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經歷過一系列災難,有些人家裡幾乎死全,只剩下一人,白日沒事幹,也沒有盼頭,便聽從了建議做起貨郎,找到甜嘴的山貨便走街串巷去換物品,還能和孩子們打交道,這些時日下來,臉上的笑容漸漸多了,也更賣力吆喝。
炊煙升起的方向飄著飯香。
老宋家灶房裡,柳雪梅正往陶甑里碼放臘肉,松木蒸籠是她從荒屋裡扒拉出的,一看還能用便喜滋滋拿回家中,時常給孩子們做個甜嘴糕點也好。
蒸汽氤氳間,她忽然瞥見牆根閃過道佝僂影子,猶豫片刻,掀開帘子喚道:「灶上煨著菌子湯,喝一碗?」
那影子頓了頓,終究沒入暮色。
柳雪梅盯著黑影遠離,嘆著氣將帘子放下,看到娃兒們放學回來,院子裡頓時嘰嘰喳喳一片,「嫂嫂,要吃蒸蛋糕!」
柳雪梅滿臉笑,「哎,來咯~」
「一天淨會去野,趕緊去洗手,洗了手才能吃蒸蛋糕。」
王大花聽到身後的聲音,身子不可聞地顫了顫。
在清醒的時候,她也想過出去采點甜嘴山貨回來,也當個賣貨郎,讓孩子們喜歡,身邊還能有點人
氣,不至於孤獨到死。
奈何守城人說,她沒有出城的權利。
若是執意要出城,也行,代價就是不能再回來。
王大花目光黯淡,撿起菜市遺落的菜幫,默默離去。
......
秋收之後的土地,孫娘子得到同意,種下幾畝外面移植回來的草藥。
巡夜的梆子聲準時響起。趙大牛今夜的工作是巡城,他正提著燈籠走過新辟的藥圃,忽見林老婆子和謝老夫人提著陶罐蹲在田埂邊,忙要上前攙扶。
「莫驚了它們。」老夫人壓低聲音,月光下十幾隻螢火蟲正棲在金銀花藤上,「孫娘子說這也是藥引子,瞧著挺稀奇,螢火蟲還能入藥。」
趙大牛家的寡母時常要吃藥,他對藥理略懂一些,他笑著:「螢火蟲確實能入藥,藥效好著哩。」
林老婆子笑著示意趙大牛,「吃完晚食出來散散步,便路過這,你先去忙吧。」
趙大牛也不再打擾,提著燈籠到別處巡視去了。
*
人在感到安寧幸福的時候,是不會主動去察覺時間的流逝的。
稻香村人總覺得前幾天還在和老夥計出去采山貨,轉瞬就到冬日了。
冬天來臨,用不了幾日就要颳風下雪,城門再次長時間關閉。
李村長表示,等到開春時,城門開啟,將不限制大夥,所有人均可自由出行。
這麼長時間的出城條令限制,人人都已經能做到要求。
既如此,便不用再限制。
稻香村人歡呼,歸屬心更為強烈。
采了一個多月的山貨,如今每人家裡都囤滿了糧食,過一個冬天綽綽有餘。
日子一天天過去,這天飄起了雪花,老人們掐著手指頭,深冬快要來了。
婦人們聚在屋內揉年糕,蒸騰的熱氣模糊了窗上的冰花。朱秀兒握著木槌捶打糯米,忽然聽見門外傳來孩子們的陣陣驚呼聲。
推門望去,漫天鵝毛大雪中,二十幾個漢子正扛著野豬歸來,獠牙上還凝著冰凌,「這野豬群是自個撞上門來的,兄弟們一起制服了,夠做三百斤燻肉!」
孫家漢子呵著白氣大笑,震落肩頭積雪。
婦人們嘴上嗔怪,臉上笑意卻是不停,「下次可得注意些安全,野豬力氣大,稍不小心就會...」
漢子們爽朗大笑著,「我們自個心裡清楚。」
一陣嬉笑。
窗外飄來烤松子的焦香,混著貨郎搖鼓的叮咚聲,孩子們爭先恐後跑出去,「貨郎叔叔,你都好久沒來啦,今天帶來了什麼甜嘴呀~」
賣貨郎開心地合不攏嘴,揭開箱籠,裡面躺著各種各樣討人喜歡的甜嘴,甚至還有較新鮮的果子,新奇得一群娃子哇哇大叫。
紛紛跑回家去,拉扯自家大人的衣角,非說一定要吃,大人無奈,也只得跟著出門去,詢問貨郎有啥需要換的。
雪粒子撲簌簌砸在窗紙上,灶房蒸騰的熱氣將朱秀兒的面龐熏得通紅。她掀開竹屜,黃澄澄的粘豆包甜香裹著白霧湧出來。
她笑著端起蒸籠,「許是城內的風水好,種出來的黍米又大又飽滿,磨得細,保准謝老夫人嘗不出糙味。」
「可不敢讓她嘗出來。」李大娘提著麂子腿跨過門檻,凍紅的鼻尖沾著雪珠,用謝老夫人剛好能聽見的聲音打趣:
「上回林嬸子往黍米粥里摻了半把蕎麥,謝老夫人吃著卡拉嗓子,春月愣是舉著銀箸在碗裡攪了半盞茶功夫。」
謝老夫人佯裝生氣,「哪裡的話,這都過去多久了,分明是半年前的事兒,就你還記得。」
春月也幫忙搭腔,「是哩,現在老夫人可不挑嘴了。」
女人們笑作一團,聽見院牆外傳來孩子們的笑聲,出門一看,七八個裹成棉球的小童正圍著草垛蹦跳,新糊的窗紙映出他們晃動的影子,活像皮影戲裡打滾的年獸。
柳雪梅訓斥一聲:「小祖宗們,仔細著點自個的新棉襖,要是劃壞了,回去指定挨訓。」
話音還沒落下,城牆方向驟然炸響三聲銅鑼,驚得檐下冰棱簌簌斷裂。
男人們頓時警戒,抄起牆角的鐵叉就往城門跑,積雪在皮靴下發出急促的吱嘎聲。
今日守城的孫家漢子站在箭樓上大笑:「大夥誤會了,是周莽兄弟!」
男人們先是鬆一口氣,隨後又是欣喜。
周蠻來了?
上城牆一看,只見黑甲輕騎踏碎風雪,馬鞍兩側掛滿染血的布袋。
「開城門!」
已經關閉一月有餘的城門緩緩打開,迎接這隊黑甲軍。
光頭翻身下馬,玄鐵甲結滿冰碴,看起來比三個月前成熟穩重了不少,他笑著:「快過年了,我奉將軍之命來送年禮!」
人們這才看見每一隻戰馬上都馱著一個漲實的布袋。黑甲軍將布袋搬下,在城主府前堆成一座小山。
光頭打開布袋,黃澄澄的小米喜慶無比,「潭州糧倉搬來的,將軍說給娃娃們熬臘八粥。」
孩子們歡呼著,永和城內達成共識,必須留下光頭和黑甲軍,熱熱鬧鬧吃了一頓年夜飯。
光頭滿眼的淚,「這...還沒到除夕呢,就吃年夜飯了。」
宋大郎笑著,「你都來送年貨了,吃年夜飯是應該的。」
一頓飯吃得光頭和黑甲軍熱淚盈眶,這場戰役打了這麼久,看過太多生死,也見過太多殘忍的畫面,血肉模糊,同類相食。
只有此刻,才能感覺到那股真切的柔軟和人間真摯。
越吃,淚意越是洶湧,最後索性放聲大哭。
稻香村人都靜靜聽著宣洩,有時候沉默便是安慰。
最後共同舉杯。
「願世間再無災難,盛世清明。」
*
除夕守歲那晚,全城的火把都聚在曬穀場。林老婆子教年輕婦人剪窗花,紅紙屑落滿石磨盤,謝老夫人領著孩童們往河燈題詩,墨跡未乾便被娃子們搶著放進溪流。
子時將近,李村長敲響那面救過命的銅鑼,三百個聲音齊唱祝歲歌,驚得後山冬眠的熊羆翻了個身。
稻香村人聚在一起過了個熱熱鬧鬧的新年,這種時候孩子們是最開心的,恨不得嚷上天去。
就算是在永和城內,稻香村人也保存著昔日的傳統,讓小孩走街竄巷去拜年,逢人都要說「發財」「吉祥如意」「身體健康」之類的吉祥話。
各家大人還特地叮囑,今年再多加一句,「願和平盛世。」
王大花蜷縮在破屋的一角,這是她如今落腳的地方,孩子們看到她,也不再害怕,紛紛將手中的糕點和糖果塞過去。
「祝嬸嬸新年快樂。」
「嬸嬸身體健康。」
就連剛開始牙牙學語的孩童都跟著一起說:「萬事福意。」
王大花眼角濕潤,翻出自己珍藏了很久都捨不得吃的果子,一個個分出去,看著孩子們開心跑遠,她第一次放聲大哭。
*
過了年便是開春。
新栽的桃樹已經開始抽芽,走得遠的漢子帶來了外界的消息。人們圍著聽說書似的聽他講,無非就是外界如今仍舊戰火紛飛,局勢更為緊急了。
這座大山的豺狼虎豹成了永和城的天然屏障,想要進山的人都得掂量野狼和黑熊的實力。
生活安穩,稻香村人便不喜聽那些殘酷的戰爭。他們更關心後山新發現的溫泉,正汩汩冒著熱氣,像大地煨著的一碗熱湯。
「明兒一起泡溫泉去唄,聽孫娘子說對皮膚好呢。」
幾個年輕媳婦互相邀請著,臉上是知足的笑。
只有幾個如李村長這樣的老者會認真聽外出的漢子講外頭的事,時不時沉默,繼而又搖頭。
他們也無能為力,這種世道,自己能好好活著已然是不容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炊煙升起的方向飄著飯香。
老宋家灶房裡,柳雪梅正往陶甑里碼放臘肉,松木蒸籠是她從荒屋裡扒拉出的,一看還能用便喜滋滋拿回家中,時常給孩子們做個甜嘴糕點也好。
蒸汽氤氳間,她忽然瞥見牆根閃過道佝僂影子,猶豫片刻,掀開帘子喚道:「灶上煨著菌子湯,喝一碗?」
那影子頓了頓,終究沒入暮色。
柳雪梅盯著黑影遠離,嘆著氣將帘子放下,看到娃兒們放學回來,院子裡頓時嘰嘰喳喳一片,「嫂嫂,要吃蒸蛋糕!」
柳雪梅滿臉笑,「哎,來咯~」
「一天淨會去野,趕緊去洗手,洗了手才能吃蒸蛋糕。」
王大花聽到身後的聲音,身子不可聞地顫了顫。
在清醒的時候,她也想過出去采點甜嘴山貨回來,也當個賣貨郎,讓孩子們喜歡,身邊還能有點人
氣,不至於孤獨到死。
奈何守城人說,她沒有出城的權利。
若是執意要出城,也行,代價就是不能再回來。
王大花目光黯淡,撿起菜市遺落的菜幫,默默離去。
......
秋收之後的土地,孫娘子得到同意,種下幾畝外面移植回來的草藥。
巡夜的梆子聲準時響起。趙大牛今夜的工作是巡城,他正提著燈籠走過新辟的藥圃,忽見林老婆子和謝老夫人提著陶罐蹲在田埂邊,忙要上前攙扶。
「莫驚了它們。」老夫人壓低聲音,月光下十幾隻螢火蟲正棲在金銀花藤上,「孫娘子說這也是藥引子,瞧著挺稀奇,螢火蟲還能入藥。」
趙大牛家的寡母時常要吃藥,他對藥理略懂一些,他笑著:「螢火蟲確實能入藥,藥效好著哩。」
林老婆子笑著示意趙大牛,「吃完晚食出來散散步,便路過這,你先去忙吧。」
趙大牛也不再打擾,提著燈籠到別處巡視去了。
*
人在感到安寧幸福的時候,是不會主動去察覺時間的流逝的。
稻香村人總覺得前幾天還在和老夥計出去采山貨,轉瞬就到冬日了。
冬天來臨,用不了幾日就要颳風下雪,城門再次長時間關閉。
李村長表示,等到開春時,城門開啟,將不限制大夥,所有人均可自由出行。
這麼長時間的出城條令限制,人人都已經能做到要求。
既如此,便不用再限制。
稻香村人歡呼,歸屬心更為強烈。
采了一個多月的山貨,如今每人家裡都囤滿了糧食,過一個冬天綽綽有餘。
日子一天天過去,這天飄起了雪花,老人們掐著手指頭,深冬快要來了。
婦人們聚在屋內揉年糕,蒸騰的熱氣模糊了窗上的冰花。朱秀兒握著木槌捶打糯米,忽然聽見門外傳來孩子們的陣陣驚呼聲。
推門望去,漫天鵝毛大雪中,二十幾個漢子正扛著野豬歸來,獠牙上還凝著冰凌,「這野豬群是自個撞上門來的,兄弟們一起制服了,夠做三百斤燻肉!」
孫家漢子呵著白氣大笑,震落肩頭積雪。
婦人們嘴上嗔怪,臉上笑意卻是不停,「下次可得注意些安全,野豬力氣大,稍不小心就會...」
漢子們爽朗大笑著,「我們自個心裡清楚。」
一陣嬉笑。
窗外飄來烤松子的焦香,混著貨郎搖鼓的叮咚聲,孩子們爭先恐後跑出去,「貨郎叔叔,你都好久沒來啦,今天帶來了什麼甜嘴呀~」
賣貨郎開心地合不攏嘴,揭開箱籠,裡面躺著各種各樣討人喜歡的甜嘴,甚至還有較新鮮的果子,新奇得一群娃子哇哇大叫。
紛紛跑回家去,拉扯自家大人的衣角,非說一定要吃,大人無奈,也只得跟著出門去,詢問貨郎有啥需要換的。
雪粒子撲簌簌砸在窗紙上,灶房蒸騰的熱氣將朱秀兒的面龐熏得通紅。她掀開竹屜,黃澄澄的粘豆包甜香裹著白霧湧出來。
她笑著端起蒸籠,「許是城內的風水好,種出來的黍米又大又飽滿,磨得細,保准謝老夫人嘗不出糙味。」
「可不敢讓她嘗出來。」李大娘提著麂子腿跨過門檻,凍紅的鼻尖沾著雪珠,用謝老夫人剛好能聽見的聲音打趣:
「上回林嬸子往黍米粥里摻了半把蕎麥,謝老夫人吃著卡拉嗓子,春月愣是舉著銀箸在碗裡攪了半盞茶功夫。」
謝老夫人佯裝生氣,「哪裡的話,這都過去多久了,分明是半年前的事兒,就你還記得。」
春月也幫忙搭腔,「是哩,現在老夫人可不挑嘴了。」
女人們笑作一團,聽見院牆外傳來孩子們的笑聲,出門一看,七八個裹成棉球的小童正圍著草垛蹦跳,新糊的窗紙映出他們晃動的影子,活像皮影戲裡打滾的年獸。
柳雪梅訓斥一聲:「小祖宗們,仔細著點自個的新棉襖,要是劃壞了,回去指定挨訓。」
話音還沒落下,城牆方向驟然炸響三聲銅鑼,驚得檐下冰棱簌簌斷裂。
男人們頓時警戒,抄起牆角的鐵叉就往城門跑,積雪在皮靴下發出急促的吱嘎聲。
今日守城的孫家漢子站在箭樓上大笑:「大夥誤會了,是周莽兄弟!」
男人們先是鬆一口氣,隨後又是欣喜。
周蠻來了?
上城牆一看,只見黑甲輕騎踏碎風雪,馬鞍兩側掛滿染血的布袋。
「開城門!」
已經關閉一月有餘的城門緩緩打開,迎接這隊黑甲軍。
光頭翻身下馬,玄鐵甲結滿冰碴,看起來比三個月前成熟穩重了不少,他笑著:「快過年了,我奉將軍之命來送年禮!」
人們這才看見每一隻戰馬上都馱著一個漲實的布袋。黑甲軍將布袋搬下,在城主府前堆成一座小山。
光頭打開布袋,黃澄澄的小米喜慶無比,「潭州糧倉搬來的,將軍說給娃娃們熬臘八粥。」
孩子們歡呼著,永和城內達成共識,必須留下光頭和黑甲軍,熱熱鬧鬧吃了一頓年夜飯。
光頭滿眼的淚,「這...還沒到除夕呢,就吃年夜飯了。」
宋大郎笑著,「你都來送年貨了,吃年夜飯是應該的。」
一頓飯吃得光頭和黑甲軍熱淚盈眶,這場戰役打了這麼久,看過太多生死,也見過太多殘忍的畫面,血肉模糊,同類相食。
只有此刻,才能感覺到那股真切的柔軟和人間真摯。
越吃,淚意越是洶湧,最後索性放聲大哭。
稻香村人都靜靜聽著宣洩,有時候沉默便是安慰。
最後共同舉杯。
「願世間再無災難,盛世清明。」
*
除夕守歲那晚,全城的火把都聚在曬穀場。林老婆子教年輕婦人剪窗花,紅紙屑落滿石磨盤,謝老夫人領著孩童們往河燈題詩,墨跡未乾便被娃子們搶著放進溪流。
子時將近,李村長敲響那面救過命的銅鑼,三百個聲音齊唱祝歲歌,驚得後山冬眠的熊羆翻了個身。
稻香村人聚在一起過了個熱熱鬧鬧的新年,這種時候孩子們是最開心的,恨不得嚷上天去。
就算是在永和城內,稻香村人也保存著昔日的傳統,讓小孩走街竄巷去拜年,逢人都要說「發財」「吉祥如意」「身體健康」之類的吉祥話。
各家大人還特地叮囑,今年再多加一句,「願和平盛世。」
王大花蜷縮在破屋的一角,這是她如今落腳的地方,孩子們看到她,也不再害怕,紛紛將手中的糕點和糖果塞過去。
「祝嬸嬸新年快樂。」
「嬸嬸身體健康。」
就連剛開始牙牙學語的孩童都跟著一起說:「萬事福意。」
王大花眼角濕潤,翻出自己珍藏了很久都捨不得吃的果子,一個個分出去,看著孩子們開心跑遠,她第一次放聲大哭。
*
過了年便是開春。
新栽的桃樹已經開始抽芽,走得遠的漢子帶來了外界的消息。人們圍著聽說書似的聽他講,無非就是外界如今仍舊戰火紛飛,局勢更為緊急了。
這座大山的豺狼虎豹成了永和城的天然屏障,想要進山的人都得掂量野狼和黑熊的實力。
生活安穩,稻香村人便不喜聽那些殘酷的戰爭。他們更關心後山新發現的溫泉,正汩汩冒著熱氣,像大地煨著的一碗熱湯。
「明兒一起泡溫泉去唄,聽孫娘子說對皮膚好呢。」
幾個年輕媳婦互相邀請著,臉上是知足的笑。
只有幾個如李村長這樣的老者會認真聽外出的漢子講外頭的事,時不時沉默,繼而又搖頭。
他們也無能為力,這種世道,自己能好好活著已然是不容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