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陳增話還沒說完,就被按住肩膀讓坐下,辛承望倒上水,「你先冷靜,來,先喝水。」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先聽我說,尹知府不是好官,可他是壞官嗎?」
陳增張張嘴,愣住了,心裡卻知道不是。
士卒人數是少了,可並沒有剋扣現有的士卒錢糧,就是漕運,他去扛大包的時候,那麼多出苦力的都夸知府是個好官。
每月都
按時結錢,哪怕碼頭上的都得給工頭孝敬,這裡卻不用,逢年過節知府還會派人送吃食、兩尺布料。
不落錢的官就是好官,更別說還受了人家吃用的好處。
相鄰的府城百姓都偷偷借著親戚的名義來掙錢,可見尹知府的名聲。
陳增剛才多麼上腦,現在多麼冷靜,是呀,他貪的是朝廷戶部撥的錢,可不是貪的治下百姓錢糧。
而且兵部的士卒數量有對的嗎,兵部上下那些官員不也多報人數,上下其手?
要是這麼仔細想想,那些尚書貪錢還不是為了給皇上慶賀誕辰、還有太后、皇后、太子殿下、各位皇子公主,大婚、生子、節日,這麼多日子,百官慶賀。
拿不出像樣的禮物,多麼丟人。
以前辛兄玩笑似的話,此刻鑽進了腦子裡。
吏部是真現在才發現嗎,還是只是借他們這抱著一腔熱血的手來干他們不願幹的事。
此刻明明是夏季,整個人卻手腳冰涼。
官場,邁進來才發現,這可比考場還難解。
辛承望將門窗打開看一圈關上,走到身邊小聲道,「行了,這麼晚了,先回去休息吧。」
陳增抬頭看過去,知道他是有法子了,不由點頭起身。
吱呀的門聲關閉,良久房間內忽的一聲笑。
*
邁入七月,當茉莉花如雪般盛開,散發幽幽香氣時。
一紙上奏的摺子,讓整個朝堂上炸開了鍋。
來自此屆進士的嘗州通判,上奏朝廷的摺子,說嘗州從知府到胥吏,都是貪官污吏。
士卒軍餉,每年近三萬人的數;漕運損耗,每十船寫十五船,一次就落下五船的糧食損耗。
這些都進了他們的口袋,請求朝廷嚴懲。
關鍵是這封奏摺,通判是皇帝派往各地的耳目,自當直上御案,可是卻先後被吏部和丞相知曉。
關關鍵是,竟都把這奏摺呈給陛下看了。
陛下龍顏大怒,要徹查整個嘗州官員,可是吏部尚書說,從上到下數百官員的話,那嘗州沒人打理。
而且馬上就要八月稅收,組織各縣百姓服徭役,從知府到胥吏,那何人收稅呢?
老狐狸們誰都不想趟這渾水,可是涉及的人里有自己的學生或是沾親帶故的,不能不管。
朝堂上為這事爭吵不休,戶部尚書和吏部等六部尚書都上演了全武行,看的朝堂上的武將是睜大了眼,也不眯著眼打瞌睡了。
政敵就是政敵,這是真下狠手啊。
這邊上拳頭,那邊腦袋撞,官鞋都飛了老遠,是真開了眼了。
身穿龍袍的皇上一聲怒吼,才制止這鬧劇,數天之後,旨意是稅收之後再派欽差下去當調查。
可是這欽差的人選,又得扯皮。
這個事,過年前能不能辦上還是個迷。
同一時刻,知府後堂,尹知府喝著茶水,滿臉鎮定。
他貪的錢送上去,以為他不會留後手嗎。
若是知道他的錢給誰,還會反問缺不缺錢,爭著搶著去送呢。
壓下得意,瞧著對面坐的年輕人,一時間複雜無言。
這年輕人是真的聰明,不是自作聰明的聰明,也不是不知聰明的聰明,前程不可限量。
知府開口,「小子,我有個孫女,年方二八,溫柔賢淑,嫁給你如何?」
辛承望被嗆了下,放下茶杯,「知府大人,您可別開玩笑了,我家娘子正懷著孩子,要她聽到了,我可得跪搓衣板。」
尹知府一怔,哈哈大笑。
聰明人怎麼不會明白這意思呢,他可是從四品官居知府,人脈遍布朝堂,但凡拉拔點就夠他受用的,可是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還真對老人家有禮,都沒說拒絕二字。
當官後才更明白,能夠守住本心多麼難。
他怎麼早遇不上這樣品行的後生呢,真不聰明,愚笨。
「小子,老夫實話跟你說,光京城的禁軍就三成空餉,你以為朝堂上的大人們不知道嗎,正因為知道,誰都不敢戳破,也都變著法兒的摟銀子。」
「京城那比海都深,動彈不得,還不如在地方做些實事,想大展拳腳,太多桎梏。」
說完,眼睛流露出沒落來。
他年輕時也是凌雲壯志,不知天高地厚,可是看多了一些事後,他妥協了,認輸了。
辛承望走出府邸大門,抬頭望眼天空,接著目視前方大步而去,回家找媳婦去嘍。
他不會迷茫,因為知道天也會變。
*
江南的河流、石橋,讓人流連忘返,細雨濛濛下,夫妻倆一把油紙傘撐著欣賞著那一處處青石磚瓦。
顧蘆雪的肚子真的能看出來圓溜溜的了,口味也今天喜歡吃酸的明天喜歡吃鹹的。
不知不覺,蟬鳴消失了。
朝廷的旨意還沒正式下,辛承望就聽到了結果。
他這舉報有功,賞賜綢緞、瓷器、首飾和白銀百兩。
可還沒等到賞賜來呢,又傳來朝堂上很多官員彈劾他。
說他沒有真實證據狀告上官、同僚,還上任帶帳本,精於算計,恐壞超綱。
也有一些官員給說好話,說算的是朝廷錢財,怎能與商人混為一談。
辛承望心裡清楚,這除了溫左侍郎指示的,怕是還有尹知府的幫忙。
但對於他這種掀桌子不玩的路數,顯然惹惱了朝中一些人,怕其他通判有樣學樣,非得給個教訓。
於是邸報傳來,從正六品的通判,改為再往南的江浙省下轄的知縣。
陳增知道的時候,氣的紅了眼,反而辛承望安慰了其幾句。
通判的官袍還在路上,就又回去京城了,這次來的是知縣的正七品鸂鶒圖案的官袍。
上任是倉促的,委以重任的。
侍郎來信件,話里話外這其實是升官,通判看著是正六品,卻一點實權沒有,只是當個擺設,知縣卻是真正的治理一縣。
面對從正六品到正七品的變化,辛承望笑的多吃了兩碗米飯,並沒有其他人想的差心情。
在家鄉,饅頭、餃子、包子等麵食是主流,這裡大米是做出花來的。
辛承望適應良好,顧蘆雪也是吃的新奇,各種米粉做的糕點嘗的不亦樂乎。
「恭喜相公,升官了。」顧蘆雪這話是面含笑意,很是認真。
無論做什麼,吃糠咽菜,她都跟著他,不會分開。
辛承望牽著她的手,攸的一樂,「聽說會路過西湖,咱們去看看再去上任地方,就是不知道那裡有啥好吃的。」
顧蘆雪歪著頭左看右看,輕嗯一聲,滿眼期待,只是嘴上還是說著,可惜這裡剛布置的差不多。
夫妻兩人並肩而立,絮絮叨叨,可是神情間卻是那麼契合。
第103章 沒錢庫房跑老鼠的興縣
算算上任時間太寬裕,從嘗州到縣城的距離,可比京城近多了。
再加上沒其他什麼事,溜達溜達沒個影子,收拾東西也不緊不慢的。
對年糕本身,辛承望和媳婦是不喜歡的,可是放菜里,倆人就都會吃。
自己做不出人家那味道,只是沒想到,跟人攀談說著說著,老闆哈哈大笑,說可以教給他們怎麼做好吃。
年糕要放水桶里養著啥的,調料有哪些。
辛承望連忙阻止,這不都是秘方嗎,竟然這麼大方就說出來了。
老闆反倒哈哈大笑,說隔三差五的來吃,都認識他們兩口子,而且他看人看的准,是富貴人家,拿去自己做著吃,那祖宗知道也高興的。
又不是把秘方傳出去的不孝子孫,不礙事。
說著說著還小聲說,他都手把手教他幾個兒子,可也沒一個比他做的好吃。
食客們還是一吃就能吃出來,都跟他說可不能歇歇,兒子的火候還不行。
辛承望笑著奉承幾句,等走出食肆,慢走著不由心想,那些食客吃了那麼幾十年,吃的是種年輕歲月的美好回憶。
新的味道再好,他們也不適應,不覺的好。
看到有賣糖畫的,辛承望上前給買了個遞給五娘。
瞧著小孩子哇啊的起鬨,顧蘆雪紅著臉笑,但眼眸很亮。
辛承望瞧著這些扎著小揪揪的頭髮,穿著開
襠褲的孩子們,直接說每人來上一個喜歡的圖案,他請客。
本看著吃手指頭的小孩子們,眨巴著眼睛,瞧瞧男的,再瞧瞧漂亮的夫人。
歡呼著圍著兩人又蹦又跳,開心的不得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先聽我說,尹知府不是好官,可他是壞官嗎?」
陳增張張嘴,愣住了,心裡卻知道不是。
士卒人數是少了,可並沒有剋扣現有的士卒錢糧,就是漕運,他去扛大包的時候,那麼多出苦力的都夸知府是個好官。
每月都
按時結錢,哪怕碼頭上的都得給工頭孝敬,這裡卻不用,逢年過節知府還會派人送吃食、兩尺布料。
不落錢的官就是好官,更別說還受了人家吃用的好處。
相鄰的府城百姓都偷偷借著親戚的名義來掙錢,可見尹知府的名聲。
陳增剛才多麼上腦,現在多麼冷靜,是呀,他貪的是朝廷戶部撥的錢,可不是貪的治下百姓錢糧。
而且兵部的士卒數量有對的嗎,兵部上下那些官員不也多報人數,上下其手?
要是這麼仔細想想,那些尚書貪錢還不是為了給皇上慶賀誕辰、還有太后、皇后、太子殿下、各位皇子公主,大婚、生子、節日,這麼多日子,百官慶賀。
拿不出像樣的禮物,多麼丟人。
以前辛兄玩笑似的話,此刻鑽進了腦子裡。
吏部是真現在才發現嗎,還是只是借他們這抱著一腔熱血的手來干他們不願幹的事。
此刻明明是夏季,整個人卻手腳冰涼。
官場,邁進來才發現,這可比考場還難解。
辛承望將門窗打開看一圈關上,走到身邊小聲道,「行了,這麼晚了,先回去休息吧。」
陳增抬頭看過去,知道他是有法子了,不由點頭起身。
吱呀的門聲關閉,良久房間內忽的一聲笑。
*
邁入七月,當茉莉花如雪般盛開,散發幽幽香氣時。
一紙上奏的摺子,讓整個朝堂上炸開了鍋。
來自此屆進士的嘗州通判,上奏朝廷的摺子,說嘗州從知府到胥吏,都是貪官污吏。
士卒軍餉,每年近三萬人的數;漕運損耗,每十船寫十五船,一次就落下五船的糧食損耗。
這些都進了他們的口袋,請求朝廷嚴懲。
關鍵是這封奏摺,通判是皇帝派往各地的耳目,自當直上御案,可是卻先後被吏部和丞相知曉。
關關鍵是,竟都把這奏摺呈給陛下看了。
陛下龍顏大怒,要徹查整個嘗州官員,可是吏部尚書說,從上到下數百官員的話,那嘗州沒人打理。
而且馬上就要八月稅收,組織各縣百姓服徭役,從知府到胥吏,那何人收稅呢?
老狐狸們誰都不想趟這渾水,可是涉及的人里有自己的學生或是沾親帶故的,不能不管。
朝堂上為這事爭吵不休,戶部尚書和吏部等六部尚書都上演了全武行,看的朝堂上的武將是睜大了眼,也不眯著眼打瞌睡了。
政敵就是政敵,這是真下狠手啊。
這邊上拳頭,那邊腦袋撞,官鞋都飛了老遠,是真開了眼了。
身穿龍袍的皇上一聲怒吼,才制止這鬧劇,數天之後,旨意是稅收之後再派欽差下去當調查。
可是這欽差的人選,又得扯皮。
這個事,過年前能不能辦上還是個迷。
同一時刻,知府後堂,尹知府喝著茶水,滿臉鎮定。
他貪的錢送上去,以為他不會留後手嗎。
若是知道他的錢給誰,還會反問缺不缺錢,爭著搶著去送呢。
壓下得意,瞧著對面坐的年輕人,一時間複雜無言。
這年輕人是真的聰明,不是自作聰明的聰明,也不是不知聰明的聰明,前程不可限量。
知府開口,「小子,我有個孫女,年方二八,溫柔賢淑,嫁給你如何?」
辛承望被嗆了下,放下茶杯,「知府大人,您可別開玩笑了,我家娘子正懷著孩子,要她聽到了,我可得跪搓衣板。」
尹知府一怔,哈哈大笑。
聰明人怎麼不會明白這意思呢,他可是從四品官居知府,人脈遍布朝堂,但凡拉拔點就夠他受用的,可是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還真對老人家有禮,都沒說拒絕二字。
當官後才更明白,能夠守住本心多麼難。
他怎麼早遇不上這樣品行的後生呢,真不聰明,愚笨。
「小子,老夫實話跟你說,光京城的禁軍就三成空餉,你以為朝堂上的大人們不知道嗎,正因為知道,誰都不敢戳破,也都變著法兒的摟銀子。」
「京城那比海都深,動彈不得,還不如在地方做些實事,想大展拳腳,太多桎梏。」
說完,眼睛流露出沒落來。
他年輕時也是凌雲壯志,不知天高地厚,可是看多了一些事後,他妥協了,認輸了。
辛承望走出府邸大門,抬頭望眼天空,接著目視前方大步而去,回家找媳婦去嘍。
他不會迷茫,因為知道天也會變。
*
江南的河流、石橋,讓人流連忘返,細雨濛濛下,夫妻倆一把油紙傘撐著欣賞著那一處處青石磚瓦。
顧蘆雪的肚子真的能看出來圓溜溜的了,口味也今天喜歡吃酸的明天喜歡吃鹹的。
不知不覺,蟬鳴消失了。
朝廷的旨意還沒正式下,辛承望就聽到了結果。
他這舉報有功,賞賜綢緞、瓷器、首飾和白銀百兩。
可還沒等到賞賜來呢,又傳來朝堂上很多官員彈劾他。
說他沒有真實證據狀告上官、同僚,還上任帶帳本,精於算計,恐壞超綱。
也有一些官員給說好話,說算的是朝廷錢財,怎能與商人混為一談。
辛承望心裡清楚,這除了溫左侍郎指示的,怕是還有尹知府的幫忙。
但對於他這種掀桌子不玩的路數,顯然惹惱了朝中一些人,怕其他通判有樣學樣,非得給個教訓。
於是邸報傳來,從正六品的通判,改為再往南的江浙省下轄的知縣。
陳增知道的時候,氣的紅了眼,反而辛承望安慰了其幾句。
通判的官袍還在路上,就又回去京城了,這次來的是知縣的正七品鸂鶒圖案的官袍。
上任是倉促的,委以重任的。
侍郎來信件,話里話外這其實是升官,通判看著是正六品,卻一點實權沒有,只是當個擺設,知縣卻是真正的治理一縣。
面對從正六品到正七品的變化,辛承望笑的多吃了兩碗米飯,並沒有其他人想的差心情。
在家鄉,饅頭、餃子、包子等麵食是主流,這裡大米是做出花來的。
辛承望適應良好,顧蘆雪也是吃的新奇,各種米粉做的糕點嘗的不亦樂乎。
「恭喜相公,升官了。」顧蘆雪這話是面含笑意,很是認真。
無論做什麼,吃糠咽菜,她都跟著他,不會分開。
辛承望牽著她的手,攸的一樂,「聽說會路過西湖,咱們去看看再去上任地方,就是不知道那裡有啥好吃的。」
顧蘆雪歪著頭左看右看,輕嗯一聲,滿眼期待,只是嘴上還是說著,可惜這裡剛布置的差不多。
夫妻兩人並肩而立,絮絮叨叨,可是神情間卻是那麼契合。
第103章 沒錢庫房跑老鼠的興縣
算算上任時間太寬裕,從嘗州到縣城的距離,可比京城近多了。
再加上沒其他什麼事,溜達溜達沒個影子,收拾東西也不緊不慢的。
對年糕本身,辛承望和媳婦是不喜歡的,可是放菜里,倆人就都會吃。
自己做不出人家那味道,只是沒想到,跟人攀談說著說著,老闆哈哈大笑,說可以教給他們怎麼做好吃。
年糕要放水桶里養著啥的,調料有哪些。
辛承望連忙阻止,這不都是秘方嗎,竟然這麼大方就說出來了。
老闆反倒哈哈大笑,說隔三差五的來吃,都認識他們兩口子,而且他看人看的准,是富貴人家,拿去自己做著吃,那祖宗知道也高興的。
又不是把秘方傳出去的不孝子孫,不礙事。
說著說著還小聲說,他都手把手教他幾個兒子,可也沒一個比他做的好吃。
食客們還是一吃就能吃出來,都跟他說可不能歇歇,兒子的火候還不行。
辛承望笑著奉承幾句,等走出食肆,慢走著不由心想,那些食客吃了那麼幾十年,吃的是種年輕歲月的美好回憶。
新的味道再好,他們也不適應,不覺的好。
看到有賣糖畫的,辛承望上前給買了個遞給五娘。
瞧著小孩子哇啊的起鬨,顧蘆雪紅著臉笑,但眼眸很亮。
辛承望瞧著這些扎著小揪揪的頭髮,穿著開
襠褲的孩子們,直接說每人來上一個喜歡的圖案,他請客。
本看著吃手指頭的小孩子們,眨巴著眼睛,瞧瞧男的,再瞧瞧漂亮的夫人。
歡呼著圍著兩人又蹦又跳,開心的不得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