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崔老爺子站定,臉上儘是知足,道:「從現在開始,我們不再是什麼徽州崔氏,日後也莫要和稻香村人自稱身份,既然來到這,就要好好生活,也要知感恩。」
崔管家點點頭。
*
暮色染紅晾曬的葛布時,崔家人在各自分配到的屋子裡歇下,這些天整日提心弔膽,確實該好好休息了。
崔老夫人發現臥房多了個柏木浴桶。柳雪梅領著三個婦人抬進熱水,野菊瓣在霧氣里沉浮。
她笑道:「後山溫泉引來的活水,最能解乏,我們特地摘來為崔家人接風洗塵。」
崔老夫人都不知道怎麼感謝才好,話還沒說出口,柳雪梅等人便直接出門去了,只笑道:「第一晚,得好好休息。」
夜晚,崔家人蜷在飄著太陽味的棉被裡。遠處傳來守夜人的梆子聲,混著鐵匠鋪淬火的滋滋響。
崔夫人感慨萬千,她摸到枕下壓著的新裁粗布衣,針腳歪斜處還沾著縫衣之人溫柔的體溫。
「稻香村人淳樸,咱們能遇上,是菩薩保佑。」
崔老爺子也沒閉眼,他感慨一聲,「是如此。」
月光漫過這片大地,今晚註定是個不眠之夜。
逃難時被馬蹄踏碎的尊嚴,正在此間一草一木里悄然癒合。
第91章 融入稻香村
太陽刺破晨霧,崔家老僕就被窗外的笑鬧驚醒。
他推開雕花木窗,晨霧裡孫家漢子扛著粗麻繩走過石橋,繩上串著的鲶魚甩尾濺起水珠,顆顆晶瑩。
趙鐵匠停在樓下,來往勞作的人扛著鋤頭問,「這是要幹啥去?」
趙鐵匠抹著汗,爽朗笑道:「新打的犁頭要抬去集市,休息會。」
老僕一聽這話,繫緊褲帶就抬腿往下跑,想去幫幫忙,看到門檻旁邊放著一個竹籃子。
掀開靛藍粗布,二十個雪白的蕎麥饅頭還騰著熱氣,籃柄繫著的柳條上歪歪扭扭刻著「賀喬遷」。
老僕感動,先出門對趙鐵匠道:「我和你一起搬吧,正巧想去集市看看。」
趙鐵匠笑著,「集市啥時候都能去,下午才熱鬧呢。」
兩人說話間,老僕從中了解永和城內的生活,心中有了底,更想到處看看。
搭了一把手,幫趙鐵匠將犁頭給運了過去。
白東牆上樹影婆娑,春風暖綠,崔三小姐推開雕花木窗,正瞧見七八個扎著沖天辮的孩童提著竹籃跑過巷子,手裡的木槌挨個敲打檐下懸掛的青銅鈴鐺,嘻嘻哈哈跑著玩。
清脆的聲響里,裹著艾草清香的炊煙從街角蒸糕鋪子漫過來。
崔三小姐披衣起身,收拾完畢,隔著雕花木窗望見柳雪梅挎著竹籃經過,籃里新摘的萵苣葉還凝著夜露。
她出門去想打個招呼。
「三姑娘醒得這樣早。」柳雪梅見著她,笑著將冒著熱氣的陶罐擱在案頭,「這是新磨的果子茶,澆了野蜂蜜的,想著最招小姑娘喜歡,特地送來些。」
崔三小姐捧著陶罐,心中無措。
逃亡路上連發霉的粟米都要數著粒吃,此刻甜香沁入肺腑,讓她想起七歲那年元宵節,乳母藏在袖籠里的糖糕,一路甜到心裡。
「真是多謝了,還專門來跑這一趟。」
柳雪梅笑,將竹籃子裡的東西拿出來,「這有啥,走幾步路的事,以後都是鄰里。」
崔老夫人也起了個大早,聽到柳雪梅的話,上前笑道:「此生能來到此桃花源,是我們崔家的福分。」
柳雪梅熱熱切切的,「今兒可是大日子,村長天不亮就組織了在城主府前準備了。」
「不說了,我也得去忙活了,一會見啊。」
說著,柳雪梅歡歡喜喜離開,留下崔老夫人和崔三小姐站在原地,不明白柳雪梅說的『大日子』指的是啥。
正打算收拾收拾,就聽到有小廝來報,滿臉喜氣道:「老夫人,小姐,村長邀請咱們吃酒去!就在城主府前!」
*
「咣——」
城主府前的銅鑼驚飛檐下麻雀。崔老爺子跨出門檻的剎那,整個人怔在石階上。
只見晨光
里的曬穀場擺開數張柏木桌,每張桌角都繫著紅綢扎的野山茶。
林老婆子正指揮著半大小子們碼碗筷,粗瓷海碗裡堆著油亮的熏鹿肉、金黃的栗子糕,當中那盆奶白的鯽魚湯飄著碧綠芫荽,鮮香勾得人挪不開眼。
「崔老哥快入席。」李村長杵著拐杖迎上來,笑呵呵道:「今兒這接風宴,咱們可是把壓箱底的腊味都翻出來嘍,保管好吃!」
崔老夫人被婦人們簇擁著往主桌走,聽見老帳房哽咽道:「這麼多天來,老奴第一次著白面饃饃管夠的宴......」
老夫人聽到這話,佯裝板起臉,「老帳房,我都叮囑你多少遍了,日後莫要再稱老奴,此處不是州府,就沒有尊卑之分。」
老帳房行禮,點頭說:「是是,我嘴快了。」
嘴上這麼說,行動上卻還是很尊敬老夫人,畢竟在崔家幹了這多年的活,尊卑早就已經刻入了骨子裡。
孫家漢子聽到老帳房這話,上前就摟住他的肩膀,「今兒個就是吃得開心,往後就安心在永和城歇下,只要有咱們稻香村的在,就不會有餓肚子的一天。」
「好!」
在場的人都應和著。
孩子們坐一桌,大口吃著肉,哈哈大笑,說著說著就開始集體背起書來,到最後就變成了要比較誰的聲音更大。
村中有孩子的婦人看得高興,看著自家平日裡牛皮得上串下跳的娃子,在丹娘子手下安安靜靜的,讀書認字不說,還學禮。
越想心中更為欣慰,對丹娘子也更為敬佩。
崔老爺子渾濁的老淚砸進魚湯。
逃難路上餓死的家僕、焚毀的藏書樓、被叛軍踏碎的徽墨,此刻都在稚嫩的童聲里化作氤氳水汽。
他起身舉碗,黍米酒在朝陽下漾開琥珀光:「敬稻香村!」
「敬稻香村!」
三十個多陶碗撞出清越迴響,崔家人滿臉熱淚。
孫家漢子啃著鹿腿湊過來,油乎乎的手掌拍在崔家護衛肩頭:「兄弟嘗嘗這個,昨兒剛獵的獐子,用松針熏了整宿。」
他得意道:「你肯定沒吃過這樣獨特的口味,來嘗嘗。」
崔家護衛隊長張鐵牛盯著遞到嘴邊的肉,喉結劇烈滾動。半個月前他們為半塊餿餅跟流民拼命,此刻燻肉的油脂正順著下巴往下淌。
他欣然接過,隨著動作露出手臂上猙獰的刀疤,他粗獷道:「往後城牆值守算我們一份!就是野狼群來了,老子也能掰下它滿口牙!」
這話引得在場的漢子哈哈大笑。
說到狼群,漢子們打開了話匣子,紛紛說著自個出去打獵的事。
其中嚷嚷得最大聲的便是孫家漢子,兩口黍米酒下肚,臉龐微紅,索性起身來在一旁手腳並用地說自己與野豬大戰三百回合的光榮事跡,全場時不時爆發笑聲。
宋大郎啃著豬腿肉,大喊一聲:「孫家的,你有這天賦,不如直接去戲班子得了。」
這話引得眾人又是一頓笑,一場酣暢淋漓的宴會也漸漸落下帷幕。
*
一頓飯吃了一個上午,好在如今莊稼都已經播種下去,平日裡也沒啥事做,最熱鬧的就是下午的集市了。
午後的市集比年畫還鮮活。
崔三小姐扶著崔老夫人走在青石板上,鼻尖飄來焦糖香。只見轉角處支著口鐵鍋,李大娘正用長柄木勺攪動琥珀色的糖漿,細密的氣泡在陽光下泛著金芒。
「小娘子要畫個糖人不?」李大娘舀起一勺糖漿,笑道:「十二生肖都會畫,還能照著人像描。」
崔三小姐尚未答話,扎羊角辮的女娃已經擠到跟前,舉著用野莓換來的竹籤:「要小兔子!耳朵要翹高高的!」
「好嘞。」
李大娘拿起勺子,糖漿在青石板上蜿蜒遊走,眨眼間化作活靈活現的玉兔。
女娃歡呼,「謝謝嬸嬸!」,開心拿起糖畫跑開。
糖絲拉出的長虹正巧落在崔老夫人的手上。老太太望著女娃蹦跳的背影,心中的褶皺被微風撫平。
她也上前道:「來一個...鮮花模樣的吧,人老了,也愛吃點甜嘴的。」
「哪裡老了。」李大娘笑意吟吟給她畫了一束花,用竹籤粘起來,遞過去,「拿好咯。」
崔老夫人拿在手中,正想要掏銀子,卻被李大娘制止,「使不得,咱們永和城內不收銀子。」她笑著道,「大家都是以物換物,吃食這類的就當個愛好做,不用交換也成,這些天我也白吃了別人家不少吃食,也想著空閒時候做些回饋罷了。」
崔老夫人壓下心中震驚,「這...不用銀子,是以物換物?」
李大娘笑著又給前來的孩子畫了一個糖畫,「銀子在這也沒啥用處呀,不如直接換一些自個需要之物,還省去許多力氣。」
崔老夫人思索片刻,低聲吩咐一旁跟著的婆子:「我枕頭下放著一張絲絨帕子,快去拿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崔管家點點頭。
*
暮色染紅晾曬的葛布時,崔家人在各自分配到的屋子裡歇下,這些天整日提心弔膽,確實該好好休息了。
崔老夫人發現臥房多了個柏木浴桶。柳雪梅領著三個婦人抬進熱水,野菊瓣在霧氣里沉浮。
她笑道:「後山溫泉引來的活水,最能解乏,我們特地摘來為崔家人接風洗塵。」
崔老夫人都不知道怎麼感謝才好,話還沒說出口,柳雪梅等人便直接出門去了,只笑道:「第一晚,得好好休息。」
夜晚,崔家人蜷在飄著太陽味的棉被裡。遠處傳來守夜人的梆子聲,混著鐵匠鋪淬火的滋滋響。
崔夫人感慨萬千,她摸到枕下壓著的新裁粗布衣,針腳歪斜處還沾著縫衣之人溫柔的體溫。
「稻香村人淳樸,咱們能遇上,是菩薩保佑。」
崔老爺子也沒閉眼,他感慨一聲,「是如此。」
月光漫過這片大地,今晚註定是個不眠之夜。
逃難時被馬蹄踏碎的尊嚴,正在此間一草一木里悄然癒合。
第91章 融入稻香村
太陽刺破晨霧,崔家老僕就被窗外的笑鬧驚醒。
他推開雕花木窗,晨霧裡孫家漢子扛著粗麻繩走過石橋,繩上串著的鲶魚甩尾濺起水珠,顆顆晶瑩。
趙鐵匠停在樓下,來往勞作的人扛著鋤頭問,「這是要幹啥去?」
趙鐵匠抹著汗,爽朗笑道:「新打的犁頭要抬去集市,休息會。」
老僕一聽這話,繫緊褲帶就抬腿往下跑,想去幫幫忙,看到門檻旁邊放著一個竹籃子。
掀開靛藍粗布,二十個雪白的蕎麥饅頭還騰著熱氣,籃柄繫著的柳條上歪歪扭扭刻著「賀喬遷」。
老僕感動,先出門對趙鐵匠道:「我和你一起搬吧,正巧想去集市看看。」
趙鐵匠笑著,「集市啥時候都能去,下午才熱鬧呢。」
兩人說話間,老僕從中了解永和城內的生活,心中有了底,更想到處看看。
搭了一把手,幫趙鐵匠將犁頭給運了過去。
白東牆上樹影婆娑,春風暖綠,崔三小姐推開雕花木窗,正瞧見七八個扎著沖天辮的孩童提著竹籃跑過巷子,手裡的木槌挨個敲打檐下懸掛的青銅鈴鐺,嘻嘻哈哈跑著玩。
清脆的聲響里,裹著艾草清香的炊煙從街角蒸糕鋪子漫過來。
崔三小姐披衣起身,收拾完畢,隔著雕花木窗望見柳雪梅挎著竹籃經過,籃里新摘的萵苣葉還凝著夜露。
她出門去想打個招呼。
「三姑娘醒得這樣早。」柳雪梅見著她,笑著將冒著熱氣的陶罐擱在案頭,「這是新磨的果子茶,澆了野蜂蜜的,想著最招小姑娘喜歡,特地送來些。」
崔三小姐捧著陶罐,心中無措。
逃亡路上連發霉的粟米都要數著粒吃,此刻甜香沁入肺腑,讓她想起七歲那年元宵節,乳母藏在袖籠里的糖糕,一路甜到心裡。
「真是多謝了,還專門來跑這一趟。」
柳雪梅笑,將竹籃子裡的東西拿出來,「這有啥,走幾步路的事,以後都是鄰里。」
崔老夫人也起了個大早,聽到柳雪梅的話,上前笑道:「此生能來到此桃花源,是我們崔家的福分。」
柳雪梅熱熱切切的,「今兒可是大日子,村長天不亮就組織了在城主府前準備了。」
「不說了,我也得去忙活了,一會見啊。」
說著,柳雪梅歡歡喜喜離開,留下崔老夫人和崔三小姐站在原地,不明白柳雪梅說的『大日子』指的是啥。
正打算收拾收拾,就聽到有小廝來報,滿臉喜氣道:「老夫人,小姐,村長邀請咱們吃酒去!就在城主府前!」
*
「咣——」
城主府前的銅鑼驚飛檐下麻雀。崔老爺子跨出門檻的剎那,整個人怔在石階上。
只見晨光
里的曬穀場擺開數張柏木桌,每張桌角都繫著紅綢扎的野山茶。
林老婆子正指揮著半大小子們碼碗筷,粗瓷海碗裡堆著油亮的熏鹿肉、金黃的栗子糕,當中那盆奶白的鯽魚湯飄著碧綠芫荽,鮮香勾得人挪不開眼。
「崔老哥快入席。」李村長杵著拐杖迎上來,笑呵呵道:「今兒這接風宴,咱們可是把壓箱底的腊味都翻出來嘍,保管好吃!」
崔老夫人被婦人們簇擁著往主桌走,聽見老帳房哽咽道:「這麼多天來,老奴第一次著白面饃饃管夠的宴......」
老夫人聽到這話,佯裝板起臉,「老帳房,我都叮囑你多少遍了,日後莫要再稱老奴,此處不是州府,就沒有尊卑之分。」
老帳房行禮,點頭說:「是是,我嘴快了。」
嘴上這麼說,行動上卻還是很尊敬老夫人,畢竟在崔家幹了這多年的活,尊卑早就已經刻入了骨子裡。
孫家漢子聽到老帳房這話,上前就摟住他的肩膀,「今兒個就是吃得開心,往後就安心在永和城歇下,只要有咱們稻香村的在,就不會有餓肚子的一天。」
「好!」
在場的人都應和著。
孩子們坐一桌,大口吃著肉,哈哈大笑,說著說著就開始集體背起書來,到最後就變成了要比較誰的聲音更大。
村中有孩子的婦人看得高興,看著自家平日裡牛皮得上串下跳的娃子,在丹娘子手下安安靜靜的,讀書認字不說,還學禮。
越想心中更為欣慰,對丹娘子也更為敬佩。
崔老爺子渾濁的老淚砸進魚湯。
逃難路上餓死的家僕、焚毀的藏書樓、被叛軍踏碎的徽墨,此刻都在稚嫩的童聲里化作氤氳水汽。
他起身舉碗,黍米酒在朝陽下漾開琥珀光:「敬稻香村!」
「敬稻香村!」
三十個多陶碗撞出清越迴響,崔家人滿臉熱淚。
孫家漢子啃著鹿腿湊過來,油乎乎的手掌拍在崔家護衛肩頭:「兄弟嘗嘗這個,昨兒剛獵的獐子,用松針熏了整宿。」
他得意道:「你肯定沒吃過這樣獨特的口味,來嘗嘗。」
崔家護衛隊長張鐵牛盯著遞到嘴邊的肉,喉結劇烈滾動。半個月前他們為半塊餿餅跟流民拼命,此刻燻肉的油脂正順著下巴往下淌。
他欣然接過,隨著動作露出手臂上猙獰的刀疤,他粗獷道:「往後城牆值守算我們一份!就是野狼群來了,老子也能掰下它滿口牙!」
這話引得在場的漢子哈哈大笑。
說到狼群,漢子們打開了話匣子,紛紛說著自個出去打獵的事。
其中嚷嚷得最大聲的便是孫家漢子,兩口黍米酒下肚,臉龐微紅,索性起身來在一旁手腳並用地說自己與野豬大戰三百回合的光榮事跡,全場時不時爆發笑聲。
宋大郎啃著豬腿肉,大喊一聲:「孫家的,你有這天賦,不如直接去戲班子得了。」
這話引得眾人又是一頓笑,一場酣暢淋漓的宴會也漸漸落下帷幕。
*
一頓飯吃了一個上午,好在如今莊稼都已經播種下去,平日裡也沒啥事做,最熱鬧的就是下午的集市了。
午後的市集比年畫還鮮活。
崔三小姐扶著崔老夫人走在青石板上,鼻尖飄來焦糖香。只見轉角處支著口鐵鍋,李大娘正用長柄木勺攪動琥珀色的糖漿,細密的氣泡在陽光下泛著金芒。
「小娘子要畫個糖人不?」李大娘舀起一勺糖漿,笑道:「十二生肖都會畫,還能照著人像描。」
崔三小姐尚未答話,扎羊角辮的女娃已經擠到跟前,舉著用野莓換來的竹籤:「要小兔子!耳朵要翹高高的!」
「好嘞。」
李大娘拿起勺子,糖漿在青石板上蜿蜒遊走,眨眼間化作活靈活現的玉兔。
女娃歡呼,「謝謝嬸嬸!」,開心拿起糖畫跑開。
糖絲拉出的長虹正巧落在崔老夫人的手上。老太太望著女娃蹦跳的背影,心中的褶皺被微風撫平。
她也上前道:「來一個...鮮花模樣的吧,人老了,也愛吃點甜嘴的。」
「哪裡老了。」李大娘笑意吟吟給她畫了一束花,用竹籤粘起來,遞過去,「拿好咯。」
崔老夫人拿在手中,正想要掏銀子,卻被李大娘制止,「使不得,咱們永和城內不收銀子。」她笑著道,「大家都是以物換物,吃食這類的就當個愛好做,不用交換也成,這些天我也白吃了別人家不少吃食,也想著空閒時候做些回饋罷了。」
崔老夫人壓下心中震驚,「這...不用銀子,是以物換物?」
李大娘笑著又給前來的孩子畫了一個糖畫,「銀子在這也沒啥用處呀,不如直接換一些自個需要之物,還省去許多力氣。」
崔老夫人思索片刻,低聲吩咐一旁跟著的婆子:「我枕頭下放著一張絲絨帕子,快去拿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