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我認不出他了。
我真的認不出他了。
綁著他的鏈條黑紅生鏽,上面沾滿了血,幾乎勒進了他的血肉里。
他受盡了刑罰,低垂著頭,一動不動,仿佛死去多時了。
牢頭潑了他一盆水。
他奮力地睜開眼睛,透過面目全非的臉,定格在我身上。
然後他嘴角動了動,聲音斷斷續續。
他在說:「不認識,我做的,都是我做的,殺了我吧。」
魏冬河其實膽子很小,但從小到大,涉及到我的事,他總會生出無限的勇氣。
如他瘸著腿,孤身來到京都尋我,見到我的那刻,哭得像個孩子。
他說:「小春,我沒用,你不在我身邊我好怕,我原本想著去衙門告知的,林子裡土匪太多,我太怕了,一不小心摔到了崖下,斷了腿……我是不是特別沒用?等我瘸著回到鎮上時,什麼都沒了。」
記憶中,我的少年,還很怕疼。
他爹打他時,他總是哭嚎得很大聲。
可如今,他遍體鱗傷,一遍又一遍地認了所有的罪。
二公子滿意了,他對那主審官道:「他認了,那便三日後處斬吧,都成這樣了,不必再用刑了。」
主審官趕忙稱是。
全程我都沒有說話,目光落在魏冬河身上,面上麻木不仁。
可他們不知,我心裡在流血流膿,從裡面崩壞,一寸一寸,潰不成軍。
張雲淮帶著我離開,轉身之際,魏冬河低下了頭,他隱約在哼一首童謠——
「……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能令金距期勝負,白羅繡衫隨軟輿。父死長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喪車。」
這首童謠我知道,是李夫子最不喜歡的一首。
當年在盛川書院,每次被他用戒尺打了,我和魏冬河總會故意氣他,當面哼這首《神雞謠》,然後撒腿就跑。
李夫子每每說我們不學好,氣得吹鬍子瞪眼。
「父死長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喪車。」
我聽到了,魏冬河在跟我告別。
他說:「小春,我要回家了。」
第28章
我身上藏了一把刀。
回去路上,我在馬車上劫持了張雲淮。
他很意外,不敢置信:「小春,我不信你真要殺我。」
語罷,我的刀割傷了他的脖子,血流一片。
他長吁了一口氣,開口道:「你爹為你定下過的婚約,是他?」
「二公子,我到今日,方明白一件事。」
「什麼?」
「人和人一樣,也不一樣。」
他不明所以,我冷冷道:「生於雲端之人,光風霽月,永遠不要指望他們去理解紮根在土裡的東西,因為他們看到的黑,永遠不會沾染在自己身上,所以冷靜,所以自持,自詡為天下公義。」
「你是天上月,我是地下泥,我們唯一相似的地方,便是互覺憐憫,鄙淺可笑。」
我搶了他的馬車,將他踹了下去。
隨後輾轉跑路,藏身一處荒野廢棄義莊,與狗兒相見。
夜深人靜,義莊鬼火重重,陰森可怖。
為了躲避追捕,我們躺在棺材裡,和死屍同睡。
狗兒比劃著名問我有什麼打算。
我將身上值錢的東西都給了他,讓他離開京都,自個兒找個地方謀生。
三日後,魏冬河會被處斬,我會出現在法場之上,面對圍觀眾人,揭露裹刀軍的真面目。
他們信也好,不信也罷。
聖上殺我也好,凌遲也罷。
後果我已經不在乎了,行至此路,山窮水盡,我盡力了。
我孫雲春,對得起我爹,也對得起我阿姐,對得起青石鎮的每一個亡魂。
第29章
魏冬河死了。
我沒有等來三日後的處斬,那日我同張雲淮前腳離開,後腳他便死在了牢獄之中。
他撐不住了,真的回了家,沒有等我。
狗兒的眼淚不斷落下,比劃著名問我為什麼不哭。
我摸了摸他的頭,只道:「你好好活。」
我離開了義莊,在岸樁河頭,等了安懷瑾數日。
他就要離京了,貶職到京都之外赴任。
我也上了那艘船,躲藏在船艙。
天漸黑的時候,他回了房。
我踹開了他的門,又關上,一步步逼近。
我問他,你還記得我姐姐孫秋月嗎?
他慌了,連連後退,躲避著我:「謀害朝廷命官是死罪!你莫要再錯了。」
他以為我不知道,那年裹刀軍入城,在石頭巷殺人時,他為了保命,驚懼地告訴那幫人,這裡住的都是窮人家,沒有餘糧。
橋東桂子巷商戶多,還有一家米鋪。
同為青石鎮存活下來的人,我本以為自己可以不計較的。
可他利慾薰心,逮著機會往上爬,竟投靠了忠勇侯,自告奮勇地來抓我們這些故人。
也罷,他本就是自私涼薄之人,從未將我們當做故人。
那我便不必客氣了。
讀書人到底弱了一些,我將他踹翻在地,狠狠踩著,舉刀一下下貫穿他的身體。
血滲透在甲板,也滲透在我手上、臉上。
「你自幼在青石鎮長大,夫子有沒有告訴你,君子死節,不為苟生?」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百川東到海,何日復西歸。」
「你讀的書應教你做賢者,而不是小人,君子懷瑾握瑜,你怎配得上這個名字?」
他瞪大了眼睛,驚懼著倒在血泊之中,像一條殘喘的魚。
我給了他最後一刀。
「我姐姐喜歡你呢,我送你去見她。」
第30章
天亮了。
殺了安懷瑾之後,我便跳了江。
游到岸邊,已經費盡了我全部的力氣。
自知曉魏冬河死後,我再未吃過東西。
此刻飢腸轆轆,餓得厲害。
我像個落魄的逃荒者,甚至不必喬裝打扮,蹭了滿臉的泥,衣服糊在身上,頭髮亂糟糟,骯髒不堪。
我要回京都。
忠勇侯蔣文祿,他得死。
我太餓了,要吃東西,京郊入城時,在一賣包子的攤位上抓了個剛出鍋的。
攤販氣急敗壞,追著我要打。
我跑得快,氣喘吁吁,躲到了犄角旮旯處,咬上一口,被燙得眼淚流了出來。
京郊莫名多了很多人,城門很多守衛。
不多時,有大軍入城,隊伍浩蕩。
圍觀人群說,是開州來的。
四省通衢的開州,土匪泛濫,兇殘無比,一向殺人不眨眼。
他們占據天時地利,狡猾無比,連朝廷的官驛都敢截殺。
但近兩年,那幫土匪頭子消停了。
天子換了人,土匪頭子也換了人。
那人叫晁嘉南,人稱晁三爺。
他站穩腳跟之後,統領了整個黑嶺的土匪,然後做了件頭等大事——歸順朝廷。
皇帝得知此事,欣慰得站了起來,連連稱好,人還未到京中,聖旨半路就封了個晁都尉。
四年後,我與晁嘉南的初次相見,他騎在高高的馬背上,旗幟招展,面容堅毅,身後是大批人馬。
而我蜷在城牆根,滾熱的那口包子含在嘴裡,忘了咽。
他比從前粗糙了。
記憶中總是懶洋洋的那張臉,眉眼無疑是硬朗的,濃黑的劍眉下,鼻樑高挺,薄唇微抿,眸子寒星一般……看上去明明沒什麼大變化,卻又顯得那般滄桑。
也是,他本就年長我八歲,一路廝殺過來,歷盡滄桑,到了這個年齡可不是成了老男人?
很奇怪,他來之前,我像一個瀕死的溺水者,一隻腳已經踩到了地獄,無所顧忌,喉管即將被勒斷一般。
可這一刻,我哽咽著站起來,拼盡了全力想要走向他。
晁嘉南,你怎麼才來?
你來晚了,魏冬河死了。
若是你在,定有辦法救他的,對不對?
你在青石鎮時,連縣老爺都要給你面子的。
我知道,你總是很厲害的。
我不會錯,我爹也不會錯,孫大貴一向說你,有情有義。
……
他沒有看到我,也沒有聽到我的喊聲。
在我即將穿過人群之時,冷不丁地被人打暈了。
醒來的時候,便已經身在御史府。
二公子張雲淮靜靜地看著我,笑了笑:「小春,再不老實,我可真生氣了。」
他又將我關了起來,說要擇良辰吉日,納我為妾。
第31章
晁嘉南近來一定很忙。
忙著封官、開府,各方拜帖,絡繹不絕。
京都是這樣的。
他如今是朝廷新貴晁都尉,天子愛重的臣子。
我想見他,總是有機會的。
一個月後,他赴了張御史府上的宴。
姨母說:「真是奇怪,給他下請帖的不計其數,他偏就先來了御史府。」<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真的認不出他了。
綁著他的鏈條黑紅生鏽,上面沾滿了血,幾乎勒進了他的血肉里。
他受盡了刑罰,低垂著頭,一動不動,仿佛死去多時了。
牢頭潑了他一盆水。
他奮力地睜開眼睛,透過面目全非的臉,定格在我身上。
然後他嘴角動了動,聲音斷斷續續。
他在說:「不認識,我做的,都是我做的,殺了我吧。」
魏冬河其實膽子很小,但從小到大,涉及到我的事,他總會生出無限的勇氣。
如他瘸著腿,孤身來到京都尋我,見到我的那刻,哭得像個孩子。
他說:「小春,我沒用,你不在我身邊我好怕,我原本想著去衙門告知的,林子裡土匪太多,我太怕了,一不小心摔到了崖下,斷了腿……我是不是特別沒用?等我瘸著回到鎮上時,什麼都沒了。」
記憶中,我的少年,還很怕疼。
他爹打他時,他總是哭嚎得很大聲。
可如今,他遍體鱗傷,一遍又一遍地認了所有的罪。
二公子滿意了,他對那主審官道:「他認了,那便三日後處斬吧,都成這樣了,不必再用刑了。」
主審官趕忙稱是。
全程我都沒有說話,目光落在魏冬河身上,面上麻木不仁。
可他們不知,我心裡在流血流膿,從裡面崩壞,一寸一寸,潰不成軍。
張雲淮帶著我離開,轉身之際,魏冬河低下了頭,他隱約在哼一首童謠——
「……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能令金距期勝負,白羅繡衫隨軟輿。父死長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喪車。」
這首童謠我知道,是李夫子最不喜歡的一首。
當年在盛川書院,每次被他用戒尺打了,我和魏冬河總會故意氣他,當面哼這首《神雞謠》,然後撒腿就跑。
李夫子每每說我們不學好,氣得吹鬍子瞪眼。
「父死長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喪車。」
我聽到了,魏冬河在跟我告別。
他說:「小春,我要回家了。」
第28章
我身上藏了一把刀。
回去路上,我在馬車上劫持了張雲淮。
他很意外,不敢置信:「小春,我不信你真要殺我。」
語罷,我的刀割傷了他的脖子,血流一片。
他長吁了一口氣,開口道:「你爹為你定下過的婚約,是他?」
「二公子,我到今日,方明白一件事。」
「什麼?」
「人和人一樣,也不一樣。」
他不明所以,我冷冷道:「生於雲端之人,光風霽月,永遠不要指望他們去理解紮根在土裡的東西,因為他們看到的黑,永遠不會沾染在自己身上,所以冷靜,所以自持,自詡為天下公義。」
「你是天上月,我是地下泥,我們唯一相似的地方,便是互覺憐憫,鄙淺可笑。」
我搶了他的馬車,將他踹了下去。
隨後輾轉跑路,藏身一處荒野廢棄義莊,與狗兒相見。
夜深人靜,義莊鬼火重重,陰森可怖。
為了躲避追捕,我們躺在棺材裡,和死屍同睡。
狗兒比劃著名問我有什麼打算。
我將身上值錢的東西都給了他,讓他離開京都,自個兒找個地方謀生。
三日後,魏冬河會被處斬,我會出現在法場之上,面對圍觀眾人,揭露裹刀軍的真面目。
他們信也好,不信也罷。
聖上殺我也好,凌遲也罷。
後果我已經不在乎了,行至此路,山窮水盡,我盡力了。
我孫雲春,對得起我爹,也對得起我阿姐,對得起青石鎮的每一個亡魂。
第29章
魏冬河死了。
我沒有等來三日後的處斬,那日我同張雲淮前腳離開,後腳他便死在了牢獄之中。
他撐不住了,真的回了家,沒有等我。
狗兒的眼淚不斷落下,比劃著名問我為什麼不哭。
我摸了摸他的頭,只道:「你好好活。」
我離開了義莊,在岸樁河頭,等了安懷瑾數日。
他就要離京了,貶職到京都之外赴任。
我也上了那艘船,躲藏在船艙。
天漸黑的時候,他回了房。
我踹開了他的門,又關上,一步步逼近。
我問他,你還記得我姐姐孫秋月嗎?
他慌了,連連後退,躲避著我:「謀害朝廷命官是死罪!你莫要再錯了。」
他以為我不知道,那年裹刀軍入城,在石頭巷殺人時,他為了保命,驚懼地告訴那幫人,這裡住的都是窮人家,沒有餘糧。
橋東桂子巷商戶多,還有一家米鋪。
同為青石鎮存活下來的人,我本以為自己可以不計較的。
可他利慾薰心,逮著機會往上爬,竟投靠了忠勇侯,自告奮勇地來抓我們這些故人。
也罷,他本就是自私涼薄之人,從未將我們當做故人。
那我便不必客氣了。
讀書人到底弱了一些,我將他踹翻在地,狠狠踩著,舉刀一下下貫穿他的身體。
血滲透在甲板,也滲透在我手上、臉上。
「你自幼在青石鎮長大,夫子有沒有告訴你,君子死節,不為苟生?」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百川東到海,何日復西歸。」
「你讀的書應教你做賢者,而不是小人,君子懷瑾握瑜,你怎配得上這個名字?」
他瞪大了眼睛,驚懼著倒在血泊之中,像一條殘喘的魚。
我給了他最後一刀。
「我姐姐喜歡你呢,我送你去見她。」
第30章
天亮了。
殺了安懷瑾之後,我便跳了江。
游到岸邊,已經費盡了我全部的力氣。
自知曉魏冬河死後,我再未吃過東西。
此刻飢腸轆轆,餓得厲害。
我像個落魄的逃荒者,甚至不必喬裝打扮,蹭了滿臉的泥,衣服糊在身上,頭髮亂糟糟,骯髒不堪。
我要回京都。
忠勇侯蔣文祿,他得死。
我太餓了,要吃東西,京郊入城時,在一賣包子的攤位上抓了個剛出鍋的。
攤販氣急敗壞,追著我要打。
我跑得快,氣喘吁吁,躲到了犄角旮旯處,咬上一口,被燙得眼淚流了出來。
京郊莫名多了很多人,城門很多守衛。
不多時,有大軍入城,隊伍浩蕩。
圍觀人群說,是開州來的。
四省通衢的開州,土匪泛濫,兇殘無比,一向殺人不眨眼。
他們占據天時地利,狡猾無比,連朝廷的官驛都敢截殺。
但近兩年,那幫土匪頭子消停了。
天子換了人,土匪頭子也換了人。
那人叫晁嘉南,人稱晁三爺。
他站穩腳跟之後,統領了整個黑嶺的土匪,然後做了件頭等大事——歸順朝廷。
皇帝得知此事,欣慰得站了起來,連連稱好,人還未到京中,聖旨半路就封了個晁都尉。
四年後,我與晁嘉南的初次相見,他騎在高高的馬背上,旗幟招展,面容堅毅,身後是大批人馬。
而我蜷在城牆根,滾熱的那口包子含在嘴裡,忘了咽。
他比從前粗糙了。
記憶中總是懶洋洋的那張臉,眉眼無疑是硬朗的,濃黑的劍眉下,鼻樑高挺,薄唇微抿,眸子寒星一般……看上去明明沒什麼大變化,卻又顯得那般滄桑。
也是,他本就年長我八歲,一路廝殺過來,歷盡滄桑,到了這個年齡可不是成了老男人?
很奇怪,他來之前,我像一個瀕死的溺水者,一隻腳已經踩到了地獄,無所顧忌,喉管即將被勒斷一般。
可這一刻,我哽咽著站起來,拼盡了全力想要走向他。
晁嘉南,你怎麼才來?
你來晚了,魏冬河死了。
若是你在,定有辦法救他的,對不對?
你在青石鎮時,連縣老爺都要給你面子的。
我知道,你總是很厲害的。
我不會錯,我爹也不會錯,孫大貴一向說你,有情有義。
……
他沒有看到我,也沒有聽到我的喊聲。
在我即將穿過人群之時,冷不丁地被人打暈了。
醒來的時候,便已經身在御史府。
二公子張雲淮靜靜地看著我,笑了笑:「小春,再不老實,我可真生氣了。」
他又將我關了起來,說要擇良辰吉日,納我為妾。
第31章
晁嘉南近來一定很忙。
忙著封官、開府,各方拜帖,絡繹不絕。
京都是這樣的。
他如今是朝廷新貴晁都尉,天子愛重的臣子。
我想見他,總是有機會的。
一個月後,他赴了張御史府上的宴。
姨母說:「真是奇怪,給他下請帖的不計其數,他偏就先來了御史府。」<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