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陛下,」姚月娥沒有搭理嚴含章,而是徑直朝永豐帝拜到,「民女從葉少卿處得知,迄今為止,閩南路貪墨一案的證據都是來自閩南路的官員,也就是主犯。可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在場的各位大人們,何不見見真正的苦主,聽聽他們的聲音呢?」

  一席話像冷水進了滾油,原本寂靜的公堂霎時躁動起來。

  嚴含章面如死灰,難以置信地問姚月娥到,「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姚月娥從袖中摸出一卷厚厚麻紙,擲地有聲地道:「閩南路六州四十七縣,受害百姓數以萬計,民女手上是他們每一人的畫押陳情,請皇上過目。」

  「姚月娥!」嚴含章冷笑開口,「你不會以為隨便弄來這麼個冒名頂替的萬人陳情書,就能迷惑眾人,混淆視聽了吧?」

  「哦?」姚月娥轉身,平靜地望他,「既如此,那嚴大人不如親自聽聽他們到底怎麼說。」

  嚴含章心頭一沉,只見姚月娥凜然叩首道:「閩南路四十七縣,共有上京人數一百三十四名,他們如今都在門外候著,請皇上為他們作主!」

  「請皇上為草民作主!」

  請願之聲撼天動地。

  儀門洞開,燈燭大照,罡風席捲著紛揚的飛雪從外面灌進來,天地肅靜而蒼茫。

  朱漆的廣門外,黑壓壓的人群聞聲而跪,從御座上看去,一眼望不到盡頭。

  嚴含章冷笑,卻也不得不承認,這一招釜底抽薪用得實在漂亮。

  倘若葉夷簡糾結的是朝中官員勸諫,他還能給按上個結黨營私、犯上逼宮的罪名,可偏偏是百姓上書陳情……

  新政和北伐如今還需要民意的支持,永豐帝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跟民意對著來。

  雪無聲地下著,堂內堂外皆是一片肅殺。

  微涼的手掌在廣袖下緊握,既然永豐帝不殺封令鐸,那這件事,只能他自己來做了。

  上京的這場雪,從大寒一直下到了除夕。

  三司會審上演的那場萬民請命,讓永豐帝答應徹查此案,也等同於答應了無限期延後審理,嚴含章一派很難再拿此做什麼文章。

  大雪封山的凜冬,姚月娥和葉夷簡驅車百里回了閩南,其中伸出援手的不僅有上京受益於市易法取消的商戶、受姚月娥提攜的匠人、還有在淺渚埠與她分別的薛清。

  一直等到京城裡封令鐸的案子平息,閩南路的鄉親被安排平安返鄉,薛家才收到了薛清於桐柏山失蹤的消息。

  龐大家產一朝沒了家主,封家所有但凡能沾上邊的旁支都聞風而動,想要爭奪下哪怕是一分一厘的產業。

  偶有時候,姚月娥也會為了薛家的現狀惋惜,可是只要想到薛清如今已經恢復了女子身份,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她便由衷地替她感到高興。

  三十的夜,雪下得丟棉扯絮,葉夷簡和封令菀為著封令鐸的事仍在奔波,今晚的夜飯只有姚月娥和鋪子上的夥計一起。

  好在食物很是豐盛,大家都是天南地北地聚到上京,也都各自拿出了自己的家鄉菜手藝,你一道我一道,不知不覺就湊了滿滿的一桌。

  可惜沒有封令鐸在,再熱鬧的場面都讓人覺得落寞。

  「上菜咯!上菜咯!」

  齊猛歡天喜地地嚷著,擺上一盤盤珍饈。

  暖爐熱烘烘地燒著,大家很快圍坐下來,鋪子上都是些頂熟悉的人,沒那麼多講究,簡單祝酒之後,大家便開懷吃喝到了一處。

  「師傅,」齊猛往她碗裡夾了塊酥骨魚,「您吃這個。」

  姚月娥笑笑,卻依舊是沒有什麼胃口,她不知永豐帝要將封令鐸軟禁多久,倘若局勢一直這麼僵持下去,她不一定能用民意再救他第二次。

  風雪中,傳來一陣縹緲的「篤篤」,像有人敲響了鋪子的板門。

  姚月娥一怔,回頭撞上齊猛同樣驚異的眼神。正當兩人遲疑著要不要去看看,門外又傳來一陣同樣的響動。

  姚月娥隨齊猛一道,起身去開了門。

  屋檐下的燈籠昏黃,在風雪裡被吹得晃蕩,火光在頭頂打了個旋兒,映出下面那個許久未見過的人——竟然是封夫人。

  封令鐸與家裡鬧翻的事,姚月娥和齊猛都是知道的,都說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短暫怔愣過後,齊猛搶先擋在姚月娥身前,作勢就要將面前的板門叩上。

  風雪之中,姚月娥聽見她顫抖著喚他一句「姚師傅」。

  是「姚師傅」,不是生疏輕蔑的「姚氏」,腳步忽然就頓住了。

  念及過去種種,封夫人到底有些赧然。她喚了身後的人,劉嬤嬤上前來,將食盒裡裝著的一條鯉魚遞了上來。

  在大昭,鯉魚是好運和財氣的象徵,逢年過節、走親訪友,大家都會帶上一條,聊表心意。

  如今的姚月娥自然是不缺這一條鯉魚。

  封夫人捧著食盒,不敢看她,只匆匆解釋,說封府自出事以來,自己以前結交的那些「朋友」一個個的都對她避而不見,只有姚月娥和恪初的幾個故舊在為他奔波。

  上京到閩南,往返千餘里,她都不敢想像,姚月娥是如何在那麼短的時間趕回去,還動員了當地百姓一道上京。

  她一直想感謝姚月娥為封令鐸所做的一切,又因著之前的嫌隙心有顧忌,如今好不容易借著辭舊迎新的除夕前來,不是想求得原諒或和解,只是真的想感謝她罷了。

  一席話說得真誠懇切,倒是姚月娥從未見過的。

  封夫人十七歲嫁入封家,一生順風順水,饒是封家敗落的時候,也有封令鐸撐著,沒吃過什麼苦,就算以前也有過逢迎巴結,但也都是陽奉陰違、逢場作戲。

  可今日她來,姚月娥知道她是真心實意的。

  大雪簌簌地落著,姚月娥到底還是接過了那盤鯉魚。

  氣氛實在是尷尬,封夫人死了心,也不想招人厭煩,淺淺

  地扯出一個笑,喚了劉嬤嬤往台階下行去。

  「封夫人。」

  清亮的女聲由身後傳來。

  封夫人腳步微頓,轉身便見光暈與飛雪的交織中,姚月娥扶著門框,沒有什麼表情地對她道:「除夕守歲,闔家團聚,寒舍雖無珍饈美饌,家常熱飯倒也熱鬧,封夫人若是不棄,多添雙筷子也不打緊。」

  言訖,她也沒等封夫人表態,叫上齊猛便走了。

  封夫人心頭一暖,跟著鼻尖也泛起酸澀,她溫聲應了一句,扶著劉嬤嬤入了姚月娥的鋪子。

  這一年的除夕,有人在尋常的飯桌上冰釋前嫌,有人在高堂的觥籌間神情陰翳。

  太后推了年幼的太子給永豐帝獻上祝詞,永豐帝才露出一副恍然回神的模樣,伸手敷衍地摸了摸小太子的頭。

  寒冷的冬夜,總讓他想起很久前的那間破廟,永豐帝沒了心思宴飲,起身以更衣為由,獨自去了幽禁封令鐸的瓊華殿。

  一路上風雪大盛,朱紅的宮牆結了霜,上麵粉白的一層,在宮燈下化作陳舊的畫卷。

  空曠的迴廊上,腳步橐橐,常內侍提著風燈走在前頭,留下一路晃蕩的光暈。

  清冷的瓊華殿內,一燈如豆,封令鐸依舊是那身素衣大氅,獨自坐在殿裡的一扇菱花窗下賞雪。

  四目相對,封令鐸一愣,而後便露出那種釋然又失望的神情。

  永豐帝心頭沉了一沉,無論多少年過去,封令鐸依舊是那個可以一眼看穿他的人。

  「酒。」

  永豐帝免了封令鐸的禮,走過去,撩袍與他對坐在蒲團上。

  常內侍放下酒壺和酒杯,匆匆地退下,不忘帶上了瓊華殿的隔扇門。

  永豐帝親自為封令鐸斟酒。

  酒水入杯,汩汩有聲,封令鐸看著面前神色肅穆的人,忽然笑了起來。

  「若是沒猜錯的話,」封令鐸道:「皇上是來送臣最後一程的吧?」

  永豐帝只是倒酒,沒有否認。

  這個結果,封令鐸一早就猜到了。身為帝王注重名聲,不能正大光明地殺他,不代表不能借他人之手殺他。

  「是嚴含章吧?」他問得雲淡風輕,「我若不死,嚴含章不敢支持北伐,可倘若我死了,皇上也怕北伐之後牽制不住他。所以借他之手除掉我,同時也留下把柄,等到北伐之後,可以一併清算。」

  語畢,依舊是沉默。

  永豐帝將案上的酒杯推至封令鐸面前,半晌道了句,「朕從來都不想殺你的。」

  從來都不想,可還是不得不動手。

  帝王身側,無需故人,所以君王自古稱孤道寡。

  永豐帝舉杯對封令鐸示意,「喝吧,朕送送你。」

  封令鐸笑笑,與永豐帝對杯,一飲而盡。

  腳步聲在此時響起來,窸窸窣窣,伴隨胄甲的摩擦。飄搖的火光在菱花窗上映出剪影,像暗夜裡雲集而來的流螢。

  嚴含章應該是收到了永豐帝故意透露的消息,說他與自己共飲是因為顧念舊情,準備藉由失火助封令鐸假死脫身。<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