韶情不自禁打了一個寒顫,臉上血色褪盡。
阮臻以為他回憶起過去情緒失控,便將他擁抱住,溫柔撫慰。
離宮回府的路上,阮韶的手探進懷裡,摸索著那把小劍,慢慢閉上了眼。
兩國和談之際,阮韶則和妹妹一起回老家給母親上墳,避開了京中各種繁雜瑣事。
仗打了數年,和談也花了兩個多月,不但商議停戰和邊界劃分,還討論通商等一系列事宜。
等到塵埃落定時,涼爽的秋意已經替代了盛暑,野地里菊花盛開,荷塘里的荷葉也有了敗落之意。
一輛官家馬車聽在京郊皇家別宛的門口,徐子攸略整衣冠,下了馬車。內監李松已經迎了出來,恭敬行禮。
「徐尚書裡面請。陛下得知您要過來,已經吩咐請你去書房等候。」
「陛下在游湖?」
李松道:「也是巧,寧王昨日回了京。陛下進入招他過來一同游湖,現在正在水榭里說話。」
徐子攸不自在地笑了笑,英俊的面容頓時有幾分落寞,「寧王這一去,可真久。」
「是。說是久沒有回故里了,就在清江住了很久。他還帶了自製的荷花香粉回來,皇后娘娘極是喜歡……呵呵,老奴多嘴了。」
「哪裡。」徐子攸道,「那寧王回來了,陛下一定很開心。」
李松頓時笑得有點曖昧。
河邊水榭旁,李橋如往常一般候在外面。他老遠見徒弟李松神色詭異地過來,問:「可是徐尚書到了?」
「正是。」李松道,「我已經將他帶去書房,茶水伺候著。陛下這裡……」
「等著吧。」李橋朝水榭望了一眼,「估摸著也快了。」
皇帝和寧王一起游湖釣魚,船才轉了一圈就回來,寧王是被皇帝抱著走進水榭里的。
小別重逢,乾柴烈火,折騰的動靜也就特別大。
李橋帶著宮人退出去,又等候了許久,皇帝才再喚人進去,穿衣束髮。
阮臻穿戴完畢,走到床榻邊。
阮韶還昏睡著,阮臻也不想給他穿衣,只將他連著薄被一把抱起來,親了親他還濡濕的眼角,大步走出了船艙。
第14章
大越的泰安宮,阮韶只在幼年時來過幾次,早已記不清模樣,如今回來,也沒有什麼故地重遊之感。
阮臻還不至於做得太明顯,只將阮韶安置在供王公朝臣覲見休憩用的外庭,派了不少人手伺候著。
阮韶歸來低調,也無需認祖歸宗,日日就在宮裡安靜休息。
他第二日就見著了許書寧。兩人做過幾日假夫妻,倒是培養出幾分真交情,重逢後有許多話要說。
許書寧是阮臻名義上明媒正娶的妻子,阮臻登基後,她就被封為皇后。
阮臻一直以兄妹之禮待她,將後宮交於她管。
許書寧非同尋常女子,有勇有謀,果斷幹練,是阮臻d 得力助手。後來劉嬪生了皇長子就去世了,阮臻就把孩子抱到了許書寧宮中養下。
「我並不想要這孩子的。」許書寧對阮韶道,「不是因為不愛孩子,而是我不打算在宮裡待太久。我早就和陛下說過,等你回來,我也該走了。」
「走去哪裡?」阮韶問。
「自然是追求我自己的歸屬!」許書寧略微羞赧地一笑。
阮韶明白了,「陛下怎麼說?」
「你回來了,他整日樂得找不到北,哪裡還顧得上別人?」許書寧嗤笑,「我和你說,做這皇后沒意思極了。這後宮真真無聊,平日裡不是管理吃飯穿衣,就是調教那些后妃姬妾。他們為了爭奪陛下的寵,還會爭鬥打鬧,有點兒事做。我又摻和不進去,像菩薩似地被供著,悶得都快發霉了。你回來了就好。以後常進宮陪我說話出遊什麼的,互相做個伴。」
阮韶失笑,「我是一介布衣,而你是皇后,哪裡能和我過從甚密?」
「就快不是了。」許書寧神秘地擠眼。
當年換質子一事,眾人私下都心知肚明,明面上卻並不提及。
可是阮韶回來的消息走露出去,明知道他是個透明人,可還是有大臣為拍皇帝馬屁,上奏請求給他封賞。
阮臻就等著這麼一出,對外宣稱阮韶當年於他有救命之恩,賜皇姓阮,封寧王,世襲罔替。
阮韶懵懂中領了旨,就這麼搖身變成了寧王。
阮韶對這些虛名並無多少概念,只知道亡母有了誥命,妹妹也得封了個郡主。連不能相認的父親都官升一品,一個弟弟還被指婚公主。
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阮韶成了寧王,有了王府,自然不便再住在宮中。
寧王府也是阮臻親自指給他的,就是阮臻自己當年的皇子府。雖不大,也不夠氣派,但是房屋精緻,園林秀美,是京城裡數一數二的好宅院。
阮韶在王府里散漫踱步,只見侍女小廝井然有序地忙碌著,見了他也無一不欠身行禮,畢恭畢敬。
阮韶當年在大庸做質子時,也沒有受過如此敬重的對待。更何況後來流落市井,在泥潭裡打滾,什麼自尊傲骨都拋棄了。
阮韶走到花園,一眼望見一棟小樓佇立於竹海之中,身子猛地一震。
「那是……」
「回王爺,那是陛下當年進京後,著人修的書閣。」王府馬總管道,「據說是仿造著當年的質子府的書閣修的,陛下說十分懷念當初苦讀發奮的時光。」
阮韶嘴角牽起一個苦笑,抬腳直直走去。
書閣和記憶中那個樓閣竟然真的相差無幾,連書本和書桌擺置的位置都差不多,筆架的筆墨,也都是當年兩人慣用的字號。
再往裡走,果真在熟悉的地方找尋到一扇小門,手輕輕一推,門就開了。
一模一樣的小巧暖亭,一模一樣的擺設,甚至連斑駁的牆面和剝落的油漆,都和記憶中一般無二。
窗外竹林茂密,風吹嘩嘩作響。
阮韶閉上眼,仿佛一下回到了七、八年前,他還是那個生活得擔驚受怕的少年。
顫抖的身子被擁住,背貼上一具溫熱的胸膛,唇吻著他的臉頰。
「怎麼了?不喜歡?」
阮韶搖頭,轉過身去,望著阮臻,然後提起衣擺就要下跪。
阮臻一把將他撈進懷裡,禁錮住,惱怒道:「以後私下相處時,不用對我行禮,你要記住了!」
「是……」阮韶沒有辯解。
阮臻抬起他的下巴,「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這裡,喜歡嗎?」
阮韶淺笑,點了點頭,「嗯,很喜歡。」
「我也喜歡。」阮臻愛意濃濃地凝視著懷裡人色若春曉的笑容,低頭吻住了他。
李橋側耳聽了聽,揮手將一干閒雜人都支開了,只和馬總管守在門外。他看了看天色,估計著今天會折騰到什麼時辰才罷休。
……
屋裡點著細香,氣味也和當年一樣。
恍惚間,阮韶似真的回到了七年前,也是在這張床榻上,和阮韶初嘗雲。雨。
兩人又害怕又激動,阮韶那時就想,劉琸真是個混蛋……
這樣渾渾噩噩不知道痴纏了多久,等到阮韶清醒過來時,人已經躺在臥室的床上了。
身體已經被打理乾淨,只是殘留的清浴還有點揮散不去。
下人擺上晚飯,說陛下已經回宮了,讓王爺好生休息,有空就進宮陪他說話。
阮韶喝著粥,心裡在苦笑。
越國的夏季炎熱且長,第一季的稻子收割的時候,朝廷傳來消息,兩國終於決定和談。
為表心意,雙方都將扣押的一些人送返回國。
於是,阿遠和阿姜也終於回到了阮韶身邊。
阮韶雖然沒有公職,這些日子裡還是儘量了解著公務,平時也能幫著阮臻打個下手,做點閒雜事。
阿遠回來後,看到皇帝和阮韶的情況,也自知自己插不進去,便自請參軍。
阮韶也覺得他還年輕,謀個功名是正事,雖然捨不得他去軍中吃苦,可也不得不同意了。
阿姜倒是留了下來,依舊貼身伺候阮韶。
阮韶有個熟人在身旁,也終於覺得自在了點。
阮臻曾問他是否想把阿姜收房,有個子嗣也好傳承香火。阮韶聽了只是一笑。
「我這樣的身子,這樣的人,何苦拖累人家姑娘。我還打算給阿姜找個好人家,把她嫁了,去享天倫之樂。」
「你這樣的身子?」阮臻緊張,「阿韶,你難道……」
「沒什麼。」阮韶搖頭,「只是沒興趣罷了。」
阮臻悽苦一笑,「都是我的錯。」
「這和你有什麼干係?」阮韶失笑。
「當年若不是將你帶走了……」怒意浮上阮臻雙目,「劉琸這廝,如果不是他射傷了你,將我們倆分離,你也不會在大庸多吃這七年的苦,也不會被糟蹋成這樣。他加諸於你身上的那些痛苦,我一定要替你報回來!」
阮韶情不自禁打了一個寒顫,臉上血色褪盡。
阮臻以為他回憶起過去情緒失控,便將他擁抱住,溫柔撫慰。
離宮回府的路上,阮韶的手探進懷裡,摸索著那把小劍,慢慢閉上了眼。
兩國和談之際,阮韶則和妹妹一起回老家給母親上墳,避開了京中各種繁雜瑣事。
仗打了數年,和談也花了兩個多月,不但商議停戰和邊界劃分,還討論通商等一系列事宜。
等到塵埃落定時,涼爽的秋意已經替代了盛暑,野地里菊花盛開,荷塘里的荷葉也有了敗落之意。
一輛官家馬車聽在京郊皇家別宛的門口,徐子攸略整衣冠,下了馬車。內監李松已經迎了出來,恭敬行禮。
「徐尚書裡面請。陛下得知您要過來,已經吩咐請你去書房等候。」
「陛下在游湖?」
李松道:「也是巧,寧王昨日回了京。陛下進入招他過來一同游湖,現在正在水榭里說話。」
徐子攸不自在地笑了笑,英俊的面容頓時有幾分落寞,「寧王這一去,可真久。」
「是。說是久沒有回故里了,就在清江住了很久。他還帶了自製的荷花香粉回來,皇后娘娘極是喜歡……呵呵,老奴多嘴了。」
「哪裡。」徐子攸道,「那寧王回來了,陛下一定很開心。」
李松頓時笑得有點曖昧。
河邊水榭旁,李橋如往常一般候在外面。他老遠見徒弟李松神色詭異地過來,問:「可是徐尚書到了?」
「正是。」李松道,「我已經將他帶去書房,茶水伺候著。陛下這裡……」
「等著吧。」李橋朝水榭望了一眼,「估摸著也快了。」
皇帝和寧王一起游湖釣魚,船才轉了一圈就回來,寧王是被皇帝抱著走進水榭里的。
小別重逢,乾柴烈火,折騰的動靜也就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