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袁淮不走,試探著,「明天初一了。」
李靜水恍然大悟,「要跟同學出去玩吧?抽屜里有錢,你拿去用。」
袁淮眉頭就皺起來,「沒約同學……要不咱倆出去轉轉?」
李靜水手裡的筷子一頓,這一鍋丸子就炸得有些焦底了,他趕緊拿笊籬撈出來晾著,關了火,又蓋上油鍋,最後輕輕點了點頭。
他吞下了那句叫上吳宇一起的話,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覺得說出來袁淮肯定要不高興的。
袁淮眉梢眼角就飛揚起來,把蘋果往肩頭一扛轉身回屋,「你不是要給吳宇哥送東西嗎?收拾吧,我跟你一起去。」
雪落住了,地上打滑,袁淮就沒騎車子,倆人坐公交車跨了半個城區去找吳宇。
城市銀裝素裹,連老城區未拆遷的地界,都因為這一場皚皚大雪舊貌變新顏,一改破舊陳腐,顯出了文藝范兒,有不少穿著漢服的女生專門過來取景拍照。
吳宇早把行李收拾好了,只等著要跟李靜水告別,他準備去吳斐那邊跟老媽過年,國人念舊,再重的心結,到了這種特殊的需要闔家團圓的日子,都會暫時放下。
屋子很小,吳斐跟袁淮兩個大高個,瞬間把房間擠得轉不開腳,好像天花板都跟著矮了一截子。
倆人對視一眼,立刻默契地出去了,讓兩個男閨蜜自己依依不捨去吧。
吳宇也給李靜水備了年貨,是一罐子自己做得牛肉醬,特意沒有放辣椒,他還給李靜水塞了個紅包,「這個給袁淮的,我怕他不要,過年了,給他壓壓歲。」
紅包很薄,單純是個心意,李靜水替袁淮道了謝。
吳宇又叮囑他,「我弟高考那會兒,看什麼都不順眼,亂發脾氣……袁淮要是有什麼彆扭不對勁兒的,你就避著點兒。」
李靜水就笑了,「袁淮不會,他挺乖的,不要我操心。」
挺乖的?吳宇簡直要嘆氣了,李靜水一個對別人情緒這麼敏感的人,怎麼就一點兒也揣摩不透袁淮的黏糊勁兒呢?
再直白的話不能說了,袁淮至少比那時候的吳斐要沉得住氣,可過於沉得住氣了,就讓吳斐覺得更危險,不知道到底在憋什麼主意。
他倆在屋裡竊竊私語,外面站著的兩個人並排抽菸,袁淮接的時候還心虛地瞟一眼後頭,生怕李靜水忽然出來瞧見了。
袁淮已經學會了過肺,尼古丁瞬間喚醒了大腦,他沒有菸癮,但心裡藏著事兒的時候,吳斐遞煙,他也不拒絕。
「真夠慫的。」吳斐一語雙關。
袁淮難得沒回嘴。
因為吳宇和吳斐這樣針尖對麥芒,居然也令他有些羨慕,他們之間有斬不斷的關係,不像他和李靜水,只是被袁偉留下的那句遺願強行拴在一起,距離高考越近,他就越發焦躁,李靜水已經快要履行完「義務」了,快把他「撫養成人」告別監護人的身份了,他怕留不住這個人,也很怕留下人卻得不到想要的結局,李靜水還能有多少個這樣青春少艾的四年?
他的自私和自我獻祭精神懸鼓待椎,難分勝負,所以這半年也是他給自己的緩刑期,他們之間類似於親情的相處就成了一截旖旎的遮羞布,讓袁淮小心翼翼地一步步試探著李靜水,不敢逾矩太過,怕給人嚇跑了無法收場,他忍著草葉出芽一樣酥癢的情緒,飽受折磨,又沉醉其中。
除夕當晚,他們守夜守到春節聯歡晚會結束,等李谷一的難忘今宵唱響,李靜水才依依不捨地關了電腦。
他們依舊接了袁偉回家過年,事往日遷,心中的傷痛也起了一層足夠對抗悲傷的硬疤硬繭,只要沒人刻意撕開,似乎也能安然度日了。
比如李靜水,他沒再沉鬱一宿,而是被小品里某些爛大街的網梗逗笑,平時壓根沒有上網衝浪的習慣。
袁淮就在旁邊剝核桃、剝花生、剝橘子,自己吃,也餵給李靜水,李靜水有時候會接過去,有時候看得投入沒察覺,就被袁淮遞到了嘴邊,他咬橘子瓣兒時嘴唇擦過袁淮的指尖,就留下一道綿亘的電流,從指尖一直走到袁淮的心口。
李靜水對別人的觸碰避之唯恐不及,哪怕跟吳宇久別重逢非常激動也沒有什麼擁抱握手之類的親昵行為,就連當初袁偉抱他親他,他也時不時要渾身僵硬,唯獨袁淮,他不設防,同床共枕好幾年,又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少年,除了介懷自己同性戀的身份,沒赤/身裸/體一起洗過澡,別的都再熟悉不過了。
也正是因為太習慣了,就沒意識到這些細枝末節的區別對待。
節目切了場外鏡頭,煙花炸開一片璀璨的光點,又完全黑了下去,袁淮趁黑捏了一瓣橘子放入口中,嘴唇輕吮了一下那道殘留的溫度,把心跳連同甘甜的汁水一起咽下去。
李靜水低頭逗貓,脖子彎出秀美的弧度,對此毫無所覺。
年初一這天,天公作美,連綿幾日的雪終於停了,天藍得像抹出來的濃郁顏料畫,陽光照在層層疊鋪的雪被上,漫射出細碎的金光,袁淮也不知道是讓比平時亮了好幾倍的天光晃醒的,還是讓走道里的早飯香氣叫醒的,失眠到三點多,腦瓜子還有些嗡嗡。
袁淮撐起身子,發現枕邊放了三個紅包,樣式大小都不同,他往年也收李靜水的壓歲錢,可沒這個待遇,一口氣給三個。
他不免就咯噔一下,臉色都變了,懷疑李靜水這是要提前預支結算了,給三年什麼意思?怎麼不把未來四五十年的一起給了算了。
「醒了?正準備叫你呢。」李靜水打起門帘進屋,冬天為了保暖,掛了個厚重的棉花帘子,沉甸甸得掀起來費勁兒,他捧著新鮮出爐的一蒸籠蝦仁燒賣騰不開手,就拿腿擋著門帘放蘋果進來,蘋果一癲一拐地蹭掉了爪子上沾的雪印子,又舔了幾下收拾利索,這才一溜煙兒飛奔回貓窩臥下,跟李靜水一樣,好乾淨。
袁淮不吭氣,氣壓有點兒低。
「還沒睡醒呀,」李靜水就笑著湊過來,聲音軟軟的,「新年好,祝你新年快樂,今年也拿好成績。」
袁淮立刻一敗塗地,老老實實地回話,「新年好……」
可眼神還在那幾個紅包上打轉。
李靜水跟會讀心術一樣,坐在床邊給他一個一個擺開,「這是我給你的,這是吳宇給你的,這個……是我媽給你的。」
他前兩天又回了趟老家,袁淮是知道的,李靜水陪著老媽在縣城逛了半天,送她一身不算貴的羽絨服,只能以這樣的方式聊表孝心,算是母子倆提前過了年。
李靜水媽媽鬢邊的白髮和眼角的皺紋又多了一些,人也跟著慈祥軟和了,再不避諱提到袁淮,給李靜水派紅包的時候,甚至連帶著給了袁淮的,「那孩子要高考了吧?學習還是那麼好麼?這個你帶給他。」
李靜水的眼圈登時就紅了,「媽……」
李靜水媽媽沒說什麼,默默給兒子夾了一筷子魚肉,她是個傳統又溫柔的女性,能做到這個份兒上,不是她已經敞開懷抱接受了李靜水的性向和離經叛道的行為,而是她愛這個兒子,也為之前的刻意忽視深感虧欠,願意最大程度地尊重和理解他。
袁淮看著那個紅包,仿佛有萬金重,都覺得無從下手,問心有愧……因為他惦記人家兒子,不想讓人走了。
李靜水催他,「不是要出去逛嗎?快起快起,咱們先去城隍廟,給文殊菩薩敬香去。」
第84章 糖葫蘆
本市的這處城隍廟位於市中心,跟另兩處標的建築鐘鼓樓一起,撐起了東西南北四處內城門的古街,自成一片人流如織、繁華擁塞的火爆商圈。
大年初一,地鐵限流也擋不住洶湧的人潮,李靜水兩隻腳都要擠得騰空了,讓袁淮側身用力一拽,擋在了身體和拐角形成的三角區內,終於能費勁地喘一口氣。
他穿著厚實的棉服,圍了條駝色長圍巾,額頭和鼻尖上都是熱出來的汗,越發顯得唇紅齒白,比袁淮看著更像個學生。
袁淮心隨意動,後面的人擠他,他就就勢往前挪了幾寸,下巴頜幾乎挨著李靜水的耳朵,鼻息里都是李靜水身上淡淡的好聞的氣息。
再放肆他就不敢了,緊張得呼吸都放慢了節奏。
這姿勢跟擁抱差不多,太近太曖昧了,李靜水頓時彆扭起來,恨不得把自己在車廂上靠成一張薄薄的紙,好給袁淮多騰出點兒地方。
袁淮也看出李靜水不自在,微微向後仰著頭,扯出一截子安全距離,腳底生根,任由後面的人推著搡著也不動了。
還好地鐵很快到站,有袁淮這個大高個在前面開路,李靜水緊跟其後,勉強把自己從那個沙丁魚罐頭似的車廂里拔了出來。
出站口走一段就是城隍廟,大牌坊朝南臨街,十足顯眼,檐下斗拱層層向外挑出,屋頂綠色的瓦片全讓雪埋了,只露出兩邊翹起的尖角。
從大牌坊到入口的文殊菩薩大殿將近百米的通道里擠滿了學生和家長,塞不進去都要溢進兩側的古玩雜貨商鋪了,袁淮看著就頭大,「算了吧,人也太多了。」
李靜水恍然大悟,「要跟同學出去玩吧?抽屜里有錢,你拿去用。」
袁淮眉頭就皺起來,「沒約同學……要不咱倆出去轉轉?」
李靜水手裡的筷子一頓,這一鍋丸子就炸得有些焦底了,他趕緊拿笊籬撈出來晾著,關了火,又蓋上油鍋,最後輕輕點了點頭。
他吞下了那句叫上吳宇一起的話,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覺得說出來袁淮肯定要不高興的。
袁淮眉梢眼角就飛揚起來,把蘋果往肩頭一扛轉身回屋,「你不是要給吳宇哥送東西嗎?收拾吧,我跟你一起去。」
雪落住了,地上打滑,袁淮就沒騎車子,倆人坐公交車跨了半個城區去找吳宇。
城市銀裝素裹,連老城區未拆遷的地界,都因為這一場皚皚大雪舊貌變新顏,一改破舊陳腐,顯出了文藝范兒,有不少穿著漢服的女生專門過來取景拍照。
吳宇早把行李收拾好了,只等著要跟李靜水告別,他準備去吳斐那邊跟老媽過年,國人念舊,再重的心結,到了這種特殊的需要闔家團圓的日子,都會暫時放下。
屋子很小,吳斐跟袁淮兩個大高個,瞬間把房間擠得轉不開腳,好像天花板都跟著矮了一截子。
倆人對視一眼,立刻默契地出去了,讓兩個男閨蜜自己依依不捨去吧。
吳宇也給李靜水備了年貨,是一罐子自己做得牛肉醬,特意沒有放辣椒,他還給李靜水塞了個紅包,「這個給袁淮的,我怕他不要,過年了,給他壓壓歲。」
紅包很薄,單純是個心意,李靜水替袁淮道了謝。
吳宇又叮囑他,「我弟高考那會兒,看什麼都不順眼,亂發脾氣……袁淮要是有什麼彆扭不對勁兒的,你就避著點兒。」
李靜水就笑了,「袁淮不會,他挺乖的,不要我操心。」
挺乖的?吳宇簡直要嘆氣了,李靜水一個對別人情緒這麼敏感的人,怎麼就一點兒也揣摩不透袁淮的黏糊勁兒呢?
再直白的話不能說了,袁淮至少比那時候的吳斐要沉得住氣,可過於沉得住氣了,就讓吳斐覺得更危險,不知道到底在憋什麼主意。
他倆在屋裡竊竊私語,外面站著的兩個人並排抽菸,袁淮接的時候還心虛地瞟一眼後頭,生怕李靜水忽然出來瞧見了。
袁淮已經學會了過肺,尼古丁瞬間喚醒了大腦,他沒有菸癮,但心裡藏著事兒的時候,吳斐遞煙,他也不拒絕。
「真夠慫的。」吳斐一語雙關。
袁淮難得沒回嘴。
因為吳宇和吳斐這樣針尖對麥芒,居然也令他有些羨慕,他們之間有斬不斷的關係,不像他和李靜水,只是被袁偉留下的那句遺願強行拴在一起,距離高考越近,他就越發焦躁,李靜水已經快要履行完「義務」了,快把他「撫養成人」告別監護人的身份了,他怕留不住這個人,也很怕留下人卻得不到想要的結局,李靜水還能有多少個這樣青春少艾的四年?
他的自私和自我獻祭精神懸鼓待椎,難分勝負,所以這半年也是他給自己的緩刑期,他們之間類似於親情的相處就成了一截旖旎的遮羞布,讓袁淮小心翼翼地一步步試探著李靜水,不敢逾矩太過,怕給人嚇跑了無法收場,他忍著草葉出芽一樣酥癢的情緒,飽受折磨,又沉醉其中。
除夕當晚,他們守夜守到春節聯歡晚會結束,等李谷一的難忘今宵唱響,李靜水才依依不捨地關了電腦。
他們依舊接了袁偉回家過年,事往日遷,心中的傷痛也起了一層足夠對抗悲傷的硬疤硬繭,只要沒人刻意撕開,似乎也能安然度日了。
比如李靜水,他沒再沉鬱一宿,而是被小品里某些爛大街的網梗逗笑,平時壓根沒有上網衝浪的習慣。
袁淮就在旁邊剝核桃、剝花生、剝橘子,自己吃,也餵給李靜水,李靜水有時候會接過去,有時候看得投入沒察覺,就被袁淮遞到了嘴邊,他咬橘子瓣兒時嘴唇擦過袁淮的指尖,就留下一道綿亘的電流,從指尖一直走到袁淮的心口。
李靜水對別人的觸碰避之唯恐不及,哪怕跟吳宇久別重逢非常激動也沒有什麼擁抱握手之類的親昵行為,就連當初袁偉抱他親他,他也時不時要渾身僵硬,唯獨袁淮,他不設防,同床共枕好幾年,又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少年,除了介懷自己同性戀的身份,沒赤/身裸/體一起洗過澡,別的都再熟悉不過了。
也正是因為太習慣了,就沒意識到這些細枝末節的區別對待。
節目切了場外鏡頭,煙花炸開一片璀璨的光點,又完全黑了下去,袁淮趁黑捏了一瓣橘子放入口中,嘴唇輕吮了一下那道殘留的溫度,把心跳連同甘甜的汁水一起咽下去。
李靜水低頭逗貓,脖子彎出秀美的弧度,對此毫無所覺。
年初一這天,天公作美,連綿幾日的雪終於停了,天藍得像抹出來的濃郁顏料畫,陽光照在層層疊鋪的雪被上,漫射出細碎的金光,袁淮也不知道是讓比平時亮了好幾倍的天光晃醒的,還是讓走道里的早飯香氣叫醒的,失眠到三點多,腦瓜子還有些嗡嗡。
袁淮撐起身子,發現枕邊放了三個紅包,樣式大小都不同,他往年也收李靜水的壓歲錢,可沒這個待遇,一口氣給三個。
他不免就咯噔一下,臉色都變了,懷疑李靜水這是要提前預支結算了,給三年什麼意思?怎麼不把未來四五十年的一起給了算了。
「醒了?正準備叫你呢。」李靜水打起門帘進屋,冬天為了保暖,掛了個厚重的棉花帘子,沉甸甸得掀起來費勁兒,他捧著新鮮出爐的一蒸籠蝦仁燒賣騰不開手,就拿腿擋著門帘放蘋果進來,蘋果一癲一拐地蹭掉了爪子上沾的雪印子,又舔了幾下收拾利索,這才一溜煙兒飛奔回貓窩臥下,跟李靜水一樣,好乾淨。
袁淮不吭氣,氣壓有點兒低。
「還沒睡醒呀,」李靜水就笑著湊過來,聲音軟軟的,「新年好,祝你新年快樂,今年也拿好成績。」
袁淮立刻一敗塗地,老老實實地回話,「新年好……」
可眼神還在那幾個紅包上打轉。
李靜水跟會讀心術一樣,坐在床邊給他一個一個擺開,「這是我給你的,這是吳宇給你的,這個……是我媽給你的。」
他前兩天又回了趟老家,袁淮是知道的,李靜水陪著老媽在縣城逛了半天,送她一身不算貴的羽絨服,只能以這樣的方式聊表孝心,算是母子倆提前過了年。
李靜水媽媽鬢邊的白髮和眼角的皺紋又多了一些,人也跟著慈祥軟和了,再不避諱提到袁淮,給李靜水派紅包的時候,甚至連帶著給了袁淮的,「那孩子要高考了吧?學習還是那麼好麼?這個你帶給他。」
李靜水的眼圈登時就紅了,「媽……」
李靜水媽媽沒說什麼,默默給兒子夾了一筷子魚肉,她是個傳統又溫柔的女性,能做到這個份兒上,不是她已經敞開懷抱接受了李靜水的性向和離經叛道的行為,而是她愛這個兒子,也為之前的刻意忽視深感虧欠,願意最大程度地尊重和理解他。
袁淮看著那個紅包,仿佛有萬金重,都覺得無從下手,問心有愧……因為他惦記人家兒子,不想讓人走了。
李靜水催他,「不是要出去逛嗎?快起快起,咱們先去城隍廟,給文殊菩薩敬香去。」
第84章 糖葫蘆
本市的這處城隍廟位於市中心,跟另兩處標的建築鐘鼓樓一起,撐起了東西南北四處內城門的古街,自成一片人流如織、繁華擁塞的火爆商圈。
大年初一,地鐵限流也擋不住洶湧的人潮,李靜水兩隻腳都要擠得騰空了,讓袁淮側身用力一拽,擋在了身體和拐角形成的三角區內,終於能費勁地喘一口氣。
他穿著厚實的棉服,圍了條駝色長圍巾,額頭和鼻尖上都是熱出來的汗,越發顯得唇紅齒白,比袁淮看著更像個學生。
袁淮心隨意動,後面的人擠他,他就就勢往前挪了幾寸,下巴頜幾乎挨著李靜水的耳朵,鼻息里都是李靜水身上淡淡的好聞的氣息。
再放肆他就不敢了,緊張得呼吸都放慢了節奏。
這姿勢跟擁抱差不多,太近太曖昧了,李靜水頓時彆扭起來,恨不得把自己在車廂上靠成一張薄薄的紙,好給袁淮多騰出點兒地方。
袁淮也看出李靜水不自在,微微向後仰著頭,扯出一截子安全距離,腳底生根,任由後面的人推著搡著也不動了。
還好地鐵很快到站,有袁淮這個大高個在前面開路,李靜水緊跟其後,勉強把自己從那個沙丁魚罐頭似的車廂里拔了出來。
出站口走一段就是城隍廟,大牌坊朝南臨街,十足顯眼,檐下斗拱層層向外挑出,屋頂綠色的瓦片全讓雪埋了,只露出兩邊翹起的尖角。
從大牌坊到入口的文殊菩薩大殿將近百米的通道里擠滿了學生和家長,塞不進去都要溢進兩側的古玩雜貨商鋪了,袁淮看著就頭大,「算了吧,人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