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他不願意接受姜時修身份的原因,大概就是這樣了。
如果沒有姜時修,只有蘇景同,他覺得蘇季徵走不到「戰死」這一步。
他對自己下王蠱,被發現以後,第一反應是怕顧朔生氣,顧朔這時候品出點別的意味來,他不光怕顧朔生氣,還怕他爹「在天之靈」生氣,他爹為了保護他,兩支護衛隊都給了他,他卻糟蹋了自己的身體。
蘇季徵反應過來,「我現在好端端地在他面前,這心病也該消了吧?」
「能消大半。」顧朔道。
他造成的後果已經消除,只需要一個機會讓他接受姜時修這個身份。
顧朔起身,「多陪陪他吧。」
蘇季徵心道:用你提醒,多事。
顧朔和蘇季徵聊完,出來天已經大亮了,顧朔回屋瞧了一眼,蘇景同正要起床,顧朔皺眉:「才睡了不到一個時辰。」
蘇景同精神奕奕,雙眸炯炯有神,絲毫看不出缺覺精神不振的模樣,「我不困。」
顧朔評估蘇景同的精神,從他爹回來以後,他身上的陰鬱氣息散了大半,壓在心裡的石頭沒了,果然好多了。
蘇景同有點忐忑,「哥哥……」
「嗯?」顧朔看他。蘇景同一叫哥哥,除了撒嬌,就是有求於他。
「你……」蘇景同小心翼翼道:「你打算怎麼處理我爹呢?」
蘇季徵此前舉過反旗,圍困了皇宮,從前「戰死」,無需考慮,現在人還活著,就得好好考慮怎麼處理了。
蘇季徵浸淫朝政多年,顧朔根基還淺,朝中大臣聽命於顧朔的不少,曾經偏向蘇季徵的也很多,殘黨無數,留下蘇季徵有害無利,如果蘇季徵照舊有心皇位,對顧朔的威脅不可謂不大。
「你怎麼想?」顧朔問。
蘇景同不好開口,他一直困在兩難選擇中,他心裡當然希望顧朔能放了他爹,但這未免太難為顧朔,顧朔也得給朝臣一個交代,而且他爹到底還想不想造反,這也是個問題,他爹野心勃勃了二十多年,臨門一腳放棄了,心裡有遺憾也未可知。
沒有他,他爹說不定早成功了。
可要是不放他爹……
他爹這把年紀,戰場重傷,又在西南山里住了一冬天,還不知身體底子變成什麼樣,蘇景同心疼得很。
蘇景同坐在床上,顧朔就站在床邊,蘇景同圈住顧朔的腰,臉埋在顧朔懷裡,「我不知道。」
顧朔的手撫摸著蘇景同的頭髮,也不知是不是錯覺,總感覺救回蘇季徵後,蘇景同的頭髮都黑亮水華了一些。
「我跟你爹商量一下吧,也聽聽他的意見。行嗎?」顧朔打商量。
「嗯嗯。」隨他們商量去吧,蘇景同決定不難為自己。
「他是不是睡醒了,我好像聽到他聲音了,」蘇景同蹦起來,「我去找他,他昨天還沒跟我說完呢!」
蘇景同風風火火往出跑。
顧朔哭笑不得:「鞋——沒穿鞋——」
蘇景同一走,又走了一上午,帶了幾個太醫一起過去給蘇季徵檢查身體,一檢查又是一上午,幾個太醫七嘴八舌,說了一堆毛病,藥方開了長長一串,預計得調理幾年,蘇季徵不耐煩喝藥,大手一揮,「不喝。」
蘇景同無視他的抗議,吩咐人去熬藥,並對蘇季徵宣布:「我會盯著你喝的。」
蘇季徵:……
蘇季徵試圖掙扎:「那少喝點。」
「不行。」蘇景同很無情,「一口不能少。」
蘇季徵:……
顧朔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蘇季徵和蘇景同昨晚都沒怎麼睡覺,去把蘇景同拎了回來,按著睡了個午覺。
下午顧朔開始問蘇景同,顧憫這邊他打算怎麼布戰術,五行蓮得拿。
對付顧憫,著實不算什麼大事,西南軍在山上糧食不多,江天他們回來的時候還把帳篷點了,現在帳篷、被子、衣物、食物全是緊缺的,不用多久,自己就潰不成軍了。
蘇景同命人在離西南營地不遠的地方架起幾百個大鍋,一日十二個時辰輪班,不停歇地在鍋中煮肉湯,讓肉香飄到西南營地中去。又在鍋邊安排人輪流大喊,投降的人可喝肉湯。
西南軍缺衣少食,又因為江天營救蘇季徵那日,顧憫下令阻攔江天他們,但很多士兵選擇先搶救帳篷被子,顧憫大發雷霆,挨個打了軍杖,現在將士們對顧憫的怨氣大得很。
本來就挨凍受餓,現在加了一條受傷,藥物也緊缺,當晚就有好幾個士兵沒熬過去,沒了。
原先擠了六個人的帳篷,現在擠著九個人,原先勉強湊一湊還能蓋到的被子,現在總有幾個人蓋不到,原本一人至少還有一套換的衣裳,現在只有身上這套了,已經減半的食物,又減半一次。
人人餓得頭暈眼花,寒風冷冽,又餓又冷,對顧憫的不滿與日俱增。
一個士兵抽了抽鼻子,「什麼味道?」
「好像是……」另一個士兵懷疑自己餓出了幻覺:「肉香?」
「哦。」那應該是他們太餓了出現幻覺了。
兩人肚子的咕嚕聲此起彼伏,他們已經習慣了挨餓的感覺,再過兩個時辰,肚子就不會咕嚕了,只是他們會更加沒精打采。
軍營里類似的對話不斷發生,大家誰也沒去看,都以為是幻覺。
過了一個時辰,肉香還在,終於有一人忍不住起身去看看了,哪怕是幻覺,離得近點也好啊。
他走到營地邊,看到山林中有煙霧升起,像是哪裡著了火,當時冷汗就下來了,山里要是起了火,他們都在劫難逃——他該感謝對面的軍師不是徐幼宜,如果是徐幼宜,大概會放火燒山了。
他快走幾步,想看看到底是哪裡起了火,還來不來得及救,走過這一段山路,一轉彎,對面竟然是數不清的大鍋,熬著肉湯。
他揉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麼。
第61章 現實-下蠱
「喲,」顧朔這邊的士兵眼睛亮起來了,熬了半天總算來人了,連忙敲鑼打鼓,把軍營里嗓門最好使的人請出來嚎:「投降就可以吃肉湯——投降就可以吃肉湯——投降就可以吃肉湯——」
簡單直白,沒上過學的人也能聽懂。
這人舔舔唇,飢餓瘋狂在他大腦中叫囂,本來不叫的肚子突然叫起來,叫聲沸反盈天,一刻不停,他腦子不轉了,口水誠實地流了出來。
過了半個時辰,西南軍里終於有人發現不對,「王老二呢,他怎麼去了這麼久都沒回來。」
「我去找找。」一人咽了口唾沫,站起來,怪了,大家集體都聞到了肉香,原來人待久了,幻覺也會變得一樣,真神奇。
「一起去吧。」另外兩個人也站了起來,王老二去的方向正是肉湯飄來的方向,別是真有肉湯,王老二獨吞了。
又有幾個站起來,跟他們一起走了。
過了一會兒,這幾個人也不見回來。
又有一批人去「找他們」。大家都打著這個藉口悄悄離開,誰也沒把心裡的小九九說出來——肯定真有肉湯。
蘇景同在山腳等人匯總投降人數,起初人不多,後來人越來越多,增長速度越來越快,來的多數是小兵。這些人參軍時間不久,除了稀里糊塗跟著顧憫上了山,沒來得及幹什麼壞事,投降也不怕顧朔清算,加上年輕,餓得快,來到這裡聞幾聲肉香就投降了。
跟著誰干不是干呢?他們清清白白的勞苦人,跟大周無冤無仇的,和顧憫也沒多少聯繫,何必要為了顧憫賣命。
蘇景同又安排人從投降的人中找了許多擅長言辭的人,冷嗎?想不想穿棉襖、蓋棉被?想要不難,只要你們辦點小事,就把棉襖棉被給你們。
這一天,西南軍營里突然流傳起來顧朔在西北、在濱州的功績。西南王雄踞此處,大家歸西南王管理,稀里糊塗跟了西南王,也不知西南王到底好不好——反正顧憫肯定不好。顧朔從前在西北,和西南沒交集,西南百姓將士都不了解這位新皇帝。
這天,突然多了許多頗為了解顧朔的人,繪聲繪色給大家講述顧朔治理新州的成果、治理濱州水患的成果、平定西北的本事,還著重點了一句,濱州水患時私吞了糧食的是徐幼宜的父親,大周判了他父親處斬,徐幼宜流放,被西南王收容。
西南軍的士兵都是普通百姓,要錢沒錢,要權沒權,來了天災人禍只能等著當官的有良心,他們深深共鳴了濱州水患中餓死的百姓,看徐家頓時仇恨起來,再聯想到西南王收容了徐幼宜,一時看西南王也不順眼起來。
他們此刻忍飢挨餓,豈不是和濱州水患中餓死的百姓一個境遇麼?
為什麼還要給這官官相護的西南王家賣命?
他就算打贏了,他們又能得到什麼好處?當然,他也打不贏。
又有人宣傳皇帝那邊不計較他們跟隨西南王上山造反的事,大家都是平頭百姓,能幹出什麼壞事呢?一旦參了軍,軍令如山,西南王拿著軍令指揮大家造反,大家能怎樣呢?當逃兵的話直接被處決了。皇帝理解他們,直言只要沒有其他大罪,都可以赦免。
如果沒有姜時修,只有蘇景同,他覺得蘇季徵走不到「戰死」這一步。
他對自己下王蠱,被發現以後,第一反應是怕顧朔生氣,顧朔這時候品出點別的意味來,他不光怕顧朔生氣,還怕他爹「在天之靈」生氣,他爹為了保護他,兩支護衛隊都給了他,他卻糟蹋了自己的身體。
蘇季徵反應過來,「我現在好端端地在他面前,這心病也該消了吧?」
「能消大半。」顧朔道。
他造成的後果已經消除,只需要一個機會讓他接受姜時修這個身份。
顧朔起身,「多陪陪他吧。」
蘇季徵心道:用你提醒,多事。
顧朔和蘇季徵聊完,出來天已經大亮了,顧朔回屋瞧了一眼,蘇景同正要起床,顧朔皺眉:「才睡了不到一個時辰。」
蘇景同精神奕奕,雙眸炯炯有神,絲毫看不出缺覺精神不振的模樣,「我不困。」
顧朔評估蘇景同的精神,從他爹回來以後,他身上的陰鬱氣息散了大半,壓在心裡的石頭沒了,果然好多了。
蘇景同有點忐忑,「哥哥……」
「嗯?」顧朔看他。蘇景同一叫哥哥,除了撒嬌,就是有求於他。
「你……」蘇景同小心翼翼道:「你打算怎麼處理我爹呢?」
蘇季徵此前舉過反旗,圍困了皇宮,從前「戰死」,無需考慮,現在人還活著,就得好好考慮怎麼處理了。
蘇季徵浸淫朝政多年,顧朔根基還淺,朝中大臣聽命於顧朔的不少,曾經偏向蘇季徵的也很多,殘黨無數,留下蘇季徵有害無利,如果蘇季徵照舊有心皇位,對顧朔的威脅不可謂不大。
「你怎麼想?」顧朔問。
蘇景同不好開口,他一直困在兩難選擇中,他心裡當然希望顧朔能放了他爹,但這未免太難為顧朔,顧朔也得給朝臣一個交代,而且他爹到底還想不想造反,這也是個問題,他爹野心勃勃了二十多年,臨門一腳放棄了,心裡有遺憾也未可知。
沒有他,他爹說不定早成功了。
可要是不放他爹……
他爹這把年紀,戰場重傷,又在西南山里住了一冬天,還不知身體底子變成什麼樣,蘇景同心疼得很。
蘇景同坐在床上,顧朔就站在床邊,蘇景同圈住顧朔的腰,臉埋在顧朔懷裡,「我不知道。」
顧朔的手撫摸著蘇景同的頭髮,也不知是不是錯覺,總感覺救回蘇季徵後,蘇景同的頭髮都黑亮水華了一些。
「我跟你爹商量一下吧,也聽聽他的意見。行嗎?」顧朔打商量。
「嗯嗯。」隨他們商量去吧,蘇景同決定不難為自己。
「他是不是睡醒了,我好像聽到他聲音了,」蘇景同蹦起來,「我去找他,他昨天還沒跟我說完呢!」
蘇景同風風火火往出跑。
顧朔哭笑不得:「鞋——沒穿鞋——」
蘇景同一走,又走了一上午,帶了幾個太醫一起過去給蘇季徵檢查身體,一檢查又是一上午,幾個太醫七嘴八舌,說了一堆毛病,藥方開了長長一串,預計得調理幾年,蘇季徵不耐煩喝藥,大手一揮,「不喝。」
蘇景同無視他的抗議,吩咐人去熬藥,並對蘇季徵宣布:「我會盯著你喝的。」
蘇季徵:……
蘇季徵試圖掙扎:「那少喝點。」
「不行。」蘇景同很無情,「一口不能少。」
蘇季徵:……
顧朔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蘇季徵和蘇景同昨晚都沒怎麼睡覺,去把蘇景同拎了回來,按著睡了個午覺。
下午顧朔開始問蘇景同,顧憫這邊他打算怎麼布戰術,五行蓮得拿。
對付顧憫,著實不算什麼大事,西南軍在山上糧食不多,江天他們回來的時候還把帳篷點了,現在帳篷、被子、衣物、食物全是緊缺的,不用多久,自己就潰不成軍了。
蘇景同命人在離西南營地不遠的地方架起幾百個大鍋,一日十二個時辰輪班,不停歇地在鍋中煮肉湯,讓肉香飄到西南營地中去。又在鍋邊安排人輪流大喊,投降的人可喝肉湯。
西南軍缺衣少食,又因為江天營救蘇季徵那日,顧憫下令阻攔江天他們,但很多士兵選擇先搶救帳篷被子,顧憫大發雷霆,挨個打了軍杖,現在將士們對顧憫的怨氣大得很。
本來就挨凍受餓,現在加了一條受傷,藥物也緊缺,當晚就有好幾個士兵沒熬過去,沒了。
原先擠了六個人的帳篷,現在擠著九個人,原先勉強湊一湊還能蓋到的被子,現在總有幾個人蓋不到,原本一人至少還有一套換的衣裳,現在只有身上這套了,已經減半的食物,又減半一次。
人人餓得頭暈眼花,寒風冷冽,又餓又冷,對顧憫的不滿與日俱增。
一個士兵抽了抽鼻子,「什麼味道?」
「好像是……」另一個士兵懷疑自己餓出了幻覺:「肉香?」
「哦。」那應該是他們太餓了出現幻覺了。
兩人肚子的咕嚕聲此起彼伏,他們已經習慣了挨餓的感覺,再過兩個時辰,肚子就不會咕嚕了,只是他們會更加沒精打采。
軍營里類似的對話不斷發生,大家誰也沒去看,都以為是幻覺。
過了一個時辰,肉香還在,終於有一人忍不住起身去看看了,哪怕是幻覺,離得近點也好啊。
他走到營地邊,看到山林中有煙霧升起,像是哪裡著了火,當時冷汗就下來了,山里要是起了火,他們都在劫難逃——他該感謝對面的軍師不是徐幼宜,如果是徐幼宜,大概會放火燒山了。
他快走幾步,想看看到底是哪裡起了火,還來不來得及救,走過這一段山路,一轉彎,對面竟然是數不清的大鍋,熬著肉湯。
他揉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麼。
第61章 現實-下蠱
「喲,」顧朔這邊的士兵眼睛亮起來了,熬了半天總算來人了,連忙敲鑼打鼓,把軍營里嗓門最好使的人請出來嚎:「投降就可以吃肉湯——投降就可以吃肉湯——投降就可以吃肉湯——」
簡單直白,沒上過學的人也能聽懂。
這人舔舔唇,飢餓瘋狂在他大腦中叫囂,本來不叫的肚子突然叫起來,叫聲沸反盈天,一刻不停,他腦子不轉了,口水誠實地流了出來。
過了半個時辰,西南軍里終於有人發現不對,「王老二呢,他怎麼去了這麼久都沒回來。」
「我去找找。」一人咽了口唾沫,站起來,怪了,大家集體都聞到了肉香,原來人待久了,幻覺也會變得一樣,真神奇。
「一起去吧。」另外兩個人也站了起來,王老二去的方向正是肉湯飄來的方向,別是真有肉湯,王老二獨吞了。
又有幾個站起來,跟他們一起走了。
過了一會兒,這幾個人也不見回來。
又有一批人去「找他們」。大家都打著這個藉口悄悄離開,誰也沒把心裡的小九九說出來——肯定真有肉湯。
蘇景同在山腳等人匯總投降人數,起初人不多,後來人越來越多,增長速度越來越快,來的多數是小兵。這些人參軍時間不久,除了稀里糊塗跟著顧憫上了山,沒來得及幹什麼壞事,投降也不怕顧朔清算,加上年輕,餓得快,來到這裡聞幾聲肉香就投降了。
跟著誰干不是干呢?他們清清白白的勞苦人,跟大周無冤無仇的,和顧憫也沒多少聯繫,何必要為了顧憫賣命。
蘇景同又安排人從投降的人中找了許多擅長言辭的人,冷嗎?想不想穿棉襖、蓋棉被?想要不難,只要你們辦點小事,就把棉襖棉被給你們。
這一天,西南軍營里突然流傳起來顧朔在西北、在濱州的功績。西南王雄踞此處,大家歸西南王管理,稀里糊塗跟了西南王,也不知西南王到底好不好——反正顧憫肯定不好。顧朔從前在西北,和西南沒交集,西南百姓將士都不了解這位新皇帝。
這天,突然多了許多頗為了解顧朔的人,繪聲繪色給大家講述顧朔治理新州的成果、治理濱州水患的成果、平定西北的本事,還著重點了一句,濱州水患時私吞了糧食的是徐幼宜的父親,大周判了他父親處斬,徐幼宜流放,被西南王收容。
西南軍的士兵都是普通百姓,要錢沒錢,要權沒權,來了天災人禍只能等著當官的有良心,他們深深共鳴了濱州水患中餓死的百姓,看徐家頓時仇恨起來,再聯想到西南王收容了徐幼宜,一時看西南王也不順眼起來。
他們此刻忍飢挨餓,豈不是和濱州水患中餓死的百姓一個境遇麼?
為什麼還要給這官官相護的西南王家賣命?
他就算打贏了,他們又能得到什麼好處?當然,他也打不贏。
又有人宣傳皇帝那邊不計較他們跟隨西南王上山造反的事,大家都是平頭百姓,能幹出什麼壞事呢?一旦參了軍,軍令如山,西南王拿著軍令指揮大家造反,大家能怎樣呢?當逃兵的話直接被處決了。皇帝理解他們,直言只要沒有其他大罪,都可以赦免。