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我必須要帶人回去。」滿玄竹此時心急如焚,胸口仿佛被一塊巨石堵住,焦慮不已。
她深知在這個時候帶走兵力,無疑是將自己和柳淳熙等人置於更加危險的境地,可是如果北梁一旦攻破了山月關,後果不堪設想,而如今朝廷的兵力又大多集中在對抗他們這一方。
滿玄竹心中明白,或許唯有與朝廷談和,才有可能暫時緩解眼前的危機,然而她們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沒有人會甘心就這樣輕易談和。
更何況她們「叛軍」的罪名已經坐實,一旦戰爭結束,朝廷是絕不會輕易放過蕭家軍的,而且就算答應談和,誰又能保證朝廷會真心實意地與她們一起對抗外敵,而不是用同樣的方式與北梁談和?
滿玄竹不敢輕易冒險,她不能將南燕的未來和蕭家軍所有人的性命都寄托在朝廷的承諾上,可是如果她真的帶兵離開,那麼蕭筱竹等人又該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局面?
她滿心焦急,腦海中思緒萬千,卻始終想不出一個萬全之策。
就在這時,一道堅定的聲音打破了沉默:「大將軍,你帶兵回去支援邊關吧。」
滿玄竹猛地抬起頭,雙眸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問道:「可是我若帶兵離開,那你們又該如何應對這裡的局勢?」
不過片刻,柳淳熙心中已經有了對策,她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說道:「將軍只需帶走一半的兵力,別忘了東辰長公主曾經許下的承諾。」
「你當真如此相信她?」滿玄竹眼中閃過一絲疑慮。
「是,我信她。」柳淳熙的雙手緊緊攥起,指節泛白,她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自己沒有看錯人,東辰長公主是那樣一個理智且充滿野心的人,她相信對方不會讓自己失望。
柳淳熙接著說道:「而且如今北梁來襲,朝廷也很快會派人來談和,來者應當是關榆。」
情況緊急,容不得滿玄竹過多思考,幾刻之後,她仿佛下定了什麼決心,堅定地說道:「我這一生還從未做過沒有把握的事。」
「但這一次,我願意賭一賭!」
柳淳熙與滿玄竹對視著,兩人的眼中都翻湧著複雜的情緒,有擔憂,有忐忑,但更多的是期望。
遠在一邊的朝廷的情況也緊張萬分,依舊吵鬧不已,蘇璐櫻往昔那份悠然自得的神態早已消失不見,她聽著朝中大臣們激烈的爭論,只覺腦袋好似要被炸開一般,疼痛難忍。
心中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蘇璐櫻猛地一拍扶手,「啪」的一聲脆響在殿中迴蕩,她怒不可遏地喝道:「你們商議了這麼長的時間,難道就不能給哀家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對策來嗎?」
這時一位大臣硬著頭皮在眾人的目光中緩緩出列,他微微欠身說道:「太后,依臣之見,當下應當與蕭家軍談和,如今北梁大軍壓境,內憂外患之際,實在不宜再繼續陷入內戰的泥潭啊。」
此言一出,立刻有好幾位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繼續內戰,無疑是給北梁可乘之機,當務之急,確實應該談和。」
「臣也認為,與蕭家軍談和方為上策。」
一時間,殿內眾人的聲音漸漸平息,四周陷入了短暫的寂靜。
蘇璐櫻微微眯起雙眼,目光銳利,直直地盯著殿中的那一人,開口道:「哀家記得關愛卿此前一直都是主戰,言辭頗為激烈,如今卻突然主張與蕭家軍談和,這其中的轉變,倒是讓人有些意外。」
「不知關愛卿是何想法?」
關榆感受到那刺骨的目光,卻依舊神色鎮定,不慌不忙地解釋道:「太后,如今局勢已然大變,策略自然也需隨之調整,況且臣所說的談和,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妥協求和。」
「哦?」蘇璐櫻原本緊繃的脊背微微放鬆,微微前傾,饒有興致地說道,「那你且說來聽聽。」
這些年來關榆辦事得力,從未出過差錯,不僅幫她剷除了朝中諸多懷有異心之人,還在權力收攏一事上助了她一臂之力,功勞著實不小。
關榆微微拱手,神色自信地說道:「此次叛軍來勢兇猛,其根源在於有滿大將軍等一眾將領的領導,他們一呼百應,才使得叛軍聲勢浩大。依臣之見,只要設法擒獲叛軍的領頭人物,那麼叛軍便會群龍無首,其勢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頓了頓,她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接著說:「而且臣有一計,無需耗費一兵一卒,便可將叛軍的領頭人一舉拿下。」
第127章
兩日後, 軍營前驀地出現了一隊不速之客,帳外一名士兵神色匆匆,高聲稟報導:「報!軍營外來了一隊人馬!」
彼時柳淳熙與蕭筱竹正於帳內商議要事, 蕭筱竹聞言動作微微一頓,柳淳熙的眼中則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笑意。
蕭筱竹黛眉輕蹙, 面露疑惑之色, 問道:「來者何人?」
士兵連忙回道:「為首那人自稱是關榆。」
此言一出, 帳內頓時一片寂靜。白逸思和葉霖幾乎同時將目光投向蕭筱竹, 只見蕭筱竹眉眼低垂,周身散發著冰冷的氣息,仿佛能凍結周圍的空氣。
她冷哼一聲, 眸光閃爍, 語氣中帶著一絲隱隱的怒意:「她帶了多少人過來?」
帳外,士兵的聲音再次傳來:「回稟世子,不多,也就十來個人。」
蕭筱竹聽後抬手輕拍了一下桌面, 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 冷笑道:「哼,丞相大人只帶了這麼點人,想必是有十足把握了, 我倒要聽聽她到底想說些什麼!」
看著前方腳步匆匆的蕭筱竹,柳淳熙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些往事,當初考慮到蕭筱竹和關榆之間的矛盾,她並未告知蕭筱竹自己在北梁與關榆見面的事,而且如今她也不確定關榆是否還站在自己這邊, 所以這件事暫時也不急於一時。
蕭筱竹面色冷峻,腳步雖快卻略顯凌亂, 柳淳熙等人緊跟在她身後。葉霖見狀,在後面小聲嘟囔道:「嘴上說著再也不想見到那個人,可真到了要見面的時候,也沒看出有多不情願嘛。」
也不知走在前方的蕭筱竹是否聽到了這句話,她的步伐微微變小了一些,但速度依舊不減。
此時關榆靜靜地佇立在軍營之前,微風輕拂,撩起她的衣袖,身影在風中顯得愈發單薄。在外人眼中,她永遠是那般冷靜自持,可只有她自己清楚,此刻內心的波瀾早已翻湧不止。
她藏在袖中的雙手不自覺地攥緊,指節泛白。
不多時,前方傳來一陣清晰的腳步聲,關榆的心猛地一緊,身形微不可察地顫了顫,手攥得更緊了,視線不由自主地低垂,腦袋也微微偏向一旁。
這時,一道清冷的聲音從前方傳來:「關大人不遠千里來到此處,為何不多帶些人馬?」
關榆的身體頓了頓,儘管已經許久未曾聽到這熟悉的聲音,但那聲音仿佛早已刻入她的靈魂。
她常常在夢中與這聲音的主人交談,也時常會夢到那一年她與蕭筱竹在京城的日子,可此刻真正面對,心中卻滿是複雜的情緒。
關榆緩緩抬起頭,目光直視著前方的蕭筱竹,蕭筱竹的雙眸比三年前更黑更濃,眼中的英氣也更勝往昔,比起在京城時多了幾分颯爽的風采。
都說京城是個養人的地方,可如今看來,也不盡然。
她瘦了不少。
這是蕭筱竹見到關榆的第一反應,關榆比三年前更加消瘦,身形單薄,感覺現在的一陣輕飄飄的風都能將她吹倒。
看來高官厚祿也並非那麼好享受,京城的繁華也未必能滋養出圓潤的面容。
關榆微微欠身,對著蕭筱竹恭敬地作揖道:「蕭世子乃當世豪傑,行事光明磊落,下官自然無需大張旗鼓地帶大隊人馬前來。」
這公事公辦的態度,讓蕭筱竹心中頓時湧起一股無名火,她皮笑肉不笑地說道:「豪傑之士可不會做出舉兵造反的事,關丞相怕不是看錯人了?」
關榆並未理會蕭筱竹話語中的嘲諷,目光堅定而誠懇:「下官此次前來,是真心實意想要談和,並非來興兵作戰,若帶太多人,反倒顯得我等缺乏誠意,還望世子不要誤會。」
她微微拱手,語氣平和地說道:「世子不妨與下官靜下心來,一同探討一下如今南燕的局勢?」
蕭筱竹輕踢了一腳腳邊的碎石,頭也不抬地說道:「營中簡陋,只怕進去後會弄髒了丞相大人的衣袖,所以關丞相有什麼話,就在這兒說吧。」
關榆身旁的一人聽了這話,正要開口反駁,卻被她抬手制止,她平靜的眼眸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雖未言語,卻讓那人心中一緊,不敢再出聲。
關榆似乎並未在意蕭筱竹的咄咄逼人,順著她的話,語氣依舊平和:「那就依世子所言,就在此處談吧。」
關榆那波瀾不驚的表情,讓蕭筱竹心中湧起一絲詫異,記得她們第一次見面時,這人可是敢拿刀抵著自己的脖子,何曾這般溫順過?
蕭筱竹突然覺得有些索然無味,可話已出口,關榆也應了下來,她一時之間也不好意思再讓人進帳內詳談。
她深知在這個時候帶走兵力,無疑是將自己和柳淳熙等人置於更加危險的境地,可是如果北梁一旦攻破了山月關,後果不堪設想,而如今朝廷的兵力又大多集中在對抗他們這一方。
滿玄竹心中明白,或許唯有與朝廷談和,才有可能暫時緩解眼前的危機,然而她們已經走到了這一步,沒有人會甘心就這樣輕易談和。
更何況她們「叛軍」的罪名已經坐實,一旦戰爭結束,朝廷是絕不會輕易放過蕭家軍的,而且就算答應談和,誰又能保證朝廷會真心實意地與她們一起對抗外敵,而不是用同樣的方式與北梁談和?
滿玄竹不敢輕易冒險,她不能將南燕的未來和蕭家軍所有人的性命都寄托在朝廷的承諾上,可是如果她真的帶兵離開,那麼蕭筱竹等人又該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局面?
她滿心焦急,腦海中思緒萬千,卻始終想不出一個萬全之策。
就在這時,一道堅定的聲音打破了沉默:「大將軍,你帶兵回去支援邊關吧。」
滿玄竹猛地抬起頭,雙眸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問道:「可是我若帶兵離開,那你們又該如何應對這裡的局勢?」
不過片刻,柳淳熙心中已經有了對策,她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地說道:「將軍只需帶走一半的兵力,別忘了東辰長公主曾經許下的承諾。」
「你當真如此相信她?」滿玄竹眼中閃過一絲疑慮。
「是,我信她。」柳淳熙的雙手緊緊攥起,指節泛白,她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自己沒有看錯人,東辰長公主是那樣一個理智且充滿野心的人,她相信對方不會讓自己失望。
柳淳熙接著說道:「而且如今北梁來襲,朝廷也很快會派人來談和,來者應當是關榆。」
情況緊急,容不得滿玄竹過多思考,幾刻之後,她仿佛下定了什麼決心,堅定地說道:「我這一生還從未做過沒有把握的事。」
「但這一次,我願意賭一賭!」
柳淳熙與滿玄竹對視著,兩人的眼中都翻湧著複雜的情緒,有擔憂,有忐忑,但更多的是期望。
遠在一邊的朝廷的情況也緊張萬分,依舊吵鬧不已,蘇璐櫻往昔那份悠然自得的神態早已消失不見,她聽著朝中大臣們激烈的爭論,只覺腦袋好似要被炸開一般,疼痛難忍。
心中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蘇璐櫻猛地一拍扶手,「啪」的一聲脆響在殿中迴蕩,她怒不可遏地喝道:「你們商議了這麼長的時間,難道就不能給哀家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對策來嗎?」
這時一位大臣硬著頭皮在眾人的目光中緩緩出列,他微微欠身說道:「太后,依臣之見,當下應當與蕭家軍談和,如今北梁大軍壓境,內憂外患之際,實在不宜再繼續陷入內戰的泥潭啊。」
此言一出,立刻有好幾位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繼續內戰,無疑是給北梁可乘之機,當務之急,確實應該談和。」
「臣也認為,與蕭家軍談和方為上策。」
一時間,殿內眾人的聲音漸漸平息,四周陷入了短暫的寂靜。
蘇璐櫻微微眯起雙眼,目光銳利,直直地盯著殿中的那一人,開口道:「哀家記得關愛卿此前一直都是主戰,言辭頗為激烈,如今卻突然主張與蕭家軍談和,這其中的轉變,倒是讓人有些意外。」
「不知關愛卿是何想法?」
關榆感受到那刺骨的目光,卻依舊神色鎮定,不慌不忙地解釋道:「太后,如今局勢已然大變,策略自然也需隨之調整,況且臣所說的談和,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妥協求和。」
「哦?」蘇璐櫻原本緊繃的脊背微微放鬆,微微前傾,饒有興致地說道,「那你且說來聽聽。」
這些年來關榆辦事得力,從未出過差錯,不僅幫她剷除了朝中諸多懷有異心之人,還在權力收攏一事上助了她一臂之力,功勞著實不小。
關榆微微拱手,神色自信地說道:「此次叛軍來勢兇猛,其根源在於有滿大將軍等一眾將領的領導,他們一呼百應,才使得叛軍聲勢浩大。依臣之見,只要設法擒獲叛軍的領頭人物,那麼叛軍便會群龍無首,其勢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頓了頓,她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接著說:「而且臣有一計,無需耗費一兵一卒,便可將叛軍的領頭人一舉拿下。」
第127章
兩日後, 軍營前驀地出現了一隊不速之客,帳外一名士兵神色匆匆,高聲稟報導:「報!軍營外來了一隊人馬!」
彼時柳淳熙與蕭筱竹正於帳內商議要事, 蕭筱竹聞言動作微微一頓,柳淳熙的眼中則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笑意。
蕭筱竹黛眉輕蹙, 面露疑惑之色, 問道:「來者何人?」
士兵連忙回道:「為首那人自稱是關榆。」
此言一出, 帳內頓時一片寂靜。白逸思和葉霖幾乎同時將目光投向蕭筱竹, 只見蕭筱竹眉眼低垂,周身散發著冰冷的氣息,仿佛能凍結周圍的空氣。
她冷哼一聲, 眸光閃爍, 語氣中帶著一絲隱隱的怒意:「她帶了多少人過來?」
帳外,士兵的聲音再次傳來:「回稟世子,不多,也就十來個人。」
蕭筱竹聽後抬手輕拍了一下桌面, 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 冷笑道:「哼,丞相大人只帶了這麼點人,想必是有十足把握了, 我倒要聽聽她到底想說些什麼!」
看著前方腳步匆匆的蕭筱竹,柳淳熙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些往事,當初考慮到蕭筱竹和關榆之間的矛盾,她並未告知蕭筱竹自己在北梁與關榆見面的事,而且如今她也不確定關榆是否還站在自己這邊, 所以這件事暫時也不急於一時。
蕭筱竹面色冷峻,腳步雖快卻略顯凌亂, 柳淳熙等人緊跟在她身後。葉霖見狀,在後面小聲嘟囔道:「嘴上說著再也不想見到那個人,可真到了要見面的時候,也沒看出有多不情願嘛。」
也不知走在前方的蕭筱竹是否聽到了這句話,她的步伐微微變小了一些,但速度依舊不減。
此時關榆靜靜地佇立在軍營之前,微風輕拂,撩起她的衣袖,身影在風中顯得愈發單薄。在外人眼中,她永遠是那般冷靜自持,可只有她自己清楚,此刻內心的波瀾早已翻湧不止。
她藏在袖中的雙手不自覺地攥緊,指節泛白。
不多時,前方傳來一陣清晰的腳步聲,關榆的心猛地一緊,身形微不可察地顫了顫,手攥得更緊了,視線不由自主地低垂,腦袋也微微偏向一旁。
這時,一道清冷的聲音從前方傳來:「關大人不遠千里來到此處,為何不多帶些人馬?」
關榆的身體頓了頓,儘管已經許久未曾聽到這熟悉的聲音,但那聲音仿佛早已刻入她的靈魂。
她常常在夢中與這聲音的主人交談,也時常會夢到那一年她與蕭筱竹在京城的日子,可此刻真正面對,心中卻滿是複雜的情緒。
關榆緩緩抬起頭,目光直視著前方的蕭筱竹,蕭筱竹的雙眸比三年前更黑更濃,眼中的英氣也更勝往昔,比起在京城時多了幾分颯爽的風采。
都說京城是個養人的地方,可如今看來,也不盡然。
她瘦了不少。
這是蕭筱竹見到關榆的第一反應,關榆比三年前更加消瘦,身形單薄,感覺現在的一陣輕飄飄的風都能將她吹倒。
看來高官厚祿也並非那麼好享受,京城的繁華也未必能滋養出圓潤的面容。
關榆微微欠身,對著蕭筱竹恭敬地作揖道:「蕭世子乃當世豪傑,行事光明磊落,下官自然無需大張旗鼓地帶大隊人馬前來。」
這公事公辦的態度,讓蕭筱竹心中頓時湧起一股無名火,她皮笑肉不笑地說道:「豪傑之士可不會做出舉兵造反的事,關丞相怕不是看錯人了?」
關榆並未理會蕭筱竹話語中的嘲諷,目光堅定而誠懇:「下官此次前來,是真心實意想要談和,並非來興兵作戰,若帶太多人,反倒顯得我等缺乏誠意,還望世子不要誤會。」
她微微拱手,語氣平和地說道:「世子不妨與下官靜下心來,一同探討一下如今南燕的局勢?」
蕭筱竹輕踢了一腳腳邊的碎石,頭也不抬地說道:「營中簡陋,只怕進去後會弄髒了丞相大人的衣袖,所以關丞相有什麼話,就在這兒說吧。」
關榆身旁的一人聽了這話,正要開口反駁,卻被她抬手制止,她平靜的眼眸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雖未言語,卻讓那人心中一緊,不敢再出聲。
關榆似乎並未在意蕭筱竹的咄咄逼人,順著她的話,語氣依舊平和:「那就依世子所言,就在此處談吧。」
關榆那波瀾不驚的表情,讓蕭筱竹心中湧起一絲詫異,記得她們第一次見面時,這人可是敢拿刀抵著自己的脖子,何曾這般溫順過?
蕭筱竹突然覺得有些索然無味,可話已出口,關榆也應了下來,她一時之間也不好意思再讓人進帳內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