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道路的盡頭矗立著一座飽經風雨的門樓,上書「浰頭六寨」。門樓之下立著數人,正是趙明州、桐君、羅明受、齊白岳一眾,李攀趕緊迎了上去。

  桐君此時已是大腹便便,臉色卻是煞白,她在羅明受的攙扶下,拱手向山寨中喊道:「明州軍偏將桐君,懇請浰頭六寨寨主出寨一見!」

  寨中寂然無聲,唯有石窗中隱約的人影遙遙對望。

  「明州軍偏將——」桐君屏氣再喊,卻是腹中隱隱作痛,緊抿了唇扶住自己的腰。

  羅明受嚇了一跳,一手攙著愛妻,一邊揚聲沖寨中大喊:「可有人嗎!有人便應一聲啊!」

  回應他的是驟然驚飛的白鳥,呼啦啦振翅,急掠眾人頭頂盤旋而上。

  趙明州不動聲色地往寨子裡凝了一眼,拍了拍自己急得汗如雨下的好友:「別喊了,咱們鬧得動靜這麼大,寨子裡的耗子都聽見了,人還能聽不見嗎?」

  「可是——」桐君急道,「可是在出征之前,我已經派人來談過了,該送的『過路費』也分文不少的奉上了。我唯恐他們再生事端,前一日還提前派人又好言相告,怎地今日……」

  羅明受懊惱道:「要是我昨日裡跟著,定是能看出點兒端倪。這浰頭六寨是大帽山寨子的分支,寨寨呼應,山山相連,一寨遇敵,萬寨相幫,最是難對付,只怕他們今日是耍起了無賴,不認提前談好的過路錢了!」

  齊白岳秀眉一挑,怒道:「給錢就不錯了,還真把自己當個人物了!?阿姊,我帶人繞到他們寨子後面,一把火揚了它!」

  趙明州砸吧了一下嘴,輕聲道:「浰頭六寨,我聽般……聽聖上講過……」她思忖了一

  下,又道:「這幫傢伙可不是送錢或者一把火揚了這麼簡單,浰頭六寨從南宋開始就在這大山里結寨了,反壓迫,抗暴政,這麼多來,皇帝換了多少輪了,也沒聽他們服過誰。你們瞧這寨子密密麻麻,依山而建,連點兒縫隙都沒有,可見他們寨中藏了多少人。更何況,這座山經年累月經營下來,只怕山體都快被他們挖空了,裡面更不知道埋伏了多少。強龍不壓地頭蛇,咱們人生地不熟,跟他們起衝突的性價比實在是太低了。」

  「再者說,這浰頭六寨不過是想據險而守,咱們一路上來,他們也沒有趁機發起攻勢,可見——還是有的可談。」

  「還談?」桐君攥緊了明州的手,「那豈不是要讓他們拿捏住了?」

  趙明州反握住桐君沁滿了冷汗的手,沖她安撫地笑了笑:「誰拿捏誰還不一定呢,羅明受,帶桐君下去歇歇——」她高高揚起聲調,讓寨子中的人亦能聽得清清楚楚,「我趙明州,要同六位寨主好好談一談。」

  第149章

  浰頭山寨(三)自古以來,王侯將相爭……

  趙明州話音方落,寨中便響起震天徹地的朗笑聲。

  「你可說得算?」洪鐘般的笑聲里,夾雜著一名女子的問話隨風送出。

  「自然是我說得算。」趙明州目不斜視,朗朗應道。

  「那好,我六兄妹也只同說得算的聊!」

  古舊的寨門緩緩打開,從中步出六位身形各異,年齡不一的男女。桐君趕緊湊到明州身後,壓低聲音同她介紹道:「走在最前面膀大腰圓,個頭出奇高的這位,叫張鐵山,是六位寨主之首。第二位使長槍,濃眉大眼的叫李虎臣。第三位,也是浰頭山寨唯一的女寨主晏七娘,據說是寨子裡最說得上話的一位,可是性格也最為古怪。第四位,個頭矮一些的叫陳況,祖上出過榜眼,平日裡以讀書人自居。第五位背著鬼頭刀的叫韓猛,據說是戚家軍的後人,功夫了得。第六位,年紀最輕,像個沒長大的娃娃,叫孫啟元,是李虎臣的表弟,我感覺賴下過路費與我們為難的么蛾子便是他出的。」

  趙明州不動聲色地聽了,面上卻儘是熱情洋溢的笑意:「六位寨主,百聞不如一見,久仰久仰!」

  孫啟元抬眸,在趙明州的臉上一掃,頗有些輕蔑道:「你說我們百聞不如一見,那不知你是何人啊?」

  趙明州還不及答話,便先做了一個往下按壓的手勢,制止了齊白岳和羅明受即將脫口而出的喝罵,隨即拱手道:「明州軍主帥——花馬趙,見過六位英雄。」

  她沒有選擇自報大名,反而說出了滿清給自己起的的諢號。

  「花馬趙……」孫啟元咂摸了一陣兒,倒是品出了些味道。這位名震天下的女將不以勢壓人,卻偏用諢號自稱,倒是有幾分山匪的痞氣,孫啟元對朝廷將領的惡感減輕了些許,當下不再冷嘲熱諷,將目光遞給了一旁的女寨主晏七娘。

  晏七娘眯起鳳眸,上下打量著趙明州。她可不是孫啟元那樣未長大的奶娃娃,不會因為一個自降身份的諢號就輕易起了好感。只聽晏七娘媚聲道:「花馬趙?我晏七娘用鞭子,江湖上便稱我為晏七鞭;我大哥張鐵山用鑌鐵鐧,江湖上便稱他為震天鐧。趙將軍身為一軍之將,倒只得了//花//馬趙這麼個諢號……看來,趙將軍拿得出手的,便只有那匹//花斑馬了吧?」

  其餘五位寨主極其配合的放聲大笑,明州軍一邊卻是黑了臉。

  眼瞧著齊白岳已經憋到了極限,桐君卻是當先吼了出來:「我明州軍以禮相待,你們卻冷嘲熱諷,收錢不辦事,絕非君子所為!」

  桐君本就大腹便便身體不適,日日噁心夜夜難眠,此番自然壓不住心頭惡氣,竟是比齊白岳還要衝動了些。

  「小丫頭,你這句話倒是說對了!我們兄妹六人不是君子,倒是吃干抹淨不吐骨頭的山匪代王!」始終沉默不語的魁首張鐵山開了口,每吐出一個字,仿佛懸木撞鐘,聲聲驚心,「便是收錢不辦事,你又能如何!」

  張鐵山話音剛落,另一邊卻是倉啷啷利刃出鞘,有龍吟虎嘯之音。六位寨主勃然變色,極為戒備地瞪視著正悠然擦拭著長刀的趙明州。

  「說不過就要開打!?當我們怕你?」晏七娘厲聲道。

  趙明州不急不緩地踏前一步,將桐君擋在身後。

  「方才張寨主說,我桐君妹子說得沒錯,我深以為然。可晏寨主有句話卻是說錯了。」

  晏七娘柳眉一揚,挑釁地看向趙明州。

  「晏寨主剛才說,我能拿得出手的只有**的花斑馬,這話錯了。我能拿得出手的,還有這柄白虹刀,還有身後這幫願隨我北伐,為天下百姓登高一呼的姊妹兄弟,還有這面萬眾歸心的蚩尤旗。」趙明州臉上還掛著笑,眸子裡卻已然起了戰意,「六位寨主背後是整個大帽山上百山寨,而我背後則是萬千受苦受難的黎民百姓,相較而言,應該不輸給六位寨主吧?」

  六位寨主中,算得上飽讀詩書的就是祖上出過榜眼的陳況了。大明未亡之時,他曾在縣裡做過師爺,看慣了貪腐壓榨,嘗盡了人間冷暖,一怒之下,落草為寇。是以,在最開始聽說趙明州的傳聞之時,他只當她是又一個掛著羊頭賣狗肉的草包將軍,對她斷無好感。

  可隨著愈來愈多的故事在寨子中流傳,陳況對趙明州也不得不另眼相待。

  而今日她這一番話,不卑不亢,不驕不躁,更是讓陳況眼前一亮。

  黎民百姓,誰是黎民百姓?這天下所有人,除了皇帝老兒,除了官宦權貴,哪個不是黎民百姓?他們這寨子中的人,亦是實打實的黎民百姓。

  可自古以來,王侯將相爭來斗去,又有誰真的願意為黎民百姓說句話呢?自要是上了那登雲梯,踩了那點將台,百姓便無非是足下的蟲蠹,靴邊的塵泥,心情好了便安撫幾句,賞點兒散銀碎糠;心情不好了便大開殺戒,浮屍萬里。

  縱觀上千年歷史,哪個皇帝不是編排自己的出身,神化自己的來歷,恨不能和黎民百姓迥然不同,化作高高在上的龍。能承認自己無非一介草民的,也唯有明太祖朱元璋一人而已。

  反觀這趙明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連永曆皇帝都是她的傀儡,她卻不賣官鬻爵,中飽私囊,盡情享樂,只是一門心思的北伐,難不成......她真是為了黎民百姓?

  陳況讀了一輩子書,晏七娘時常嘲笑他迂腐愚鈍,滿腦子帝王將相,家國大義。可讀書人卻自有讀書人的堅持與風骨,哪怕做了山匪,也未改初心。是以,趙明州這番話,的的確確打動了陳況。

  「若趙將軍背後當真有黎民百姓,這段山路我們兄妹六人倒是應該給你行個方便。」陳況一展摺扇,悠悠道:「可是,方便可行,規矩卻不能改——」

  陳況遞了個眼色給張鐵山,張鐵山沉吟道:「先前你們明州軍的確是交了過路費,可時移世易,如今戰亂頻仍,我們兄妹六人既要自保,還要養活這山寨中數千口子,這過路費的數額自然要變一變。」

  「哼——」齊白岳和羅明受幾乎是同時發出一聲冷嗤。

  「昨日裡派人來談,你們也是信誓旦旦承諾過,如今不也變了?」羅明受怒道。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